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乎?呵呵,别扯了……

  • 红叶
    二爷要减税,让我想起了上次汽油的“费改税”,大家说说,油价是减少了呢,还是增加了。首先转帖一篇我以前在草根网上的评论,来来看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怎样指数型增长的:
    【漫谈地方政府债务,儒教文化和中国当代的人口结构】
    一切经济都是以人为驱动力的。比如当前掌控着经济中重要一环的“投资”和以此为展开的“地方政府债务”。打个比方,某地要修建几个公共厕所,政府从预算中配套100万。
    这个“重任”被当地城建局的一名科长抢到自己名下。故事由此展开。
    1,首先科长的小舅子登场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以100万元中标,留下50万揣进自家腰包
    2,小舅子的小舅子是二包,以10万元,作为在市场上采购建材的定金,以5万元作为劳务费的定金。好开工吧,当然所有材料必须是伪劣产品。
    3,工程交工了,小舅子的小舅子除了自己挣了10万元之外。可能的资产负债表是。利润10万,工程未付款10万。也就是说小舅子的小舅子的现金流是20万。
    4,好了计算一下,科长在这个厕所改建过程中的收入可能是净利润30万,科长的小舅子20万,小舅子的小舅子10万+或有债务10万。也就是一个100万的项目真正用在工程上的30万而已。
    5,问题是这个或有债务,它能存在的理由是还有后续工程,否则建材商和包工头会要求清算。也就是说第一年的总规模100万的厕所,到第二年时,大家希望兴建更多的厕所。甚至在n年后,大家希望与时俱进,把所有的旧厕所拆了重盖。
    6,当然当公共厕所出现后,附带的相关产业也兴旺发达起来,比如掏粪车也要配套采购,卫生管理部门需要监督,甚至有的景点地区还要收费。
    7,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个科长,他今年45岁,上有父母,下有上高中的子女,还有上个世纪婴儿潮一代的哥哥姐姐,他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只有他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爬到了科长,哥哥姐姐都是下岗工人,开掏粪车的事儿就让他们去做吧,姐姐的小本生意也是不太好做,收门票的事儿也安排她去做吧。谁让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呢?
    8,这就是一个100万厕所引发的经济学生态环境。谁能说这些是错误的呢?没有人错,但是n年后,厕所的规模还在不断的膨大中——--
    为什么要复习一下这个帖子?原因就是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不断扩大的“食利阶层”。所以在中国就不会有自然状态下的减税条件,当年金融危机后,汽油的费改税就是证明。(写到这的时候,朋友来电话告知最新消息,中央将地方征收范围的营业税改为了增值税)。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1,营业税改增值税实际上增加了纳税税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业企业不能用营业税发票抵扣,就存在着很多服务性企业不开发票的问题(可以降价,本质上是逃税),现在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关键是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可以抵扣了,也就一定会所要发票。
    2,这无疑是给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收,同时
    3,用服务业的利润来给生产制造业降低一部分税务负担。
    所以,这个政策的本质是:将服务行业的利润纳入地方政府的新的财源。减税是扯淡,拓宽地方政府财源才是真。看来老二还真要学习宫泽喜一了(宫泽喜一在位日本首相时刺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
  • g
    gundamlrc
    1234 2234 换个姿势 再艹一次
  • l
    leon5535
    讲的很正确啊,什么政策搞到最后都会变成加税政策
    当今天朝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