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2结尾求教

  • v
    viewjoe999x
    打完梵天后,结尾那只黑猫怎么变成塞拉弗一样,什么意思,没看明白阿,求教一下
  • v
    viewjoe999x
    有人知道吗?
  • K
    Kesons
    最后两个人在天空漂,都是了意识流吧,我也想问啊,只能等猴王了
  • 酒多是我爹
    装13,俗称ibm
  • 大十字紅朔
    平行世界的主角
  • v
    viewjoe999x
    那猫到底是什么,怎么还会变化
  • m
    monkeyking
    基本上你可以理解为平行世界的主角吧
    因为那黑猫自称薛定谔,而薛定谔的猫是量子理论的代表空想试验,量子理论又给平行世界提供了物理学上的佐证 因此如果平行世界的塞拉弗达到了开悟的境界,那么穿越过来引导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解释终究也只是“可能”,因为之前买过有DDS1、2剧本原文的公式书籍,里面也没有明确解释这个黑猫到底是什么 所以你可以认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苦笑)也就是的确有装13嫌疑


    另外DDS2是一个因为1代商业上的销售失败而被迫提前收场的作品(原因就不去抱怨了,固然女神系列本身不够大众化,但根本的原因是多年来A社一直不懂得如何才能做好公关宣传,这不是DDS1才开始的,但DDS1那个裸女广告不知道能吓跑多少潜在客户),所以今天玩到的2应该不是本来的样子。脚本作者在DDS2发售后就离开了A社,所以这个黑猫在作者本来的设想里到底是什么,也许永远没有机会知道了。
  • a
    ayako1986
    玩了两次 完全看不懂 就当装b算了- -
    另外 dds地图不大 地雷踩起来真的好凶啊…… 很耗时间
  • v
    viewjoe999x
    谢谢猴大,受教了
  • n
    nouseforever
    我们这个宇宙的量子力学太不美太不和谐了,所以当作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映射结果可能心理还舒服一点= =

    另外猴大,DDS攻略本如果要收中古的话,电击的资料好一些还是费米通的好一点?另外这作原作是五代ゆい剧本是里见直,可不可以认为是五代写了小说后里见改的本子?还是他们商量着一起写的呢?
  • 大十字紅朔
    你冲着设定资料去的话,攻略本别收

    我两本都买了,全都是事务性攻略的,啥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
  • m
    monkeyking
    映射的话倒是有可能 因为DDS世界里的恶魔全都是另一个世界(也就是女神系列)的信息映射,所以大概合体后的主角也是

    原作是五代ゆい,游戏的脚本剧本是里见直
    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不清楚,但是五代ゆい是个病号写作出奇的慢,她自己的DDS小说至今还停留在相当于游戏1代里序幕的部落战争部分。所以部落战争以后的部分基本属于游戏原创和五代ゆい没什么关系


    买攻略本是冲设定还是攻略去的? 攻略的话就没必要了吧 那些敌人具体是什么数据迷宫地图啥样拿来也没用
  • m
    magicdias
    电击的DDS1攻略后面附赠里见亲笔写的小说,讲述游戏前serph和heat两个基友在耶鲁大学初次见面的故事
  • h
    hamartia
    合一了
    与某种庞大,深邃的真理达成一体,进入再没有烦恼和迷惘,达成无我的境界是很多宗教追求的精神高度

    塞拉弗在结尾都达到梵的境界了,所以个体的\"我\"是没有意义的
    GAME OVER时小猫会在莲花座上表示悲哀,之后化为一阵霞光散去,从中可窥见二者的关联性
  • h
    hamartia
    世界宗教中对平行世界也有诸多论述
    丹.布朗在新作<失落的秘符>中认为卡巴拉神秘主义的经典<光辉之书>其实揭示了世界的多元性(有无道理姑且不论),在佛经中,被神化的释迦牟尼也曾经多次转生成不同身份,不同阶级,乃至不同物种.\"三千世界,一切众生具有佛性\".密教庞大的曼荼罗图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宇宙观.
    而量子力学的学者们有时也会在宗教中找灵感,像薛定鄂曾经声称受到了印度教经典<奥义书>的启示.
  • s
    sin360
    当年看DDS小说觉得这个游戏很神
  • 大十字紅朔
    哇啊真的假的

    FAMI通那边一是贯的骗钱

    特别是第一本,“到中盘为止的完全攻略”
  • h
    hamartia
    其实一个游戏在说故事的同时能不能让观众读懂,除了本身叙事方法外,观众的知识层次和品味也是一个要因.毕竟游戏进化至现在如斯境地,早就不是当年魂斗罗跳跳打打那样单纯了.
    转生系列里严肃向的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性,这也不是不够大众化,不亲近人的一个原因.不过一棒子打成故弄玄虚是不够公允的.况且即便是故弄玄虚,能做到KH那境界,让全世界百万人如痴如醉,也不是一般人能拿的出来.

    世面上很少有专门系统介绍印度教的书籍,很多场合都是混杂在其他宗教里解说.纯粹的经文经常在问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新手又不容易弄懂.我推荐彩色人文历史系列里<宗教的历史>这本书,其中关于印度教的资料虽然短,但基本上可让人对该教派的思想和哲学观有个正确的认识.
  • m
    monkeyking
    如果这么说的话 也可以看做因为世界的共同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此看他人即自我
    但如果这样的话,应该安排一个其他同伴看到黑猫也是自己的镜头 这样玩家一下子就理解了 现在这样的话,终究只能停留在假说阶段

    固然自己得到了自己需求的答案是不错,但这种答案无法让他人也体会的话就失去了普遍性的意义

    所以不能不说游戏自身的表达含糊不清是有一定责任的
    同样的演出比如P2里打掉费雷蒙的面具后看到的是主角的脸,但那个交代得非常清楚因此没有玩家会发出“费雷蒙到底是谁为什么脸和主角一样”的疑问。
  • 大十字紅朔
    平行世界的其他主角跑到这个世界里帮还没有成仙自己解脱

    然后这个世界的主角成仙后再去其他世界帮主角成仙,接下来成仙的越来越多,最后战唯一神

    以上DDS3爆料
  • m
    magicdias
    电击的也一样,DDS1分上下两本,基本攻略的话买了2绝对没必要买1,内容重复
    但是为了小说。。。。狠下心买吧~!@#¥%……
  • h
    hamartia
    本来就是比较个人的感悟,虽然我没打算以这一点来辩护,但我认为DDSAT1+2的妙处就是它没有一个具有总结性的答案,任何能看懂的人以当时的经历和心态,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并且思考.这样剧作家的本意才算达到了.
    或许两三年以后我再开启那个在太阳上的SAVE,感知又不一样了.但本身AT1+2所汲取的哲学内涵中,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是散漫的思想之伞,不像基督教那样对于宣讲救世福音有且只有惟一的途径.
  • m
    magicdias
    顺便一说,LZ请不要纠结DDS2的结局,很多人都问过
    唯一的解释是:里见写完即投笔,他那时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DDS没那么多复杂的设定和背景,一出戏有表里,但表里都不需要那么多引经据典就是了。
  • h
    hamartia
    其实我认为用纯粹的思维印证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可能的,爱因斯坦也认为人可以以自身的思想洞察神的精神
    只是就视频游戏的场合,很难,有太多促使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有的时候\"作者怎样自己才知道\"应该是为了防止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意图偏差太远产生尴尬,这样的一种自嘲
    有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EVA
  • 酒多是我爹
    只要不是三红哑巴马赛克三坟大暴死,给我来三张
  • m
    magicdias
    “我是你你是我”然后扯出个平行世界其实本身就已经是脱离游戏开始扯淡了,DDS糅合了很多印度教思想是事实,但如果是作者留了个和游戏基本没多大干系只是供人一味猜测揣摩“他自身”的心境的话那就超越游戏剧本的范畴了,说得难听点,我要在结局扯一个“于是我得道飞仙最后去西天取了经”的解释那也不是不成了,都是后期的脑补而成怎么补都已经和游戏无关
    我各人喜欢DDS超过女神系列的其他任何一作,即使是同样里见执笔的P2也因先入为主的思想排在了DDS之后,DDS2的结局一直认为是该作最大的一个败笔,剧本的好绝不是要人去猜要人去用别的什么知识来填补才能显现出其自身的美的。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定是里见所要表达的东西呢?
    即使是多年后得出不同于当时的观点,那也只能说是作为玩家自身在对“印度教”的某些知识上有了更深的领悟,而和DDS2的影响无甚关系。
    我不想用“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来解释,哈姆雷特只有一个,里见所想表达的东西也一定是单纯而又唯一的,如果得到了“相去甚远”的理解,那也只能是剧本的失败,而绝不是作为玩家的失格。我说过DDS分表里,但绝不是花开之下根深扎于层层书牍之中。
  • h
    hamartia
    >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定是里见所要表达的东西呢?
    >里见所想表达的东西也一定是单纯而又唯一的

    你这个逻辑就有些自相矛盾了,\"单纯而又惟一\"仍然是你的所思所想,却加上了个\"一定\"的程度,这和你自己的论断不符
    随着时间更迭观点而不同,主要取决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了,你有些拘泥于婆罗门教义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m
    magicdias
    怎么矛盾了呢?
    难道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里表述的东西还不是唯一确定的么?
    你要说里见有两层意思先XXX后XXX然后XXX那我得怀疑DDS的剧本是你写的了。
    时间不同角度就不同,那也只是你自己阅历的堆积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而已,事物没有变,里见的意思也没有随着你的意志而变化,当然你哪天觉得自己的看法是里见觉得自己的意思其实是XXX然后神交告诉你的那我无可反驳。
    还有你说的,玩游戏得有充足的阅历才玩得起,那可以在区里开个DDS和魂斗罗哪个好玩的帖子看看。
    不战起来才见鬼,硬要给游戏分个雅俗,给玩家分个高矮,除了满肚子的优越感外我还真看不出别的
  • 海腹川背
    求游戏下载啊……
  • 莱维
    LS不用求了,按大多数人的口味可能半小时就飞盘了
  • h
    hamartia
    你还是自相矛盾呵
    \"单纯而又惟一\"是你以你的设想用来修饰剧本家的倾向和主张,而同一篇回文里,你又认为剧本家的创作意图不可捉摸,无法感知.这就得出了一个自我矛盾的逻辑关系.既然不可感知,那么你怎么能认为\"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里表述的东西还不是唯一确定的么?\"-----------你又不是作者,回到老话上来了.并且\"单纯而又惟一\"和\"惟一而确定\"在事物的程度上,亦是有差别的.

    另外我恳切的希望是在跟一个理性的人对话,不知你从我的发言中怎么能得出\"玩游戏得有充足的阅历才玩得起\"这个具有挑衅性的结论.至于拿魂斗罗和DDS比哪个更好玩,则是你的主观臆想.
    视频游戏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以前不能想象的.游戏当然分雅俗,自然有大众通俗和曲高和寡之分,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必然规律.魂斗罗当年用简单的跳跃,射击诠释了动作游戏的爽快,老少咸宜.现在的游戏有更加复杂的程式,美工和文本,自然也所对应的脾胃也各有不同.
    如果说有什么言论可能引起你对\"优越感\"一词极度的敏感,那么可能是\"其实一个游戏在说故事的同时能不能让观众读懂,除了本身叙事方法外,观众的知识层次和品味也是一个要因.\"这一句,但是请不要断章取义,你把最后一段短句扒下来,单方面提出无疑跟诬告一样.知识是理解的台阶,有了相应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具备相应知识的作品.熟悉三国战国,才能更对君主大名的数值有个见地,熟悉神话传说,转生系列才更有乐趣.这里自然有个基础性的认识,可门槛固然存在.
  • h
    hamartia
    其实到现在的争论跟转生系列关系已然不大,剩下的是一些纯逻辑的争辩和误解的问题

    不知道magicdias那么聊不起来,人好认真,就手欠回了那么一句有闲谈性质的帖
    以后大不了避免交集算了
  • m
    monkeyking
    有些情况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其实一个游戏在说故事的同时能不能让观众读懂,除了本身叙事方法外,观众的知识层次和品味也是一个要因.\"这句话的意思固然没错,但容易给人居高临下的误解(虽然你应该没这个意思) 毕竟女神系列不是一本教科书,不能强制玩家去学习

    再则,如果要给重要性排位,叙事方法的重要性>>观众的知识层次和品味。因此如果一个游戏让玩家产生了疑问,应该首先在游戏的表现上去找原因,然后才是去玩家身上找

    三国战国的例子固然是这样,但是毕竟印度教、佛教哲学远比三国战国冷门得多。不能说因为游戏里表现了很冷门的东西,观众看不懂所以原因在观众。作为编剧,有责任用观众更容易理解的,深入浅出的表现方法去传达自己的意图,所以不是传说白居易写诗“与妇孺念读,待其明白而后定篇”嘛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敬佩里见在游戏里引入古典哲学的勇气,但并不赞同他过于晦涩的表现手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