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见闻两则

  • s
    shamorry
    因为高架主干道修路,每天上下班通勤都会穿过一条乡间小道,以此躲避拥堵。



    如图所示,大概5公里距离,会穿过三四个村子,途径高铁工地,高压供电线路迁移工地。绕行躲避拥堵的车辆,加上工地的后八轮,乡间小路上。村民原本的宁静算是彻底打破了。路重新修好了一个月,又变成了弹坑路。

    早上还好,工地没全力开工,北往南,一般六分钟通过。晚上就费劲了,大车多,村民出行也挺受影响。

    有天晚上,下班南往北过去,开了两三分钟,对向车道都看不到车,很纳闷。到了最北面转弯处附近,才发现了车辆全部拥堵着。

    原因是一个老人,穿着工地工人常穿的脏兮兮的某某建安的衣服,像是受了伤,一瘸一拐地在路上走着,手里拿着一个烤红薯,边走边吃。

    后面堵着一长串车子,居然没人按喇叭。

    又是一天早上,我北往南去上班。这次北往南,靠近高速公路的地方,莫名其妙堵车。对向车道车子一辆一辆嗖嗖地过,这边就是慢腾腾。

    等我开到了,发现,还是一个老人,挎着一个无纺布口袋,里头可能是刚买的菜,拄着四脚拐杖,一步一步在路上挪。路过车辆还是没人按喇叭,都小心翼翼地避让老人。

    忽然想到了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会老,大家都多点耐心,挺好。

    又想到,数字化的时代,对老人不友好的环境太多了。健康码,滴滴打车,预约挂号,没多少是老年人玩得转的。也许,该对他们多点全社会的关怀吧。

    毕竟,以前看多了不会网络支付又搞不清银行卡的老人,坐半天车,跑到社保中心柜面去交社保,那个看了心酸。
  • h
    hummer1114
    这才是文明城市
  • s
    syf_alan
    我早就说过了,汽车是人类情绪的放大器,是一个关键情绪变量。当你身处平和的环境下,你的情绪就会很放松,相反,当你有急事了,你就会摁喇叭,急躁,粗口,路怒。
    而如果你不在汽车里,你又相对温和了。HiPDA·NG
  • 行走的拖拉机
    按喇叭,吓到他,他摔了
    按喇叭的责任
    有判例
    所以
    法治社会 D版有你更美丽~
  • s
    shamorry
    回复4#行走的拖拉机

    情理法,不管哪一种,达到效果就好。
  • l
    lvxin
    城市化进程变迁。很多农村老人还是没法适应。15年前在苏州上班。一条主干道。两个穿着朴素的的老人。看不懂信号灯。一直挥着手。做出挡开车子的手势想让车子停下来。让他们过马路。我停下来跟他想跟他们讲怎么过马路。语言不通。最后只能带着他们过了马路。。
  • s
    shamorry
    回复6#lvxin

    好人!
  • y
    yorksa
    不可否认,公众道德水平在提升。
  • d
    dachongqhd
    科技的进步也让很多老人掉队了,没办法掌握智能手机就影响了很多日常生活,这还不算各种挖坑的APP。。。
  • s
    shamorry
    回复8#yorksa

    确实是的,仓廪足而知礼节
  • z
    zalara
    靠道德没用的,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差异,合理合法才是发展的方向
  • l
    lih168518lyq
    回复4#行走的拖拉机


    如何判断是车主摁喇叭导致的,无法固定证据
  • h
    hsw777
    刚刚走这条路去洛阳,堵的不行,又窄。不如走武进大道啊 iOS fly ~
  • c
    cyenux
    一直觉得,这种事情政府应该出面介入,体量这么大的互联网企业,投一个小团队专门开发给老人的 UI 和交互,真没有多大成本
  • s
    sunsking+
    我们在这里村道直接限高杆/限宽水泥墩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