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鲍鹏山:那些高学历的野蛮人

  • c
    cd2050
    前言不搭后语,非黑即白的观念
  • t
    tiens
    坐个出租听收音机还这么多内心戏,不当演员太亏了
  • 伽蓝寺看雨
    上海开放大学是什么大学 iOS fly ~
  • j
    jecho
    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啊

    这教授认为生命就是根长长的针吧

    iOS fly ~
  • t
    tiens
    反正国家开放大学就是原来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
  • 淘宝达人
    几年前去央视做百家讲坛讲水浒的时候,印象里他还是上海电大的
  • 2
    2ndchans
    上海开放大学?是不是留学生特别多的?
  • T
    TITILEE
    作者本人这文就是典型的读太多无用玩意的后果,对世界的认知都出现了偏差,文中第二个问题,对音乐发烧友来讲稀松平常,人家也乐得陶醉其中,他的莫名惊诧只是验证了自己对世界的视角多么可怜
  • h
    henry-xia
    是不是只有我觉得作者写得不错啊?认识的不少精英及知识分子其实知识面很窄,无趣得很 iOS fly ~
  • f
    fly_i
    作者不过是自己嘴里那个冷冰冰的高学历野蛮人。得多自大和无趣才会去贬低一个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和别人掌握的知识。
  • v
    vivakira
    鲍鹏山可是大牛人 浦江书院创始人 在上海的知名度很高 可能是目前在身体力行国学教育的第一人

    浦江书院学费全免,鲍鹏山能坚持这么久真的不容易
  • b
    bbapro
    有点神经质了,比如类似百万富翁这样的问答,没有人一辈子去记这些东西的。
  • t
    txdyd
    回复12#henry-xia

    文章内容涉及点较多槽点可能也较多,但前面说胡萝卜那些,我是一直对大容量硬盘+内容强力搜索软件模式很鄙视,好比当年王小丫的非常6+1还是幸运52这种节目……
  • k
    kony
    关心某些碎片化的娱乐知识本来也就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位老师忒看不起人了
  • z
    zw555666
    良知?希拉里有良知吗? iOS fly ~
  • z
    zlei19802000
    是不是批评没有道德准则的高学历野蛮人,当然虽然时代的道德准则不同,但是总有一些不变的内容在里面
  • z
    zhenyue
    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我觉得这段引用的好,指出了很多人的问题
  • a
    amchn
    做人,遵循的是价值判断;做事,遵循的是事实判断。
  • r
    richking
    上海开放大学就在我们这对面,原来叫上海电视大学,后来组了远程教育集团。
  • t
    txdyd
    回复21#zhenyue

    就是聚焦并且保持长期于一件有不断拓展空间的事情
  • t
    txdyd
    回复20#zlei19802000

    其实是有人拿来喻指最近因为被学生构陷而指摘“古中国四大发明”被当局处理的教授的事件的。
  • s
    sunrisering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
    读后感觉是,一个人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而不要把眼光放在细枝末节上;一个社会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要在个别小事的是非对错上上纲上线。小尾巴~
  • b
    badbug
    +10086
  • x
    x31
    文笔流畅,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能做到这三点的文章,不多。至于观点是否合意,都有脑袋,各自解读,判断。
  • t
    thinkidea
    写的很好而且很对
  • 3
    3310
    记号。exe
  • t
    tiens
    这段恰恰很不确切。《为什么我这么聪明》并不是尼采的"一篇文章",而是他的自传《看吧这人》的一章。谈浪费精力这一节也不是结论,而是开篇。至于尼采讲这话的用意,更不是贬斥偏门知识,而是抨击基督教的良知学说。
    尼采本人是古典语文学的教授,病退后还自称“年老的语文学家”,他掌握的偏门知识比这位电大作者梦见的都多太多。
  • z
    zdj1980
    回复19#zw555666


    在利益面前,良知一文不值,这便是当今普世价值观
  • k
    kony
    看看人家局座对这些杂七杂八的知识是什么态度


    小米note3 HP
  • 海底两万里
    在微信中搜了一下,2015年的一个演讲,人民日报都转放了,好几个微信公众号的转发阅读量都是10万+。

    我觉得写的很好,很多人的一些知识确实是没有用的,只是你知道,但对下至工作生活,上到社会发展毫无意义,只不过是拿来消遣一下时间。

    但这个也是常态,尤其是现在知识获取这么简单容易的时代。
  • l
    ltxltx
    和知识范畴没关系,主要问题还是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什么才是“良知”?例如布鲁诺宣扬日心说,在当时算不算良知?另外我个人觉得这个作者可以以更宽容的心态和视野去了解和接触一下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iOS fly ~
  • t
    tarsone
    其实说的很对,稍微用力过猛 iOS fly ~
  • 相扑
    他是不是点评过商君书
  • d
    digman
    的确,我们学了太多无用的知识,钻太多死鬼牛角尖,考试题目莫名其妙。

    教育改革,如何导向?政策的制定者还是要有长期规划,不是谁上台,谁定个规矩,变个不停,不断折腾,培养出各种奇葩。
  • s
    storespace0930
    上海开放大学是什么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逆流的锋刃
    回复9#淘宝达人

    电大就是开放大学啊,至少江苏这边是这样
  • o
    octavia18
    我的很多知识也是来自《知音》《读者》这类杂志,感觉作者跟我是同学啊
  • 痴梦
    前面三分一的还好,我非常认同,后面写的都是什么鬼..
  • n
    njxj
    鲍老师的口音很有趣
  • c
    cdronx
    说的挺好。
    楼下一堆讨论开放大学的,简直就是文章最好的注释。有意思。
  • c
    cocacola_co2
    问题在于,何谓必要?若纯粹以社会需求论,我觉得从幼儿园开始的很多玩乐教育都没有必要了,最好是直接军事化管理,根据资质都培养成各种“人才”
  • w
    wangych
    空洞的良知也要警惕,盲目去追求道德高地要不得。
  • U
    UGPee
    碎片化是常态。
    知道自己阶段性的目标,想要做什么,是很重要的。
    碎片化不可怕,自己觉得有意思就好,如果一直有意思就一直学习下去,最终就会系统化。
  • 喜欢下载
    回复1#txdyd
    难道一个人只应该专业去某一方面知识?小尾巴~
  • y
    yxmr
    所以这个教授不是出自复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