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老板为日本二战战败感到庆幸

  • m
    mmj



    对于日本人民来说,要忘掉二战的残酷简直太容易了——整座城市被炸毁。儿童被杀害。长岛与长崎。骇人听闻。

    这还不包括日本军队给亚洲和太平洋带来的灾难。整个事件都是卑劣的。但对于著名动画制作人铃木敏夫来说,日本的战败算是塞翁失马。

    显然,铃木对所有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破坏感到悲愤。与其他同辈一样,铃木的双亲与他的祖父母都曾和战争直接接触。而且铃木自己也成长在一个看着国家从废墟中复苏的年代。

    生于战后的1948年的铃木是宫崎骏的同事,也是《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电影的制作人。在《龙猫》中,他曾是制作委员会的一员。同时他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的首席执行官。

    经典吉卜力动画《龙猫》将要发行蓝光版本,为了配合蓝光版本的发行,铃木写了一篇名为《西洋迷》(极度西化的日本人)的文章,在其中讨论了战争。

    据铃木所说,“西洋迷”的意思在日本已经变了。一开始,在二十世纪初,“西洋迷”是用来称呼思想浅薄的精英人士。小说《少爷》中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角色“红衬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在战争过后的几年里,”铃木写到,“这个词的意思或多或少地改变了。”

    改变的是欧洲。“一个新的‘极度西化’诞生了,”铃木继续写道。那是对于欧洲,欧洲历史,欧洲文化的崇拜,而不是指责。这类新的西化的日本人的兴趣在于艺术与文化,而不是关于“社会主义”等的政治思想。铃木提到了高畑醺(萤火虫之墓)和宫崎骏。“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天降之物,”他说道。举个例子,高畑醺曾在大学里修了法国文学。

    所以,许多七十年代的人看过意大利人创作的《寻母三千里》, 瑞士人创作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这样的动画。日本观众并没对这些异国的背景和主角感到不适。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铃木说,宫崎骏和高畑醺都想制作有着日本角色和日本背景的动画。铃木还记得宫崎骏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背下的大债,我想去偿还。”

    对于铃木来说,《龙猫》和《萤火虫之墓》已经偿还了那个债。两者都是设定在日本,角色都是日本人。“如今,制作日本背景的动画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但这在那时候的日本动画产业中绝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这一代的日本创作者并没有被灌输“对西方的渴望是错误的”这样的思想,他们能自由地探索西方的文化。而在他们完成探索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有想去讲日本故事的渴望。他们有发现其他文化的自由,也有从新认识自身文化的自由。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不是件坏事,”铃木总结道,“如果日本赢了,我预感它将会变成一个真正令人讨厌的国家。”

  • p
    pazu31
    李梅将军干得还不够漂亮
  • w
    waterfirestart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和三千里寻母不是日本动画啊。。。。
  • 夢桜花吹雪
    “日本背下的大债,我想去偿还。”
  • m
    moyanljx
    日本左派不是死光了么?
  • Z
    ZHAOJING123
    日本左派咋可能死光?一直是能掌握话语权的阶级啊
  • n
    nicholasure
    宫崎骏押井守都是赤色分子,押井守人生最大的愿意就当一名城市游击队员,在东京街头突突突
  • D
    DoloresI
    他其实说的很对,日本对于欧洲的认识,过去总是政治、军事、外交、脱亚入欧

    战败之后,日本没有了政治的争论,开始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立于西方之上的东方文化

    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了,可是后世依然推崇雅典,为什么?雅典留下的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