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推演一下,汉人无法北上南下的原因在于?

  • O
    Oldman
    自秦汉始,汉人始终无法北上草原,南下丛林,无法实现对北疆游牧民族区域以及越南南部区域的有效控制,其原因是什么?大家讨论一下。
  • 0
    0瞎子0
    繁殖力差
  • 诺基亚E71
    正统思想吧,那都是蛮荒之地,我等天朝子民不屑去之
  • 富兰克林
    这个北指的是有多北?像西伯立亚那样的农耕文明看不上。
  • l
    lyt777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那些蛮荒之地,我天朝子民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 O
    Oldman
    东三省这种,直到清末才实现汉人的有效控制。早干什么去了。
  • z
    zero3rd
    因为中原环境好,北边和南边在当时的汉人看来都是穷山恶水。
  • O
    Oldman
    长江以南原来还是楚蛮呢,后来不也收了。光正统思想,无法完全解释
  • l
    lyt777
    长江以南那是中原人士避祸经过大迁移才稳定下来的,不然谁愿意背井离乡。
  • s
    sumeru
    跟气候有关系吧,春秋时期吴越以南就算蛮荒,唐宋以后不都慢慢变成汉人天下了吗。
  • O
    Oldman
    看来大家都认为我大汉族开拓精神不足,缺少洋鬼子满世界转的热情,很有些失败啊
  • 诺基亚E71
    农耕文明肯定是重土难迁的
  • 忠肝义胆卡普空
    第一是天气原因,北边苦寒荒芜,南边赤热外加疾病横行,另外野蛮人熟悉当地地理擅打游击战,汉人被多搞几次受不了就退了
  • f
    freeAlllllll
    大天朝一向崇尚四方来朝,不战而屈人
  • z
    zenodante
    从昆仑进中原,然后把亚洲最好的一块地给占了,棕色人种要么被赶上高原要么下海了,还有啥好地方?去吃沙子染瘟疫去么
  • 约翰法雷尔
    那时候中原一共才多少人,用不着那么大地方
  • s
    survivorcn
    黄河流域在环境被破坏之前,是非常适合居住的,没有压力当然没有迁徙的动力了。
  • s
    srwffff
    说起来河南才算核心?
  • a
    ayxgaly
    请看中国大历史
    北边的原因不是400mm等雨线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古代军屯也得屯得了才行,汉族作为农耕民族,也是极具扩张性的,把能种地的地方全占了。不好种地的地方,占的时间就不久,比如明在东北。
  • O
    Oldman
    农业的往北边是有些问题,但是南边理论上也是可以的。汉人没把东南亚占下来实在有些可惜,毕竟汉朝就占了交趾了。结果千把年下来不但没进一步南进,反而后退了。

    YY一下,如果东南亚早成汉人领地,航海业发展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 q
    qq61350096
    父母在,不远游
  • s
    superapple666
    对的,汉人玩起殖民灭绝这一套也有很长历史了。到了清代还有台湾各族的血泪
  • 好人传说
    之前在tg马克了一个帖子还不错,有些意思:
    http://www.yi-see.com/art_6065_9733.html
    虽然掺杂着时事讨论,部分论据真伪也值得探讨,但胜在范围够全而且只谈地缘。从27节开始谈到历史周边领土问题。
  • O
    Oldman
    中原地区不是先占吗,殖了谁的民?
  • z
    zenodante
    你觉得现在太平洋岛链,青藏高原之类的地方的土人,原来住哪。。。。
  • 十六夜鬼月
    现代汉人的祖先炎黄是古羌人,打败了更早一批来中原的族群如蚩尤东夷等,又把他们同化了。
  • s
    sherlockboy
    亚洲最好的土地不是印度吗?
  • k
    killmesoftly
    夏商周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

    后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主要活动地区在同时存在的其他部落、方国上千
  • h
    hudihutian
    河南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虾夷人,印第安人,东南亚南亚人的祖先

    然后被汉藏民族的祖先剁光了
  • k
    killmesoftly
    如果炎黄属于羌狄的一支这个结论属实的话

    那么黄帝更接近于属于印欧语系的高加索人种

    是不是黄种人都是问题
  • k
    killmesoftly
    占据了黄河中下游之后生产方式就会被固化下来

    这块地方的特点是既不足够贫瘠也不足够肥沃

    往北农耕是没戏只能发展出游牧,往南以当时的生产能力来说大自然还是太强大了,而且自然提供的食物也足够那么最原始的渔猎采集就可以了

    唯独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个地方发展出来的农耕需要大量的人力协力投入才会有相应产出
  • O
    Oldman
    为毛那些人都不过汉人始祖
  • k
    killmesoftly
    说得简单粗暴点就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

    而且那个时间段的农耕民族还弱小得很
  • W
    Wbird
    早期没法耕种,你让汉人去打猎么?
  • h
    hudihutian
    为毛汉族人口那么多还长期被吐蕃搞?

    基本一个道理
  • N
    Naiman
    早先长江流域根本不是汉族控制区,到三国东晋才开发中下游地区,隋唐才完善这一地区的开发统治,宋代才开发两湖一代,安徽福建的一部分地区虽然开发得比较早,但完全汉化也得等明清才完成了

    汉族一直就没停下过南征的脚步,这就是你说的不思进取?

    再说东北,东北在过去全是沼泽森林,过去遍地的洼子,踩上就找不着人,没有机械化设施或者茫茫多的人力畜力根本是开垦不出来的,你当开荒是啥轻松活儿啊?
  • T
    TG春上春
    我记得上古汉语就是源于阿勒泰语系的一支。甲骨文保留了很多阿勒泰语言的词根。搜一下上古汉语朗读《关雎》,听起来绝对是中亚的某种语言。
    汉语到了南北朝时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唐朝时期的官话类似今天的客家话。
  • O
    Oldman
    你既然提到了,我就要问一下了。秦统一后,采用中央集权制取代封建制,对秦王朝是利是弊?对中华文明走向是利是弊?

    我觉得,采用中央集权取代封建制是错了,至少对秦王朝本身也是错的。
  • O
    Oldman
    秦若能采用封建制,应该不会二世而亡。
  • 级替四
    我吃完饭再认真回复.
  • N
    Naiman
    汉唐主要是扩张重心在东西,后来被逆袭后之前的扩张成果都被吐出来了,东晋以后对南方的开发一直没停下来啊,只不过当时的气候和环境导致见效非常慢而已,当时那边儿都是大泽不好开荒,等宋以后特别是比较冷的时候拓边速度还是挺快的

    只不过咱们的史书只记自己挨打和雄起反抽,不怎么写咱欺负人,南方人实在不能打,汉族拓边者都在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与病斗,当地土著也想凑成个人字过来斗一斗基本都不够填牙缝的,写得少而已

    [本帖最后由 Naiman 于 2013-5-5 17:51 编辑]
  • s
    sonnen
    那为啥到了汉朝又要削藩。还不是因为皇帝怕自己位子坐不稳。又要有一个最高权威的统治者,又要让地方有很大权力自治,这本来就有点矛盾。尤其是在古代信息传递比较慢的时候。
  • k
    killmesoftly
    中国走向集权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其实不妨这么看,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可以看成一部人口发展史

    每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那么原先的组织形式就逐渐不合时宜并被其他的组织形式代替

    西周创立之初治下诸侯各国说白了不过几个殖民点而已,相互几乎不接壤,当几百年过去,人口增加,原来的野地也开始住人,领土开始接壤,于是就会出现领土争端,这就是春秋

    秦的话,一刀切的方式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至少给后来人立了一个榜样,对旧有体制进行了冲击;坏处是引起的反弹太大。所以汉还是走了段回头路,分封诸王,经过近百年的过渡期,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很多波澜
  • a
    america
    中原老大一块了好不,封建帝国根本无法维持太大的面积
  • k
    killmesoftly
    汉高祖的分封刘姓诸王

    一是当时还有封建传统的残余

    二是要对抗非刘姓诸王

    三是刘邦的见识毕竟还是有限
  • N
    Naiman
    汉代也不过是名义上的郡县制罢了,各郡、国的首脑都被称作君,是被部下当做君主而不是至高君主的代言人看待的,地方上非中央直属官员的效忠对象实际上是各地首脑,首脑也就是不能世袭偶尔转职,在地方人财军权的自主性还是很强的

    不过也没法子,帝国太大,科技和社会条件都不完善,只能给各地长官足够的权利使其自由施政,要不国家就玩儿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