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前学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 毒玫瑰
    看了下小学儿子课本已经学了这两句诗,这两句诗特别是正是河豚欲上时现在不管是老师教的还是网上找的资料,都说是河豚逆流往上,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可我怎么记得这两句诗是描写食材的?正是河豚鱼欲上时描写河豚这个季节已经肥美,刚好可以上菜使用了。符合对应上句蒌蒿和芦芽这两种食材,也符合苏轼吃货这一身份。大家以前学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记错了?
  • q
    qhlixpfh
    元代乔吉的《满庭芳·渔父词》曲:“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长江一带土人户户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
  • 8
    8点40
    现代中小学语文就是个笑话,尤其阅读理解,
  • 铁观音
    看你怎么理解了
    字面意思是符合苏轼这个吃货的心态
    升华一下,自然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站在教育的角度,佳句肯定得是拔高了来解释的咯
  • 达尼.阿尔维斯
    就苏轼本人的意思,必然是吃
    后人评价不过是后人借苏轼的话说自己的意思
  • 0
    0瞎子0
    学不会借题发挥以后在职场怎么混
  • Z
    Zhen_Link
    表意和引申意 当然苏轼可能爬起来说老子当年没想这么多
  • l
    lhj1881
    拳打镇关西这篇还在课本里吗
  • k
    k00790
    就是吃。苏轼是吃货
  • A
    Alloyo
    河豚卵,好吃到让人感到伤心

    牛欢喜,恶心残忍低俗低端
  • L
    LTFYH
    可能是因为吃河豚风险太大,所以不做这个理解
  • k
    koko787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惠崇,一个和尚,画了两幅画,苏轼题诗,这是第一幅。

    第一层意思写画。桃花,江水上的鸭子,蒌蒿,芦芽是画上的,第四句想到吃的引申开去。

    第二层意思写景。初春的江面,桃花开了,鸭子出来了,植物野蛮生长,河豚也逆流而上,跳出江面。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第三层意思写情。1085年,48岁的苏轼正月十五从安徽宿州出发到江苏宜兴养老,写下“能使江东归老客”。四月,宋神宗驾崩,苏轼被重新启用,调任山东蓬莱,然后又回到河南汴京,一路升官,迎来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二春。

    所以,好友,好画,好景,想到好吃的,归根结底,苏轼是写了自己的好心情。

    画已经失传,景色也历经沧桑,只有这份好心情,透过一千多年,用短短几个字,传到现在。

    河豚的上,是逆流而上,还是跳上江面,是上钩,上市,还是上桌,还那么重要吗?
  • h
    hit_alf
    教育局表示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说你们考试的时候就得怎么答题
  • n
    nasa0083
    早就有人工养殖的无毒河豚
  • 曾经的乌兹王
    我女儿前几天也在学这个,我看了她笔记,也是有楼主的这个疑问,感觉和我以前理解的不一样
  • 画楼花千树
    据说河豚好吃就是那一丝毒,完全没毒了反而不好吃。没吃过。
  • d
    dabing
    和屎大肠一个意思?
    那个是神经毒素,一丝要你的命
  • d
    david
    河豚是真好吃,所以看到这句诗我还是想到了鲜美的汤。
  • n
    nosmoking
    其实就和外面偷情比干家里的婆娘爽一样,心理作用罢了
  • v
    vpvolvo
    所以我才说了把中文从主课踢出去,改成古汉语研究就够了,既然是研究,你爱啥是啥,我爱怎么解释怎么解释
  • B
    BestM
    没有见过活的河豚吗?那个肥嘟嘟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怎么才能跳出江面?
  • k
    kmp1987
    河豚是遇到危险了才鼓起来的,平时不鼓的
  • a
    aironline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全诗是写景的,所以说是河鲀回游,并无不妥。理解成河鲀上市虽然不是不行,但是稍微有一点牵强。欣欣向荣虽然是引申开来的意思,但是说的是整个诗的意境,并也没有什么不妥。
  • a
    aironline
    其实我主要怀疑的是他说的河豚到底是河鲀还是江豚。尤其是看到2楼的引用更怀疑了,家家户户都有吃这种毒物的勇气?但是说要家家户户都吃江豚的话,那就可以理解。

    又查了点资料,发现我瞎怀疑了,河鲀古时候就叫河豚。

    本帖最后由 aironline 于 2021-3-7 11: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真TMD是个粪青
    以前看过一个古代笑话,古人也爱吃河豚,但他们也知道河豚弄不好有毒,当时的解药是喝粪汁。

    有一次几个文人聚一起吃河豚,吃着吃着一个人突然晕了过去,另外几个人就害怕了,觉得是不是河豚中毒了,大家一起吃我们也危险啊,赶快每人灌了一碗粪汁先预防一下,喝的七荤八素的。喝完粪汁以后,这个人突然醒过来了,说我有羊癫疯,刚才是不是突然发病了,另外几个人听了面面相觑,这粪汁算是白喝了。
  • C
    CASEY123
    肯定不是上菜的意思,上市有可能
  • O
    OB
    上菜确实太俗了,哪怕是上钩呢,前边还江水呢。
    但实际你结合一下再看,前边都是一片春光,上钩也太俗了,还是一片景色最牛批。
  • B
    BestM
    粪汁不是用来解毒,是催吐。
  • z
    zero3rd
    河豚本身没毒但是它可以积累食物中的毒素,很多水生生物都会这一招,脱离野生环境严格投喂的话就没问题了。不过据说带毒的河豚因为毒素的关系更加鲜美。
  • V
    VODKA
    说起来,河豚到底会不会逆流而上?

    查了一下:少数种类生殖季节溯河进入江河产卵,如暗纹东方可沿长江上溯至洞庭湖产卵,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我国重要的鱼类资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


    看来只有少数种类的河豚有洄游习性,而且河豚生活在水底,不可能像鲤鱼那样跃出水面。。。。。


    俺觉得还是理解为上市比较好。。。。。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21-3-8 08:3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t
    taotao888
    住长江边的我敢担保这句诗里面描述的河豚不是现代意义的河豚。是江豚,就是白暨豚,我家那边土话叫“江Jun(军)子”。据说很美味。
  • V
    VODKA
    江豚有洄游习性吗?
  • d
    dragong
    河豚会洄游,这个解释可能没错
  • t
    taotao888
    没有,估计是这个季节的江豚比较好吃。或者有素菜配菜了更好吃。古时候这个季节可没多少蔬菜可吃。蒌蒿是野蒿现在没啥人吃了。类似江浙地带这个季节做青团这种。
    芦芽是芦苇的新芽或者叫芦笋。现在也是长江中游的美味之一。

    [本帖最后由 taotao888 于 2021-3-8 08:59 编辑]
  • 鬼迷心窍
    灌一碗牛皮
  • 隧道
    大型 修改集体记忆试验
  • m
    mike11
    老师 怎么交 就怎么答题 至于真实的事 留以后再考虑吧。
  • 真TMD是个粪青
    文科许多东西,也没绝对对错,历史博物馆那个商朝大鼎,我们上学那会儿都叫司母戊大方鼎,现在又说司其实是后,应该叫后母戊大方鼎,还有说司和后都不对的。
  • d
    dragong
    如果是你说的白暨豚,跟季节有关系吗?那不就是肉味……
  • 瞎狗
    作者都不知道意思
  • a
    aironline
    唐宋时候有就有明确的江豚称呼,还有诗词描述,同时代也有河豚的描述。都符合江豚和河鲀的样子,不大可能弄错。
  • n
    nikutai
    解成上菜有点大煞风景。
  • 毒玫瑰
    可以理解成上市,恰到肥美可食用了之意。

    如果你要理解成逆流而上,我实在不能理解干嘛前一句先说两种绿色食材,再引一个河鲜食材逆流而上。
    大把的有生机的植物和动物可以描述春天
  • s
    shixn
    借景抒情呗

    什么月亮,莲花,松树

    不都拿来引申么

    我觉得也没啥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