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告诉你一个中国CPI上涨的秘密

  • 蜜桃精小勺
    看了一半,我的小手冰凉……
  • J
    Jeffrey
    这说明现在还是国企好混!

    企业不行
  • f
    foxesis
    说的没错,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这是国策,代表某一利益集团的人决定的,老百姓甚至整个国家只能是牺牲品
  • d
    dogsoldier
    最后一句我喷了
  • 装机工
    看得我都心惊肉跳!!!
  • s
    sherloc
    我就说一个子:草!
  • z
    zo
    通货膨胀也是为房产这些年十来倍的价值虚高来买单
  • z
    zo
    二十年后老龄社会来临,那时真的很难撑过。
  • h
    handsomeken
    因为现在中国还没有基本的福利保障制度,而投资环境又很差,不敢自己开工厂办企业或买股票。如果买股票,几乎90%的股民都是要亏本的。
    这个有点扯,基本的福利稍微有点,但不等于有了就敢投资,欧洲来说整个产业都比较成熟,只有新兴产业有投资机会,这个在天朝也适用。而投资环境差自然是的,但是跟福利制度无关。买股票自然是大部分亏本,难道90%的股民都赚钱才是正常?当股市偏离一个正常的融资渠道的时候,变成单纯的投机市场了,就必然是大部分亏损的,要不钱从哪里来?企业的盈利可能支撑你吗?
  • z
    zo
    乱讲,70,80代人即将退休之际,才是最严峻的老龄化局面。
  • h
    handsomeken
    所以貌似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大范围松动了,现在也正是70-80年代人的生育高峰吧。
  • 桐岛完奈
    有能力的话还是选择移民吧
  • z
    zo
    可恶的计生委死不改口啊。。来不及了,断层一旦形成就没法弥补的。。
  • z
    ztxzhang518
    我不得不承认,,,您,,,很悲观 :D
  • z
    zo
    喔,独生子女可生两胎能弥补多少劳动人口,补得起老龄化的缺口?
  • d
    dkxw
    应该说有钱留在中国更爽。没钱赶快出国爽去吧。。。。
  • p
    ppst
    计生委倒没什么,社会观念要改很难,这东西有惯性,何况现在生活压力大。农村一放开,人口恢复容易多,城市比较难。
  • l
    literry1
    我持乐观态度
    30年后,随着生产效率提高,一个工作者能养得起更多的老人。
    当然,他本身负担肯定重。
  • z
    ztxzhang518
    呵,忘了广大的农民兄弟?城市都撒手了,农村也不远了~
  • z
    zo
    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信息化”这些生产设备的进步分不开。
    但是这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信息化”的设备更新换代也凝结着大量劳动的价值,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实现的。

    换句话来说,工农业领域内的生产效率极度提高,是建立在大量劳动力转移到非生产性劳动上的基础上的。
    非生产性劳动包括“科研”“教育”“培训”“其他第三产业”。。。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08-3-14 16:13 编辑]
  • z
    zo
    盲目的乐观是无意义的。tg上这么多结婚育子的,你找出一个生了双胎的来。:D
  • p
    ppst
    其实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降下来,素质没上去还是没用。以现在这个状况,没感觉生产力提高多少,血汗工厂多,政府事业单位养的猪多,负作用太强。
  • l
    ly781223
    现在选择不生的也远远超过20年前
  • l
    ly781223
    玉米出口增多与猪肉价格上涨有什么关系?
    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也不是玉米
  • h
    handsomeken
    松动了,而且其实计生政策本来就不是一刀切的。再加上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的政策也一直存在
    连户口都开始松动了,市场经济的力量无穷啊:D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8-3-14 16:14 编辑]
  • z
    zo
    tg上有生政策性两胎的我才相信果真松动了。。。。
  • h
    handsomeken
    错了,你忽视了全球化这个前提。
    如果没有全球化,生产力在怎么提高,没有劳动力也枉然。
  • z
    zo
    全球化能让你不付出劳动价值就能获得产品?
  • h
    handsomeken
    全球化让你得意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同时不会带来成本的增长,而是奇妙的下降:D

    但是这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信息化”的设备更新换代也凝结着大量劳动的价值,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实现的。

    换句话来说,工农业领域内的生产效率极度提高,是建立在大量劳动力转移到非生产性劳动上的基础上的。
    非生产性劳动包括“科研”“教育”“培训”“其他第三产业”。。。
    这部分工作必然是有限的,否则注定要有一部分人继续从事低端劳动力的工作,而无法转向服务业、设计等所谓的白领工作。社会的金字塔形状不可能避免。也许你单独地看发达国家它们神奇的做到了,但是就是得益于全球化。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8-3-14 16:24 编辑]
  • 所以现在很需要一场战场,消耗掉一部分人口。现在就等台湾人放话了.
  • z
    zo
    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全球化了,就算20年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成本的下降也是有瓶颈的。

    除非我们能顺利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社会,甩掉世界工厂的帽子,我看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能。
  • z
    ztxzhang518
    观念需要慢慢转变
  • z
    zo
    233,你认为我们能转型为日本那样的技术密集型生产社会?
  • t
    tinjo
    能生不代表会生
    现在这种情况城市家庭没个几十百来万的存款谁会蛋疼去生2个娃来养
  • c
    carnon
    靠农村人口补人口断层,建立知识密集型生产力,嘿嘿
  • z
    zo
    现在并没有看到天朝狠抓教育,抓科研的实际行动。
    只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越来越低(不是没有),科研和教育行业充斥腐败和官僚。
  • d
    dogsoldier
    中国15,16亿人,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就能让很多人没饭吃
  • z
    zo
    自动化的生产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 h
    handsomeken
    自动生产线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D 相反的,只能创造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D如果从表面来看,还是有的,今年开始义务教育真的实现义务了,书费和学杂费政府都买单了。
    大学生含金量低是各方面造成的,一是供应量增大了,必然贬值;二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我想您也不能否认。
    至于科研和教育行业本身的腐败来源就在于对知识的保护还不够,毕竟赚快钱谁都喜欢,但是等到知识产权慢慢正规起来之后(因为内力和外力迫使),也就是忽悠的成本高于认真做事的时候,人又然会回到相对正规的渠道上来。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8-3-14 16:52 编辑]
  • O
    Oldman
    归根到底,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要么大泽乡,要么埋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