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2号发射成功,有望成为第一个探索月球南极的月球车

  • 千古奇冤朴槿惠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91930


    据英国《自然》网站7月22日报道,印度“月船2号”(Chandrayaan-2)月球探测器于22日成功发射,这是该国首次尝试降落月球表面。如果成功,印度将成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3.9吨重的“月船2号”搭载印度自制的“印度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此次任务耗资1.41亿美元。目前,“月船2号”正朝月球南极进发,这是月球表面一个迄今无人涉足的区域,它将在此处研究月球上的岩石、土壤和矿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西万说:“我们将探索未被探索过的地方。”

    “月船2号”包括一个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和一辆漫游车,并搭载了14件科学仪器,其中13件来自印度、一件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3件印度仪器中,有8件位于轨道器上、3件位于着陆器上、2件位于漫游车上。它们包括立体和高分辨率相机;X射线、红外和质谱仪以及雷达等。这些仪器将共同探测月球的岩石、土壤和大气寻找水并识别镁、铁和钙等矿物质。

    据悉,被称为“维克拉姆”(Vikram)的着陆器将于9月7日降落,并将运行一个月球日(14个地球日)。在此期间,它将释放一辆6轮漫游车,探测距离可达500米,速度为1厘米/秒。轨道器将绕月球一年,在此期间,它将飞越月球两极。

    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月球科学家莱恩·沃特金斯说:“这将是第一个探索月球南极地区的着陆任务,来自其他3个国家的月球探测器全部落在赤道附近。这一着陆器有利于研究月球低纬度地区挥发物,特别是水冰的存在。月球两极可能含有大量水、氧气、氢气等资源,可用于未来的勘探任务。”

    印度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发射升空,这台轨道器携带有11件科学仪器,分别来自印度、英国和美国等。2018年,“月船1号”上一台来自NASA的矿物学绘图仪收集的数据帮助探测到了月球上水冰的存在。
  • n
    nick_ni
    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希望他们能成功。
  • y
    yird
    说的没错!但是我有点看热闹的小心思,怎么办?
  • r
    rasyn
    没关系,他们看我们也这样。人类没有这么高尚
  • 与虎谋皮
    听说是过不了一个月夜…
    低温保护技术措施不行 iOS fly ~
  • 千古奇冤朴槿惠
    心存私念,不出恶言,就挺好。
  • b
    bobleon
    如果印度真的能够成功,起码从这以后,大家对于印度的综合国力判断,能够更加理智与客观一些。

    不成功也是一种正向结论。可以避免吵架
  • q
    queeki
    大单发挥小心思。人之常情
  • g
    guyjoes
    登月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发射成功,后面还难讲。发射后还需要经过多次变轨进入环月轨道,再下降直至软着陆,对于航天系统的测控技术,制造能力等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印度航天的很多技术和设备是外源性的,登月计划又比较着急,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积累和时间去消化和系统集成,也是个挑战。
  • t
    tuzky
    他们去火星也是第一个亚洲国家吧 iOS fly ~
  • Y
    YuanDi
    印度本来就是有实力,航天方面有些领域已经超过中国了,但是国内对印度一直是种嘲讽态度....小尾巴~
  • 大公知
    要等到9月7日。。
  • 尤舒拉
    印度阿三?加油~~
  • w
    woy
    现在太空竞争不像冷战时期那么激烈了,所以看到的失败案例也少了很多。

    这么说一点点看热闹的意思也没有吧。
  • b
    bobleon
    简单看了下知乎关于印度航天的叙述。感觉印度人的航天工业还是挺不错的。这个地球看起来国家众多。真正好使的国家,还真没几个。
  • s
    supliang
    印度人虽然邋遢,但是智商不低。 不像非洲人,邋遢而且智商更邋遢。


    且看硅谷的印度工程师, 微软的印度籍接班人,比鲍尔默那个白皮高明到哪里去了。
  • 1
    15e
    张局座说印度还在找月球的方向
  • 好好人
    举什么例子不好,举微软。。。
  • 1
    15e
    回复16#supliang

    波音要感谢印度软件师
  • 精卫
    总是觉得穷叔说的都是对的。
  • m
    mint2008
    突然无端想起了三胖那个天黑了上去的段子O(∩_∩)O哈哈~
  • r
    rasyn
    拒绝印吹。
    现在这个项目有几个不足:
    1因为火箭运力不足,所以选的是利用地球引力的轨道,
    2月球车只有十几千克,中美是百。
    3说是登陆,其实是扔过去,扔得好就是软着陆,扔不好下次再来
    4月球车只能工作一个月球日,活动总长半公里
  • 潘少拉
    回复16#supliang


    我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印度的种姓制度啊?
  • h
    hexilin
    有理有据,比楼上诸无脑跪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 我高兴
    想问下,现在印度能把月球车送到月球上了么?这么厉害了?HiPDA怪兽版
  • s
    supliang
    微软经历第三代领导人,现在市值世界第一。

    BAT第三代还不知什么样子了
  • s
    sheldon1988
    能发射上去的话,说明印度的洲际导弹也很牛B了吧?
  • v
    viaj
    回复9#guyjoes


    拭目以待。希望地板搬运工持续更新。
  • c
    cnurls
    回复17#15e
    那家伙我大学时觉得他很牛逼,现在觉得是sb iOS fly ~
  • w
    wsmith
    回复11#YuanDi

    说它超过中国我还是不认同,印度的那个火星探测器,技术含量不高,取巧成分大,中国本来和俄罗斯合作,如果成功应该就没印度什么事了,可惜那次俄罗斯火箭出问题了。当然印度发射的成功率也不错,由于国际环境好,发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如果看硬指标,如火箭发射能力,印度只能说一般般。
  • s
    samsonlin
    回复17#15e

    不是我黑他,仔细看他的视频,能发现不少零零碎碎的错误,虽然大方向没说错(指工程技术方面),但是给人不专业的印象,反正我是不怎么爱看他的视频,说的东西笼统,水分大,比如说那期讲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工作原理都没说太清楚,在说到细节的时候更加含糊,听起来就相当不专业了。。。我不知道他本专业是什么,但是作为科普的深度,那是真心水
  • H
    HHH
    上个月以色列才发射过登月车,但最后下降阶段失败了。这东西真心不容易。
  • t
    ter
    为啥外号叫战忽局。。。不是白叫的。张局生涯得过两次国家科技二等奖。现在都没解密。专业能力比绝大部分甩多少个马位。唯一一次最有深度的演讲就是在杭州,演讲内容据说是鹰派观点。 iOS fly ~
  • s
    samsonlin
    回复32#HHH

    当年阿波罗真是厉害👍,用的计算机agc,4KB ram,70多KB rom 硬是登陆成功并返回了
  • z
    zhaozhao123
    说印度航天不知道,但是吹硅谷烙印工程师的还是第一次看到,看来都是没在美国工作过的。
  • p
    pigital
    回复11#YuanDi

    请问
    航天方面有些领域已经超过中国了
    具体是指哪些方面?
  • l
    larris
    中国要加油了,印度要追上来了
  • Y
    YuanDi
    比如固体火箭,印度的S200助推器体积性能已经仅次于美国,和欧洲航天局的很接近,远远大于中国目前最强的东风41。事实上固体火箭性能就是战略导弹的基础,印度未来战略导弹的发展可想而知。
    印度火箭已经全面使用固液结合的技术,这是国际主流发展方向,而中国目前都是液体火箭,固液结合的都还在研制中,没有发射过。
  • g
    guyjoes
    转一篇:

    https://mp.weixin.qq.com/s/elcnQin6EnDcQ4AokekMOw

    月球离地球就那么远,为什么印度的探测器偏要多飞几十天
    原创: 物质第四态 科工力量

    在历经波折后,印度的第二艘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终于在当地时间22日,由自家的GSLV MkIII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印度的第二次探月任务。一旦取得成功,印度将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实现航天器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然而,各国媒体在广泛报道印度这次雄心勃勃的登月任务的同时,似乎全都忽略了一个细节:与其他探月任务相比,印度人的月球之路似乎显得有些漫长。从发射到月面软着落,中间要经历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航天难以与其野心相匹配的技术水平。

    不按套路出牌的月船2号

    目前,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探测手段主要有环绕探测、原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三种。环绕探测,主要通过运行在环绕月球、火星等其他天体轨道上的航天器,通过遥感探测的手段来完成。而原位探测则是利用在天体表面着陆的探测器,对探测器所在位置的岩石、大气或生物信息开展探测。

    巡视探测同样是在行星表面进行,但由于是由月球车这类可以移动的巡视器进行,因此探测范围能比原位探测有所扩展。环绕探测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关火星较为全面的信息,而原位和巡视探测则能够使我们获得更为的精细信息。目前,科学家们一般会综合使用者几种方法对月球和行星展开探测。

    对于美中俄这三个航天大国来说,实施月球或行星的探测任务时,一般会将环绕探测和着陆、巡视探测的探测器分开设计、制造和发射。

    一方面,为了获得丰富和精确的科研成果,执行某一类探测任务的航天器的重量就已经到达了火箭运载能力的上限,需要分开发射。

    另一方面,环绕探测无需着陆,而着陆、巡视探测还要在特定点实现软着落,任务实施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将这两类探测任务分开进行,可以规避任务设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降低风险、提高可靠性。

    (月船2号结构示意图,上方为着陆器,下方为轨道器,巡视器处于着陆器之中)

    然而,印度人就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在月船二号中打包了实施三种探测手段的探测器——一台重约2.4吨的轨道器、一台重约1.5吨的着陆器和一台重约0.02吨的巡视器(又称月球车)。这三个探测器首先组成一个整体,从地球发射并飞往月球。着陆器于月面降落前6天与轨道器分离,之后轨道器开始自己的环绕探测,而着陆器则进一步调整轨道,携带着月球车在月球南极软着陆。这种模式和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时,指令舱留在环月轨道,登月舱搭载宇航员登月的路数有几分相似。

    然而,美国人是在通过多搜无人探测器和载人的阿波罗飞船进行测试飞行,充分验证有关技术后才敢进行这样的操作。而我们的印度同行也许是颇具大干快上的精神,在“月船1号”任务实际寿命不及设计寿命的一半,完成的并没有那么完美的情况下,就采用了这种印度一次顶其他国家两次的玩法,其勇气颇让人敬佩。而如果登陆取得成功,月船2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的设计寿命也只有14天,又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印度探月一次顶其他国家探月两次,和他们的摩托车国技有异曲同工之妙)

    地球附近转圈圈

    探测器从地球飞往月球的过程中,一般要通过地月转移轨道进行。这种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于地球附近,远地点处于月球附近,属于霍曼转移轨道的一个具体实现。一般来说,运载火箭从地面发射后会先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将航天器送入一个特定的高度较低的轨道。之后,火箭的上面级或航天器本身的发动机在再适当的机会工作,改变航天器所在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中。

    一旦航天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从地球附近到月球附近的飞行时间就是固定的,大约为5天,这是由轨道力学的科学原理所决定的。然而,月船2号却要在地球附近逗留23天之久,才能真正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奔上奔月之路。从地球到月球,月船2号要走整整30天。

    (从嫦娥二号开始,我国掌握了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技术,探测器无需再在地球附近兜圈子)

    那么在这23天里,“月船2号”在忙什么呢?答案是在地球附近转圈圈。

    从火箭发射时最初进入的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既可以一次完成,又可以分成几次完成。例如,在我国的嫦娥工程实施过程中,嫦娥一号发射时首先由火箭送入了200km x 51000km的椭圆轨道,周期为15.81小时,之后再分别实施机动,通过周期为16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三条轨道过渡,最终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从嫦娥二号任务开始,我国掌握了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和飞行技术,嫦娥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后滑行道合适位置,一次开机就可以直接踏上奔月之旅,无需再经三条轨道慢慢调整,将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从12天缩短到5天。

    这个提升背后,是我国航天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实践,掌握了直接奔月轨道设计和”分秒不差”的零窗口发射等关键技术,火箭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达到了直接奔月的水平。

    (印度学者在AIAA于2018年1月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doi:10.2514/6.2018-2178)中给出的月船2号轨道示意图。发表论文的学者似乎还觉得月船2号在地球附近兜的圈子不够多,又在图中给月船2号多画了几条轨道)

    而印度的月月船2号发射入轨后,则要经历多达6次的轨道调整,经过5条轨道的过渡后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于远地点的抬升需要在近地点进行,且一般要通过遥测确定实际进入的轨道和理论值间的偏差,因此卫星在完成一次变轨后,往往要在轨道上运行一圈或多圈才能进行下一次变轨。随着轨道高度的逐渐提升,每运行一圈花费的时间也在增加,造成了月船二号在地球附近的长时间徘徊。

    而经历如此多次的变轨,在地球附近磨蹭23天,在全世界的探月任务中都是不常见的,也许是又一个“印度创造”了。

    (印度太空研究机构给出的月船2号轨道数据和变轨操作时间表)

    为何不能一气呵成?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在地球附近折腾这么多天呢?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印度的轨道设计水平、飞行器测控定轨精度水平和飞行器变轨精度水平较低。经常开车的朋友知道,如果司机驾驶技术较为娴熟,在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时往往可以观察好当时的环境,准确的选择好停车、打轮的时机,控制好车速,准确的一把完成。而如果驾驶技术捉急,则往往要不断的修正上一次动作的偏差,反复前进后退后才能搞定。10年前,“月船1号”就采用了类似的6次变轨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和中国的嫦娥探月每次都有技术提升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在这10年里似乎在轨道技术上毫无进展。

    第二是印度的火箭运载能力可能存在瓶颈。发射月船2号的GSLV MkIII火箭看外观起来气宇轩昂,像是一个翻版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但实际运载能力却十分有限。从衡量高轨发射能力的GTO轨道运载能力看,GSLV MKIII仅为4吨,低于我国上一代高轨运载火箭长征3号乙的5.5吨,和阿丽亚娜5 ECA、长征5号等重型运载火箭更不是一个级别。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虽然GSLV MKIII有用的运载能力不高,但其本身的重量却高达六百多吨,已经接近了阿丽亚娜5 ECA的水平,给人一种大客车的身段、中巴车的载客能力的感觉。有限的运载能力,只将月船2号送到了170 x 45475 km高度的轨道上。而将一次变轨分成多次执行,可能有助于降低变轨中的“重力损失”效应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燃料,保证探测器有足够的燃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印度GSLV MKIII型火箭,号称印度最强,实际运载能力不及长征三号乙)

    GSLV MKIII火箭在动力配置上也堪称奇特,火箭起飞时中间的芯级并不输出动力,只靠两侧的两个固体助推器来完成相当于其他火箭第一级的工作。然而,固体火箭具有比冲不足的先天劣势,其他国家在使用时一般只作为助推器,用来帮助使用液体燃料的第一级增加推力,而不会越俎代庖直接去承担第一级的工作。此外,这种火箭中间的燃料箱看起来体积较大,外观上让人感觉似乎是使用液氧/液氢无毒高比冲燃料的“绿箭”,但实际上却是使用有毒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毒箭”。而其他国家在使用这种燃料时一般不会把火箭的外形做的如此夸张。

    结语

    对于需要在月球表面着陆的探测器来说,风险最大的阶段就是在月球表面附近实施软着陆的阶段。不久前以色列发射的探测器,在着陆月球过程中于距离月球表面149米处失控坠毁。

    而我国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均能顺利着陆月球,靠的是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的技术积累与攻关。为了落月成功,我们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深空测控网,地球东西半球的数个65米大型测控天线精密的监控着嫦娥的位置与状态、发出下一步行动的指令。

    至于印度的朋友们,似乎更热衷对标中国搞大新闻,而对自己的能力水平鲜有清楚的认识。月船2号能否如他们所愿,让印度称为第四个能够在月球上成功实现航天器软着陆的国家,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半月后的答案。
  • H
    HHH
    回复34#samsonlin

    这系列是详细讲解当年登月状况,其实两个宇航员差那么一点就回不来了,下降时电脑出故障要重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L_11fggn0Q&t=1124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lmPWkd2Kx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9hC1Rc0uC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VzIZhGhEQ
  • w
    wsmith
    回复39#YuanDi

    回复一下,印度登月失败刚好论坛关了,现在继续讨论讨论,网上搜的 印度LVM3火箭采用液体芯一级加大推力固体助推器,再外加氢氧上面级的构型设计,也就是2级半结构。它的S200固体助推器装药量约200吨,单发最大推力500多吨。火箭发射时两台S200助推器工作将其发射到高空,固体助推器燃尽前,芯一级L110的两台Vikas液体发动机点火。这种结构降低了对液体发动机的推力要求,也就降低了技术难度。或者这么说,这种结构是印度造不出大推力、高可靠、低价格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无奈之举,而不是什么先进性。
    事实证明印度航天还是差一节。
  • Y
    YuanDi
    不是印度没这个能力,而是因为印度属于低纬度地区,液体火箭风险和经济性都比较差
    印度重点发展了固体火箭技术,这方面确实领先中国很多
    而且印度的火箭设计完全符合国际发展潮流,液体芯级加固体助推器,无论美国的大力神,德尔塔,欧洲的阿丽亚娜,还是日本的H2,都是这样设计的
    中国由于固体火箭技术长期落后,没办法才搞全液体的
  • j
    jasonboo
    公众号 小火箭 有一期就是讲印度火箭的来龙去脉。人家玩的一样很好,不是靠在内嘲笑人家,咱们实力就能上去。务实,合作才有市场。
  • m
    mdjw
    穷叔的那篇文章普及的已经很到位了,还有这么多印吹,真是印吹死挺。
  • l
    lygen
    那到底着陆没呀?
  • 9
    94crazy
    回复42#HHH

    兄弟能给个关键字不 都打不开了 谢谢
  • t
    tootoo
    40楼的文章很有洞见!这才是专业的分析,专业的视角,专业的水平! iOS fly ~
  • 弱水
    心存私念不出恶言。。。记下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