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动画片巴巴爸爸想到:改革开放到现在变化真的太大了。

  • r
    ruler510
    巴巴爸爸其实是八零后小时候的动画片,那时候的法国已经很发达了,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与当时的中国差得很远很远,以至于小时候的我们觉得这部动画片有距离感,现在三十年过去了,欧洲那边的科技当然日新月异,但是社会很稳定,没有经历大起大落,而我陪孩子再看巴巴爸爸动画片时觉得当今中国与书里的生活已经没有了距离感。

    过年了,父辈流行同学聚会、老街坊邻居聚会,我觉得这是为追忆当年的一个途径,社会已经巨变,要找到回忆只能把人找到才能追忆了。
  • w
    wj3691556
    再来次蚊割立马让你感受一下地板油倒车坠崖的快感
  • w
    wuyingjun
    资本社会稳定

    是因为社会福利好

    小孩都是国家帮养 可以免费读大学
  • c
    cloudian
    不是70后理解不了,当年刚改革开放引进国外的影视作品,很多东西都理解不了,比如商场卖东西没有售货员,开车找不到停车位,下雨天打的打不到……这在刚从左倾的历史里走出来的中国人眼里,都是天方夜谭,再看看现在。
  • W
    Windows
    朝鲜变法国 五个字完事
  • m
    mouseguard
    小时候看港片都好有距离感……
  • P
    PENNYSHAW
    国外居然人人有汽车
    这是我当时最不能理解的
  • P
    PENNYSHAW
    小时候看港片,真没距离感,因为不懂事
    现在回顾70-80年代港片,反而会觉得:哇!人家70年代居然有“这个”,哇!人家80年代居然都“这样”了。
    典型的:70年代许氏的“摩登保镖”
  • k
    kleiber
    小时候羡慕电视里可乐随便喝 那时候好像是两元一瓶 公交车六分钱
  • n
    newshadow08
    我现在想看一下80年代过程电影里的社会
  • r
    ruler510
    香港这十几年对大陆的态度真的是360度。九十年代的港片有省港旗兵 有老表你好嘢这种鄙视大陆人的电影。昨天我看跑男重播,蔡少芬的垃圾普通话让她尴尬得要命,香港人的心态真的变了。
  • W
    Windows
    这几天在看木村拓哉悠长假期,1996年拍的,当时东京除了没有平板手机外,基本上设施便利店饮料快餐杂志电视节目等与现在中国基本一样,但有的地方安全细节还是不如日本,比如交通基础设施,一对比差距真的很大。中国刚开始过上人家90年代基本的生活。

    本帖最后由 Windows 于 2017-1-30 10: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南极
    我记得看东爱才知道日本上班族每天必须换外套震惊了
  • L
    LTFYH
    喷了,你现在看日本也会发现除了平板96年也是和现在差不多
  • 小霸王其乐无穷
    这个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基础建设,经历,互联网,汽车等等东西时一股脑的发展起来的,所以觉得生活变化太快了,别的国家都是有个先后顺序,我们是憋的太久了还不允许有点后发优势了啊。
  • z
    zo
    换句话来说日本的基建从90年代就开始停滞了。
  • s
    saintwei
    人家日本美国才不像中国整天搞基础建设呢,要比去比下水道吧。
  • V
    VODKA
    政治书里的解释是工人开汽车为了让工人缩短上下班的时间,以便让资本家更好的剥削工人。。。。。
  • V
    VODKA
    不是停滞,而是已经完善了。。。。。
  • r
    ruler510
    断裂太厉害是有后遗症的。不过还是感谢发展。

    本帖最后由 ruler510 于 2017-1-30 10:4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
    aqi
    道路住房这些,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的变化最大。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的导航习惯是用地标或者兴趣点名称,而不是地址门牌号,当然上海比较特别,论坛里魔都人多,可以说说体会。
  • 星之尘
    天朝基建只是高的很高很大,下面不管,规划和细节一泡污
  • 进击的时光
    20年来,只有中国人每年涨工资,已经形成了惯性,3年不升职肯定离职。而发达国家20年工资不动了。这在双方看来都是匪夷所思
  • 8
    8点40
    这两天在成都逛,惊了高新区这里直逼北上广啊
  • 错乱僧
    四川土著会告诉你成都发展靠的是吸血(周边城市),重庆众表示脱离成都控制发展秒成都。
  • 神秘的陌生人
    写这政治书的老大爷应该已经入土了。《中国合伙人》中就吐槽了,大学老师一股僵尸味,天天讲美国腐朽,底下的学生直接喷他,你去过美国吗?你知道美国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吗?
  • 神秘的陌生人
    看东京爱情故事的时候觉得日本好遥远,不仅仅是空间距离。 现在去一趟跟后花园一样简单
  • c
    choudi
    看五六十年代老电影总是会想同时代中国人那时在穷折腾什么
  • T
    TJ-NNY
    国家大小也相关,欧洲的邮编,非常细,尤其是英国,以伦敦为核心,邮编一看就知道大概方向,不用知道街道兴趣点名称。
  • t
    tyfsam
    变化都这么大了,结果还是大把人说腊肉好
  • a
    as01
    要说变化 以前小时候看电视觉得上海人北京人都好可怜一家人挤在小房间里 搬个家具要从窗口往楼上吊
  • 大宋忠臣黄文炳
    看大侦探波罗,花园洋房,得体套装。电话预定高档度假酒店,打高尔夫,基友喜欢玩车,买车换车。波罗住带管理员的电梯高层公寓。

    那是差不多百年前了。
  • g
    genesisx
    开始有棉拖鞋时我以为很后面了,结果看乱马,人家七十年代就有棉拖鞋了
  • T
    TG春上春
    胡扯。我在一家欧洲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加起来做了10年的主管,每年都有两个固定的时间点做绩效评定和加薪。加薪有标准流程,按照绩效、级别、部门加薪预算和当地同等职位平均水平来调整。是哪个老板给你洗了脑,认为欧美人不需要每年涨薪水?
  • l
    luokobe
    绝大多数中国人概念里一直是欧美人18岁就被爸妈踢出家门了吃喝拉撒结婚买房买车全都靠自己呀伐 2333
  • 进击的时光
    你可以理解为即使涨也涨得慢,横向对比天朝的涨幅。在国内,也可以看到外企从20年前让人趋之若鹜,到近10年日渐式微,几个IT类的大外企根本招不到好学校的学生。毫无吸引力。被国内互联网公司秒杀。薪资的原因占很大部分。
  • o
    ooo
    美国人100年前就有私家车,冰箱,电视,电梯高楼大厦了
  • 企鹅弹吉他
    感谢经济全球化吧,不开玩笑。
  • 啊扑
    不是很懂,巴巴爸爸不是德国的嘛……
  • 3
    323246982
    kelikelibaba变
  • c
    carrolt
    我只想感谢这个和平的年代
    勤劳鬼精的中国人,只要和平就能创造幸福生活~~
  • 嵩山左冷禅
    你看老日剧,九十年代吃碗牛肉拉面和现在基本一个价钱
  • 大宋忠臣黄文炳
    游戏机和游戏价格也就那样。
  • 盗尸犯
    街边摊吃一碗只有黄瓜青菜的拉面500日元,吉野家吃一碗牛肉饭300日元


    这是当年我最不能理解的事
  • y
    yaoyuef
    IT发展太快毕竟有点特殊。外企每年涨个5%很正常,涨个10%是优秀。国内IT涨10%以下都算侮辱性加薪,传统行业也跟不上这节奏的……
  • s
    slr
    手工作坊vs流水线
  • h
    handsomeken
    所以美国的基建都烂了,路也不行了,火车也不行了,地铁,桥都已经年久失修。
    下水道传说又来了。
  • h
    handsomeken
    当然需要,看看比例吧。
    你别跟我说你说的是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