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球怎么了

  • b
    blood
    -1
    +1 +1 +1……
  • l
    langke888
    地球真美~保护自然,经济发展~始终无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 r
    rsizkok
    昨天又把后天看了一遍..
  • b
    badfly
    乞力马扎罗山
    真想去这看看啊
  • 利露
    我1不开车,2不怎么坐车,3吃素,每月用电不超100,用水不超3方,不超生,不乱扔垃圾,关我鸟事
    倒是那班共舞猿有事没事拿着陆地巡洋舰去飙车,有事没事去吃上万的饭,有事没事整夜在广场开着几千瓦的大灯照着他们的政府大楼,有事没事去开着那些柴油工程车去挖路拆楼,现在倒叫我们去环保了,我操!!
  • 大头木
    应该把人类的干预也列入大自然的进化表里

    即使人类最后被毁灭,也只是大自然的选择
  • f
    flyingheart
    不是地球怎么了,是人类怎么了。
    人类毁灭不了地球,人类只能毁灭自己
  • h
    handsomeken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终究是矛盾的。
    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源消耗最多提高效率,但很难降低总量。
    人类就是地球的毒瘤。您吃的东西一定都是本地种的,并且不用任何化学肥料;
    您上网用的肯定不是电脑;
    您打电话也不用手机;
    您自然也一定不用家化用品;
    您买的东西一定都是没有包装的;
    您骑的自行车不知道是不是用火星材料和工艺制造的;
    您……


    其实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对这种现状都难辞其咎,当然也许富人承担的责任会多不少,在下也无意为他们去开脱,只是对环境的大肆破坏的根源就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过得更好一点的必然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2-9 13:56 编辑]
  • m
    mengma33
    我也很想去
    看了cnn肯尼亚的宣传片更加想去了
  • p
    ppst
    人口应该到不了95亿,现在60亿都有粮食危机了。

    乞力马扎罗山真漂亮。。。
  • p
    ppst


    现在的雪只有这么点了???
  • h
    handsomeken
    有人会说这是幻觉,地球可以供养远多于这个数量的人。
  • f
    f1king
    看来只有外星人入侵,地球联盟才会成立
  • n
    n2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终究是矛盾的

    瞎扯。


    化工场提升经济效益 但是直接排放污水 就不能避免?

    大街上黑烟滚滚的车子 难道不能避免?

    经济发展也没有一定站在牺牲自然的对立面。

    再说了 这自然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经济发展就要跟生存环境对立?
  • b
    bluesky8177
    我才不保护呢,关我鸟事。信奉一句: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小老百姓就该死啊,就tmd该收拾残局啊。毛,保护你妹~
  • h
    handsomeken
    直接排放当然可以避免,而且是必须的,当然也可以去处理污水和废气,但处理的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而能源显然也不是从天而降的。
    很显然从单辆汽车排放尾气的状况来看,100年的发展使得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很多,但很不幸的是巨大并且仍在不断增长的数量使得排放的总量仍在不断地增加的。
    人类社会的模式和经济的模式决定了对资源的消耗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在下以为发展只是:更有效的浪费。仅此而已。
    生活水平和资源消耗量是成正比的,很显然一座24小时恒温的房子需要的能源比一个帐篷多出很多,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这个房子要变得恒温,在10年后比今天或者比昨天需要更少的能源,但不等于它的绝对消耗量可以真的减少多少,更何况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而不是相反。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2-9 14:02 编辑]
  • n
    n2
    更有效的浪费 并且 在一定时候寻找可再生的 可浪费资源。

    总不能一直下坡吧?下的再慢 纯下的话。。终究是死路
  • h
    handsomeken
    很不幸的现实是,可再生的 可浪费资源在转换时一样需要能源。
    第二点,再生材料的性能和来源决定了有太多的领域只能用全新的材料。
    第三,更不幸的是恰恰是消耗量很大的日常消费品比如食品、药品、包装等等对回收原料只能说不。
    另外,在下也没有说这些工作不需要做,只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无止境的欲望面前,所作的一切至多是延缓死亡的到来,更多情况下则只是在做:眼不见为净的工作,仅此而已。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2-9 14:05 编辑]
  • 利露
    吐痰是罪,杀人也是罪,恶心的是杀人的叫吐痰的别犯罪
  • h
    handsomeken
    的确很恶心,尤其是当奥巴马坐空军一号满世界飞,但让别人环保的时候自然让人不爽。
    但不等于吐痰的就没罪了不是
  • l
    libramz
    求1080p大图
  • v
    vanpla
    求1080p大图
  • 骨软症
    有的人可以因为减肥而吃素,但是不会为了环保而吃素。

    有的人骑车可能是因为锻炼、游玩、甚至是油价大幅上涨,但是不会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量而骑车。

    环保的宣传上应该从更贴近个人生活的地方入手,因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是一个想象。
  • 心中无码
    人类早晚会因为环境破坏而灭亡,

    不过我们这代是看不到了,除非2012真发生.
  • h
    handsomeken
    环保行动大多还建立在个人的级别,所以看不出这些行为对经济的影响。
    试问真的都吃素了,肉类加工厂怎么办?相关产业呢?
    如果都骑车了,请问您需要出去洗自行车吗?修车需要多少零件?汽车相关的零备件和服务技术人员的工作会怎么样?汽车行业的上下游带动远不是自行车可以比拟的。
  • 骨软症
    俺坐11路
  • r
    rew342
    垃圾焚烧厂开到你家门口 空气毒到让你子女昏过去时你再入手吧
  • h
    handsomeken
    那就是咯,都坐11路,汽车厂都倒了,清净了:)
  • l
    lobydenk
    温室气体只是一方面,就像一件棉袄,厚薄不是一定好或是坏,
    更担心是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对自然资源转化越来越快,像物种灭亡,植被消失速度,都是很严重,
    自然环境系统变得越单调,抗波动能力越差,要是遇到地球内部或太阳的活动变化,更容易出现大灾难.
  • 骨软症
    入手啥?
  • r
    rew342
    环保的宣传上应........入手
  • 骨软症
    很显然,现在的宣传确实就是这样;有的人拿这不当回事,甚至有些事实很多人都不知道。

    口香糖很难处理,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嚼它。
  • h
    handsomeken
    当你知道更多的事实之后,只会感觉到更加无能为力。
  • h
    handsomeken
    连发了,编辑了。
  • 骨软症
    想要在经济和环境两者间取折中的办法不可能,至少对于现今的世界是不可能;所以俺现在只有两种极端的想法:

    1)只注重环境,忽略经济……更不可能;

    2)该咋的咋的。想环保的环保,想增加GDP的随便;做自己想做的就好了。不过前者的数量应该连零头都算不上,所以只能等着人类被灭了。快的话,俺也能赶上世界末日。
  • h
    handsomeken
    是的,最终就是这样,基本就是爱咋咋地,了不起就把人类灭了,地球还清净点。就现在的环保,大多跟笑话差不多。
    前几年就有老外跟我说拿节能灯泡换老灯泡,老灯泡都好好的,扔了不浪费?我当时就觉着你们可真够环保的,不过最近魔都似乎也在干这个事儿
    而且即使在刀耕火种的年代,都有可能存在没有和环境和平共处而灭亡的例子,复活节岛的神像有可能就在用沉默向大家诉说自大的人类最终还不过只是历史长河中翻腾起的浪花而已。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2-9 15:59 编辑]
  • p
    ppst
    今年各地换灯泡工程可是一笔大投入。。。
  • r
    ryan_lx
    LZ好帖,顶一个
  • 逆寒冰冷雨
    很赞……
    谢谢LZ
  • p
    papagary
    学得不多,这里只随便说一下看法。
    关于版主所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相矛盾,即使采取了各种环保,循环利用以及节能措施,环境被害总量依然增大的这个现象,是来自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针对当时的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的杰文斯原理。即个体生产效率提高,但效率提升带来的效果会被总体生产量的提升所带来的环境负荷所抵消,甚至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刺激扩大再生产,从而加剧环境污染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也体现的较为普遍。我们国家的GDP成长是伴随着高耗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所换取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此相对的欧美和日本,虽然他们的生产效率比我们高得多,但污染排放以及温室气体依然占了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这就是生产规模所带来的负效果。当然,日本因为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基于人口的限制,按照他的政府的预测,日本的总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污染被害会在2020年达到顶峰并且逐步降低。

    与此相对的,是另外一种基于库茨涅茨曲线的反U型假说。这种说法认为,虽然国家在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污染,并且这个污染是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深,但总会有一天达到顶峰,并且随着对环境改善的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手段的完善将污染逐步减小。该假说就是以经济发展为横轴,环境污染为纵轴所描绘的反U型曲线。当然,必须重视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结构的优化以及国民的环境意识培养与教育,否则U型曲线不存在,曲线只会一直往上走,顶点就是环境被害最大,那时候基本上就是到了所处的环境已经不能生存下去的地步了。

    按照我来看,无论是哪种学说,都要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国家的环境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国家的生产所造成的环境被害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为了生存政府一定会介入,从而将经济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在于,发达国家有更好的生产技术和较为成熟的规制法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负荷,发展中国家则在缺乏技术与人才的同时,为了生存发展在环保方面作出让步,对污染的容忍度比较宽松罢了。
  • w
    waterfirestart



  • 不知所谓无所谓
    灭绝人类。
  • d
    ddr911
    单单靠草民保护是没用的,地球的生死和草民的生死都在当权者和他们的垄断企业手里。
  • G
    Geo
    我颤抖了
  • 大头木
    可以人吃人,互相消化
  • h
    handsomeken
    可惜我不能加祭扫

    现状就是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的理论是事实,而库茨涅茨曲线是建立在污染转移的基础上的一种美好想象。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无论哪种身份,很显然都要耗费资源,而人口增长必然带来总消耗的增加,另一个显然的事实是至少地球的资源对于人类是有限的。

    所以在下认为在将来的某一天Family Planning会成为全球的一种通行政策(前提是无法通过灾祸和战乱减少人口,并且大家希望保持或提高生活品质)。
  • k
    kukutiti
    没有制定上限就导致这个问题。敛财没有上限,消耗没有上限,生产没有上限……改革、完善法制,不是不能是不想,牵扯利益关系的,这也是改革与完善必须考虑的事情。
    1、如果法律规定个人资产总额上限为1亿元,多出部分收入国库如何?既不影响富有,又不会浪费货币资源。
    2、规定公司必须用工人数,退休人员不得再用。而技术和特殊需要另聘的退休人员只作为顾问或讲师,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把经验和知识传给下一代接班人。
    3、调整传统的三六九等的工资分配制度,鼓励去从事第一线或劳动消耗性很强的职业工种,并给予高额的薪酬和补贴,减少二线三线员工的工资并与企业绩效挂钩。
    4、禁止类似一个员工拿两份工资做三份工作、加班等各种剥削形式劳务关系,严格规定一个人一份工作一份工资。部分工作还可以采用“一工两人半天制”来解决就业问题。
    5、提倡生产以供求平衡目的,发展以节约能耗为目的治国方针。对大量生产导致供大于求的浪费和大量消耗却发展缓慢的行为与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假设本国十三亿人口每人每月消费两元的某产品,那每月也能创造二十六亿的价值。而追求利润的生产模式:(1)大量裁员,剥夺劳动权利的人丧失了消费的能力,使得本国市场缩小;(2)盲目的大量生产又导致了严重的供大于求,在浪费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却创造了不断贬值的货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