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快乐?古人的清明节真有“快乐”的一面

  • G
    Gillian_Chung
    清明快乐!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默默翻白眼,还是吐槽“你才快乐”?清明节当天,人们会外出扫墓,祭祀亲人,因此在不少人看来,这个节日带着浓重的悲情色彩。你造吗?扫墓只是清明众多传统习俗中的一个,在古代,人们的清明节可真是有快乐的一面喔!一起来看看,清明的另一面是什么样。

    清明快乐?超7成重庆市民称难接受

    “啥子节日都要祝快乐的人,你的语文是不是楼下收破烂的家伙教的?”近日,重庆市民黄先生很气愤地发了条朋友圈。原来,清明假期临近,他收到一条“清明节快乐”的短信,他觉得很晦气,像是一种诅咒。

    面对一句“清明快乐”,你会作何反应?记者通过QQ、微信、电话、街头采访等方式,随机采访了近百位重庆市民。超6成受访者认为,清明是专门为祭祀逝者所设立的节日,是很严肃的,这种节日没法快乐起来。剩下不到4成的市民表示,清明可以放假,想想还是有点开心,但同时很纠结,觉得这么严肃的节日开心好像也不太对。

    总的来说,超7成网友承认,提到清明节,他们首先会想到祭祀亲友,因此难以接受“清明快乐”的祝福语。

    事实上:古人清明不止一天 祭祀外也会开心荡秋千

    “清明祭祀是清明文化的核心,但清明是个很长的节,因此有多重内涵。”重庆工商大学民俗专家段庸生教授介绍,清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并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就是说,近20天内均属清明期间。

    “清明万物复甦,清洁而明净,古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农耕活动。”段庸生表示,古人过清明最重要的习俗虽是祭祀,但还会乘着清风踏青、放风筝、吃寒食、插柳、荡秋千、蹴鞠、马球、射柳等。

    其中清明节祭祀,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祭祀扫墓时都庄严肃穆,规规矩矩,但仪式结束后,就变得非常轻松,从对逝者的尊敬中转入自然的亲近。在反映清明扫墓结束后的古代图景中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的孝子贤孙会借着祭祀后的机会,尽情游乐,活动的项目还很丰富多彩。

    “诗歌证明,古人过清明,欲断魂是一面,开心是另一面。”段庸生举例除了著名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外,唐末《长安清明》中也描写了“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的欢乐场面。

    那为何到了当代,多数市民认为清明就剩下祭祀了呢?段庸生分析认为,工业时代让农民变成了上班族,清明一度也不放假,因此无法继续与大自然亲近,便逐渐剩下了祭祀这个最重要、操作性也较强的习俗。

    2008年,清明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后,大家开始认识并回归清明的多重内涵,踏青、种绿等习俗逐渐在回归。

    清明该严肃过还是开心过?市民理解各不同

    清明是个祭祀故人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春天里的第一个小长假。市民们对清明的理解直接反映到他们如何度过这个法定节日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市民们对清明的理解和他们的过节方式吧。

    严肃型:清明就是祭祀逝者 当天不得娱乐

    每年清明当天,重庆北碚区76岁的王秋芳老人都会早早起床,穿一身黑衣,烹饪满满一桌菜肴,请先人“享用”。王秋芳还给后人立了一条家规:清明当天,家中不得有任何娱乐方式。

    2008年,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后,王秋芳的后人希望她改改家规,但老人坚决不同意。她说,清明就是祭祀逝者的节日,就该沉重、严肃,若后人当天还在娱乐,不仅没起到祭祀的作用,还有对逝者不敬的嫌疑。

    中庸型:祭祀后会外出游玩 但总体低调

    家住重庆南岸区的唐友国说,在清明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前,当晚下班后,他会和家人给故人烧烧钱纸。2008年清明归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唐友国一家会在清明小长假中的某一天,甚至小长假之前去墓前祭扫。小长假的大部分时间,则会安排外出踏青、野炊等活动,放松心情。

    “清明期间,我们不会走亲访友,更不会送祝福。”唐友国说,尽管对于一家人来说,清明节已不再沉重,但“低调”是大家的共识,“毕竟是祭祀逝者的节日,要尊重习俗,尊重他人感受。”

    享受型:清明意在纪念而非沉重 尽情享受春光

    连续3年,清明节期间,90后四川籍大三学生汪真都会和同学们游山玩水。“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不外出游玩,多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啊?”汪真认为,清明祭祀的本意在于提醒大家不忘先人,并非要大家沉重过节日。

    国家在清明期间免除高速公路费用,也是鼓励大家外出游玩踏青,因此没必要“为悲痛而悲痛”,把自己禁锢起来。

    话题延伸:来看这些传统节日的另一面

    中秋节:古人会在月饼上帖字送祝福

    大家注意到了多数月饼上有字符的细节了吗?中秋吃月饼古有之,或许因古时制作工艺没那么精致,无法在月饼上刻字,所以古人会在做好的月饼上贴上写有祝福的纸条。如今的字符就是以前贴纸的延续和改良。此外,中秋节和春节、元宵一起被认为是我国的三大灯节,人们往往会在中秋这天放天灯或河灯。

    端午节:百草为药

    大家都知道端午有挂艾草的习俗吧!其实在民间,还有“端午百草都是药”的说法。《岁时广记》云:“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但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端午节最好的药物主要还是艾、菖蒲、桃枝、五加、雄黄等。端午节,除了有用药的习俗,也有采药储备的习俗。

    七夕节:除了团圆还要乞巧

    年轻人都知道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织女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女红做得极好之人。古时的女孩会在这一日期盼自己能和织女一样成为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好姑娘,这一天女孩们还会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因此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重阳节:清明踏春 重阳踏秋

    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是敬老,此外重阳也正好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因此古人过重阳节还有踏秋赏景、登高远眺、观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活动。

    网友热议

    @辉哥:年轻人就知道玩,我不能接受清明都开心地玩。

    @一天天:谁说祭祀亡者就要哭哭啼啼的?亡者不都希望后人过得好吗?

    @清风love:半天祭祀,然后游玩,都照顾到。

    @ABC:万物生长于清明,是个好节日,别委屈误解了它。
  • 六翼天使Ⅱ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n
    naughtyben
    也就今年发什么瘟突然说清明不能快乐,几年前不一直说快乐
  • 億万千
    清明不是郊游踏青的吗
  • 玄蛇
    我怎么记得也就说是文明祭扫,烧纸的时候别点着林子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