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证明《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

  • 腚眼冒热气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17日在京发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传两千年的文献面世。清华简研究团队表示,其中《摄命》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证明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


    ▲清华简《摄命》局部

    此次整理出的8篇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

    8篇中,《摄命》为西周册命文书,被学者认为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书序》中的“伯臩”“伯冏”即此篇中的“伯摄”之讹。根据《书序》记载,该篇是周穆王命伯冏为太仆时所作。该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王言、掌管刑狱,教育伯摄当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辞。天子命摄“出纳朕命”,协于畿内御事百官与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诫摄当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可见册命规格之高。本篇属“书”类文献,对于西周史及《尚书》流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除《摄命》外,其他7篇均为一系列富含治国理政思想的文献。《邦家之政》借孔子与某公对话的形式,阐述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邦家处位》主张以良人治事理政,认为“取能有度”,则“政是导之”。《治邦之道》涉及尚贤、节用、节葬、非命等内容,与《墨子》一书思想关系密切。《心是谓中》强调人之有为,在于谋而有度。《天下之道》认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关键在于得民心。《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反映了东周时期的五行思想。《虞夏殷周之治》通过论述礼乐特点阐述崇俭戒奢。

    2008年,近2500枚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当年8月,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这批竹简,著名学者李学勤担任中心主任。自2011年初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简的整理报告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目前,第九辑报告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表示,该中心将以清华简为重点,拓展研究领域,向上至甲骨金文,向下至秦汉简帛,不断加强与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带动基础文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7日电
  • 刁德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表示

    堂堂安大校长自甘堕落
  • S
    SHAN
    伪古文那篇是怎么回事,后面朝代伪造的,还是现代人伪造的?
  • a
    aironline
    我用脚后跟想也是古代人伪造的
  • 潜水运动员
    尚书汉代就遗失了,现在的是东晋人伪造的,原文只能靠考古一点点拼凑
  • s
    skyangel
    那么以前研究这篇的白研究了?
  • 2
    2000枪
    以前的读书人:MMP
  • t
    tit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伪古文尚书
  • t
    tit
    应该是从清代开始就知道是假的了
  • 容克
    康有为当年就已经把古文经学几乎全定性为伪书了…………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
  • n
    nikutai
    当年有读书人惨啊,穷经皓首,结果下苦功读的是伪书。
  • c
    cervidal
    九八年日本学界就开始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说 九问 九歌不是屈原作品。

    实际上是不是屈原作品没关系,九问九歌的文学成就摆在哪里,换个作者丝毫不影响作品
  • 浮华盲流
    新学伪经考
  • A
    Alloyo
    震惊,<论语>作者涉嫌剽窃学生作品!
  • 腚眼冒热气
    满江红也有争议不是岳飞作品

    [本帖最后由 腚眼冒热气 于 2018-11-18 21:53 编辑]
  • 香蕉一号
    这有什么奇怪的,四大名著真正作者是谁还有争议呢。
  • n
    nikutai
    问题是尚书记录上古思想和历史,意义在于内容,不在文采。

    本帖最后由 nikutai 于 2018-11-18 22: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
    klmnopq16
    这早就知道了吧,是不是真古文没必要纠结,文章好就够了
  • 靜川
    尚书不是文学著作,尚书的内容是上古时代的君王语录,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一个假的只能反应造假者自己想象中的上古。
  • c
    c13043
    今本尚书是伪书古人早就证伪了,可是清华简的真伪还真不好说
  • 容克
    今文经学是靠儒生口口相传背下来的,不可能全假

    确定无疑是假造的是那堆号称突然从什么墙壁里床底下挖出来的古文经
  • t
    tit
    你指的是孔壁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失传,怎么确定无疑是假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