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得主屠呦呦发现红斑狼疮治愈路径:这是什么病?

  • q
    qwvk
    近日,屠呦呦团队再传佳讯:他们发现,双氢青蒿素,一种抗疟药,对红斑狼疮有着独特效果。“根据现有临床试验,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
    红斑狼疮是怎么回事?
    十多年前,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红斑狼疮这种古老的疾病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这些年来的零星报道,也并不少见。然而,读者朋友们对红斑狼疮的了解,可能仍然很有限,停留在“这是一种绝症”的阶段。
    那么,红斑狼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严格来说,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 , LE)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这组疾病有两个共同特点。
    第一,它们都是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病变。
    这句话有点长,咱们一一掰开来说。
    疏松结缔组织是人体的基本组成结构之一,由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等构成,广泛分布在器官与器官之间,具有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打个比方的话,把人体比作一座房子,扫地机就可以看作一种疏松结缔组织,而猫,负责抓老鼠,扮演着免疫系统的角色。正常情况下,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安无事的;如果猫忽然发了疯,对扫地机出手,就有可能引起一连串的问题。
    至于猫为什么会发疯,虽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是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首先,遗传肯定对红斑狼疮有着决定性影响,因为红斑狼疮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其次,紫外线可能是红斑狼疮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因为紫外线可以干扰皮肤的免疫功能;
    再次,某些药物,如异烟肼,可以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
    最后,因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所以,红斑狼疮可能跟性激素有关。
    第二,是红斑狼疮的症状。
    几乎所有红斑狼疮患者,都会出现红色斑块。有时,这些红色斑块会出现溃烂、萎落,看上去就像被狼咬了。这也是红斑狼疮名字的由来。
    红斑狼疮是怎么回事?
    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红斑狼疮分为三类:局限于皮肤的盘状红斑狼疮,影响全身多器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居于中间的其他类型。
    盘状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中最轻微的一种,跟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预后也较为良好。临床上表现为扁平或轻微隆起的盘状红斑,其下可见到扩大的毛囊口。
    常常出现于面部,尤其是鼻子和面颊部位,也可以扩散到耳朵、嘴唇,甚至是头皮,引起瘢痕性脱发。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或瘙痒感,也很少有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因为盘状红斑狼疮跟紫外线关系密切,所以,接受太阳照射后,症状会加重。
    在治疗上,首先要避免日晒,可以用口罩、帽子等物理性手段,也可以使用防晒剂。
    其次,可以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而抗疟药,如氯喹,可以增强人体对紫外线的耐受能力,并有一定的抑制免疫、减少炎症效果,也常作为备选方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则不然。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期(15~49岁之间)女性,发病的男女之比是1:9。其症状极其复杂。
    早期的临床表现,一是发热,二是前面提到的面部蝴蝶状红斑,三是,关节痛。关节痛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症状,多出现在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和肌肉疼痛。
    出现关节痛,提示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出现严重异常。假如情况继续恶化,患者的肾脏和神经系统可能会出现异常。出现狼疮肾病和脑病,引起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偏头痛、记忆衰退,乃至昏迷等症状,最终引起死亡。这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伤害以外,系统系红斑狼疮还可能引起其他两个后果。
    一个是精神焦虑。因为病情较重、发展迅速,激素治疗和皮损症状,可以带来明显的颜面改变,所以,很多患者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另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提示广泛的免疫功能异常,在打疫苗时,必须慎重。如果有接种疫苗的打算,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后再做定夺。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还没有治本的方案。主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运用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采取对症治疗方案。虽不能治愈,但是可以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对于患者来说,一方面可以多做了解,及时疏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应该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定时定量服药,注意防晒,少接触无花果等光敏性植物。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就不是什么绝症了。屠呦呦团队的研究结果,则可能为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 h
    haith
    觉得应该给文章弄个点赞模式,我觉得很赞。
  • M
    Mr.Zhang
    我一小学同学就是这病死的
  • 左手心的痣
    十多年前,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红斑狼疮这种古老的疾病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这些年来的零星报道,也并不少见。然而,读者朋友们对红斑狼疮的了解,可能仍然很有限,停留在“这是一种绝症”的阶段。

    20年了。。额。。暴露年龄了。
  • s
    sanmuu
    必须要泼冷水啊,这类新闻其实不必要过度。目前是药理实验室有效果,但是药动力学效率如何还不知道。
    并且连临床1期都没出结果。。。药品除非是紧急用来拦截人类迅速死亡的(去年非洲某埃博拉)那是立即投送不考虑任何副作用以及别什么,因为人死了就没意义了。
    但是~标准药品要投送需要进入临床1期,1期主要是研究药动力学和副作用,然后需要2期这个时候开始生物路径,会有很多猴子猪老鼠等等。。。之后才是3期,允许进行人类双盲测试~
    。。。。然后拿到批号后才能正式生产。。。。 动作快的5年(不是太符合流程,特别是FDA不会批准,SFDA是经常跟着FDA的)
    如果正常流程。。。那么这个研究成果变成药怎么也在2027年了
  • a
    assea
    应该是个小概率的病
  • 暮岚荒
    以前一个领导的夫人得的这个病,实在受不了了跳楼了。隔年领导纳新。原配的孩子很可爱,可是。。。
  • E
    EIEODK
    真的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前一直是通过类固醇激素来控制,无法治愈。。如果真的能治愈。。。哪怕是真的又要拿诺贝尔奖哦
  • E
    EIEODK
    听说得红斑狼疮的人因为常年通过激素治疗很容易发胖浮肿。。。真是辛苦了
  • d
    davelv
    凡是读过中学的人应该对这个病很熟悉。中学生物讲人体免疫部分,这个病和艾滋病都是作为免疫系统缺陷的例子。
  • g
    goodtogo
    熬多了会得这个病 我周围2个 都是工作超级辛苦熬导致的 目前到时没怎么 不知道后边会怎么样
  • a
    az6338890
    请不要省略团队两个字
  • 人生已老天难老
    看到红斑狼疮我就想起了FiyingDance
  • s
    sunbn
    红斑狼疮女性多发,好像是免疫类疾病,歌手陈淑桦就是这个病导致沉寂了,吃药吃的人都走形了
  • 梅甘娜
    哎,我有四个同学都是红斑狼疮去世的...
  • a
    abc446707017
    当年看过第一次亲密接触,记得里面的轻舞飞扬
  • 荡秋千的考拉
    见过得这个的真人,初中女生,吃药超级浮肿....
  • w
    woqila
    竟然没有看到喷中药的发言实属罕见。
  • w
    wwwby
    因为这不是使用的中药的研究方法,也不是对中药的论证,而是从西医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一些中药原材料的有效成分以及可以治疗的疾病。
  • w
    woqila
    看来还是要用科技手段把中药材发扬光大。
  • h
    hansongj
    就靠一味药想治愈狼疮不太现实
  • w
    woqila
    也可以像西医那么来搞关键是谁给这个钱,医院是国家的,国家不愿意投入靠企业去开发我估计没那个企业愿意去做这个事。
  • a
    al1116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20年祭
  • s
    salio
    +1
  • P
    Prospx
    傻脸娜不就是这病么,听说都换肾了
  • k
    kuuga001
    呵呵,肿瘤白血病类风湿什么都能治了。
    “有效率”这三个字是博大精深包括很多东西的。
  • 豆豆
    那也比天天报道花边新闻,xx又出轨xx,一些戏子放个屁,都报道,xx是我女朋友都能上新闻,也是醉了
  • q
    qingxin6174
    从国际上来看,药品研发都是企业投钱,没有国家投钱这种事情发生,研发投入排名中,前20家企业,1/3是药企,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高达每年100亿美元。罗氏制药实验室拿下了三个诺贝尔医学奖。辉瑞制药每年研发新药、新化学成分的开销是80亿美元左右,试验的成分只有几十到一百多种。
    所以,能大致看出来,除非能发现某草药与疾病有相关性关系,并且治疗该种疾病可以获得利润,药厂自己就会启动研发,否则,如果连草药能否治疗疾病都模棱两可证据不足,那你准备扔进去多少钱验证有效成分呢,更何况,有效与否都不清楚
    青蒿素成果是上世纪70年代的,但是全球认可是在90年代之后的事情,那是在瑞士制药公司诺华在1990年代末购买了中国专利、开始生产该药之后。药企购买专利,到制药获得审批上市,中间要经历大量的临床试验,这是非常烧钱的,平均每种药的这一过程是要消耗至少一亿美元,对于国际大的制药公司,每年近百亿美元的投入,这种开销扛得住,但是对于中国制药公司,(江苏恒瑞2016年1.8亿美元研发投入居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榜首)与其投入巨资进行高风险的研发,不如把精力放在更稳妥,风险低收益高的药品仿制上面。
    实际上,中国制药并不是没有研究能力,癌症新药方面,也有中国的身影,可参考这篇文章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 ... e/undefinedrss.html
  • d
    d-maxheman
    老婆诊所里原来记账的大姐就是,只能激素控制,经常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