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zz

  • 大尾巴兔
    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
    五年前,他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四年级。他可以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参加了我们所的入学考试后,研究室建议我考虑他。面谈后,我同意了。
    事情开始得非常顺利,他请我担任他大学毕业论文的导师,我给了他一个解矩阵半张量积方程的小题目。讨论了几次之后,他就做下去了。他很快进入角色,做了一些小的结果。他的毕业论文,我修改过。后来他告诉我,得了“优”。我也比较满意,觉得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硕博连读的第一年,他在研究生院上课,接触不多。第二年回所,我很快发现了他的优点。从素质上说,他数学基本功扎实,和他讨论数学问题是一种享受。一些需要细想或计算的问题,交给他就好了。少则数小时,多则一、两天,一定会给你一个“Yes”或“No”的解答。
    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例如在讨论布尔网络可控性时,他首先发现了控制传递矩阵的特性,我们一起,很快导致了一个很简洁的能控性公式。这个公式不久后被两个以色列人重新发现。碰巧我是他们文章的审稿人,我告诉他们:一模一样的公式我们已经发表了。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结果,后续引用也很多。没有他,这就不是我们的了。
    他在实验室口碑很好,他负责研究生的一些组织工作,很负责,室领导也很满意。他被认为是室里最用功的学生,白天、黑夜都在实验室干活。虽然家在北京,但周末常不回家,有时回家看看,半天就回来了。
    他几乎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听话出活,对我的要求(现在反省可能有些过份了),从来不说:“No”。我渐渐地被他感动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我跟他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他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当博二开始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多了。为了他的成长,我对他提了个要求:30%时间做研究,70%时间念书。这一年,他主要上了微分几何以及相对论的课。另外,由于自己主要在确定性方向工作,我不希望他在随机方面有缺陷。
    我让他自学“随机过程”,每周报告一次,用的教材是Z. Brzezniak, T Zastawniak, Basic Stochastic Processes。我要他连每一道习题都要讲清楚。到了第二学期,听众只剩我一个人,我们还是一直坚持到讲完。事实证明,这些结果在他后面关于概率布尔网络及混合策略博弈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我自己一生吃了英语的不少亏,因此,我一再强调他英语一定要过关。从博一开始,我每年都安排他出国开会至少一次。博三,在我的协助和支持下,安排他到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进行学术访问。上个暑假,他到英国Glasgow访问了两个半月,他明天就要去美国Texas Tech Univ.访问四个月。新加坡的Xie教授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他有一张令人羡慕的成绩单。他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至少一半是国际会议)。还有一本和我及我另一个毕业学生合写的专著:“Introduction to Semi-tensor Product of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World Scientific (600 pages)。他的论文包括IEEE TAC的Regular Paper (第一作者),Automatica的Regular Paper (第二作者),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 (第一作者),等等。同行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章的份量。
    他还有若干在审或待发表的文章。例如,他在Glasgow大学访问时写的一篇文章。他曾要求我参加,我要他把我名字去掉,给我道个谢就行。我就是希望培养他真正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这篇文章投IEEE TAC,最近编辑部来信,作为 Regular Paper,一次就接受了。IEEE TAC是IEEE CSS的旗舰杂志。
    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若干种奖学金,今年得了数学院的院长特别奖。他还得过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他才二十五岁!我对他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他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
    我坚持要求,他毕业后到国外做两年博士后。他已经得到英国Glasgow Univ.和瑞典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博士后邀请(注意,不是“申请获准”,而是“邀请”)但我认为他应当到正在最前沿做最好的研究工作的地方去。半年前我和UCSB大学的一位当红教授联系,他当时口头同意接受他。不久前在日本见到该教授,确定在今年CDC两人见面一谈,算是Interview罢。
    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矛盾出现在半年前。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后来,他同意了我这样的建议:先做两年博士后,两年后再做决定。我跟他明确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
    时间过得飞快,上周五,他突然对我说,北京某中学给他Offer,要在本周二(今天)前签约,而他明天就要到美国去了。我一下子急了,和他谈了两个钟头。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好话是:“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坏话是:“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怎么可以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我告诉他:“你一定会悔的。”可不管我怎么说,他就只重复一条理由:“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最后,他答应再好好想一想,大家就不欢而散了。
    周一见了他,就问他想得如何。他说回了一趟河北老家,和父母以及老家亲戚都谈过,他们都支持他。我傻眼了,说他们不了解科研,也不了解你的情况,你应该和教授们谈谈。昨天,室里许多人跟他谈。我还搬兵找到陈老师,心想:“我的话你不听,老院士劝你,总该听罢?”陈老师是个爱才的人,一听这事也急了,立刻答应:“我可以找他。”可惜,陈老师似乎也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昨天我们对他是连番轰炸,直到晚上,几位年轻人,还有一位来访的年轻教授,一起请他吃饭。准备在席间再劝劝他。
    昨晚我回到家里,饭后一个人发呆,欲哭无泪。我曾对他说过:“我的底线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你的,我不会强迫你。”那位访问教授背后曾问我:“你明明是为他好,明明知道他的决定是错的,为什么不能强迫一下?”这勾起了我的心病,我告诉她:“因为强迫儿子按我的意志生话,我把他逼上了绝路。我不能再……”
    昨天晚上十点多,我实在忍不住,给一位年青同事打电话。他告诉我:他们的“鸿门宴”还在继续,只是仍无进展。现在,也许他正在签约……反省自己,我一直把他当着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总是像父母亲一样强行安排他的一切,很少了解和尊重他的意愿。我对这一切的解释就是:“我是为了你好!”可这够吗?
    现在的我,是又一次“哀莫大于心死”。可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程代展,2012年11月13日
  • s
    sherlockboy
    酱僧艹,你怎可以伤了师傅的心。
  • r
    realbobo
    个人认为作研究应该需要一个单纯的环境,他的环境决定了他的选择
  • 别开枪
    我认为没错,有些天分的人看到天分被浪费,真的是很痛心的。
  • l
    leyoung
    我有罪,我从开始看第一句的时候就在想这一定是一篇基友文
  • 沉睡城市
    做好了科研,本质大多数情况下是造福中国或者人类。

    可惜,眼下的中国失去了这样一个能造福的好苗子。------中国没这福气。

    怪谁?学生?教授?

    按照“迷信”理论来说,福气是自己攒的,也是自己丢的。
  • 刘泪
    第一句话:可惜了
    第二句话:认命吧

    从最后来看,这娃的选择不会比继续搞研究走得更好或说活得更好。
    估计是要急着成家吧,干研究10年之内肯定不如当老师。

    [本帖最后由 刘泪 于 2012-11-15 15:49 编辑]
  • 天天吃白菜
    个人觉得有点可惜。不过中国这环境,就算你做牛逼了,将来不也是移民一条路~~~~而且英语好啊,移民妥妥的
  • 刘泪
    就算移民,做研究的也比个中学老师更吃香,以这研究水平去移民,美帝抢着要。
    当老师确实不是不能研究,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废了的概率大太多了。当了老师尤其是中学老师,哪还有那环境安心研究。

    认真做研究的,十年寒窗,心里欲望多点的真扛不住,一没忍住就下海赚快钱了。
  • t
    task
    posted by wap他就是放弃去国外了啊
    你有没有看文章啊?
    在国内当教师

    本帖最后由 task 于 2012-11-15 16: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天天吃白菜
    所以我说可惜~~~~~换句话说,我要是作者,我也会极力挽留。
  • 业界良心任天堂
    这人学历高脑子又好使,以后入个党,再混到个中学校长,运气再好点混到个教委领导就可以日屁民了

    日子绝对比去国外搞狗屁研究舒服多了
  • m
    mitsu
    两人都没错,只是国家、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遗憾而已...
  • o
    oracle
    @oracle mark
  • f
    fujin
    唉。。。
  • h
    heven2004
    +1,我一直在找“谢谢大家,我们已经幸福的在一起了”这句
  • 一条僵尸
    呵呵呵,其实做科研也没前途。我的选择也一样,做了31年的处男。那时我在超市里想买瓶1.7元的百事可乐都要琢磨20分钟,狗都过得比我好。

    [本帖最后由 一条僵尸 于 2012-11-15 17:29 编辑]
  • k
    k62163
    25岁就想着老婆孩子是不是早了点?
  • 死命遭唤
    啥??百事可乐一块七?!!!
  • l
    lacrimosa
    科研个jb,IEEE TAC遍地都是中国人的第一作者,没啥可吹的吧。博士3篇IEEE TAC还差不多,后面两个分量还不如IEEE TAC20%吧。world scientific不就是个投了就发的东西么。
  • 一条僵尸
    那时候新闻里整天喊着要防通缩呢,然后房价就翻了一倍,你回忆一下是几几年。
  • 一条僵尸
    老板是一夜失眠,我那时是夜夜失眠。
    我爸说他一辈子存了40万快要给我买房(还说以后要给我烧饭吃帮我带孩子)然后家里为了省电费有线电视费连电视都不看了,热水器坏了也不修,家里就是个垃圾堆,全家穿着打扮就跟叫花子一样。我妈于是受不了了要跟我爸离婚,60多岁的人了天天在家里打架。女朋友见识到了他们的厉害立马跑了。
    草泥马个B,这世道什么人都有,即会哭穷又会玩狠的还会玩阴的。

    穷人家的孩子千万别读博,玩不起,耗不起。

    [本帖最后由 一条僵尸 于 2012-11-15 18:28 编辑]
  • 善良的大灰狼
    唉,高高兴兴的活下去吧
  • 人民军医2
    亮了。难怪当官的都操屁民,原来屁民都是人精
  • 刘泪
    实话实说,这是你家里的问题,和读博无关。
    虽然我不爱学习,上学时成绩极差,读博的穷同学还是有一两个。
    穷?我那同学的上本科的学费都是高中的校领导帮解决的。
  • 去日留痕
    参见电影《心灵捕手》
  • l
    laarcenciel
    新加坡的Xie教授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看到这个很亲切。我当年同寝跟着xie lihua教授读博士,白天睡觉晚上实验室dota,小伙子还是清华本硕毕业的,本来xie老板很看好他,最后无奈放弃了让他拿了个硕士走人。

    现在回头看看也没啥不好。我又海外博士海外博后的最后也就回国当个校聘副教授每个月一点钱,一天到晚忙着写基金发文章累得半死。那室友没读完博士但现在应该还在新加坡公司工作白天上班晚上dota吧,呵呵。

    其实人这辈子不是读书这一条路的。我是这条路走到了黑,无论如何不会让我儿子以后也读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