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长篇给大家批判批判,寒门再难出贵子(转)

  • 契卡
    治国和周周的新房
    治国最近频繁的拨通我的电话,治国要买房子了,在市郊的一个小区。当时听到位置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远,从治国买房子的位置,到治国上班的保险公司,我估计要是公交车,需要倒三次,不堵车也得一个小时。当时,我就对治国说:远点吧,是不是考虑一下治国你没有车,这样单位和家的距离很远。治国的回答是:远点但是价格低些。
    原来治国给我电话是有所求的,即便是价格低点,市郊的房子,治国也只能首付30%,其他的自然要贷款了。房屋贷款也是有学问的,因为银行一般不太愿意接受“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较低是百分之四点多,所以银行对公积金贷款卡比较严格,也就是不愿意贷,银行批复拨款快的是纯房屋商业贷款,因为利率比较高,能达到百分之六点多或者百分之七,这样每套房子拉到十几二十年里面,银行的利息收的要比纯公积金贷款多不少。
    治国想通过我给其办一个公积金贷款,这样可以少付不少利息。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治国应该找风控部曾经实习的部门吧。原因有二:第一,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第二风控部应该说话好用点,毕竟你在那里直接实习了六个月啊。可惜的是,风控部好像没有人愿意帮治国,那么我也只好跑了一趟,去打招呼,没费什么劲,治国的贷款给批复了。
    起先这事我并没有在意,当时只是觉得举手之劳,但是后来治国因为这个非要请我吃饭,我才知道,治国为了这个贷款,跑了多少趟。治国告诉我说,没想到买房子这么难。治国告诉楼主,他为了买房子,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所有的楼盘,跑了三分之一二手房中介中心,就是想买一套价格相对能承受的房子。
    几乎看遍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楼盘。说是一句话,但是实际行动,对于没有车的治国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所有本该和女朋友逛街、看电影的时间全部用来看楼盘找价格合适的房子。治国在那里讲着,楼主的脑海里展现出这么一个场景,治国坐在公交车上和女朋友拿着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资料,在那里翻看,然后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去看,去问;这里面当看到大房子,看到好小区,治国和女友因为手头的钱不够,带着羡慕无奈的眼神,在奔向下个楼盘的时候。那心中的五味杂陈应该只有治国和他的女朋友了解其中的含义吧。
    能说什么,又应该说什么?这也许就是贫苦家庭孩子留在城市工作,安家的必然过程。给治国办贷款我没觉得什么,这是楼主的实话,楼主只是从办公室走到个人部去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是接到电话说可以。楼主没想到这件事,治国却是甚是感动。
    治国在看好这个房子,提出付首付的时候,然后贷款,本来购买房子的房产公司是有几家银行的设点的。当然这几家银行,治国每一家都递交了贷款申请,无一例外的批复都是将近7%的商业利率,治国无奈了。最起先,治国的女朋友通过自己单位的领导,请客吃饭,这个领导找到相关设点银行,据治国说废了半天劲,设点银行的批复是可以把治国的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积金贷款,剩下的一部分按照商业房贷利率,组合贷款。
    楼主每每听到组合贷款这种奇葩招数和规定的时候,真是感叹,是什么样的牛人设置了这样的天才技巧,真是为了抠唆老百姓的那点钱,用尽脑细胞!
    治国的房屋贷款给办理了以后,楼主也很快淡忘了。直到一次机会去了治国的新房,治国的70%贷款购买的新房的时候又是一番无限感慨。
    因为楼主所在城市的南部郊区,有山有水比较风景秀丽。假日休息的时候很多城市内的人喜欢开车到南部,去踏踏青,去吃个土鸡。一次,小胖邀请楼主去南部吃土鸡,在南部吃了土鸡、猪蹄的楼主和小胖开车回市里,在刚进入市区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区,小胖对我说:治国的家就好像在这里,不知道在家吧。因为帮治国贷款的原因,楼主也有点好奇,就让小胖打电话问治国在家吗?电话的结果是,治国在家,电话既然打了,那么肯定是治国强烈要求我们去新家坐坐,那么我们自然就把车开进了治国的小区。
    治国自然和女友在楼下接我们。上楼来到治国家里,才发现治国的父母和弟弟也在,然后是冲茶倒水,加点烟。 在说着闲话的同时,我环顾了一下治国的新房,没有装修,客厅有了很简单的家具,看样子是已经住进来了。小胖说治国你应该装修一下,治国说:买了房子就没什么钱了,哪还有钱装修啊。
    小胖很聪明,立马转换了话题,开始和治国的爸爸说话。看着这个大概70来平方的房子,也许两个人住可以,但是加上治国的父母和弟弟,就觉得这房子立马挺热闹,人有点多。原来治国的弟弟没有考上大学,也来到这个城市,在治国保险公司的合作汽修厂学习修理汽车,这样父母也就跟着来了,这样算是一家五口住在这个70来平方的小房子里。
    楼主的第一感觉是治国的女朋友挺不错,能接受这种情况。真不知道这个只有两间卧室的小房子,五口人是晚上怎么睡的。谈话的过程中,才了解治国已经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并没有在工作的城市在请客,原因是人不多,这个城市的婚姻饭店的价格实在是高,也因为买了房子,手头实在是紧张。小胖还在那里说:治国,没有带着嫂子去旅个游啊?治国低下头没说话,治国的媳妇就在此刻起身去了厨房。我拉了小胖一下,不让他说了,楼主总觉得治国的低头,治国媳妇的起身离开,是一种无奈。
    治国的爸爸看到我们的到来,聊天的兴趣倒是很高。第一感觉治国爸爸是个倔强的老头,当楼主出于客气,问了治国的爸爸的年龄后,有点惊讶,因为治国爸爸和楼主的叔叔同岁。但是楼主的叔叔还和楼主称兄道弟拍肩膀,感觉楼主叔叔还是中年呢,但是治国爸爸已经白了一半头发,脸上刻着很深的皱纹,从那双粗黑的手,就能看出这个老头一辈子都是在从事体力活。
    治国的爸爸不断的强调,他们为治国的新房出了7万块钱,这是他打工挣的,是出了养育治国和治国弟弟一辈子的财富了。看得出老头很自豪,也对自己为治国首付出钱,感觉自己功劳不小。楼主和治国爸爸的聊天中感觉,治国爸爸有个可怕的思维,也许会形成治国以后生活道路上的强大负担。
    治国爸爸一直强调年龄大了,大儿子有出息,大学毕业,在省会找了媳妇,买了房子,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平且自己积蓄的大半给了治国付首付,治国作为哥哥自然应该承担弟弟的责任。治国爸爸对着楼主和小胖,好似在讲自己的历史任务自豪的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治国在享受了爸爸供应的大学教育后,找到工作,接受7万块钱的房子首付后,治国应该也必须要承担起弟弟,以及治国的家庭来。
    楼主看到自得意满治国爸爸,看到抱怨城市啥也贵的治国妈妈,还有治国那个一句话都没说的老实弟弟。
    楼主看着治国就是在大口大口的吸烟,也许治国大口的吸的不是烟,好像是在消化某种压力,某种难以承担的压力。
    坐了一会后,治国要留我们吃饭,早已经吃的一肚子土鸡的我和小胖赶紧起身告辞。当车子行驶出小区,小胖告诉我说:刚才问治国媳妇,新婚生活咋样?治国媳妇答复是:谁见过这样的新婚生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租房子住。
    当小胖说完这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治国家里的沙发是一个炸药包,引线已经点燃,至于什么时候爆炸我不清楚,但我肯定,这个家庭炸药包肯定会爆炸。
    如果不去看治国的一家的境况。周周的婚房也许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房子。
    某天下午,下班碰到我的同事周周,也是那些实习生里面第一个确定留下的女孩子。下班了,楼主刚要发动汽车,看到来接周周下班男友和周周,周周对我说:我的新房装修完了,在楼主家小区隔着一条马路的新建小区里面,以后我们不仅仅是同事了,还成了隔着一条马路的邻居。
    既然同事,现在又邻居了,那么无论是出于什么,楼主也是得出于礼貌去看看周周的新房的。周周的小区,是新建小区,里面的房子大概以大户型为主,价格几乎是楼主买房子时候价格的一倍,这就是楼主最初对周周新房的了解。
    那天傍晚,我回到家里,又接到周周男友的电话,邀请去看看,楼主只好带着老婆,抱着儿子,来到隔壁马路的新小区,周周的新家。
    在迈进门口这对新人的小家之后,楼主不夸张的说,第一感觉真大啊,看着装修的欧式风格,善于接待的周周抱起了我儿子,拉着我老婆坐到了沙发上,周周的男友,陪着楼主看房子,楼主有点恍惚。这是实话,这套房子的样式、大小,就是楼主经常做梦想自己能够住上的大房子。
    周周的热情周到很快就和我老婆打成一片,然后从周周的男友口里知道这个房子,210多个平方,错层建筑,四室两厅,看着干净整洁的大房子,看着这一套欧式装修和家具,楼主头脑一直在跳跃数字,房子的价格,装修保底得三四十万,家具……..当看到装在屋顶的环绕杜比音响的时候,楼主不太懂,但是楼主老婆惊讶了,大声说这套得二十几万吧。周周说:二十七万。
    周周的一句价格,楼主心里的感觉,这个曾经跟着我实习的小姑娘,现在我的同事,这个隔着我一条马路的邻居,这个曾经被我认为是小屁孩年龄的小姑娘和他同样年龄的男友,竟然拥有这么一套大房子!楼主的感觉是,楼主被这个曾经眼里的小姑娘,小孩子甩出了至少十条街。
    楼主现在在周周家的感觉就是,楼主的家那也太寒碜了点吧,强烈的感觉。参观了超大的阳台,然后参观可尽情卫浴的大卫生间,和那全套欧式风格的卧室后,楼主已经有些不自在了,想告辞,但是抱着我儿子的周周,拉着我老婆,一定坚持要请我们吃饭。周周的男友,恰当适宜的说:“媳妇的老领导带着嫂子和侄子来,我不请客,这没法向组织交代啊。”说完,就拿起挎包,拉着我,周周抱着孩子,拉着我老婆去了饭店。
    吃饭的时候,感觉周周的男友不愧是省ZF开工资的组织人员,说话的方式,劝酒的态度,照顾孩子的方法,起引饭局的话题的水平,楼主自叹不如。也就是那天我发现周周的交际能力,把第一次见面还略显拘谨的我老婆,等到吃晚饭已经好像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楼主的感觉是,这俩孩子挺好,真的挺好,挺活,真的!说话方式,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超过楼主两口子。
    当吃完晚饭楼主和妻子回家的时候,妻子开始抱怨起了她这个深爱的小家。
    楼主晚上和老婆夜谈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得出结论:背景、条件太重要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周周的婚礼
    周周的婚礼,是包含了两个大厅的盛大婚礼,餐桌上写着周周母亲单位名称,父亲的单位名称,然后是周周单位省ZF的餐桌,然后是我们银行的餐桌。第一次感觉婚姻餐桌有了层次,第一次看见,几位行长同时出席一个人的婚宴,婚礼上光彩照人的周周,和英俊潇洒的周周老公,以及每张餐桌对新人的祝福。
    听着周周老公讲着那曾经的恋爱故事,听着这对新人要在婚嫁里去欧洲11国游玩,楼主就在这时候突然想起了治国。看着周周作为新娘的光彩夺目,看着周周老公的满脸醉意,我脑海里一直闪现着治国的大口吸烟,和治国媳妇的因为旅游话题的无奈起身离开。
    参加的是周周盛大的婚礼,但是治国和治国媳妇无奈的神情在楼主脑海里定格,怎么也挥不去,弄不走。楼主觉得脑子里还是混沌,知道周周的父母和周周的公婆四个人相继对新人的祝福,楼主明白了什么。
    周周的老爸讲道:周周出嫁了,长大了,周周未来的人生,就是老爸的一切,老爸会继续帮助这对新人,会继续呵护他们的新人家庭。周周的老妈更是说道:今后两家老人会全心全意地共同心力浇筑在这对新人家庭上,如何如何的不遗余力。 周周的公婆自然是承诺:周周进了他们的家门,周周的公婆会如何如何对待周周,让周爸爸,周妈妈放心。 最后周周的老公的爸爸在最后强调:无论这对新人,将来怎样、如何,周周的父母周周的公婆都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就是这句话,就是这句话!楼主彻底的感动了……
    楼主听到这句话后在看每张餐桌上的单位号牌,已经不是餐桌,是一张大网,一张无形的大网,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假如他认识十个人,这十个人都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十个人的力量都加在他身上就变成了十,而这十个人每个人都再认识十个人,于是他的力量就变成了一百。如此连接,人际关系形成一张大网,很多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人脉网就可以解决了。
    周周父母给周周建立这张网,这个人际关系脉络,周周父母为周周参考的婚姻,让这张网继续扩大了一倍。
    盛大豪华的婚姻下面是这种巨大的关系网在支持周周小两口未来人生,那么在这张网的保护下,周周的家教,周周的亲和力,周周的老公的为人处事风格,让我觉得这对新人前途无量。也许从这开始周周这对新人,已经把工作10年的楼主摔到二十条街开外了。
    参加完婚礼,小胖送楼主回家,小胖告诉楼主治国和治国媳妇没有来参加婚礼,治国的媳妇还曾经和周周一个宿舍。楼主当时心里想:小胖你还小,楼主已经看出了,治国媳妇即便在学生时代和周周是很要好的同宿舍同学,她来参加周周的婚礼,无异于在某种程度上恶心自己。同是重点大学的一个年级一个学院一个宿舍的同学,说现实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差别吧。
    怎么来?看着周周220平方的房子,看着周周雪白的婚纱,看着周周盛大的婚礼,比较自己70平方还住着五口人,公婆,外带小叔子,你让她怎么说服自己,怎么安慰自己?是人就有攀比心,是人就有比较心,当初四年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学毕业没两年,这么大的差距谁也受不了。来受刺激,还不如不来。也许从此两种人生,两条道路再不相交,何苦来呢?
    参加周周的婚礼。听到双方父母的讲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人生刚开始,刚起步,双方父母还得奉献,双方父母还得保驾护航。看得最多的就是双方父母拜托双方单位领导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媳妇。然后就是开始拉近私人关系,相互交换名片,然后就是在端着酒杯的同时,周周的四位老人已经和我们的行长约定了下次的聚会时间。这是交际,也是现实,也是社会地位,也是心理价值的体现。周周的父母公婆还在继续为这女儿,儿媳妇夯实基础。
    在周周公婆父母的眼里他们依旧是一对新人,依旧稚嫩,依旧需要他们再把基础夯实的牢固一些,再把人际关系网络建立的牢固一些。这是思维,这是现实,这对新人还是在享受着双方父母的保护奉献。结婚是个开端,双方父母依然要沿着婚姻的开端作为开始,为两个孩子借助各自家庭的优势弥补各自家庭的劣势,即便在普通人眼里他们一个家庭就很让人羡慕了,但是几个家长不约而同,还是认为应该在努力把孩子弄更好些,基础打得更牢固些。这就是出于这个社会比较上层的家长的想法,对自己孩子的关怀,对自己孩子的规划。这样的周周怎么能走的不顺呢?
    反观治国。治国的父母已经觉得自己努力了,给了治国奉献,治国到了回馈弟弟的时候,治国已经长大了,治国大学毕业了,治国有工作了,治国结婚了,治国买房子了,治国你应该是让父母安心,负担起弟弟的时候了。
    对比一下吧,残酷的现实,治国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周周的舒适来源于哪里?是治国家的穷困?是周周家的优越?这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观念,是思维,周周的父母公婆和治国的父母仅仅因为物质条件不同吗?楼主觉得不是物质那么浅显,那么单纯,是两个思维价值体系的完全体现。
    写到这里,楼主想分析一下这两种思维体系:
    治国的父母,没有错,但是相对自私。为什么?因为治国父母一生劳苦可以理解,攒钱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把治国弟弟再附加到治国身上,对本来还处于稚嫩承受能力有限的治国,本来就活得艰难的治国,加上更大的负担。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房子里住上一对新人,一对老人,还外加一个小叔子,这么一个组合,治国和治国媳妇就可想而知了。这里面治国的父亲觉得自己自豪,供了一个大学生,并且首付买了房子,自然该是享受治国回报的时候了,治国的孝心也觉得应当承担家庭,承担起弟弟,也接来父母。这不简单的是一个人之常情,是一个思维框架,一个思维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可以出现无数的变种,就是让本来在城市里相对艰难的治国,背上一个更沉重的包袱。大家掰着脚趾头想,也能预测治国的家庭矛盾会不会爆发,治国本来就情商不高的水平,在压上这么一个大包袱治国能过成什么样,大家自己就能揣测的出来。
    治国父母不是条件不好、家境困难那么简单,指导他们的一直是思维,一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付出必须回报,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给孩子付出到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回报。虽然露骨,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也是一直推卸责任的行为。但是加上孝这就是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会有无数个变种。
    这个思维体系的错误之处在于,父母付出的还不足以让孩子可以达到回报的程度上,就开始索取,就开始觊觎孩子的回报。这是个程度掌握的问题。但是这种思维体系下,必然孩子是老牛拉破车,一步更比一步难。
    周周父母公婆采取了奉献式样的指导思维体系。。。
    在帮着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工作,再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孩子夯实好基础,协调好单位领导,他们懂得这俩还是孩子,还需要在结婚后进一步奉献,让他们的路走的再平坦一些,再顺利一些,让其两个家庭的关系网,再给两个孩子增加助力,在这种奉献的指导思维体系之下,孩子的各项必备基础打坚实之后,孩子自然在顺利的人生路上,并且切实有能力去回馈父母。
    周周父母公婆打造的是人生的良性循环轨迹, 而治国的父母在为治国打造恶性循环轨迹。这两种思维价值体系,能注定孩子的一生走向。
  • a
    asuka00
  • 党员的马甲
    没看完。我就问问TG什么时候死?那些白盔白甲们什么时候到?到时候我就能分到钱和妞了
  • a
    alcard
    在tg转过了。。。
  • l
    lvcha
    日啊,那么长。。
  • 张靓颖
    这文前段时间火过了
    为毛一定要出贵子,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
  • 不死鸟
    很好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社会就是如此
  • h
    himrlee
    这是要控制人生走向么
  • 不死鸟
    很好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社会就是如此
  • g
    g8287694
    这sb文 老早就看过了
  • i
    isis520
    还是一个字:钱
  • s
    santis555
    现在阶层固化是越来越严重了
  • a
    affeii
    " 治国父母不是条件不好、家境困难那么简单,指导他们的一直是思维,一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付出必须回报,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给孩子付出到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回报。虽然露骨,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也是一直推卸责任的行为。但是加上孝这就是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会有无数个变种。

    这个思维体系的错误之处在于,父母付出的还不足以让孩子可以达到回报的程度上,就开始索取,就开始觊觎孩子的回报。这是个程度掌握的问题。但是这种思维体系下,必然孩子是老牛拉破车,一步更比一步难。

    周周父母公婆采取了奉献式样的指导思维体系。。。在帮着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工作,再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孩子夯实好基础,协调好单位领导,他们懂得这俩还是孩子,还需要在结婚后进一步奉献,让他们的路走的再平坦一些,再顺利一些,让其两个家庭的关系网,再给两个孩子增加助力,在这种奉献的指导思维体系之下,孩子的各项必备基础打坚实之后,孩子自然在顺利的人生路上,并且切实有能力去回馈父母。

    周周父母公婆打造的是人生的良性循环轨迹, 而治国的父母在为治国打造恶性循环轨迹。这两种思维价值体系,能注定孩子的一生走向。"


    说白了:就是中国传统小农社会和现代工商社会的思维区别。
  • 睡睡平安
    确实够长的 ……
  • g
    ghostrecon
    不错的文章,值得一看。
  • 一无所有
    mark
  • 一直都在胖
    qq文,各种转,屌丝看完了觉得没奔头了
  • F
    Firegun
    故事看完了,后面那些观点太长,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前面那些故事好像故意编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先不说这满篇的错别字就不太符合一个银行HR的做事风格,小胖轻轻松松就得到了帮银行安装ATM的差事也很不靠谱,自助设备对安全性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安装和维护都需要较高的资质要求,银行一般都是与一些专业设备维护公司签中长期的维保协议,绝不可能像文中所说以前是随便找人来装,下次再换一拨,更不可能包给个刚刚成立的装修公司。
    治国那个故事,首先风控部这个称呼就有些别扭,其次不管是管信贷审批的还是管内控的部门收入绝对不会是部门中收入最高的。再说治国一个大学里的班长和学生会干部办事会那么不上道?你说他单纯是学习好死读书还可信一点。原子那些家事描述的那么详细就更像编的了,作者跟他可是只有一层极薄的类同事关系啊。
  • p
    purplekula
    好长,mark明天上班看
  • 鬼舞者4
    这种狗屁文章就别浪费时间看了。。
  • z
    zizailan
    太长~~~马克有空看
  • s
    shacg
    又罗嗦又假
  • 南宫飞云
    阶层有不奇怪,有继承也不奇怪,但是如果完全封死,tg就要小心菊花不保了,李自成洪秀全腊肉就来了,这是历史铁律
  • i
    iamabu
    写的很不错,就算是编的也挺合情合理归根结底就是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眼界

    之前骨头先生的那篇讲创业的文章就有相类似的分析,吊丝为了工资为了所谓的风险拒绝拼搏拒绝坚持的太多了。以为进了大公司就安逸了,但大公司裁员时被裁的嗷嗷叫时就没想起风险这词

    文中关于治国拿香烟的事就算是编的也很合理.眼里成天是十块百块的破事,成不了气候,因为万把块的工作或者利益就能将你摆平。如果自己眼界较高,会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坚持做下去不动摇,这样才有机会走的更远。另外给人感觉过于自私的人是很难获得其他人的信任,路也会越走越窄
  • 1
    11508721
    又臭又长,写小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 不想起名字
    写到的很多事感同身受。首先,几个月前刚参加过一场类似的婚礼,新郎是妹子的大学同学。双方父母都什么身份我不太清楚,反正扬农的头头是证婚人,除此之外还来了几个跺跺脚可以让扬州市震两震的人物,作者简直就是参照着写了文里周周的婚礼。然后,我老爸不抽烟不喝酒不交际没有朋友、可以整天一个人玩扑克牌过日子;老妈则是有几个闺蜜,其中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就去了爸爸国继续读书,三年时间没花家里一分钱并且现在已经是当地小镇上的风云人物,现在该女儿正在着手处理她妈妈的绿卡问题----扯远了,我想说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截然不同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所以我经常性的同时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指导。读到治国送礼、请客、偷偷拿烟,我看到的分明就是刚毕业的自己。所不同的只是,我会在拿与不拿之间纠结很久,最后也许会不拿吧。很庆幸有个看问题想事情有点像胖爸爸的老妈,否则我现在一定在追随着治国的轨迹;不幸的是,拜老爸乖戾暴躁的的脾气所赐,我被他同化得更严重些,没能偏离治国的轨迹更远。最后,从我开始工作就在公司挖到第一桶金的地方,五年过去,这里早已成为鸡肋一般的存在。五年的时间里老板的车由七八万的别克起持续加价换到了现在的BMW X5,公司的稳定盈利点也由一个变到现在的十几个,还建起了自己的设备工厂,看着我带出来的人一个个都到了别的更肥的点,有的还给配了车,我很眼红。老板跟我说,这里是我们的根据地,你是公司的元老和骨干,只有你在这里我们才能放心,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开始还挺自豪的,渐渐发觉那些都是江苏本地人,再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家境,我知道自己在这个老板手下永无出头之日了:用谁不是用?能力性格有差异都是可以培养的,那为什么不用那些家里在当地说得上一点话或者至少能牵个线搭个桥的人呢?这就是家庭的助力啊。名义上,每个人走出校门时面对的起跑线都是同一条,实际上,每个人走出校门后都站到了停在这条起跑线前的车的车头上,只是有的车是兰博基尼有的车是两轮电瓶,还有的车是人力三轮车而且是朝着反方向拉的

    本帖最后由 不想起名字 于 2013-9-26 03:0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G
    Gillian_Chung
    治国偷烟的故事很假啊。
  • o
    oando
    太长了…
  • d
    dp995
    MARK
  • j
    jiangpeng6
    写得很好,很有参考性
  • W
    Wbird
    想改变命运,跨越阶级,是需要一代代的积累的。
    当下循规蹈矩必然没戏,更何况基本没有上升通道了
  • a
    ailiketian
    为啥说治国爹自私呢?他可是把自己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了。把儿子从农村培养到城市,这一代老人的使命就可以说完美了,能在城市买房安身立命不知道已经淘汰了多少同辈人,下一代,看治国的吧,能不能从城市底层奋斗到中层,想突破阶层网不知道需要多少代的努力。
  • 笼中鸟
    开始以为是真事,看到后来发现是编的。
  • h
    hwj10ten
    一看就是屌丝文。里面唯一的赢家就是小东,老红军安排的当官路子可不是屁民能靠自身努力做到的,其他人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套路,没有定数。想想一个支行屁大的人事能写出什么大道理。
  • 龙骑将
    以前我们部门环境特乱,有次有个公司领导看了之后觉得不像话,让我们花点时间整理一下。然后我们在整理的时候,在一个破纸箱子里发现了一个挺好看的笔架,有个同事觉得不错就打算拿回家去,我们当时都劝就这么不好,但他就觉得反正扔着也是扔着,不如自己拿回去。咋说都劝不住,真就放包里拿回去了。

    所以说有人真的就能觉得当着一堆同事的面,把公司的东西拿回家根本不算个事,更何况治国这种偷偷拿的行为呢。
  • 凶残的存在
    mack~`
  • E
    Eclipses
    看到装银行设备那里就不看了,那些都是专门搞银行设备的公司才能做的,要么就是领导有关系的公司,你随便投20万开个公司就能做?中国还有穷人?
  • s
    sunny5
    说实话根本不想看这种反人类的文章。
  • 李逵史莱克
    好文共赏···
  • K
    KungFuPanda
    mark真长
  • g
    glsm
    说编的真的有在社会混过么?还是说公司太封闭了,接触的人太少?
  • l
    lefty
    看完 路过 瞟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