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借呗,你不知道的】全网疯转的视频,首发在此

  • z
    zbond
    你也知道毕业在家住啊,房租和吃饭不要钱,有几个刚毕业大学生能有这待遇,房租一项算算多少钱。
  • j
    jrtop
    你正好搞反了,国内传统消费观念才是畸形的啊

    从上到下多少年一直在试图扭转这种先存后花的做法,盘活消费马车。

    在通胀灰犀牛下,先消费是占便宜的

    至于过度消费,毕竟是少数,出现些许弊端也不会影响决策
  • v
    vsrrrrrb
    凑首付,炒房啊~
  • s
    shermansong
    对啊,无论借多少轮,蚂蚁就是30亿的本钱,其他的都是个人买理财的钱啊,风险确实高,但收益也不低啊。蚂蚁不是30亿,凭空杠杆100倍,这里面是有真金白银的。
    但我也不是说蚂蚁就是对的,还是合理的监管最重要。知道东北为什么不好做买卖吗,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感觉你这个可能有问题,所以不行。一个行业资质,审核我快一年才下,说是照顾我了,别人最多都三年。理由就像我前面说的,都是我感觉这不行、那不行
  • c
    cursedstar
    杠杆100倍的时候 本金还重要么
  • z
    zbond
    先买房才是占便宜,先消费占啥便宜啦,贷款买个3090占便宜了?
  • z
    zbond
    借钱放贷不就是民间放水,俗称高利贷么,啥普惠金融啊。
  • h
    ha:tbi:t
    难道你还没搞懂次贷危机是什么情况?蚂蚁不就是在往这条路上走么?
    你现在钱不够买的东西对你来说就不是正常合理的产品。
    房贷是有实物抵押在的,而且这个实物是你的栖身之所可以说是一般人一生中除了生命外最重要的东西,而且断供收回后还可以正常出卖的,而且这个实物还有很长年限的可以说保质期吧,你一个信用贷拿什么兜底,而且就消费上来说最主要的一点:年轻人出来就消费贷了一堆,以后买房怎么办,一届届年轻人都这样上来,忙着还消费贷,房子买不了了这是让天朝的房产这块强制转型还是怎么弄?而要是有房贷在身的人从蚂蚁那随便贷,哪天蚂蚁和房贷都还不上了那不就是上演次贷危机了么?
    我不反对用信用卡,花呗,白条之类的,我信用卡一直用,白条也是,花呗借呗是不用的,都是小额的,或者因为有分期免息分期优惠的,这些花的钱都是在计划之内的,
    再想想,早些年的年轻人没什么信用卡,没花呗借呗这些的时候,就没消费了?发展就受阻了?
    马老板这次主要问题是步子想跨太大了,
    大数据确实提高了很多效率,但是无限杠下去再强大的大数据都没用,该崩的时候就崩给你看,除非大数据能控制个人意愿了,那就太魔幻不说了,
  • 云无心
    根本危机跟房地产泡沫无关。

    根本危机,是房地产贷款金融化。 是ABS!!! ABS这种债券资产证券化把单纯的房地产普通一个行业拖进了整个金融体系。

    银行 大型投资机构 证券机构 投资人 还有担保机构全进去玩了。

    你看看美国电影《大空头》 清晰解释了 。 超级高杠杆进入金融市场遇到一个问题(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恐怖性。

    这次也不是赌他不能放贷,是不能过度放贷,不能空转,不能无限杠杆。 结合马云的话去多想想金融是怎么挣钱的。
  • r
    rock940
    重点是杠杆

    源头30亿,最后打包出来的资产是3000亿。

    最后接盘者拿真金白银买这3000亿所谓理财,有多少实际资产,很多泡沫啊。

    最后接盘侠风险是N倍。
  • h
    hao911713
    套路太多
  • w
    wmy3732
    杠杆不能一下子就让他无限,先加到5倍跑着,运行良好整个行业都是加一些。单独让支付宝疯涨风险太高,互联网限制杠杆也不是限制它做生意,它同样可以卖客户资料给银行,让银行放贷,监管的手段很合适
  • s
    shermansong
    所以监管要跟进,控制风险。但也就像你说的,买张显卡、手机分期确实不明智,就像你前面说我样,买显卡分期的不是仅仅差一张显卡钱,而是连买房的首付钱边都够不到。
    再有,你真以为守家带地就能攒下钱?我后来的工资都被我父母要求请别人吃饭花了,我是离开家去一家管吃管住的公司,才攒下的钱,住的地方离市区走路30分钟,没公共交通,快递不给送,钱就这么攒下来了
  • s
    shermansong
    对呀,你都说先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而且我感觉3倍就可以了
  • s
    shermansong
    本科生,非金融专业,还是老实吃瓜看戏吧。不过确实为银行里贬值的存款愁
  • w
    wmy3732
    蚂蚁直接上了50~100倍,还不听监管给无收入人群贷款,利用垄断地位,用户隐私和其他金融服务暴力催收,转移高风险给全社会,高收益自己留着,你说它会怎么样?
  • 八月忆之殇
    兄台此言差矣,合着意思就是要透支未来消费能力吗?
    问题从来不是消费本身,有多少能力赚多少用多少,这是合理的消费行为;赚1w想要用2w,还要借钱去用,欲望越来越大,这是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没有收入的学生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一旦经济不稳他们资金链断裂,个人信用破产,还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不是基于寅吃卯粮,消费类的很多还不是刚需。

    再者,蚂蚁的问题有二,一是意图去监管扩大风险;二是广告宣传鼓励超前消费,攫取高额利息。
  • 八月忆之殇
    都会有投资的,毕竟利率可不低,而且优先级有劣后作为担保,但是蚂蚁那点资本金担保的量有点太大了,次贷危机不也就这么来的嘛
  • F
    Ferrar1
    你不超能力消费,不欠钱不还,有什么关系?
  • l
    lqtj88
    最初贷这款的是小生意人,或者直接说是淘宝小商家。就不说那些白手开店的了;很多小商家手里就几万现金流,算有点基础的;
    一旦一个热销款来了,几天时间销售额可能就几十万的,这很常见的。有订单就要发货,这时候就要压货款。最理想的方式是把赊帐拿货,但不是什么货都能赊到的,也不是哪个供应商都能赊的,而且一旦赊帐主动权就变了,至少不好谈价了; 银行贷款,先不说你贷不贷的出来,就算能,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钱拿到手,这期间客户早等不及点退货了,再说银行利息看着低,实际上呢……;要不就求爷爷告奶奶去借钱,当年做电商在一些人眼里跟诈骗差不多,那借钱难度
    而贷马云的,看到有订单后,就能点贷款一会就到手,利息虽然高,但货发出去半个月就回本了,就可以还款了,钱就赚到了,短时间这点利息算什么? 如果没有这方便的小额贷,一个淘宝小店的最大销售额可能就限制在手中的资本了,但有这个,即使手中没一分钱,也敢接上百万的订单。。。。
  • m
    magang7010
    最主要的区别是杠杆率吧,目前信用卡abs的杠杆还可控,就算出问题还不上了也是少数企业的事,但阿里这种打包出卖然后循环放大,关系到非常多的实体了,所以系统性风险更大,大家关注的点主要还在这个杠杆率,如果传统银行也这样做,一样会被骂的。
  • m
    magang7010
    人的消费意识都是被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年轻人,天天在花呗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放松的可不会少,客观存在决定主管意识可不是一句空话。
  • f
    favry
    主要目标群体问题吧,花呗借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或者学生,然后搞文字游戏让你觉得利息很低,脑子转不过来的肯定被坑,反正花呗可以用,还就是,借呗比银行黑多了(现在不少银行也跟着学,MMP
  • g
    gomelong
    过度消费是少数?花呗鼓吹的再没钱,也要借钱给女儿过个高大上的生日,是正常消费观念?现在各种报道出来的,到底是正常生活所需去借钱的,还是为了所谓精致的生活,高大上的朋友圈,来不断借款?
    你当信用卡一样,每月借,每月还,正常生活用,自然没什么问题,年轻人有多少是这样的?新款iphone出了,要买,macbook出了,要买,咖啡自然得星巴克,包包不能太便宜,化妆品要对得起自己这张脸,每年出国旅游那是不能少的,然后不顾自己只有4-5K的月收入,钱不够就去借,这就是正常的?
  • j
    jessr
    消费引导的问题是蚂蚁造成的吗??

    什么裸贷各种七七八八的贷那么多~?为什么没有监?等到出了事情了,好了一刀切,无论你是否正规,都把你管起来。从马云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就叫做懒政,但是从zf层面来说,确实很难把握和操作,所以,那些话马云是可以说,也能理解,这次的管理,也没啥毛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看问题罢了。

    消费主义是蚂蚁花呗、借呗造成的吗??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你可以去抑制,但是只是抑制,这是个必然的趋势。

    消费主义陷阱并不是什么西方发明出来害我们亚洲国家的,这玩意其实就是经济或者说资本操纵舆论后的必然产物。如果说收到消费主义受伤最深的是谁,非美国莫属。

    以前缺乏监,所以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而一些相对正规的平台,因为管的太紧,可以松可以紧的全都紧了,反而是不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这也是需要看清的。

    再说企业层面,小企业根本不会有银行愿意借钱给他们。你看看我们的国家的一切企业,互联网企业不说了,起步阶段基本都是境外融资。一些本土的小企业,尤其是实业类的,真正能借到钱的有多少?我身边做企业的不少,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借到钱,越小的企业,越危险。而且从这次疫情来看,真的更加显得淋漓尽致,最后去哪里贷呢?借呗,小银行的快贷(商业银行审核松,可以一次贷出2家以上),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生死一线的救命钱。

    很多时候松和紧确实是一个双刃剑,把握度确实也很难,所以对于 这次的敲打,我从本质上来说是支持的,但是也有担忧。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和所谓的花呗蚂蚁嫁杠杆的问题,我就问一句,这年头有啥杠杆能比房贷杠的高,房贷占家庭总收入的多少?这些贷款只有银行能做,说白了~~银行才是最大的风险源。

    说白了,蚂蚁归根究底是触碰到了部分银行的利益,而这些银行的高层是从哪里来的呢?基本都是各部委任职过的,所以也不难懂马云那次喊话的无奈。
  • z
    zbond
    小企业没有抵押物能从借呗借到钱,当我三岁呐。
  • 1
    123321
    说实话,作为非金融行业,我看了视频也没看懂

    但是好歹告诉我万五、万三的利率,我知道怎么算年利率

    所以对于各种网贷、信用贷,从来不去碰,也确实用不着。

    至于蚂蚁这事,个人感觉就是你闷声发财可以,膨胀到想去功高盖主甚至自立门户,就是咎由自取了
  • h
    hkezh
    从来没喜欢过马云。只觉得他是个装逼犯。小马和出事后的东东,闷声发大财,才是坠吼的i
  • 梦溺残沙里
    有数据就叫有基础,那几大国有行比马云基础好多了
    轮不到他马云来搞这些事
    你太低估风险以及危害了,高估马云那些数据了
  • z
    zbond
    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蚂蚁的芝麻分就相当于开箱帝的开箱,但是哪天开箱帝玩个大个,借笔大款按照芝麻分是绝对的高分客户,但是开箱帝就没打算还,这时芝麻分就歇菜了。
  • w
    waterdai
    其实支付宝很多客户都是银行抛弃得“劣质”客户,因为他们借钱是不需要担保的,马云痛骂银行是“当铺思维”。意思是他放贷出去根本不需要资产担保。那他为何可以维持2个点左右的坏账率呢?原因很简单,疯狂做大分母。

    举个例子:100块钱的资产,其中20元是坏账,那么坏账率是20%,他疯狂地把资产做大,弄成1000块,这样一来坏账率就变成了2%,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坏账持续上升变成了200元,坏账率又到了20%,此时他就再把资产做成10000块,这样坏账率又回到了2%,如此循环往复。这个游戏要想玩下去,资产就必须持续扩张,绝对不能收缩,一收缩就死了。因为你只能收缩好的贷款,坏的贷款你是收缩不了的。

    当蚂蚁知道即将出台《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之后,意识到自己快完蛋了,此时要么想办法把规模降下来,要么想办法赶紧扩充自己的资本金,要想扩充资本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股市让股民买单,这才有了突击上市。所以我认为是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才导致他突击圈钱。总所周知,按照我国的习惯,一项规定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肯定早就征求过业内人士的意见了,蚂蚁上市背后的推手能耐也是极大的,仅仅用了25天就火速过会~~~

    商人的本质是逐利,马云会上讲话颇有之前恒大流出的求助信内味~
  • 堕落爱国者
    一直没借过钱,无论是银行还是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之类的
    之前不了解马云玩的什么贷款游戏,现在明白过来发现这就是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翻版啊
    还好国家及时出手干预了
    果然啊,天下资本家一窝黑,只管自己的利润不管社会的发展
  • f
    fycmouse
    这个是说给那些所谓的投资人的,哈哈。穷老百姓最怕的就是被忽悠的投资,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点蚂蚁也好银行也罢其他的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区别?
  • t
    terrylee
    其实博主没有讲清楚 。
    关键是abs放杠杆之后 后面是有个庞大的二级市场的。由庞大的abs规模支撑着。
    一旦出现大规模的abs违约,就会因为持有和交易这些abs的机构连锁信用风险。
    这个时候出事 就不是蚂蚁自己的事情了,而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
    这方面就是很专业的领域,一般个人是完全接触不到的。
  • 天上飞车
    作为半个金融从业人,以前也做过网贷相关工作
    我表示,蚂蚁最近这么多负面评价完全是墙倒众人推而已。
    蚂蚁的模式说简单点就是助贷,银行或者小贷机构需要资产和流量入口,用户需要方便快捷的借到钱,蚂蚁在中间撮合双方并且收点手续费,很正常的模式。而且蚂蚁的利息离国家高红线还有很长距离。以前信用卡的折合年化比蚂蚁高多了。没必要蚂蚁出了点事,大家都对他口诛笔伐。用借呗的时候不也是很香?
  • t
    ttsammammb
    个人消费只考虑免息的白条小贷,还能薅红包羊毛还款
  • z
    zbond
    没那么简单的,昨天看微博爆料,蚂蚁两呗的坏账率不低的,蚂蚁玩了个魔术,就是一旦坏账率提高就扩大用户基数,用扩大分母来掩盖坏账,但是均到单个银行,坏账率都很高,这就是无抵押的问题。聪明吧,所以不能纵容破坏规则的行为。
  • 天上飞车
    凡是做贷款或者助贷的,肯定是收益能覆盖坏账才有钱赚啊~
    要是没钱赚,银行也不肯跟他们合作不是?
    蚂蚁在中间撮合了银行和用户,银行欢喜,用户也方便。
    助贷基本都是意思一下交一点点保证金在资金方那边,国内助贷都这么玩~
  • j
    jrtop
    完全同意。所有重点都说到了。

    稍有点金融从业经验的都能捋清蚂蚁产品的逻辑。银行传统监管要求多,做不来。蚂蚁做了收个手续费。

    我敢说蚂蚁的金融产品对中小微企业的益处,以后甚至会像支付宝一样,领先于全球业界成为创新标杆。
  • s
    shidan
    一直都没开过。。。
  • z
    zbond
    还没看懂么,钱都蚂蚁赚了,坏账留给银行,不做风险评估的肆意放贷,这不就是系统性风险的萌芽么。
  • z
    zbond
    没有抵押物,中小微企业能从借呗借到多少?
  • 天上飞车
    助贷模式不都这样?助贷公司仅相当于中介,坏账由资金方承担。大家都这么干,只不过蚂蚁做大了,树大招风。
    不过你说的系统性风险确实存在,但是现在过于将蚂蚁妖魔化了~资金方也不是傻子,如果你没点能耐,凭什么给资金你玩?
  • c
    caileipk
    从来不用借呗,只有支付宝支付的时候,提示本次使用花呗,可优惠多少多少的时候才回去用,比如:今年5月份,kfc app买早饭,我本身就是大神卡,6折了, 付款用支付宝花呗,提示可优惠6.8元(大神卡打完折我本来要付7.2元),实际最终我就付了0.4元。 而且我当天用完支付宝就关闭花呗,第二天再买提示我开通花呗优惠之类的时候我再开。。这算不算薅羊毛??
  • z
    zbond
    垄断了入口,就是自我妖魔化,何况阿里是集商集贷自循环一体的,一旦搞出规模根本没有人能控制的了的了发展。
  • d
    dellhp
    扛住借呗的骚扰,但是没抵得过同事转发的花呗优惠红包,手欠,现在变成了马爸爸的儿子
  • Q
    QuaintJade
    要是真的只搞中介那还好,蚂蚁的问题是它并不老老实实地只做中介,而是像债权人一样搞起了杠杆而且玩得太高了。
  • Q
    QuaintJade
    得了吧,别尬吹大数据信控了,阿里蚂蚁吹的牛也敢信?支付宝以前还吹能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判断手机是否是主人在使用呢,结果根本就不存在。

    银行是有杠杆,但准备金率限制了总体的杠杆规模,敢捣腾几十倍的杠杆看银监会拍不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