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博分享】亲历自述:吐槽国内医疗差?要不咱俩换换?

  • A
    Alexouyang
    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98eced0100mil2.html

    小水瓶,25岁,女,已婚,身体状况:健康。瓶子b,25岁,男,已婚,身体状况:健康。

    小水瓶和瓶子b居住在加州旧金山半岛上,即传说中科技先进人口“稠密”的硅谷,育有一孩儿。据说这个地方是全美生活成本第二高的——纽约第一。小水瓶年少一点的时候,曾天真地认为这个地方敢那么贵那生活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后来小水瓶发现自己不过犯了消费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有期待了。所以说,这就是人生啊,大家期待不要那么高。

    其实,小水瓶对生活的要求还是属于温情而合理的,基本的需要不过遮羞和温饱,万一有个病能及时得到治疗。但现实很快让小水瓶发现,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在米帝绝对是个奢侈的需要而不是基本的需要,归类为基本需要纯粹是小水瓶从前被社会主义祖国惯出来的错觉,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很傻很天真。”

    譬如,很傻很天真的小水瓶曾经认为有病是可以直接就上医院的,化验结果是可以20分钟取的,在医院是走两步就能拿上药的,大出血医生也是会让输血的,心梗了急救车拉一下是不会破产的,半夜吊水是不用付过夜费的,生了孩子也是可以住那么两天院的。如果看官你今天还敢这么认为的话,恭喜你,因为你很可能在一个满足上述可以的国度,它叫中国。如果你看了就开始怀念上述的任何一个可以,拥抱下不在中国的你,因为你要相信,即使你所在的地方天灾人祸不在了,那个叫中国的地方还会在那里,过去的五千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家还是在的。

    这里的故事则是家外的故事——俩瓶子在千里之外的米帝跟医院医生医疗保险亲密接触的不长不短史。
  • A
    Alexouyang
    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

    二、急诊室的三个小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98eced0100mjyi.html

    急诊室,英文, emergency room. 看过国内医疗差?咱俩换换?一的看官应该都已熟悉米帝医疗江湖规则一了——有病先预约,见医生看造化。那有人说了,突发情况怎么办?理论上,突发情况该去emergency room。实践中,我观察发现其实大部分突发情况下美国人都避免去急诊室。客观地说,我认为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自己归类哪种突发情况然后判断要不要去。那么归类标准是什么呢?简言之,如果你还能自己打911去急诊的话,那应该归类为你其实是不用去的,如上吐下泻胃肠痉挛一类;如果你已经不能自己打911了,那急诊室确实值得一去,如心梗中风断气一类。米帝医疗江湖规则二在此同样适用——去前请自行做功课,因为虽然号称emergency room,很多也是周末休息的,不少也是晚上8点关门的。别去错。常识普及完了,开始讲故事。

    井底之蛙

    家庭聚会。
    我的老公瓶子b的外婆突然来电话。电话是我婆婆接的,挂了以后婆婆面若春风,淡定地通知大家:“爸爸他们晚点到。”
    “怎么了?”
    “爸爸不是前两天刚割了阑尾么?他们正开车过来,他线开了,现在要回去自己包包。他们晚会儿来。”
    “喔。”一大家子人淡定地继续吃薯片聊奥巴马。
    “啊?!”这是我和我母亲两个:“外公线开了?!不去急诊么?!不让医生处理一下?!”
    大家安静了一下,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地试图理解我们的逻辑。“如果去急诊室肯定要等两三个小时,急诊室什么人都有,还不定染上什么病。”言毕,回归薯片和奥巴马。
    外婆外公家离婆婆很近,少时,两位老人飘了进来,满面春风。我赶紧上去看外公:“外公,你还好么?”
    “啊,没事儿。”
    外婆眉飞色舞地描述起来:“外公正开车呢,我刚好扭头看他,哇!那血忽地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他穿的白衬衫全叫血染红了!我赶紧说‘看,看!’外公低头看,说估计线开了。我说那你赶紧掉头啊咱得回去换衬衫才能来啊。”
    我被震得哑口无言,很努力地理解着外婆的逻辑,半晌之后,说:“外公,你又自己开车来的?”
    “对啊。”
    我看着他衬衣下鼓鼓的纱布,不放心地加一句:“外公,你真不要去急诊看看医生么?”
    “不用。医生能干什么?跟我自己包包也差不多。去了起码等两三个小时。”
    然后他们就加入了家庭聚会,众乐乐。独不乐的是我和妈妈。我们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第一次,我们这俩井底之蛙确实被彻底震撼了。我看着外公,这个沉默寡言慈眉善目的老人今年79岁了,拥有几百万,他两天前做了阑尾手术,现在开线了,他选择自己包包就算了——因为比急诊快,在这个国家79年的生活告诉他他去急诊的结果也差不多。这就是他所在的社会的现实。他享受到他每年交税的社会福利了么?

    看看,多好的老人啊。点儿这么背都不怨社会。



    胳膊断了,瓶子b的胳膊断了,痛!痛!痛啊!开车40分钟到最近的急诊室,满满的人,没有医护人员的影子。开始排队。痛!痛!痛啊!

    我心说:“不能快点儿么?”可这话说不出口。为什么?队里前面一个满脸的血往下淌,看不清眉目。再前面一个正躺在地上抽羊角疯。最牛叉的是大家都在等。还是没有医护人员的影子。

    两个小时以后,总算有人来了,瓶子b的胳膊接上了。他回忆说,这是他人生中最痛的两个小时。有什么办法?

    我要死多久你才知道

    某天瓶子b下班来说,“宝宝,你肯定爱死这个了!”(注释:"You would LOVE this!"取决于说话的语调,此句经常用于反讽。意为恨死。)
    “怎么了?”
    瓶子b打开电脑,开始放cnn的新闻。我不看新闻,都是新闻来看我,那时候新闻一般都变旧闻了。
    一段急诊室摄像头拍下的录像。纽约,布鲁克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场景:一个女人来到急诊室,当然没有医护人员的影子,于是她坐下开始等待。女人慢慢倾斜,慢慢倾斜,死掉了。其他等待的人毫无反应,包括一名保安。录像很久都没有变化,终于看到有医护人员进来了,录像定格时间——这时女人已经死了近一个小时。她一共在急诊室等了近24小时。
    我认真观察了下录像时间,总结说:“又不是第一次有人在急诊等死了,为什么这次上新闻了?不是因为她死了快一个小时才有人来,不是因为她等了近24小时。是因为现在终于官司打到比较大了。”
    如果没有打官司呢?还会上新闻么?

    故事讲完了。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一做人一定要淡定;二 委屈苦恼全忘记。
  • 玩酷壁虎
    我是来看评论的
  • 4
    41785753
    好吧,我是来打酱油的!
    国情不一样!
    这个理由谁发明的?
  • i
    impreza1988
    呵呵。麦克莫尔的纪录片《医疗内幕》说明一切,有兴趣的去看看再来骂我大清,里面被美帝医疗制度逼疯的不在少数
  • 中華哥
    我是来看这个帖子有没有男人做流产的,
    在这里到是有,
    换就换吧,既然那么想移民过来,又不是没有钱,
    猿类那么多自己的儿女去哪里原来是去拯救他们了啊,
    按照如今的汇率还是1:6的,
    嗯,到了国内还是买的起房子的,
  • z
    zoop
    穷人交不起保险 有社会保障
    中产阶级最苦逼 交不起的就等死吧
    奥巴马不知道怎么推行他的政策
  • d
    darkness66201
    不过话说回来,真搞不懂为啥很多人说看病贵一次一千几百,我去看病一般的病痛都是几十块就搞定了。
  • 风雨如晴
    */-93,幸亏俺夸米帝的时候有前提,就是要很有钱的人才爽啊。

    要不然激光猫还不笑S俺
  • A
    Alexouyang
    就事论事不搞人参公鸡
  • 风雨如晴
    */-15

    你会在心里默默的BS的,俺知道

    话说人参炖公鸡,有这个菜吗?会不会太补了?
  • 奥德修斯
    */-91停在一楼逐个链接点进去看完,准备看评论才发现下面都有*/-14
  • f
    fishdzy
    **米帝国险恶的用心
    他们就是想我们过他们那样不堪的生活*/-10
  • 谁都想的到
    其实国内医生挺可怜的,读得大学里面最累的专业,出来的起薪连平均水平都没到
  • h
    hotman
    太长 一样看评论
  • A
    Alexouyang
    必须有,高丽参鸡汤南北棒国菜哇~~
  • s
    selenite5kar
    我是来看有没有人喷lz的...*/-94
  • X
    Xelloss丨
    我一直坚信一点 就是国内会越来越好

    不过目前受到一些阻碍 需要一个有铁手腕的人*/-40
  • l
    lkufo
    非常震撼的帖子啊
  • a
    angel-sun@
    那是大病重症
  • a
    angel-sun@
    那边是等不起,预约好几个月
  • a
    angel-sun@
    国外读的也累,但砍医生的少
  • a
    angel-sun@
    他强迫症啊
  • 谁都想的到
    国外薪水高哇,主治一年18W美金,国内同级也就1/20
  • s
    sihong
    学习了*/-30
  • c
    cotts
    这贴很片面,不评论了。
    无论何时何地,有钱有权就能活的舒服,这是真理。
  • A
    Alexouyang
    缘起前帖,故意发上来恶心人的~~~*/-49
  • s
    scenery
    对的,公立医院是便宜或者免费,你等呗!只要你等得起,只要你别挂了!
    有个温州老板得了痔疮,疼的死去活来,又没办法回国,最后去的私人诊所,一个痔疮花了9万多刀!
    我TMD服了!
  • s
    skywalkergong
    看到这个我想起来我一个去美国交流的一个学弟回来讲的。
    他胃里和食道中间不知道长了个什么东西,然后要开刀,还是急救车送去的。在医院住了3,4天出来了,一个月后接到账单7000刀,医院医生大概各半。小伙子的父亲上大学前就去世了,家境也不太好,一下子要拿这么多钱也挺困难。
    然后因为是交换生好像也没买医保,医院那部分找的社会福利机构,医生那部分他的解决方法我就服了,他写了很长一封邮件,跟医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诸如如果你有一个孩子在异国生了这种病,然后没钱支付医疗费BLABLA。结果医生回了封更NB的邮件,说他很理解学弟的心情,这部分医疗费可以分期付,可以月付,每个月很少,少到分期要还100多年……然后我学弟的医疗费就这么解决了……
    因为他想留在美国,他还是要为了自己的信用记录去还钱的。但是他对后来生病的同学说,如果你不想留在那儿,你在医院住院挑好的吃,反正到后面拍拍屁股走人,信用记录也跟你没关系,他说黑叔叔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类型~
  • l
    lapineprince
    */-91 果断换啊...如果美帝愿意的话...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的医疗水平跟太平间抢尸体~
  • 李山娃
    再看看国内的电商以及快递的速度就知道了,估计没有哪个国家的快递能比得上顺丰的速度,我指的是同等距离,比如说深圳发快递到哈尔滨
    但是有些就不同了。
  • m
    mmarlboroo
    中产才悲惨,低收入没事的,一般就华人来说,父母都靠zf白卡或蓝白卡,儿女有钱在法律上是跟父母木有关系的,所以.....嘿嘿*/-12 你懂的
    再说就算是靠白卡medicaid看家庭医生也不差的,医生配的药真的不差,我很多医学系同学都说相比国内甚至台湾,米帝medicaid给的药大部分算很好的。 还有基本上看医生不用约2,3礼拜,一个礼拜内一般都可以,家庭医生如果不忙或你只是一些小毛病直接可以walk in的。

    之前看到数据,说米帝现在一半人口都在用 medicaid 或 cash asis, 这也是为啥米帝现在裁减很多福利的原因,开支收缩是一个原因,阶段性紧缩政策也是原因。 平心而论,虽然比不上欧洲的福利,米帝算是很ok的了,当然这是对穷人来说,事实上,父母如果年纪大了,不动产给了儿女,工作又退休,收入上来说基本就达到zf补助的水平了*/-93
  • q
    qur428
    美帝的社会福利是针对穷人来说才是好的。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相比之下显得没那么好而已。
  • c
    chickrule
    09年1块五的挂号费?
  • c
    cotts
    哪个贴?*/-27
  • l
    lolo2773
    这个其实很片面的,我记的有一篇也是写一对夫妻原来是在广州做生意后来生意做不下去移民去美国,也是写医疗福利的,我记的是妻子生产后很多医疗都减免了,不同州有不同的福利待遇等等,其实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医疗费用而忽视了收入水平
  • 8
    810326
    要好的制度和监管,这才是正理
  • X
    Xelloss丨
    是的 目前来说 有心监管 可心有余力 而力不足啊
  • w
    wwwby
    米帝从来就不是高福利国家,米帝的医疗系统一直都是整个国家最大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就在那夸米帝,那就是无知脑残米帝粉了*/-19
  • l
    lay517
    在米帝看个病花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在国内看个病花了整个月的工资,你说哪个好?
  • z
    zyzyhj
    这太片面 实际上如果你是米帝的合法国民 再加上有一份工作 基本上你看病是不用花钱了
  • m
    mbluey1
    仔细看完就知道为什么了,那篇文章的作者把财产转移了,是美国认可的“穷人”,在米帝“穷人”的福利还是相当滋润的,不过我一直恶意的在想,谁把这厮的博文给翻一下送到米帝税务局去,不知道这厮是什么下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