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约稿,讲讲尼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 异教徒
    没错啊,你狗又没法律条款保护私有财产,一切财富都只是暂存你这里,一直都有这个觉悟

    但这和你选核心资产有什么关系,真到收缴你资产的时候,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30年后,

    为了这个可能性当下就不需要筛选资产质量吗
  • b
    bear123
    看来你不是人行、银保监的就是银行风险条线的
  • 奇迹的黄昏
    根据情况恶劣程度选择对TG威胁最大的资产咯,问题你也不知道情况恶劣到什么程度不是
  • 上海狗狗
    没有钢贸的坏账,可能都没有四大AMC的落地,这么看的话,是不是把钱投给城投政信反而更好一些?起码国家这个层面上是一盘棋,左手倒右手的事儿:家里老三败家子,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老大你去替老三把钱还了,这有啥,反正钱都是老子的。你看的挺准,现在就是国家在操盘,手伸的很长,有好有不好吧
  • s
    shinsuke
    mark慢慢看
  • 上海狗狗
    所以现在看看好像权益比固收还安全点,就算亏也不至于内裤都没了。如果加一些对冲机制,一年10%的收益并没有那么的难,市场好一点,60-70也出来了,易方达那只蓝筹不就70%了?还是得跟着国家政策走

    我从疫情期间开始在泥潭说关注股市和一线楼市,这两波全抓住的人,今年最后两个月可以给自己放假了
  • S
    Satyrstar
    Mark~
  • 中央情报局
    我就问一句,房还能买吗
  • 2
    2047
    你去搜搜青海省盐湖债务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地方领导不是傻子啊,就是因为的确有成功案例才敢这么干
  • b
    bear123
    看来你不是人行、银保监的就是银行风险条线的
  • 秃猫
    哈,那是轮不到我们个人的,因为大多数人的核心资产早就填进去换成几块不值钱的砖头了。
  • r
    realsquall
    现在还远没到风险最大的时候,一点点企业债还不出了,只占所有债券市场的0.3%左右,就说系统性风险为时过早。
    本来就不该刚性兑付,本来就不该那么多固定收益类产品,想着国家兜全底,全是巨婴思维。
    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不要什么都让政府来接盘。
    目前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率还不高,衍生品风险也不大,银行还主要靠息差盈利,固定收益类产品在逐渐向权益类产品转向,这个过程肯定充满一些变数。但是哪有高枕无忧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存在风险,但风险代表着进步和附加收益。
    刚性兑付原本就是臃肿不堪的经济结构,是毒瘤,敢于打破刚性对付,敢于在海外疫情期间不大放水,是人民币国际地位带来持续提升的大好机遇。
    在风险中看到机遇,才是专业人士的视野,只看到风险,没看到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毫无意义。毒瘤破掉,肯定会有短期风险,但敢于让毒瘤爆掉,才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真正的底气,和未来发展的基础。
    股票实行注册制改革以及进一步执行退市机制,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个环境下,我反而觉得中国金融市场将逐渐抛掉包袱,慢慢与真正成熟的国际市场并轨起来。
    我的建议是,少碰固定收益产品,多看量化产品,例如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或者市场中性以及CTA的一些基金,个人少参与股市投资,或者以小仓位适度参与自己熟悉的股票。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0-11-18 13:34 编辑]
  • f
    folkfox
    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很正常。社会主义国家居然还能有系统性风险,那就很诡异了,呵呵。
  • 奇迹的黄昏
    难得同意你一次,至少这个方向是对的,不打破刚兑,不打破兜底,永远会有寻租的xjb搞
  • z
    zoy
    能不能举几个例子,什么才算做核心资产呢?
  • r
    realsquall
    核心资产其实就是这个国家将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资金面最关注的地方,例如消费龙头、医药龙头、科技龙头等,这才是核心资产。其他泛核心资产的也就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次新房、黄金等等,在不同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核心资产的定义会发生变化,个人无法打破这种闻风而动的顺应周期行为,就根据资产面的情况进行合理配置,适度增加或减少对应资产仓位,以及交于金字塔顶端的优质机构操盘。
  • 冻死的鱼
    本币债对政治稳定(科学养鹅)的国家不算事
  • a
    ajajaj
    都是小事,鹅熬熬就过去了
  • 农农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100万亿-搜狐网10月12日
    政府债25.8万亿-北京商报11月17日
    其中是否包括隐性债?是否包括广义政府债?
    社保、养老保险不提
    光是广义政府债就远不止你说的0.3%,你说的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这个我认同,但是楼上那些债券大佬绝对不希望打破,躺着赚钱谁不愿意?
    那打破多少刚性兑付?怎么分布?遗留问题怎么处理?这套方案现在没人能提出来。现在很多城市的基建已经停不下来了,因为他们需要项目来做产品,才能继续融到资,相当于被金融牵着走。这还算好的,独山县这种,他上不了项目,做不了产品,融不了资了,怎么办?他的刚性兑付可以预见一定会被打破的,后果谁来承担?
  • r
    realsquall
    毒瘤必须要破,归根结底还是全民承担,没得跑,这才是市场化的意义。全政府兜底,因为资产总量的提升,已经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前面说了不要碰固定收益类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 炎之女皇
    国家不兜底是什么意思,是中央不管两个三角以外广大地区财政了吗

    那这些地方明天还认不认中央
  • 真TMD是个粪青
    现在许多固收都是有门槛的,债券个人合格投资者从300万到500万20天日均,还是有不少债不能买,信托什么也都是有门槛的。

    真爆了亏得都是有钱人,人民群众全是看热闹的,平常看你们豪车美女的就不平衡了,真亏钱倒霉了人民群众高兴啊。

    最多也就是要考虑银行公募机构那些,他们许多其实也是拿人民群众的钱玩,不过只要不是系统性风险大规模暴雷,他们也有办法做账扯平。
  • m
    mw1014
    你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本质。刚性兑付的最大群体是政府融资平台,这和实体企业不同,他们的还款来源就是借新还旧和政府协调资源,不是自身经营,当然他们融来的钱也是政府用掉的。平台的报表里也有大量对政府的应收。一家平台出了问题,就意味这里的政府无法协调出资金了,那么当地的平台都会遭到抛售和无法新增融资。这个危机还会蔓延到全省。国企违约毕竟钱是用于自身经营,做生意有赚有亏正常,平台的钱可都是给政府的。只要政府还希望通过平台融资,城投信仰打破就很难。当然你维持一个高利率准国债对实体经济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实体违约越来越多,城投依旧坚挺这种伤害就越大,相应的套利空间也就越大。

    回来说投资,资金量大一些个人投资者远比机构灵活,拿前几天净价5块买永煤债的来说,这次付息后成本也就5块钱,不论是50%转股50%兑付还是展期,都有的赚。债券违约不代表不能收回本金,城投的玩法就更多了,比如类白骑士拿后续工程的玩法。
  • y
    yy208yy208
    毒瘤爆了就会死人,对毒瘤只能遏制,使其萎缩。稳健派首选远离风险,在风险中找机遇和炒A股没啥区别。
  • 农农
    p2p才上万亿就引起那么多群体事件
    我说的政府债是25.8万亿,占我国债券市场的25%以上。
    你说企业债只有这么一点点,到底是多少?100万亿的0.3%,3000亿?光永煤暴雷建行所涉就是200亿了,我国永煤这个体量的公司就不到20个?
    如果金融风险只有你说的这个体量,他就不会成为我们国家目前的第一任务。
  • 宏亮
    中国没有金融系统,哪来的系统风险,哈哈马二副说的吧
  • r
    realsquall
    没办法,逐渐要让其萎缩,刚性兑付不打破,才是真正影响根基的,你说的一切不就是佐证吗?
    按照你的说法,质押多的上市公司突然暴雷了,国家也要兜底吗?
    退市公司,老百姓亏惨了,国家也要兜底吗?
    国家有那么多钱给你兜底吗,你觉得是居民养老金,医保,公共服务等资金缺口重要,还是这些有钱人钱没了更影响根基?
    企业债即使暴雷,最差结果就是企业破产清算,债权人多少能分到一点,真的完全归零,那就要让资金更加当心投入这些企业,而转向更优质资产。
    所以打破刚性兑付一定会让资金更加灵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金融体系的韧性。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0-11-18 15:00 编辑]
  • s
    shrocksun
    第一次有人吧泡沫捂着,等到涨到完全捂不住变成核弹爆掉引发大家一起完蛋的政策说的这么好听

    下巴都掉了
  • m
    mw1014
    政府当然可以不兜,但是以后也不能靠这个融资了,这就是博弈。中央本来就是要让这部分萎缩然后再处理的,当时去杠杆就是这个思路,感谢川普上台,狠怼了一把,外部压力大不敢去杠杆搞出问题了 让我们又赚了四年的钱,所以我不是川粉但我支持川普。
  • g
    gm10000
    下面是我同学群里一个人说的 比较高大上我插不进嘴 各位大佬能不能从专业角度评论一下?

    做平台融资,我敢PS公章、发假文件,因为有后续融资跟上,不会出信用风险,银行也不敢诉讼,个人没法律风险,房企我要敢这么干,后续资金跟不上,到期还不了,一但被银行诉讼,就会被送进去的

    没事,玩坏一个平台我再建个新的玩,,城投玩不转了,玩基投,基投玩坏了,再玩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呵呵
  • 异教徒
    全国前1%的房子和上市公司股票,数字不一定准,更可能是千分之一以内,风险来临的时候这类资产反而会上涨,因为有避险属性
  • r
    realsquall
    你看反了吧?我恰恰表达的是和你相反的意思
  • r
    realsquall
    所以这种投机资金恰恰是毒瘤,需要连根拔起,因为没有效率的资金会造成资源错配,这也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 m
    mw1014
    其实这就是行政扭曲市场出现的套利空间和乱像
  • i
    iceliker
    不需要讲道理,道理各级监管难道不知道,那些金融橘子难道不清楚

    只要做到不碰就行了,所有自己看不懂的理财全都不碰,他们炸不炸随意
  • r
    realsquall
    就是这个意思,以后企业债爆掉将是常态化
  • 上海狗狗
    有人建议把所有地方的城投债全部打通,原本十个坛子八个盖,现在一百个坛子八十个盖,拆东墙补西墙效率大幅提升,哈哈
  • 上海狗狗
    现在市场上多大规模的债知道吗,平均打折30%好了,是多大的体量?影响多少机构多少投资人?嘴一张就是打破刚兑才是幼稚的
  • h
    hms
    能不能讲简单通俗点,屁民是不是该继续买房
  • w
    wayne_qwy
    好长
  • 秃猫
    核心资产就是能够为你持续带来现金流入的现金奶牛,就是国家死死不愿意放手给民营资本的那些企业,过去是盐,后来是石油,矿产,港口,银行,现代是烟草,电信,电力等等。至于社会资金看好的,那是因为他们拿不到那些资产,只能赌未来的可能性,然而真的做到核心资产了,一定会被收编的。
  • n
    newaxis
    TG就这艹性……
  • t
    tg45
    比如中石油和联通电信的股票吗?
  • 5
    532
    中石油前几个月解释成品油地板价,说是原油低于xx部分的差价产生的超额利润直接上缴郭嘉

    就这尿性的企业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在股票市场上市,也是我朝体制创造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