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疫牛是有底气的

  • 他二叔
    我说说我家门口的社区医院

    挂号除了糖尿病这种慢性病之外 只全科

    挂号免费 也不用排队 随便一个全科诊室都能进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给我建立了档案,社保卡里面能查到我的家庭医生 ,能查到病历开药历史。

    体验很好

    本广告位招租
  • q
    qiuike
    社区卫生中心,我小时候上海也有很多地段医院,我家对门就有一家,后来关闭了。我小时候经常去另一家地段医院,现在似乎也没有了。 iOS fly ~
  • 黄金狮子
    说明你还是不了解分级诊疗而自己想当然,以为分级诊疗就是很多有全科医生小诊所,无知到极点。为什么老试图去用你的固定思维解释你根本没有了解和体会过的事物?

    社康有我说的那几个优势么?

    社康模式能做到医生知道谁是自己病人,病人知道谁是自己医生么?

    社康模式能做到病人直接跟医生交流不需要去医院么?

    社康模式能实现“分级诊疗“中的轻症由初级处理,重症由医院和专业中心处理这种分级和无缝对接模式么?

    社康说到底就是个小医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没有任何分级诊疗的优势,只有大医院的劣势
  • s
    szqp
    看来你根本就是没有看我的回帖就在这里杠

    你先说说国内社康的定位是不是对标你所谓的分级诊疗的的诊所?

    至于你说的强制分级诊疗,国内是没有实施强制,但一直也是在引导,这个我前面说过了。

    你说的医生患者直接沟通,家庭医生等等,不好意思,这个在国内也是社康在推广,社康中心里的医生在做这件事。当然,目前也还没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我所在小区的情况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跟社康的家庭医生沟通的比较多,定期有电话回访之类的,像我这种年轻的肯定就还没顾得上了。但社康中心一样有我所有的医疗档案,每次去看个感冒什么的社康都有记录。

    所以我一开始说的就是,国内的社康是对标你所谓的分级诊疗的诊所这一级的,我觉得没有问题。至于分级诊疗的所有措施国内是不是都做到了,的确没有做到,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 黄金狮子
    社康中心的定位不是分级诊疗中的诊所
    社康中心跟医院没有层级关系,没有无缝对接制度
    你说了半天,还是根本就不了解什么叫分级诊疗。你既没有分级诊疗的知识,又没有实际体验过,老在这里想当然有什么意义?
  • s
    szg0633
    回复45#xvzan
    中国就是搞了个分阶级医疗 iOS fly ~
  • s
    szg0633
    回复54#szqp
    国内其实是强制分级医疗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凉山你应该知道吧,穷逼地方,县乡医院差的让人难以接受,你要是没有转院证明,医保是不可能给你报销的 iOS fly ~
  • s
    szqp
    你说了半天还是根本就没有看我说什么。

    只要不是强制首诊的就不算你所谓的分级诊疗的诊所是吧,那行,你赢了。
  • s
    sqzgw
    回复9#人生百味

    请教一下发热门诊是必须单通吗?之前被迫去了一次发热门诊,只有一个门,从查完的人不可避免会遇上下一个人,这样不会增加交叉感染机会吗?
  • 黄金狮子
    既然叫分级诊疗,没分级叫什么分级诊疗?!社康是医院的下级么?社康只是比医院档次低,但是没有任何层级关系

    跟什么强制首诊在哪里一点关系也没有,关键是分级诊疗的制度,如果是需要入院的重病,你第一次看病没有去诊所,在预约时诊所的医生甚至前台一样会根据你的病症情况给你送去医院。如果是急诊,事故,一样可以直接去医院

    真是太可笑了,你为什么非要硬把不同的东西说成一样的?连最基本的定义都不符合。凭自己想当然就能判断别人的医疗制度
  • 水龙头
    都是自己网上瞎找的。比如这篇中金公司关于icu的报告,还有些是券商对相关企业的研报,会有些行业数据,这个自己找就行了。我的目的只是了解个大轮廓而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109846362329137&wfr=spider&for=pc
  • 奸人坚
    回复9#人生百味


    ?乡下医生? 不是门卫都可以吗?
  • 无风而动
    回复50#战神之矛
    500米内有PHPC诊所8家,排名全球前10的大医院也就是走路15分钟。急病去医院急诊,小病去诊所. iOS fly ~
  • 最后一秒
    帖子里没人比张文宏更了解医疗系统吧,帖子里没人比张文宏更懂医疗相关的东西吧,帖子里没人比张文宏更了解这次的病毒吧。张文宏的人品你们也该是认可的吧

    那么怼什么呢?我也就不懂了
  • s
    szqp
    你这说的不就是强制首诊在诊所吗?你怎么还要去联系诊所的医生和前台才能去医院,怎么不直接联系医院呢?诊所的医生判断这个病自己看不了,要你去医院,这也是一种诊断啊,难道非要采取治疗措施才叫“诊”?

    同样,国内的社康和医院,虽然行政上不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但是一样是社康看不了的病会推荐你转诊去医院看。可不会有医院说这个病我看不了,你去社康看吧。这不就是一种不同的级别吗?

    下面是深圳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规划中的一段话





    当然,还是那句话,你如果要求一定是强制先社康再医院,那国内的确不是这样的制度。
  • 李大饼
    遇到武汉1月中下旬的情况,估计也没辙。武汉金银潭在1月中旬医院就住满了人。
  • 黄金狮子
    你这说的不就是强制首诊在诊所吗?你怎么还要去联系诊所的医生和前台才能去医院,怎么不直接联系医院呢?诊所的医生判断这个病自己看不了,要你去医院,这也是一种诊断啊,难道非要采取治疗措施才叫“诊”?
    所以我说你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分级诊疗。我刚才已经说的清清楚楚,分级诊疗制度中你只需要联系一方。你说的直接联系医院也好,联系诊所也好,找社康也好,多了找不同机构,找不同科室,反复挂号的过程

    同样,国内的社康和医院,虽然行政上不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但是一样是社康看不了的病会推荐你转诊去医院看。可不会有医院说这个病我看不了,你去社康看吧。这不就是一种不同的级别吗?
    这不叫分级诊疗,社康和医院这叫档次上的差异。你就是转院,一样要自己重新挂号,重新走一遍全流程。没有不同级别的递进关系,只有不同档次的替换
  • s
    szqp
    不是只需要联系一方,而是必须要联系诊所一方吧,难道你能选择不联系诊所直接联系医院?这不就是强制吗?

    另外,难道你觉得社康和医院是平级关系?我发的图里那段话我觉得说的很清楚了,“上下联动”“向上转诊”就是医院是高一级的医疗单位,社康是低一级的医疗单位。
    只不过国内没有强制你一级级的升,你可以越过低一级的社康,直接去医院。
  • r
    ronh
    本来新加坡没事,主要是对欧洲关国门晚了,最近的病例全都是被欧洲回来的感染的。
  • 黄金狮子
    因为你的脑筋还是国内那套,你根本就不明白分级诊疗体系,还试图用你的既有观念去解释
    你联系的是整个分级诊疗体系,接电话的前台或者医生是坐在诊所里还是在医院里有任何关系么?

    如果是急病重病,意外事故,急诊,医院可以直接处理。平时非急症由诊所处理

    社康和医院对于患者来说当然是平级关系,社康能处理的小病医院一样能处理,病人随便选择,没有任何分级,医院能完全替代社康。三甲医院还能转院呢,你也管这个叫上下联动向上转诊?社康只是低一个档次,不叫低一级,社康和医院没有级别联系,两者不是分级诊疗中的不同层级

    中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分级诊疗体系,跟国外根本不是一回事,你不断牵强附会的意义是什么?
  • 人生百味
    回复59#sqzgw
    按国家标准,是要求要有单独的通道
    但是很多医院做不到

    发热门诊还要至少来两个诊室
    一个诊室看普通发热
    一个诊室看可疑新冠的发热
    两间诊室要分开,不同诊室的等候患者也必须不在一起
    iOS fly ~
  • a
    antliu
    回复11#水龙头


    坡县应该跟武汉这样的城市来比,老实说武汉的医疗资源在全国都算强的,每十万人有740张病床(意大利310张),平均万人的医生数量也比意大利这种要多,重症危重症床位在1月差不多有2k张(貌似整个意大利类似的床位是2300张左右),唯一差的就是护士数量不够,基本上发达国家的护士医生比武汉要高一倍以上。其实如果一月初采取新加坡的策略,武汉本身靠自身的医疗资源应该也能扛下来,问题是一月初没采取有效策略。
  • e
    elisha
    武汉是原发的,11月估计就已经在暗地里传播,1月已经在爆发边缘,而新加波只要控制输入就可以了,难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的
  • a
    antliu
    回复74#elisha


    这个病目前计算出来是不加控制,7天翻10倍。按照1月17号流出的英国帝国理工的计算当时是估计是1700人左右感染了,倒推回去7天,1月10日应该感染人数不超过200人,如果再倒回去7天,感染人数不超过20人(流落在医院传染病病房外的),哪怕这时候对每个确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调查,隔离相关人员,还是能做到的。
  • y
    yhny
    记得D版早先不是说新加坡要完吗?
    现在好像打脸了。
  • s
    swordf
    不信北上差这么多
  • 菩提鸡棚
    回复9#人生百味


    国内的发热门诊也不是都是你想的那样的
  • w
    william24
    我感觉你们是不是对国内的发热门诊有什么误解?现阶段的建设目标仅仅是发热诊室有独立出入口不与门诊交叉。中期目标是专用门诊区域和专用通道进入检查科室,也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改装计划。远期才可能实现完全独立的系统,门诊检查住院自称一区,可那个很难实现,全国一起同时上的话,钱和人手都是个大问题。所以中期计划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理想化的分级门诊就更是做梦,以疫前的医患关系,有几个医院的医生,敢拿着下级医院的检查报告来作为自己的病情判定依据?难道还能在病人家属掏刀子之前跟他讲道理说,你这检查报告不准,我才开错了药,要不你去砍上次给你检查那位医生?所以换了医院还是得重新检查一次,要不医生心里没底气。
  • s
    seraph256
    别扯了,见过中国社区医院的问诊流量么?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医疗保险体系,如果按照你说的那种设置,效率太低,早就被喷死了。
  • 汶水西流
    扯蛋 坡县鸟窝大的地方 还不如我所在全国最小的地级市大
  • 人生百味
    回复78#菩提鸡棚





    iOS fly ~
  • 人生百味
    回复80#william24
    不是想当然
    省、市各级卫健委里面下来检查就是这么检查的 iOS fly ~
  • S
    Surran
    卧槽,黄狮懂得真多。HiPDA·NG
  • z
    zhxutao
    要分级诊疗,首先除了急诊外,中心医院不能直接接收一般病人,或者说直接接收的一般病人收费贵,使得一般病人首先去社区医院就诊。
  • s
    songco
    刚看了下新加坡, 266确诊114治愈0死亡

    数量还是比较少, 现在最大的压力估计是输入型的. 按人口密度的话, 和国内大城市差不错, 应该还没有到拼医疗资源的地步.
  • d
    dslove
    这个张文宏近期有点飘啊。
  • k
    kony
    张主任说的又不一定是完全正确小米note3 HP
  • f
    fanshen123
    回复34#smartmind

    66666。。。。事实说话HiPDA·NG
  • 黄金狮子
    新加坡人口密度是北京6倍,是中国人口密度54倍,远超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为什么就做到了?

    分级诊疗明显是效率更高的体系,轻重病都跑医院才是效率最低的表现。我不是说中国要全盘拷贝新加坡和欧美,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分级诊疗?人家有先进经验为什么不能借鉴?

    又是一个连一点常识都没有就敢来乱喷的
    看到别人做的好不是去思考研究为什么而是上来就打压,真是心理阴暗到极点
  • H
    HyperGun
    日本是不是也比较有底气。

    看来中国今后医疗方面要向新加坡和日本学习。
  • t
    tianyu601314
    你再想想。。。或者去新加坡看看 就知道了 唉。。。
  • s
    stevenmao
    麻烦问一下,哪里能查到新加坡每年诊疗数据啊?
  • j
    jacob
    我觉得是媒体不怀好意…老百姓喜欢听他说话,但是媒体造神很不好…
  • 很开心
    新加坡也就上海一个松江大吧 和上海类比还是科学的 iOS fly ~
  • p
    pdaguest
    那么小,好处理吧。也是国家
  • 菩提鸡棚
    回复84#人生百味

    隔离等待区这种的,上海的一百多家和新加坡的几百家大家都差不多。
    你前面脑补一个国内发热门诊都是大医院那种能拍片和能ct的就是错误的。独立通道好多卫生院也没有,只是划分了一个发热接诊区域。
  • w
    wakaoo
    没事,都忘了 iOS fly ~
  • w
    wakaoo
    据说已经有人不喜欢张医生了。希望他低调点自保吧。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