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就是西方的龙吧?

  • s
    sonicae86
    怎么看描述都像西方的龙,而西方的许德拉怎么看都是咱们的龙。
    换个方向说,这两种生物古代应该是存在的!
    看前几天哪个人类讲解员说的,原始人灭绝了无数物种,应该也有龙吧?也许我们的传说真的是古人的记忆
  • 飞鱼清风
    有没有什么古生物不是靠你拍脑门想出来的
  • y
    yfl2
    应龙是马
  • p
    peizixing
    许德拉不是九头蛇嘛
  • 火星大王
    应龙不是羽蛇神么
  • 坚定的左派
    马应龙?痔疮膏?
  • 动感操人
    一看标题就觉得是马应龙,进来果真好多人和我想的一样的。
  • x
    xxxpso
    不是 四灵 好像对应日本黄龙
  • a
    aaaqqq
    不不不,这叫拽根!咱们委员说的!
  • 鬼迷心窍
    怎么看。。。都像。。。,怎么看都是。。。。。

    换个方向说,。。。。应该是。。。的!

    。。。。。。。应该也。。吧? 也许。。。。真的是。。。。

    ==============================

    傻逼专用句式
  • t
    tobewind
    lz是说拽根吗
  • 超越怪的猫肉人
    马应龙喷了。。。
  • q
    queenkiller
    错了吧,怎么能一样,西方龙那种虫子怎么能和应龙比
    我记得蛟千年成龙,龙五百年成角龙,角龙千年才是应龙,可以呼风唤雨
  • 赤金册
    没人贴几张图研究下吗?
  • 查理王
    文字历史才几个年头,那时候能看到个毛的远古生物
  • 九能不带刀
    不都是鳄鱼的化身吗,反正都很丑
  • 失恋狂
    233,长翅膀不就变成“拽跟”了嘛,话说不长翅膀也就四脚蛇而已
  • 矛盾天师
    山海经中没有描述应龙的体貌,不过我看大多数描绘应龙都是在东方龙的基础上加了一对小翅膀
  • i
    ionkiller
    刚好之前做公司内部培训中,我讲到了应龙,就把说到的内容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参考来源是寺田とものり、TEAS事务所著的《ドラゴン 世界の真龍大全》,台湾的林云曼做过译本。


    上图为应龙的造型。

    应龙其实是东方的龙,但它有着带有羽毛的双翼,所以是相对稀少的高级品种

    它的基本造型复合咱中国流传下来的,对东方龙进行描述的三停九似之说(不知道三停九似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在山海经中,应龙被描述为善于控水,虽身在天界,只要动念,就能降下大雨,转瞬之间,就能上天入地。

    不同的文献中,对应龙的描述也有些区别,《山海经》中记载,应龙是最高阶的龙,《述异记》中,应龙的地位仅次于黄龙,位居第二。而在距今2000年前创作的《淮南子》中指出,应龙是所有长有羽毛的生物之祖。而在日本的《和汉三才图绘》中,则将应描述龙首鸟身的怪物。

    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应龙的定位有些尴尬,存在的目的就是被人差遣,成为众神为达成自己目的而使用的方便工具,由于和伏羲与女娲一战败北,它发誓效忠两人才捡回一命,此后,应龙又被迫要服从伏羲与女娲血脉的后世众神差遣,被派遣到人间,完成各种严苛的任务。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应龙被两人的子孙“黄帝”召唤到人间,黄帝虽是支配中国的伟大神祗,但是在和魔神“蚩尤”的战斗中,陷入了苦战,所以他召唤应龙来助阵,应龙呼唤大雨阻碍了蚩尤军的行动,但蚩尤却借势引起暴雨,险些让黄帝的军队濒临崩溃。黄帝对派不上用处的应龙非常失望。随即招来自己的女儿“魃”召唤出太阳驱散了暴雨。在反攻中,应龙一马当先,冲入敌阵,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由于杀敌过多,吸收了太多的邪气,使自己无法返回天界,更惨的是,招它来的黄帝,只因应龙的一次失败,便罔顾它的功绩,终日对它冷眼相向。最终,无家可归的应龙,只能归隐在中国南方的山中。

    司长降雨的应龙在南方落脚,为南方带来丰沛的降雨,相反,没有应龙的北方,则雨量稀少。当地的居民便衍生出用许多人扮演应龙的样子,大肆跳舞来引应龙降雨的祈雨仪式。

    在夏朝,应龙再次出现在神话中,当时的帝王召来应龙,作为“禹”治理水难的帮手,它负责在大禹的领导下,开辟水路,引流入道,而其余协同的龙种,则负责开辟直流。工程进行的十分顺理,但是却引起了“共工”的不满,共工奉帝王之命引发洪水,惩治恶人,在尚未收效之时,帝王却在没有支会共工的情况下,派来大禹进行治水,让共工前功尽弃,随即,愤怒的共工引发了更大的洪水,将中国大陆全部淹没,觉得无法与共工讲理的大禹带着军队,开始重建被洪水摧毁的中国,应龙被任命为先锋,自己沿着应龙尾巴扫过的痕迹挖掘,这样,在中国大地泛滥的河水便顺着禹开辟的水道流走,而这条横贯东西的沟壑,就是现在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