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是搞不清楚什么是不良反应啊……

  • a
    aweiwei
    又到了每日科普小课堂时间了……

    不论是吃药、打针还是打疫苗,很多人都关注不良反应(或者说过于关注不良反应,也或者说虽然不懂但会妖魔化不良反应)。我简单说说不良反应吧。

    首先需要搞懂几个名词:不良医学事件、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医学事件、严重不良反应。此外还有两个需要关注的名词:注意事项和禁忌。
    偶尔还会有一个特殊的名词:警告。

    一个正规的药品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是有格式的要求的,里面是必须有不良反应这个科目的。对于所有做了临床试验、已经上市的药品,不良反应是一定要写清楚的。当然,对于没有做过临床试验的药品(比方说中成药),不良反应这一栏不能空,所以有的会写“尚不明确”。所以,没做过临床试验的药物就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

    以药品相关的为例来说明这几个名词:
    不良医学事件,一般简称不良事件(AE),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医学事件,可以表现为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但不一定与试验用药品有因果关系。
    不良反应,指临床试验中发生的任何与试验用药品可能有关的对人体有害或者非期望的反应。试验用药品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少有一个合理的可能性,即不能排除相关性。简单的说,就是需要证明不良事件同药品相关才行。相关性判定要在可能有关以上的判定才行。
    严重不良医学事件,一般简称严重不良事件(SAE),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严重的残疾或者功能丧失、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先天性异常或者出生缺陷等不良医学事件。
    严重不良反应,顾名思义,就是同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这里举几个例子。
    临床试验中,有的受试者在服药之前就头晕了,这个头晕会是受试者主诉,于是会记录不良事件(AE),但因为他还没吃药,所以判定为同药物肯定无关,于是不会被记做不良反应。
    有的受试者吃了试验用药了,但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例如关门把手给挤了,也会记录AE,但判定为不是不良反应。
    如果上面的例子中,受试者把手指头给挤断了,落下残疾了,会被记录为严重不良事件(SAE),但仍判定为不是严重不良反应。
    甚至极端一点,受试者回家路上被车撞死了,也会记录SAE,但不会被判定为严重不良反应。
    但是,也有过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
    例如治疗和预防甲流的神药:奥司他韦(达菲),在日本有过多起案例,青少年服药后会出现精神异常(臆症),甚至有自杀的。这些自杀案例就会被作为严重不良反应,因为最终被判定这些自杀案例同药物是相关的。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也就是说在临床研究中一直没有出现过这种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书、研究者手册、药物年度安全报告等各种汇总资料中都没有记录,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可疑的、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根据药学研究中会根据药理学、毒理学做出一些预期)。上面说到的那个案例就是这样发现的并被写在后续更新的说明书里了。

    作为原研药物,要经过漫长的、数量可观的临床试验评估才行。大部分药物在I期临床的安全性研究过程中,就会因为过多比例的不良事件导致试验终止(注意是终止而不是中止),项目可能就被毙了。而到了二三期,临床试验需要数百例的受试者,除了对疗效的研究之外,还会对大量的AE记录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只要经过审批上市的药品,都是服药后受益大于受损的。

    打开一个国内上市的进口药说明书,不良反应这个部分,一般不会简单的就写几行、几项,而是非常详细的把临床试验研究的统计都会列出来,甚至会有上市后再研究的数据。里面大概会分为:非常常见“≥10%”、常见“1~10%”、不常见“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未知“现有数据无法估算”等不同的频率。一些常见的药物,甚至会在上市后持续统计很多很多年(有专门的部门在做这方面的后续研究),不断的更新说明书以及手册,不良反应的收集案例会达到数千例中所占的比例。

    症状描述方面,一般会根据症状归类。有不同的症状、体征、疾病或实验室检查项异常。国际上通用的有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手册“CTCAE”,目前出到5.03版了。里面会对各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从最轻的1级,到最严重的的5级。
    1级为轻度,就是无症状或轻微、仅为临床诊断可见、无需治疗。
    2级为中度,需要较小、局部或非侵入性治疗,不会留后遗症,症状期间日常活动可能受限。
    3级为重度,严重或者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致残;日常生活会受限。
    4级为危重,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5级就是死亡。

    3级以上会被判定为严重不良时间,同药物相关的话被被判定为严重不良事件。
    但实际的临床研究中,很多3级的重度判定,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很严重。
    这里也举几个例子:
    某项实验室检测指标(肌酐)高了很多倍,但实际上受试者没什么不适,也会被判定为重度。
    受试者心电图异常(房颤),需要留院观察。
    受试者感冒发烧需要输液(非门诊输液,有些要求必须留院)。
    最常见的其实是另一个非症状的事件:受试者怀孕。不会被判定为SAE,但必须按照SAE去上报监管部门。

    以上是不良反应相关的。

    再说一下说明书的注意事项、禁忌。
    上面说到的不良反应都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你吃药,肯定有一定几率会遇到。但是注意事项和禁忌是可以避免的。注意事项一般是指吃药的时候要注意的内容。例如:有些药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那么就不要在用药后开车。有些时候必须遵医嘱。有些时候不能和其他药同服。有些药是缓释胶囊,那么就不能嚼碎了吃。
    而禁忌,就是必须要避免的。例如:对本药过敏的、某些症状吃了会加剧的、会导致某些严重症状的,那么就绝对不能吃。

    而最严重的,就是在一些药品的说明书首页首项就写的“警告”。那就是服药前首先要考虑的,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吃药前务必要看警告的内容,和警告内容相符就千万别吃。
  • z
    zhrflyhigh
    中药: 不良反应 未知...
  • a
    aweiwei
    应该叫尚不明确。
  • C
    ChuPaChuPs
    国内medical review的标准和美国的有区别吗
  • p
    parasite
    那什么叫不良人呢?
  • 大头木
    简单说说
  • a
    aweiwei
    捕快。
  • P
    PENNYSHAW
    话说中成药里,标有不良反应的,迄今为止我就见过一个。。是感冒冲剂还是板蓝根来着
    其他一律尚不明确

    那么,国家对这块就不严格要求临床试验吗?
  • a
    aweiwei
    中药是完全游离于现代药物监管体系之外的。

    CDE有专门的部门审核中药,评价体系完全不一样。

    国家不做强制要求的,就没有药厂吃饱了撑的去做相关研究。
  • l
    luestone
    吃了奥司他韦会诱发自杀?
  • a
    atankin
    中成药这方面算玄学领域吧
  • a
    aweiwei
    奥司他韦的注意事项中就注明了:

    自磷酸奥司他韦上市后,陆续收到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大部分报告来自日本,主要是儿科患者,但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还不清楚。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
  • 黄老师
    爽总,你不是搞医疗么
    国行苹果表的心率走医疗器械这边儿有消息了么?
    实在不想去深圳
  • a
    aweiwei
    这我哪知道啊……
  • a
    aweiwei
    所以,现在新的疫苗会有一些不良事件的报道,各位也要分清楚同疫苗相关性、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内容。

    没有什么药是没有不良反应的,包括一些特别安全的药。
  • 幽游
    我记得云南白药也标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