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保险的讨论

  • t
    timtu
    完全指望保险代理人的良心,那简直是反人性。
  • d
    darkmeteor
    保险经纪人还是可以信赖的
  • 牛牛的想法
    绿色牛奶协会也说自己的奶制品标准世界最强监管超强
  • 牛牛的想法
    看完楼主发的知乎那个地址,又是胡说八道的内地保险从业者,看来HK保险抢走了不少客户
  • c
    ccct
    lz的论据和目前的舆论引导方式很像,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家和企业要求越来越低。买到了有坑的保险是怪你自己没好好看,不怪保险代理,因为你就不该指望他们和你交代清楚,这逻辑.........真要人们什么都懂么?
  • t
    t7x4
    欢迎讨论。要么你能找到不坑的保险代理(我也不知道怎么确切表述),要么你得理解基本的“结节”“BMI”是什么意思。假设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如果不懂,也得问医生问亲友,稍微明白一点诊断书和治疗方案对不对?那买保险的时候也是可以这么做的。如果表述和语气上有什么问题,请见谅。
  • 坤乾
    内地从业人员
    我的理念是
    代理人>公司>产品
  • 喵喵喵
    看这从HK的操作,香港保险人会有职业素养吗???????
    我觉得不会。
  • c
    ccct
    我认为,让你了解保险条款的主要责任在保代,而不是自己。应该呼吁提高保代门槛,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当这些都做不到的时候,我可以去选择另外一个市场另外一个监管体系的产品。我认为这比“加强自身知识门槛”这种惯着他们的做法更能促进国内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只有利益受损的时候才会去变革和进步。
  • y
    ylxwyj
    个人不建议香港的保险产品作为投资标的。原因如下:

    储蓄分红险是香港最主要的保险产品,有短期(5年)、中长期(15-20年)或终身等。其他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是高端医疗保险。
    对于长期或终身的储蓄分红险而言,在年化收益和分红这方面,香港保险其实是有一些小“陷阱”的。这是基于我个人的分析和研究,任意一家的保险销售都是是不会这么说的,因为涉及到保险从业的共同利益。

    储蓄分红险这类产品的本质是保障成分极低、近乎完全就是储蓄投资的终身分红保险,主要卖点就是长期预期投资收益高。但这些产品的锁定期长(故而流动性很差)、保证收益率低、演示收益率高的产品引来最多争议。

    核心问题就在于,不同于银行存款利息,保险每年返还的分红其实是“波动”的。可以是3%,或者5%,也可以是更高的7%。从网上的一些保险买方分享的数据看,一般来说,前3年的分红比例会比较高,例如大于等于5%,之后若干年的年化收益可能比较低,例如3%;因为保险收益不理想,不少保险买方会提早终止合约,而这对保险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当最后只有很小比例的投资者持有到期(例如25年),那么在最后几年,保险公司可能又开始返还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分红。这样,最后持有到期的保险买方还是享受到了保险公司事前约定的分红、甚至还要更高一些。而这个结果,也可以给保险公司未来的产品打广告,证明他们的诚实可信。

    类似的情况可以搜索“101计划”的投连险(曾经市场占有率70%以上)。

    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的区别:
    英式:英式分红的复归红利(也叫归元红利),不需要每年固定提取,分红可以累积生息。
    因为复利,所以投资周期越长收益更高。
    美式:分红提取后直接发放,这部分不会进行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