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面开启印度制造生涯:8个代工厂将集体搬迁

  • m
    missireland
    四个多月前的新闻 费心了
  • n
    nick_ni
    完了完了
    中恐输
  • c
    csllog
    很正常,跟当年落地中国是一样的。
  • j
    jjss521
    只说我片面了解的越南制造业,
    越南鞋类/鞋材制造业,不少早五年前往柬埔寨搬了。
    越南成本高做的慢。
    所有的高档急订单,全部拿回大陆,比如日本的,没那个能力。
  • y
    yird
    身居海外,心怀故国…… 楼主费心了。
  • 嘘嘘乐
    什么时候搬回来?
  • 木鱼虫
    完蛋了,MIC彻底玩完!
    大家以后都得回家种田
  • 粥萍萍
    这个不算啥新闻呀,我亲戚以前在广东打工的几万人的大厂,10多年前都关了。
  • t
    tonychenv
    几年不用苹果了,昨天朋友还说12的做工很山寨
  • h
    hexilin
    千万别学锅呆冥屁滚尿流的又滚回来哈!
  • b
    banio
    完了 苹果质量药丸 就印度佬那态度 一点不敬业 东西出来得参差不齐
  • a
    ajew
    最近看了一篇分析印度制造业竞争力的文章,截取一段吧:
    “印度的主要短板到底是什么?要知道我们很多专家谈印度的短板一般不会这么谈。我们谈的是什么?除了印度产业结构的问题以外,我们关注更多是印度人口本身。
    印度人口不是最大红利吗?但存在问题,比如说种姓制度,把人分为高低贵贱几等,再比如说印度底层民众的致富意愿不强,换句话说比较佛系。我这里插一句,关于后一点我去印度的时候是有感觉的。那里有些人真的挺穷,但是很安心地在干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而且干的还挺仔细、挺尽心。这不光是我的感觉,当时我碰到的中资企业和我们使馆的人,他们都用印度人做事,也感觉底层印度人的心态比较平和,比较佛系。在我们一些专家看来,这些人经济动力不足。所以印度是“有人口,没红利”。
    但是,印度智库那篇报告的角度就不一样,说自己的主要短板是制度。那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大智库的说法。我这里有一篇非常扎实的报告,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两个月前出的,全文135页,题目是《谨慎的伙伴关系:美印经济关系的未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我们第一季讲座里面已经多次提到,就不多介绍了。
    它这篇报告很有意思,是有针对的。针对什么呢?针对的是美国政界对美印合作的那种高期望值,或者说得再白一点,就是美国政界对于把印度扶起来的热情太高了,所以这篇报告的主旨就是要理性看待印度的经济和外贸。
    报告的第一部分就直奔一个关键问题: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供应链从中国移出去了,中国相当于在这部分国际出口贸易上留出了一些真空,那填补真空的到底是不是印度?换句话说,不是说看好印度替代中国吗?那现在这替代进行得怎么样呢?
    报告说,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从12.8%上升到17.5%。但这是总量,在某些制造业部门,中国的份额是在下降的,用报告的话来说就是在“腾出空间”。那到底腾出了多少?1400亿美元的贸易额。这个量非常大,相当于印度制造业出口总额的57%。可以这么说,印度只要填补其中的一部分,对它制造业出口的拉动就很厉害。问题是印度抓住机会了没有?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下降最大的几个行业,又列出了同一时期份额上升最快的几个国家,换句话说就是填补空间的。你会发现,中国腾出这些空间以后,真正填补真空的并不是印度,而是越南、孟加拉国这些国家。在这几个行业中,印度的增长份额基本上都小于1%,只有在珍珠宝石加工这一项提升比较明显,达到3.5%。
    所以报告就说中国在一些行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已经腾出了部分空间,但印度没能抓住机会。
    那为什么会这样?报告说,因为中国腾出的空间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际上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填不上去。你看,这和我们的印象就不一样了。
    一般劳动力富余的国家,都会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快地利用它丰富的人力资源,才能实现人口红利。然后,随着富裕水平的提高,这种产业再慢慢转移出去。中国的经历就是这样的,现在越南、孟加拉国实际上正在复制我们以前的道路。
    但是这篇报告说,印度很奇怪,劳动力这么富余,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它总体出口当中的份额是下降的:1995年占印度总出口的三分之一,到2018年只占总出口的五分之一。
    这是纵向比较,那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呢?也是这样。这篇报告专门考察了四个国家的劳动力规模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哪四个国家?中国、孟加拉国、越南和印度。
    它发现,前三个国家在这两个方面的比例关系基本匹配:像中国适龄劳动力占世界的19.7%,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了22.8%;你看,两个数字是接近的。那越南呢?劳动力占世界的1.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了2.9%;孟加拉国劳动力占世界的2.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1.5%。这些国家的两组比例数字基本上差不多。
    但印度就完全不一样,印度的劳动力占世界的比例很高,达到18.3%,仅次于中国,但它在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了多少?才3.5%。报告就说,这个差距就太大了。那结论是什么?报告的结论是,印度在利用自己的人口优势方面是失败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印度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短板。
    但这个结论出来以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回答:印度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报告又有进一步分析。它说,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般都是瞄准海外市场的(因为刚起步的时候国内市场购买力肯定还不行),所以一个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能不能发展,关键要看它是不是采取一种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
    但是你要仔细观察一下印度从80年代到现在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的话,会发现印度在这方面一直是摇摆的。这篇报告说,如果把印度和中国相比,两国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区别是,中国把自己“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当中。就是在开放市场方面迈出步子相当大,而且就让自己变成全球分工中的一个环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愿意接受一种风险,就是你产业的上游或下游很有可能控制在别人手里,你的利润可能会很低,就是替别人打工。报告说,中国敢于接受这种风险来换取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加入WTO,现在的越南、孟加拉国其实就在重复中国早年的做法。
    那印度怎么样呢?印度绝对不愿意接受这种风险,它对自己可能被别人控制的这种前景特别敏感。历届印度政府都喜欢强调自力更生,保护主义基本上是它对外经贸政策的底层逻辑,换句话说它会想方设法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你限制别人的商品进来,别人当然也会限制你,所以印度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直缺乏大规模出口拉动,就是起不来。
    报告的结论是:印度制造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还是它自己的政策。你看这个结论和前面印度智库说的体制因素就很接近了,实际上主要就是政府的事情。
    这样的话我们讲座的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印度未来能不能在全球供应链中取代中国的地位,关键就要看印度政府愿不愿意改变保护主义的政策。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那还不容易吗?那家印度智库不是说在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成效很明显了吗?印度政府现在决心那么大,那改变政策有什么难的?
    这里我要说的是,这种事情理论上讲当然是简单的,但现实中绝对不是,需要极大的政治魄力。我这里就不说印度的保护主义和它国内利益的捆绑,只想告诉你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印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传统。这个问题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那篇报告也谈到了。
    它说,这种传统实际上可以一直追溯到印度独立运动的时候。为什么追溯到那时呢?因为当年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经济一直受压制,很多情况下印度人只许买英国货,不许买本地货,这对印度早期独立运动领导人的刺激非常深,所以他们特别追求经济上的自力更生。”
  • 张镝
    我国如果想要打压越南和印度手段很多的,边境搞点摩擦马上风声鹤唳
  • 1
    14783139
    看内容伟创力了
  • z
    zhanghe
    iPhone主要要以富士康为主吧
  • a
    allen3i
    这次疫情应该会让他们谨慎决策的,再便宜的工厂开不了工有什么用,手机不是服装厂
    我客户做xx库代工的,今年订单多到做不完
  • s
    sigar
    测试头像签名
  • p
    preplus
    楼主最近在外国很操中国的心啊?
    你放心,中国一直在崩溃。
  • b
    bbapro
    什么都瞒不过你啊,完了,真相大白了,你赢了
  • x
    xiaotianhu
    标题是 8个代工厂将集体搬迁
    内容是 苹果的一个制造商计划转移6条生产线

    这是一回事????
  • 无风而动
    看到楼主臭名昭著,我就放心了iOS fly ~
  • w
    wzdzjx
    估计苹果完了 iOS ~
  • z
    zw555666
    好像代工能赚很多钱似的,工厂开在中国招的到工人吗?
  • b
    beautydevil
    是不是开心的要给一期发iPhone12promax了?
  • M
    Marlowee
    得了吧,我跟印度代工业打交道很久了,从执行力到能力和国内差了都不止一点半点 iOS fly ~
  • 般若波罗蜜
    中国的经济循环其实是“举债—卖地/外贸利润—卖房”循环,暂时没有新的利润来源。

    卖地这个循环目前暂缓甚至停下来了。

    外贸因为疫情,反而苟住了一波, 但转移的趋势也很明显。

    每减少一个产业工人,他所需要的安置成本就会平摊到社会每个人身上。

    至于中恐输。

    需要知道的是,美帝的经济好不好,印度拉垮不拉垮,你最多是隔岸观火。偶尔嘲讽两声。

    中国的经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的就业和生活。

    美国印度那边不好,最多你是你找不到工作、蛋壳爆雷的时候,给你一个心理安慰:看,还有一个更倒霉的。

    一点点民族自豪感上的胜利。

    这就如同阿Q的精神胜利,却并不影响他继续喝西北风。
  • z
    zw555666
    回复30#般若波罗蜜

    错,中国经济是能源与粮食生产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
  • w
    woy
    IMF预测2020年人均GDP,越南3498,印度1877。印度甚至比孟加拉还要低,中国流出的纺织业这类劳动密集型正在被孟加拉和柬埔寨接收而不是印度。手机行业印度能发展起来还不是要谢谢中国企业之前的布局,你也不能让印度一个行业都不发展起来对吧。
  • 5
    5implelove
    赶紧多囤点12 mini,最后一代国产?
  • z
    zw555666
    回复30#般若波罗蜜

    你不提中国经济的物质与能源生产规模,只提细枝末节的代工厂,完全是找错了方向,越南和印度要真的想有竞争力,首先要把电力生产能力提上来,这个不提上来就是鬼扯,还有,生产者兼消费者是主动的,中国现在就是这个角色
  • s
    snipefox
    回复21#preplus

    楼主在国外吗?
  • 既来之则安之
    经费到位了,楼主开始干活了
  • y
    you2me
    又来印吹,唉
  • s
    sniperwolfzh
    咖喱味的苹果
  • s
    sun_day365
    去工厂打工的年轻人确实少了。宁可开滴滴送外卖 iOS fly ~
  • c
    chykey
    纺织业大部分不是在印度吗?
    这次疫情还回流了不少
  • s
    szbddz
    这些企业对成本的敏感让他们没有精力去做长远打算和全面布局

    毕竟眼下1年2年的东西要造出来,而且成本还要压得住

    印度和越南的人工只有中国的1/4-1/3
  • l
    leaph
    低端产业转移,未必是坏事
    也是倒闭国内产业高端攀升
  • p
    puma173w
    今年很多制造业暴富
    我们周边的一些客户,外面的订单接不过来
    都是因为疫情转到国内做的····
    这种情况就是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 h
    hferyong
    印度水上漂
    越南孙悟空~~~
  • W
    Wade Zhao
    我记得印度对于手机,要求必须国内生产,否则课以重税,所以包括苹果和小米在内的很多手机厂商都有印度的组装厂。

    另外2019年苹果全年手机出货量是1.91亿部,即使按照最便宜的699一台计算,金额也是1335亿美元,这50亿美元的出货量只占3.7%,何况真实的比例,肯定在2%以下。

    楼主为了吹印度也是很拼了。
  • 蓝田玉暖
    正常吧 打贸易战给厂商的提醒就是要分散风险 如果你所有的代工厂都在一个国家 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政客不会考虑到所有的企业
  • w
    wildsalt
    完了完了,空心大萝卜了
  • 般若波罗蜜
    你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物质与能源生产规模”

    太高端听不懂。

    许多事情,只有等楼塌了以后,才能摆在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