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客观的评价一下单田芳吧

  • 陈惯吸
    我把他的自传也都撸掉了,结合从小到大听过的他的东西,我觉得老爷子正面的东西就是:高产,功底深厚,对故事的驾驭能力极高,什么烂本子都能被说的起码能听下去,角色虽然公式化有些严重但是不令人反感。同行里包括他的对头刘兰芳,刘兰芳那个评书我是不知道各位谁真的喜欢,至少我是完全听不下去,四个字概括“神马玩意”。对于老爷子个人的了解完全来自于自传,典型的是个工作狂,为了出名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包括自己的健康。
    负面的东西:出书太多导致良莠不齐,尤其晚期开始喽钱,接了不少企业的软文评书,恒源祥啊蒙牛什么的,很难坚持听下去,张学良那个也是,老头子-300的特质,所以好面子,好结交,这些不是坏事而且不了解所以不多评价了,毕竟也许没这些经历他也成就不了这么响亮的名声。据说他和袁阔成交好,老袁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评书大师,这就另说了。

    总而言之,在我心目中,单老爷子是个对专业执着一生的人,就冲这个,其他的缺点就都不重要了。

    各位要有了解什么八卦内幕之类的欢迎聊聊,我挺感兴趣的

    本帖最后由 陈惯吸 于 2018-10-5 19: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p
    ppkkhh
    我更喜欢田连元的声音
  • 陈惯吸
    但从声音讲确实单田芳的声音是减分的,但是这也更加印证了他本身厉害之处,完全扭转硬件不利
  • 耶稣复临
    童林传,隋唐演义,白眉大侠
    小时候每天同一时间盯住了听

    本帖最后由 耶稣复临 于 2018-10-5 19:5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为谁涅槃
    评书后面几乎无人了,王玥波还需历练一点,还差那么一点点火候。

    本帖最后由 为谁涅槃 于 2018-10-5 20:0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f
    freda
    王玥波很喜欢

    另外郭德纲说书也不错的
  • t
    toshiki
    凭一人之力 让中国评书晚灭亡了三十年

    忘记哪里看到的。。。
  • g
    gaojia005
    同样最喜欢田连元
  • g
    gaojia005
    同样最喜欢田连元
  • N
    Narancia
    我觉得单田芳嗓音能加成20%
  • C
    CrAdLe
    单田芳我从小就听不进去,主要受不了那个嗓音,对我来说是非常噪音,可能我从小就神经衰弱吧。

    田连元的声音本身是没问题的,但他有时特意搞出来的音效也是不喜。

    还是最喜欢郭德纲,新派、嗓音清爽清凉,基本功比老一辈这些有过之而无不及。
  • r
    reg-neo
    白眉九十年代初听过,当时小,觉得还行
  • d
    dgrca
    虽然很多段子、章节、句子都是套路,可谁让这是曲艺呢。
    听单老爷子的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听别人的热闹要收获多点。
  • 先手必胜MK2
    夸张,呱噪,村,听不下去。
    田连元一部杨家将就吊打了
  • i
    i6i7u
    最讨厌王玥波为代表的所谓新一代评书演员的表演形式,扇着折扇撇着大嘴坐在高台上充大辈儿,端着个臭架子,还以为自己是旧社会的说书“先生”,台底下都是一帮没机会受教育的文盲半文盲呢吧。
  • 7
    79859899
    就听这嗓子 别人说的真听不下去 包括田连元
    套路化 其实都这样
    我现在还记得

    人生在世 难 难 难
    无毒不丈夫
  • w
    wanghujin
    单田芳的书几个问题:人物(含绰号)、套路、情节雷同比较厉害;有的书烂尾;晚年的枪文书质量不行。但听来听去,还是喜欢听他的。
  • t
    tiandi2k3
    Posted by: samsung SM-G9500
    你多听点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的书再听郭德纲王玥波的,水平差的太远了
  • O
    OpEth
    田连元总烂尾,说书说半部,这点受不了,杨家将俺记得就没说完。。。。
  • O
    OpEth
    单田芳说书情节太雷同了,听两部就够了。。。。。

    评书这活,光走量是不行的,一个评书艺人一辈子能说好一部书,就算是相当牛逼了。。。。。

    单田芳这辈子大概说了有几百部书吧,全部加一块,也赶不上袁阔成的一部《三国》。。。。。

    本帖最后由 OpEth 于 2018-10-5 22:5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
    berserkme
    郭德纲评书挺不错的
  • 大湿胸
    田连元的不能光听,得连听带看。

    单田芳是唯一的只听就能满足的评书人
  • O
    OpEth
    郭德纲说书一般般吧,年轻一倍说得最好还是王玥波,一部隋唐说得是真好,比他干妈强多了。。。。。
  • 大湿胸
    郭德纲的还是算了吧。。。公鸡嗓子,那么尖,动不动爱飙高音卖弄一下嗓子,放相声里还能忍他唱两句,来两句高音,这评书得深沉点。

    王玥波,不喜欢
  • s
    sirbaobao
    张少佐的《童林传》还可以,小时候爱听。
  • 估计噶估计噶
    你要是听过王胖子的大隋唐,你就知道胖子话里话外比较看不上单了,但具体为啥看不上他也没说过。胖子把程咬金刻画得入木三分啊,真他妈好
  • 液体蜘蛛
    王玥波是不是说海贼王,火影忍者那个。。。
  • O
    OpEth
    北京评书和东北评书互相看不顺眼很正常,胖子不但看不上单,而且和田也有过节。。。。。
  • f
    freda
    都听过,田连元打小就极喜欢,单田芳的嗓音挺习惯了很有味道

    唯独袁阔成和连丽如的我真听不下去,就是不喜欢

    你说的水平不知道是啥意思
  • 寒火
    最开始听的时候觉得这个嗓音根本就听不清他到底在说啥,后来觉得很多书必须是这个嗓音才对味……全都是下载来听的,不知道哪里有能补票的机会,酬劳的一部分留给他的家人都成
  • v
    vamp00
    说实话,单田芳完整听完的只有丰泽园和乱世枭雄,其他武侠的真心听不进去,田连元的杨家将、小八义、水浒传倒是听着不错,袁阔成只听过三国演义,感觉单田芳就是同质化太严重,尤其是武侠类的,其他的还好
  • 水星的爱
    北方评书比苏州评话差的太远了,饶是袁阔成的三国,在唐耿良和陆耀良两位老先生面前,也起码要差了三成。
  • 希尔洛
    简单的说单田芳虽然是从小听,但是也就只能说是入门,评书就名字而言有书还得评,单田芳从现在看来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的说书人,但评上面就基本没有。单田芳带我进入了评书的里面,让我更明白评书应该是什么样子,想听什么评书。
  • 怀
    怀表
    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 p
    ppkzyl
    天哪,单田芳老师再不灌水就没人擅长灌水了,全是趟子活,捧人都不会捧。

    照这种欣赏水平,大概听刘立福的聊斋都会觉得没干货
  • 阿翠
    单田芳的书故事性极强,这一点当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从而培养了听着单田芳评书长起来的一辈人。相比之下,田连元的书就比较“温”。小八义算是田连元的巅峰之作了,但小时候听起来还是没有单田芳的几部书过瘾。

    单田芳的创作和演绎能力强,他的几部电视评书作品,封神演义,大明英烈,这方面体现得很明显,对很多细节进行了二次加工。《封神演义》的原著除了设定一流,从叙事到文笔都很烂;《英烈全传》也是一部无聊的演义小说。但经过单田芳的再创作,听起来都津津有味。

    单田芳的评书叙述流畅,从不拖泥带水,无论电视还是广播,极少听到他有哪句话说错了,或者磕巴了,再重说一遍的情况。相比之下,袁阔成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有点絮叨。小时候听广播,听袁阔成一集听不完就想换台,单田芳就能吸引你一直听下去。
  • 道克斯
    单老最牛逼的是不同人物的演绎,切换自如、学谁像谁,这点上高所有其他说书人一档,也是他的书好听的关键。还有就是表演自然放松,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端着
  • n
    netcbk
    王玥波算连丽如徒弟啊....连丽如以前说过单田芳田连元他们这个是大鼓白 不算评书...闹出一场风波....
  • 哈娜桑
    白眉大侠,三侠五义,童林传,单个听都很精彩,但不能连着听,雷同的太多
  • w
    westlost
    袁阔成没的说,单田芳是通俗型的
  • f
    fatehe
    对的,最后给那些个大企业说评书,我也是听歌开头就不听,什么玩意,不过也体谅人家,最后赚点钱给儿孙留点积蓄。
  • n
    nfo
    小时候一直以为单田芳是个大妈
  • O
    OpEth
    也就那几个人物模版,每部书都这么几个人换个名字。。。。。
  • s
    sakerping
    我觉得连丽如说的有道理。她原话我忘记了,但就说评书这种艺术形式,确实现在主流的评书是比较别扭的。人品如何我不了解,但如果连丽如不说,这世上以后就没人知道还有这回事了。

    评书这俩字里面就有评,这本身就说明该有评论的内容,现在这些评书都只能算是说书,就是讲一遍故事。而且说真的,评书的评其实是把这种艺术发扬光大,提高档次的。如果都是这一个内容,我听谁不是听啊,但评的内容肯定不同的人就不一样了。但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对一个作品如果敢评,那首先对这个艺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人生经验就有要求,换句话说门槛就高多了。而且,评论就必然带价值观,就70年前那大环境也不允许,原书一字不改念一遍还抠个封建思想大帽子呢,谁敢评啊?坚持这种传统那这艺术形式就早死了。加上后来曲艺上电台上电视,那和观众直接的沟通就更不存在了。


    说回单田芳的话,我到是觉得,从这方面来说他比同时代的艺人都要高。他自己创作的乱世枭雄,就是有评价的,有些评价是借人物的嘴说出来的,教育人学好,有些就是他自己说的,就是对张作霖这个军阀的评价,这在他这个时代的评书艺人里可以说独树一帜。相当于他给这个人物定性,通过自己的这个平台传播出去,相当于现在的个人公众号似的,这是很了不起的。

    评书本来就该带有和观众互动内容,因为是剧场艺术。实际上相声也是这样,要不是郭德纲火了一把,谁还记得听相声该是什么样,都只知道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了。马志明对相声的作用就有一句话:寓褒贬别善恶,净化人的灵魂。这话他在接受采访时候说过,在他自己的作品里也说过,就是借丁文元的嘴唱了好几个曲种后来找黄族民爸爸的乐子那段。这说明对自己这个艺术有造诣的艺人其实都会想到这一个层面,但为什么做不到,其实大家都懂:你敢评吗?
  • s
    sheva1980
    单田芳的评书小时候很爱听,前几年重温,根本听不下去,bug太多,而且重复,白眉大侠登场情节和三侠五义中欧阳春登场一模一样,就换了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