我与日本专家为什么激烈争执

  • 红叶
    我与日本专家为什么激烈争执



    1

    日本建筑的安全度很高。这次9级大地震,还有多次6级以上的余震,被震倒的建筑很少,倒塌的建筑绝大多数是被海啸冲垮的,死亡人员也绝大多数是被海啸吞噬的。

    昨天有日本客户来,他们在谈到地震情况时说,连结构都震得吱吱直响,但房子没有事。

    这两天我給在日本的朋友打电话里,他们说余震不断,我问他们呆在哪里,他们说就呆在家里。显然,他们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很放心,呆屋里不害怕。

    必须承认,日本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最棒的。



    2

    我这两年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日本高层建筑的技术和模式引进国内。我们在建设一个日本建筑产业园,还准备建设一些住宅示范项目,不怕地震,不怕火灾,品质精良。为此,我们与日本最大的建筑企业鹿岛建设合作,还有十几家建筑领域里的其他日本企业。目前,项目正在进展中。

    但是,我们与日本企业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中,经常发生争执,有时候还非常激烈。为什么呢?





    3

    日本人在建筑设计阶段花费的功夫大约是中国的3-4倍,他们的设计非常深入,非常细致,也非常准确,每个钢筋的接头都有考虑,每个螺丝钉的位置都有交待,每个细节都是明确清晰的。所以,按照日本模式去搞建筑,设计费用大大提高。但这并没有引起我们之间的争执。上兵伐谋,我赞同在设计上多投入一些,免得现场改来改去,或者设计不细致任由工人随意处置。

    日本人的设计理念非常保守。他们总是假定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防。比如墙板之间的防水结点,我们通常有一道最多两道设防就可以了,可日本设计师坚持要搞三道设防,他们会想一旦哪一道工序工人没有做好怎么办,一旦哪一道设防的材料不耐久怎么办,他们要保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不会出问题。(难怪日本建筑的渗漏投诉率几乎为零)。再比如,关于钢筋保护层,日本的规定是中国规范两倍以上。我们是2公分,他们就要4公分,而实际设计中,日本设计师还要加上施工误差,就变成6公分了。这也处处设防,那也保守处置,这样一来建筑成本就大大大大增加了,超出了我国正常建筑很多。我虽然十二分清楚要真正提高建筑品质,成本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但超出了市场可以接收的界限,也是很难推广的。所以我要求日本设计师们适当考虑中国规范和实际情况,在基本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控制成本。可日本专家们非常固执,一点也不通融,你们不是想要学习日本流吗?就得这样!中国的规范和习惯是不是可靠我不清楚,我们设计的建筑必须我们自己放心,所以必须按照我们的习惯做法去做。我再三说,中国房价相对于中国人的收入已经非常高了,我们提供高安全度高品质的建筑,价格再高一些也行,但高多了房子就卖不出去了。日本设计师回答很干脆:成本控制必须服从于品质。我说,我们不需要过剩的品质。日本人说,我们所要求的品质没有过剩的地方。

    争执最厉害的还是建筑标准问题。日本的高层建筑至少是按100年设计的,而中国是按50年考虑。这一点日本设计师们非常不理解。他们说,为什么按照50年设计,这不是最大的浪费吗?我说,中国的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日本人说,规范规定的是最低标准,是下限,我们可以设计和建造得结实一些耐久一些呀,这是高层建筑呀,50年就拆了?消费者也愿意买寿命长的房子呀。我说,消费者不会为房子寿命长而多付钱的,因为,因为,中国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只有50年,房产证只有50年,消费者不可能因为你的房子的寿命长而多花前。日本设计师非常非常不理解,不是买的土地吗?为什么只使用50年。我无话可说,只好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特色!



    4

    日本人很固执,说服他们是很难的。尤其在建筑质量在安全度在耐久性方面,日本人尤其固执。他们很难做到入乡随俗。

    必须承认,日本人在建筑上的理念是对的。应当在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舍得投入,应当建设100年甚至更长寿命的建筑,应当把人的安全和舒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在成本方面斤斤计较。但是,要实现这一点,靠一个和几个企业是做不到的。首先,最起码要解决的是建筑所依附的土地出让年限问题,建筑出让的土地应当是永久的产权,而不是几十年的使用权。至少,也应当把50年使用权改为100年。

    问题是,政府肯这样做吗?



    5

    建筑用地50年使用权,是最大的浪费所在,也是房屋建筑耐久性的紧箍咒。
  • s
    stryker
    守帖待鸟
  • 恶魔的微笑
    民用建筑物设计标准中只有建筑防震等级没有防洪等级。
  • O
    ORICONF
    我们的高层建筑是按50年寿命设计标准的?
  • 雾桑
    苏州园区 大和建筑的和风雅致真的非常好,很后悔前年或去年没咬牙买。
  • d
    diandian
    保护层都去了六公分的话,那么楼板得有多厚呀,整栋房子的自重又要增加多少呀

    而且,保护层厚了的话,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

    [本帖最后由 diandian 于 2011-3-16 20:18 编辑]
  • 罗开
    就别吹了,这次9级地震震中是在日本本土上么,太233了...........
  • 妖莉梦
    建筑用地50年使用权,是最大的浪费所在,也是房屋建筑耐久性的紧箍咒。
    50年阿50年 .............
  • b
    banditcat
  • e
    equaliser
    烈度和震级傻傻分不清楚
  • 8
    888999000
    钓鱼贴
    各种黑
  • 麦田麦点
    懂行的哥们跟我去看了,建筑成本不低。所有落水管全部使用镀锌管。质量是好。
  • 不死鸟
    狗屁日本砖家
  • c
    csnlm
    专业的东西不懂
    不过文中日本人的理念真让人羞愧
    想想上海那个还没建好就倒掉的玻璃无比好的楼,还有小学课本里的赵州桥,我们退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