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的三则核安全常识

  • G
    Geo
    核安全小常识:身边辐射剂量知多少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16日19:27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西弗,食入为0.3毫西弗。

    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0.1毫西弗。

    数据显示,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则可能致命。



    核安全常识:不同阶段应取哪些核辐射防护措施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16日19:27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



    核安全小常识:公众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2011-03-16 19:19:48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本帖最后由 Geo 于 2011-3-16 19:52 编辑]
  • f
    firstmu
    切忌不能迎着风

    ……
  • 8
    888999000
    三条太少了,看个全的吧: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86/201103/50959.htm

    话说这次卫生部还真是给力啊,大晚上的快9点了还发公告
  • 干啊跌了
    听说在辐射区喝烈性白酒能降低辐射伤害?
  • C
    CHK1985
    疾控一帮混饭的。。。劳资放射科的个人剂量仪芯片没了,他还照样能测出剂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