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深圳原住民何等仰慕香港文化

  • f
    ff42
    所谓原住民也就是那些城中村的村民,当然他们大部分上数两代就不是本地人了,但毕竟有了地,也就当他们是原住民吧。

    80年代的时候,深圳曾经很流行使用香港词汇,一个词如果有中式和港式之分,那么说港式的会显得很时髦。

    这其中有很多现在的深圳已经没人说了,比如电油(汽油)、油渣(柴油)、火水(煤油)、电单车(摩托车)、士吧拿(扳手)、青山(精神病院)等等等等。

    也有一些被成功引入了内地,变成了现在的中文词汇,比如单车、的士、巴士、曲奇、车厘子、奇异果。还有个词“阿SIR”,感觉内地城市看港剧长大的一些人也会偶尔使用,不过比较汗的是,这个“阿SIR”的标准港式发音是近似于“阿雪”,内地人看港剧因为都是看台配的原因,并没有掌握这个词的神韵(笑)。

    还有一些港式词,现在的一些老深圳还会使用,不过感觉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比如胎铃(轮毂),手波自波(手动挡自动挡),波棍(档杆),meg/gig(电脑存储的MEGA和GIGA),有些人还坚持按港人读法把MP3读成MP-THREE,很是让人钦佩——这其中最模仿到家的,是按老香港的读法,把THREE读成FREE。追本溯源的话,th读成f这其实是伦敦的cockney accent了,老香港有不少是这种口音。

    另外还有一些词,搞不清是港式词还是粤语词,比如波(球),打球叫打波,很显然是个音译。广州和深圳也说打波,并且坚称这个是粤语词。但同样粤语区的佛山增城东莞湛江这些地方年纪大点的人,就不说打波,说打球。所以我觉得这应该还是一个港式词。这样的词还有一些,未必是音译,但除了香港,粤语区的只有广州深圳在用,其它地方少用甚至不用,比如冷气机(空调)、雪柜(冰箱)、雪条(棒冰)、孖生(双胞胎)。这几个词的特点是,括号里的词粤语里也是有的,但是如果你用了,就会显得很土,用括号外的那些人就会说你是“大乡里”。

    粤语里还有个字——“雪”,关于这个字的用法我不知道是粤式还是港式,特求证一下本坛几位粤语大拿。在香港,“冰”这个字是很少用的,基本上只有说冰块的时候才用,其他时候一律用“雪”,比如冰箱叫雪柜,冰冻叫雪冻,冰棍叫雪条,把什么东西冰一下叫把那东西“雪住”。最滑稽的是把溜真冰(相对溜旱冰)叫做“真雪溜冰”。有些时候实在不能用雪了,那也坚决不用冰,比如冰可乐叫冻可乐,冰咖啡叫冻啡。基本上三四十岁的深圳人广州人也这么说,老人和年轻人就不这门说,搞不清这是港式还是粤式。

    其实使用港式词汇只是老深圳仰慕香港文化的一个方面,这些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对香港地理烂熟于心,对内地省市则是陌生犹如外国。我以前有个女同事,坚尼地道柯士甸道窝打老道这些路名,哪怕从没去过,在心里也是闭着眼睛都能走到的。但却经常会问西安的省会在哪里或者山西是不是在甘肃这种问题。

    [本帖最后由 ff42 于 2016-10-10 12:42 编辑]
  • i
    ikaruga
    我这边的原住民天天在打牌,收租都懒得收,招几个跑腿小弟搞定一切
  • l
    lightling
    单车和雪条,这两个词80年代我们那中部三线城市就很普及了。
  • i
    interboy
    这不是很正常,香港人把香港以北统称北方,到了广州这里人就把广东以北统称“北方”,至于“北方”之于本地人来说大多是不会被关心的,所以“北方”发生的事情和那里的人也根本没兴趣了解。
  • N
    NoLife
    至今不知道 港衫 是什么,林少华翻译的《奇鸟行状录》里大量出现
  • y
    yamiyama
    80年代广东很多地区都喊火水灯(煤油灯),可不是香港专用
    “雪条”,这边的客家话也一直在用
    深圳没人说?深圳本地的一直在说。
    楼主是不是只去过广州深圳?
  • y
    yamiyama
    广东香港都没有这个词
  • 错乱僧
    港汕呢?
  • f
    ff42
    关于火水,你这个“因为广东也用所以不是香港专用”的逻辑有点问题啊,我没有说香港专用,而是说因为香港用,所以广东用。如果你要辩驳的话,你可以举例证明在香港之前广东就已使用,或者与香港割裂的某些广东地区也使用。事实上就我所知,7、80年代广东民间零售散装煤油多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沿用香港叫法也是很正常的事。
  • 捉鬼治邪
    潮汕也是讲雪条,雪糕
  • s
    syfwm
    唉,可惜上海没被殖民100多年
  • A
    Acme
    这个很难说,就算是香港,很多老人家口音都不同,那些口音来自广东各地。省内80后一代,看翡翠台本港台长大,很多名词比较接受香港读法。
  • k
    kakalog
    深圳土著既然这么仰慕香港,怎么还讲客家话不讲粤语
  • P
    Pires
    深圳原住民是什么来的,会把自己当广东人吗
  • f
    ff42
    深圳原住民什么说过自己不是广东人了?
  • 天之声
    怎么没有“条子”?
  • d
    dizhang
    柯士甸道………我路盲……在香港老是找不到地方…这次就住柯士甸道的龙堡国际…很满意…另外发现以前每次去机场都坐a21(33港币)或者a22(39港币),这次发现e23(14港币)也可以…便宜将近20港币…住尖沙咀附近的可以考虑下
  • f
    ff42
    深圳土著有不少是河源清远淡水惠州丰顺这些客家语地区移民过来的,基本上第二代都是客家话白话双修的,到第三代就已经开始有人不会说客家话了。
  • R
    Redofish
    Austin?
  • y
    yamiyama
    我外婆都是讲“火水”,快90岁人了,老一辈都这么说,和香港有个毛的关系

    除了某些英语音译名词,很多本来就是自己的传统,从抗日战争到内战、三件饥荒、蚊革……有无数的广东人去香港定居,香港本来就是个小渔村,能有多少本地人?
  • 约翰法雷尔
    现在的深圳人不把香港当回事了
  • s
    sztzh
    "条子"是台湾那边用的吧,香港应该都说"差佬"
  • 钟欣潼
    这是乱评了。
    冰水VS冻水
    广东人都知道二者区别。
  • s
    sonicae86
    所谓仰慕文化实际上就是对于钱和富裕生活的羡慕,就好像现在论坛里一部分偏激人士对美帝日本的羡慕一样,但是说起钱太跌份,只好说其他的。
  • f
    ff42
    冰水的说法是有,但也仅限于冰水。冰可乐大概也有,很少听到,冰咖啡就肯定没有这么说的。
    大概广州有,但是香港肯定没有。
  • s
    sigouqishi
    广西也是说火水,单车,雪条...
  • l
    lindley007
    其实长期文白异读导致的结果下,香港人直接调用普通话词汇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前几天听香港电台节目,社区组织协会的发言人直接将“大伙儿”用粤语读出来,“dai fo yi 齐心协力把一件事做好…”,我怎么听怎么诡异,但主持人嘉宾当什么事都没有似得直接往下接话了
  • f
    ff42
    喷了,你这个例子太喜感了。
    不过但凡是香港人,哪怕是广东人,笔下也断然不会写出“大伙儿”这种词的。搞不好是个内地移民写的稿子,发言人也不过脑就直接读出来了,算不得是港人使用内地词汇。
  • a
    aries白羊
    香港本来也都没啥本地人,都是走难过去的
  • 动感超人
    你住在观澜吧。
  • 萌豚
    主楼说的词语一大堆现在都还在用,如果小孩是说粤语不是说普通话的话,特别是老市区
  • j
    jjx01
    沙拉三明治巧克力,现在也在用,不代表仰慕了什么,只因为当时就是这么叫的

    倒是非要改成普通话新词,这个倒是带着自卑的想法,非要用本土方言造个词来替代外来语,说明害怕外来语,说明对本土语言的进化毫无信心。

    有一段时间NBA必须叫美职篮,不知道现在还有没在坚持。

    洋泾浜语比粤语影响大多了,我觉得。

    [本帖最后由 jjx01 于 2016-10-10 16:46 编辑]
  • f
    ff42
    这不是外来语的问题,而是粤语词(或者说中式词)和港式词并存的情况下,深圳人更愿意使用港式词。
    比如摩托车和电单车,当时说摩托车就是土鳖,说电单车就是洋气。
    这和你说的三明治巧克力不是一码事。
  • 画楼花千树
    粤语并没有三明治巧克力叫法,粤语叫三文治朱古力
  • j
    jjx01
    摩托车是来自外国音译

    如果“摩托车”一统天下,电单车一词渐渐消失,是不是就和三明治巧克力一样了?然后是不是可以说这是因为原住民仰慕英国文化?
  • h
    hpkiller
    现在深圳人什么看法?认为香港人挡了他们的财路了?
  • d
    dusk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括号里那些词甚至比括号外的更常用。不过粤语从来不说棒冰,而是说雪条
  • l
    lindley007
    但前后文都是很正常的香港口音广州话啊。

    我倒觉得新移民反而不会这样说,这是很典型的书面直读,听起来超级怪,但仔细想想又很香港的情况。比如"一会儿"就属于时不时都会听见的词,但大伙儿还是惊到了一下
  • l
    leoli306
    因为日日看TVBATV阿,自然一样
  • k
    kakalog
    你找点50岁的土著聊聊看,听听他们讲客家话还是讲粤语
  • h
    hyh810214
    香港,至少路边饭店的美味整洁,交通文明,商场服务……几乎所有都是秒杀深圳,甚至是大陆所有城市。
  • 动感超人
    观澜地区的当然说客家话,你来沙井福永这些地方听听,别说50岁,8090的我都能让你听。还有搞清楚什么是基围话什么是村头话。我周围全是本地人好吧……
  • k
    kakalog
    要不你来龙岗听听好了,恰好我算是半个本地人
  • w
    watashi
    条子不是方言,是黑话,跟招子(眼睛)之类词汇使用环境相同
    不是台湾特有

    本帖最后由 watashi 于 2016-10-11 00: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野人之吼
    是的,广州还好,深圳嘛,你看现在深圳还有多少当年的深圳人。现在都是来了就是深圳人了。
  • 贝多Van
    也没有当年那么遥远,起码危机前还是挺崇拜那边的,
    直到现在,稍微有点见识的,也不会看不上香港,顶多是说,港产剧的演员还是老一辈演技好,新生代流行乐坛基本没有能镇住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