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在引爆的危机之----P2P

  • l
    lrevolution
    个人感觉,p2p发展到今天这步,郭嘉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好的初衷造成一个极坏的后果。
  • B
    BIOer
    223max
  • 大胖胖
    这个tg上有朋友总结过了,有钱人潇洒的过一年相当于普通人过一辈子,骗来的钱先花个够本,一辈子也值了。
  • 盾甲队
    @acepop 海豚不要看到这种贴就@我。。。。

    老实说,作为一个p2p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我并不反对lz这样大部分非金融从业者的观点,而且还很支持

    先说说我的故事,自己搞了九年金融,从证券起家。从业第二年就赔了120万,在几乎所有能贷款的银行全部贷了款还客户钱(这一点反而成为了后来进入p2p行业的契机),其中渣打、花期这些外资银行,信用贷款12.8%利息等额本息

    哪跌倒哪爬起来,我一直坚信一个行业能迅速亏损就能迅速盈利,过程不多说了,证券做了五年后,几乎在最黄金的时候开始销售信托,直到2014年

    其实在2014之前的两三年,已经接触了不少p2p行业的信息,机缘巧合在这一年进入了这一行。说实话,之前一直做的传统金融,哪怕我自己的观念也觉得p2p是骗人的,抱着进这行混点钱的初衷去了。

    刚从业的第一家公司是做个人车抵贷款的,进公司两个礼拜,开始觉得这个行业对我这个80后来说是一个不亚于07年股市和之后的楼市一样巨大的机遇!原因有二:

    第一:头两周一直在公司贷款端工作,不得不承认真的是不了解,社会上的贷款需求有多么巨大!贷款端几乎每天早上9:30开始排队,每天几百人次进出!观察了贷款人群,也并不都是大众所以为的社会渣子,可以说包含社会上各个阶层,从老赖到企业主到上班族到富二代都有。

    第二:因为自己之前亏钱问银行贷过款,深知贷款的利润有多高。只要是真正在做个人对个人的,随着规模不断在扩大,哪怕坏账10%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要用心研究市场,之后慢慢把坏账率控制下来就行。

    有需求、有利润,业务模式清晰,所以觉得完全能做,于是马上开始把所有的资源开始往这个行业转移。

    直到今天,我只换了一家公司,现在从事的公司也是完全做个人对个人的金融服务,做两万以下额度的信用贷款,利息和服务费当然是很高很高。说白了,公司就是提供了最便利的金融服务(从进公司到拿到钱只要30分钟,当然不会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然后赚取了银行信用卡业务不愿催讨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信用卡逾期银行的催收力度很小,而我们可能逾期两周就会直接上门,对于借几千一万的老百姓来说,这种催收力度是他们吃不消的)。

    当然,p2p在毫无监管的环境下发展了那么多年,可以说今天90%的平台就是骗子!很多号称自己是做神马项目的平台,要么是为了忽悠老百姓、要么是完全没有风控措施;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平台,不是说他们不想好好干不想活下去,而是之前自己挖的坑太大,难以填补了。所以,综上所述,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要凭自己来选择一家靠谱的平台几乎没有可能,这也是我开头同意lz观点的理由。

    如果tg的朋友有亲戚已经在投资p2p,那么教几招分辨方法:
    1、绝对绝对绝对不要看排场,没有利润的平台必定死;
    2、一定一定一定只选个人对个人的平台,理财和贷款端数量的比例在1:3为宜,比如全国理财分公司10家,贷款分公司30家;
    3、理财端的细节没啥好问的,一定要搞明白投资平台的贷款端细节,怎么贷?贷给谁?坏账比例?生存了多久?了解这些来分析平台能否盈利;
    4、最后一条,也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尽量去平台贷款端去亲眼看一下,甚至尝试去贷一笔,看看是否跟业务员介绍的情况一样。

    最后,这个行业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多,随着风险的爆发,也一定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所以,无论平台的真实实力如何,都不推荐没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再进入p2p投资。

    以上,广告就免了,祝大家投资顺利

    [本帖最后由 盾甲队 于 2016-2-10 23:57 编辑]
  • b
    bsseven
    LZ屁都不懂又来教学,楼上是业内,我了解的情况也是这样,P2P本身是好的,好的平台利润绝对能够支撑十几个点的利息,但是主要是缺乏监管,骗子太多
  • r
    rbt12345
    看到最后喷了,银行和p2p一样?楼主您上点学吧!
    银行短期理财配置的债券资产风险小多了,大部分还配置了利率债,这和p2p一样只能说楼主你家的p2p行业屌爆天!
    城投债靠谱我觉得问题不大,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债置换,没啥风险了,觉得不靠谱的我建议还是利率债上吧,美国十年国债收益新低,国内可能还有一波小牛。
    余额宝就是天弘基金的货基,实话这都没整明白还不相信这个不相信那个,也是醉了,赶紧取钱回家吧钱藏好!
    最后国内银行是风险最低的,绝对靠谱的,一块是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商业主体,对风险天然排斥宁可收益低,其风险控制也较为健全完善,另一块就是国内资本市场还不是完全开放,管制较严格,各项指标都还行,尤其是我们还有政策银行,我觉得如果银行都不信,大可以去传销和p2p了,国内没一个比银行还相对靠谱的了
  • 不吃胡萝卜
    求解惑,是不是现在银行的理财不能买了,存定期就行?
  • j
    jack_durden
    LSS受教了
  • r
    rbt12345
    听他扯淡,连银行理财资产端配置的资产是什么都不说就扯淡要违约,以为银行理财和p2p一样忽悠呢?银行理财产品配置的资产都要银监备案并且与负债端一一对应,短期理财很多都是配置债券,存单甚至货币市场资产,违约他妹妹去,就是大量中长期资产也比较靠谱,比如早几年的信托,14年的高收益城投,部分信贷资产,ppn,也有信贷转标准化的,当然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确实有风险高的,麻痹收益也高啊,而且目前国内几十万亿理财的盘子违约的有100亿么,工行中诚信托的也只是第三年没有收益,本金无忧,前两年年化我记得10%,有点良心,这和p2p比
  • l
    lianxisheng
    P2P真的很危险,现在一般12%左右,好多大妈往里投钱,前面几期都拿到利息了,所以很相信,口口相传。
  • m
    mting
    我比较传统
    唯一的投资就是买房子
  • k
    kaixin001
    别的不想说,就楼主认为没有实业能支撑10个点利息就看出你不懂企业运营。资金是周转,利润率和利息偿还能力怎么能对等评估。现在国内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所有成本就是10左右,只高不低,如此说来都活不下去了?
  • b
    boban
    23333,说p2p的还有点道理,结果最后夹带私货,把火都引到国有四大银行上面了。 大屁股,你还是贼心不死,整天替给你钱的一方散步中国崩溃论啊。
  • r
    rual99
    我是一点不怕银行崩溃
    如果工农中建都崩溃了,那全国基本也就完了,你的钱存在银行里没了和放在家里保险箱没啥区别

    除非趁早移民,如果还待在天朝这条船上,那只能无条件信任了,毕竟如果船要翻你只要在船上怎么折腾都是死
  • d
    deathstar22
    大屁股又来夹带私货了,tgbxs
  • r
    redwanghb
    tg是不是要崩不知道,你坛经济大拿们怎么总也搞不懂净利是怎么来的呢?
  • c
    cynic0522
    向您学习,其中一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私对私才靠谱,平台就当好一个平台的身份。挑选一番后选择了俩产品进行投资:一个是某蛋(债权拆分到每个个人接待方),一个是某米钱包。但还是觉得不踏实。
  • w
    west2046
    星巴克算事业吗?星巴克没10%?


    P2P确实大部分都不靠谱!
  • 凤凰
    凡事走的早肯定有得搞
  • k
    kelaredbull
    posted by wap因为前几年傻子太多赚钱太容易
  • l
    liq1014
    楼主说实体经济利润率不到10%,可能是看了一些上市公司年报什么的。可是要知道年报里的净利已经扣除利息了。
  • 雾桑
    拿净利跟利率比也没太大问题,实体净利率太低资金就往其他地方跑了。

    我那一堆客户以日资为主,融资成本在3~4之间,没有一家超过10,没有一家。很难想像他们的融资成本超过10的话财务报表会难看成什么样子。
  • 爱骑车的胖子
    很多利润高于10的行业 但是人家要么不借钱 现金流好的不行

    要么银行都是跪求借钱给他们
  • 秃猫
    融资是体现在现金流量表当中的,财务费用这块才在利润表里出现,净利润10%和毛利率10%是两个概念,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毛利率至少30%以上才能勉强打平,把这两个利润率的概念混在一起只能说明楼主的无知。另外融资有杠杆效应,能融资的金额和资产负债表有关,否则完全是空手套白狼,就根本不是做实业了。
    顺便说一句,我发现tgfc里面金融橘子,律师医生都有不少,但是专业财务人员几乎没看到过,不知道为什么。
  • 柯布西耶
    就是高利率贷款么,本质都是贷款。

    然后把款很容易地贷给还不起的人,这不是次贷是什么?

    读书不能读死,像你这样读基本上就完了。

    [本帖最后由 柯布西耶 于 2016-2-11 10:37 编辑]
  • 柯布西耶
    其实这种玩法在经济天天向上的时候没问题,现在嘛,经济下滑,利润空间被无限压缩。玩不好就等着死吧。
  • B
    BIOer
    看了下港股,喷了
  • C
    CloudWong
    利润不到10%?做生意的哪个毛利不在100%以上?
  • B
    BIOer
    我们行业是国际原料贸易,毛利5%就谢天谢地了

    本帖最后由 BIOer 于 2016-2-11 11: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为谁涅槃
    你说的是零售业吧?毛利100%的除了餐饮业里面一些小店别的我还真没见过。那些小店除去老板自己的工资的话也剩不了多少。我做教育培训行业,看着钱哗哗的过,最后利润能剩10%就烧高香了
  • C
    CloudWong
    是,批发业只能靠周转率了。。。。。。
  • 盾甲队
    看大家讨论的很积极,就再说啰嗦几句

    首先说利息,传统的个人对个人,月利都在2%以上,两年起借,名义利率年化24%。实际上,由于是等额本息,每个月要还本金,所以对于平台来讲,收回本金马上又投入借贷,实际毛利几乎要翻番。给投资者年化12%,运营和获客成本15~18%,5~10%的坏帐,基本可以运作。(我现在所在的平台,日息千2.5,每周还款,对于平台来说赚翻了)

    其次说坏帐,p2p平台大多是个滚雪球的过程,举例,第一年平台规模做到1000万,由于经验不足出现20%的坏帐率,就是有200万坏帐。但第二年,随着平台发展,可能规模就到一亿,真心想做事的平台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坏帐开始能够把控。然后第一年200万的坏帐到第二年来看,才2%。随着平台不断做大,其实也就是杠杆不断放大,最早的高坏帐率不断在被摊薄。

    最后说利润,这个行业有一些“小而美”的平台,最早老板创业可能就是从一两百万开始做起,两年做到几十亿规模,哪怕利润才2%,也要上千万。如果坏帐还能不断控制下来,老板过的其实真的很滋润。而一些看似很强大的平台,其实不是真实实力有多强大,而只不过是融资规模大而已,也就是吸金力量强大。由于资金进入太多太快,钱拿在手里成本很高,老板只得选择在借贷上放宽一些,最后自己挖的坑太大,就很难填补了。

    总结,这个行业能那么火,主要是因为没有监管,一个私人老板第一能随意开设网点、第二可以随意放大杠杆。导致道德风险无限放大,一个土逼老板,可能几个月卡上就多了几千万甚至上亿,是一场很大的考验。

    说了这么点小内幕,希望有思考能力的朋友们对p2p能有个客观点的理解。其实对于业务已经上轨道的平台来说,唯一的风险就是政策风险,完全没有必要跑路。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就是普遍的大叔大妈们,由于缺乏思考能力,也懒得去网点实地考察,他们只会听信业务员的一张嘴和高大上的宣传,所以他们是没有能力来区分平台本质的。这一点其实才是最大的悲哀。。。。。。
  • u
    u571
    不早说了吗,一年期贷款利率2倍以内都还算相当安全,超过了你们自己想。

    还有,民间民资拆解利率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诉你们每月1分那都是低的一比吊糟,如果一个营业额1亿以内民企它毛利率连20%都没有

    我敢保证最多1年内铁定倒闭
  • 真忘私绵
    ls真业内
  • p
    pspgo
    84楼干脆明说哪几个平台靠谱哪几个不靠谱吧都是成年人盈亏自负
  • 司空怜
    专业财务人员没空上2000w tg可以理解,但是连会计专业出身的都没几个就不太可能了,估计光在笑不吭声
  • x
    xt125
    专业吊打大屁股
  • k
    killmesoftly
    利润高的行业还是有的,我所在的医疗器械基本净利在20%是有的,个别子产业更高。我们公司亚太部分这几年的营业利润在30%上下,欧洲和美国惨点但15-20%是有的

    但走上正轨的制造商基本不缺钱,我们公司短期负债几乎没有。有潜力的新兴制造商也不缺钱,热钱在不断涌入,只有中间商是真的缺钱。但基本都是关键时间拆借不超过1-2个月,否则利润会被吃掉

    但类似这样的高利润行业还是太少且规模太小,装不下那么多热钱
  • h
    handsomeken
    器械也要看吧,一类估计比较难,二类三类的肯定利润高。
    中间商的作用呢大家懂得,没办法,所以上下两头盘剥,不过也不少赚吧。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6-2-11 16: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h
    handsomeken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还是另找个名字比较好……
    把贷款给还不起的人在更多行业有,十年前在大马看广告就是贷款买宝马,一个月还超低,还听说各种老人把退休金一次性拿出来买车买房投资的,真是作死。现在大陆也在这条道上了。
  • k
    killmesoftly
    中间商的实际毛利是15-20%(扣除你懂的费用之后),还需要合理地避税才可以

    这几年中间商整合得非常厉害,说到底没有充分的资金越来越玩不转
  • f
    frostboy123
    现在全世界的金融产品收益能超过10%的有几个?说白了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抱着不切实际的获利想法,那么既然合理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那自然有骗子填补空缺,当被骗子骗得内裤都没有的时候又来唱衰经济,这逻辑简直醉了。
  • e
    eva2015836
    看兄台比较专业,借贴问一下,京东小白理财风险如何,好像买的理财产品都是保险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