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stn的几个编辑也太菜了吧(更新事情经过)

  • g
    ggrreen33
    他们这水平我感觉就是konami在sce那里发布个mgs合集也认不出来了那种。。。
  • N
    NF17
    那次mgs事故也挺有名的
    私底下,他们员工自己吐槽是每期节目给的准备期太短,来不及做功课补知识,结果是硬头皮上
    归根结底还是积淀少,老玩家们哪里会去这种小媒体
    何况就算老玩家做媒体一样得不间断补功课,不然不可能跟得上

    另外个人说一句,昨天这种事故其实就是stn对任天堂不上心罢了,你们任天堂爱好者关心的东西别人不在乎,也没必要去关注这帮子人
  • a
    ammk
    炒的要死,炒作风格和阿b很搭
  • 椎名mahuyo
    日版的发布会一开始直接就把魂斗罗3个字写着了
  • N
    NF17
    直面会体验最好的其实是不看任何解说
    解说都太聒噪了
  • ゆい
    直面会习惯看完直播过一夜去nico上再刷一次
  • 慕容断月
    其实看到Contra(好像是这么写的?)应该就能反应过来吧……就算没有魂斗罗三个汉字英文也伴随老LOGO应该有点印象才对……
  • s
    solasakiye
    每个人都有不熟的领域可以理解,你要真不想做功课,你干脆别直播这块可以吗
    STN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个玩梗脱口秀,每次都玩烂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岛的死亡搁浅出来前一直玩“摸鱼梗”,公布了发售日期不能玩这梗了就扯看不懂,我是真不知道一个游戏自媒体整天只会玩梗算什么。
    这么一说跟0+7走的近也是蛮合理的,毕竟都是利用梗来吸取流量的“粉丝型经济”
  • l
    lushark
    那么怎么样可以快速补课,成为能一眼认出各种游戏的婆罗门呢!
  • N
    NF17
    快速是要多快速,给个愿意出的时间成本
  • z
    zxy26
    多上几个外国游戏论坛,国内游戏论坛几乎不谈老游戏
  • S
    Snaky
    gamker聂胖也就多认了魂斗罗和英雄不在,水平差不多
  • l
    lushark
    那对速率其实也没啥要求,主要是有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径,指引去认识那些有价值了解下的老游戏IP的。比如读红白机视觉那样的。
  • c
    cym887
    看的A站木然和谁连麦来着 观感还行
  • P
    Pelishere
    这么一说vg机核水平突然拔高

    —— 来自 smartisan OD105, Android 7.1.1上的S1Next-鹅版v2.1.2
  • a
    ace8848
    gamker在这块的储备其实从去年的大乱斗直面会一路懵逼就能看出来也不怎么样了。
  • N
    NF17
    系列作品里的旧作不谈,这个最容易补,只看有无诚意
    一般断了香火的IP,去看时隔多年后的冷饭或者兼容或者VC,好作品厂商也知道再利用不会错过,当然这个里面会发现大部分也就那样,没续作纯属活该
    再者就是没事就去看各种历史排名榜,不要在意名次,而是名单里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这种方式效率更高,但也可能错过那些小众但优秀的
    第三种办法是按照发行商历年开发和发行的列表去一个个找,这个最慢,但比如像se以及它俩合并前,个别优秀的老古董你只能这样找到
    别的方式也有,但先用上面三种就行了
    补课本身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而且三天不看书,就会跟不上新闻,先划分重点专题去补,不要求全求多
  • N
    NF17
    去年任斗除了极个别人士比如炒饭或者机核那边几个接触过的人以外,国内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菜鸡。国内哪怕任天堂爱好者里面,对任天堂的认知也是被扭曲过的
  • z
    ziyer
    一般人不需要当婆罗门阿,好好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就好,其实慢慢地滚雪球也能有一定的知识面
    当媒体就不一样了,你连婆罗门都不是你凭什么靠这个赚钱,更何况这又不是一个人的节目,台上四个人杵着都没一个人说出来那是真的傻。。。感觉平时根本不会玩游戏
  • a
    ace8848
    我不是说反应不好,而是说对里面角色,元素的不认识程度高的吓人。
  • N
    NF17
    因为大家都从未接触过任斗当然不了解了,哪怕现在,国内任天堂爱好者群体里对任斗存在偏见的也是一大堆
  • 平昭·南宫司卿
    任天堂是照妖镜,这例子太多了

    stn就算了,他们这类型本来也不是为玩家服务的
  • b
    bas3721
    B站弹幕每个都是秒认,比主播可强多了…
  • a
    ace8848
    不不,这和接触过大乱斗与否关系不大,因为没有多少东西是大乱斗原创的,这就是个知识储备的问题。
  • N
    NF17
    如果你指类似角色场景要素的话,其实任斗涉及的内容对玩家知识量要求并不高,依旧是有无接触过罢了
  • l
    leafS
    认不出的不会发弹幕“这是啥”,发弹幕的都是认得出的
  • h
    helterskelter
    rogersbase太pro了,每个游戏基本上来3秒报名字,甚至直播时候有人怀疑他已经拿到内部消息
  • N
    NF17
    3秒报名字的话那无疑是提前观看过了的,昨天很有几个片子还是有辨识难度
  • a
    ace8848
    本来要求就不高,所以才显得更不专业,就好像这次的铁甲飞龙,只要经历过segay还是主机厂商时代的,哪怕根本没有玩过系列作品,看到龙脑袋出来的时候也应该差不多就能反应过来了。要求高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差不多应该是班卓熊公布的pv里看到拼图块的时候就反应过来,这种基本上都不指望国内有自媒体能做到了。
  • N
    NF17
    因为没有接触过曾经也没有去接触的必要,班卓熊其实是最容易猜的,只要哪怕准备过一丁点任斗相关知识都能第一时间确定参战的是谁
  • 胧楼
    关键不只是不认识啊 是TM闭着眼睛在瞎扯啊 火纹这么个苦大仇深的PV在播 他妈四个人在那边说为啥要做成学院谈情说爱 说LU不关心剧情只关心老婆
    这水平做NM直播呢 好好做脱口秀去吧
  • a
    acg_gyanc
    nd前把s1的舅舅贴看一遍
  • 偶像程序员POI
    STN那几个怕不是手游玩家
  • h
    huzhiyangqaz
    国内玩过 ss 的老炮应该不少吧,当年电软天师一众编辑带起的 ss ps 大战我还记忆犹新呢

    铁甲飞龙是那时 ss 拿出来吹逼的主要战力之一啊,怎么会有人不认识,惊了

    我以为这游戏超有名呢
  • 奇拉奇拉
    楼主名字也太契合了
  • c
    crystalmacarons
    毕竟这俩人是真任任,炒饭虽然ky但懂不少,lov脾气也好,所以效果可以
  • a
    ace8848
    就是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呗。
  • 塔洛斯级
    本来要看lolo的 但昨晚突然传出b不准播境外源我还以为没了 就跑去虎牙看机核 感觉也很好
  • 不可避免
    魂斗罗其实听有特色,而且之前舅舅有爆料过所以第一眼就认出来了,反而是之后熊猫登场反而让我不自信起来。

    铁甲飞龙虽然没玩过但吹的人太多了所以看到人骑龙+视角立刻反应出来。

    实话说能第一时间认出这些作品的人真远远算不上CU。
  • L
    Lunamos
    如果某些媒体要下笨功夫,需要模拟器把平台所有游戏全部下载下来,从001号开始以玩完序章或者教学为目标,认识角色熟悉系统,查维基和カタログ,一个一个截图做笔记。实在嫌麻烦就利用各种排名把至少每个知名主机前200的游戏都学习一遍。看似最艰苦的路就是最轻松的路。当然也不需要像音速贵公子那样通关,至少脑内模式识别建立起来。总体来看国内现在媒体水平下滑的确太明显了,跟国外媒体差距越来越大……就连一点也不婆的IGN Scoop播客都敢玩20问猜游戏,国内许多媒体人问两百个问题大概也猜不出是什么游戏。

    感觉可能还是国内缺乏生态,媒体留不住人,也没什么单机类的游戏公司让他们做广告和评测,可怜到只能去广告什么联机宝和键盘,连老黄的赞助都拉不到(电竞那边倒是一票老黄的赞助)。年龄大点就不在游戏媒体混了或者远离一线了,进来的都是只玩过三五年游戏就一腔热忱来搞媒体的嫩仔,自然就成现在的样子了。
  • h
    huzhiyangqaz
    只要对世嘉感兴趣

    对 ss 这台主机感兴趣

    对轨道射击游戏感兴趣

    对中国的特色主机文化感兴趣

    满足上面任何一点,都不可能不知道铁甲飞龙这游戏


    这几个游戏编辑就算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作为专业编辑,靠这行业吃饭的,连主动去了解接触的自觉都没有么

    讲道理,我很吃惊,如果这水平和眼界就能在国内专业游戏自媒体当编辑的话,这行业的平均水准是有多低 啊
  • N
    NF17
    这种强制性的填鸭从来都不是好办法,记忆空间会被大量毫无作用的信息占据,兴趣也只会消磨点
    哪怕媒体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国内游戏媒体,问题出在明明不懂却要装懂去骗流量,而不是他们的无知,在别的领域,他们或许远比你想象的精通
    环境问题不是靠人力能解决,人能解决的只有自己,顶多再就是个小圈子
  • h
    huzhiyangqaz
    根本不需要,国外游戏圈对老游戏文化的保护和冷门精品的挖掘做的非常到位了

    只要去各大游戏论坛和 raddit 的 retro 频道逛逛,ytb 多找些 hidden gem,must play 的视频看看,一礼拜时间都不用,就能把整个游戏发展史里值得注意的作品了解的差不多了,现在下载资源这么方便,自己上手玩也不用费太多时间

    不怀古,怎么去论今,我以为对于这些游戏的了解和亚文化的熟悉,是当游戏编辑的必要条件呢,大开眼界
  • b
    bas3721
    爱好者对从业者的一大误区:“你是专业的,你应该知道”。
    游戏媒体编辑又不是万人争抢只有强者才能胜任的金饭碗,就是个会查资料会写字的螺丝钉岗位。如果从业经历不够丰富没做过相关的专题,不知道很正常嘛。
  • N
    NF17
    拿我自己举例子吧,我一直知道铁甲飞龙这个游戏,但昨天就没第一时间认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需要学的东西那么多,谁能保证自己面面俱到?
    所以这些人无知不是罪过,但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还非要去主持并从不悔改,这才是他们最该被抨击的
  • h
    huzhiyangqaz
    确实,也不是所有人都热爱游戏,更多的只是在这圈子里混碗饭吃

    但这不专业的程度,更关键的是,明知不专业却毫无改进想法的态度,还是惊到我了
  • L
    Lunamos
    这样虽然比较二道贩子但轻松很多了。Youtube看看视频,HG101翻翻旧书,CRPG BOOK的游戏都了解一下,哪怕把国内的电软、大众软件读一读都行,是比现在要强不少。相比上手而言缺少游戏本身的实感,可能不太容易记住。我想象中下这种笨功夫的是那种想做精英媒体人,希望把自己培养成撰文、采访、写书、主持各种信手拈来的媒体人才的感觉。好比文学影视批评的阅片/书量而不是阅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