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高端教育与平民教育,推荐D版家长省着点教育经费未来砸高端的教育

  • a
    apolodi
    下面这个贴子是我们D版小伙伴一起讨论给娃儿补课的费用,

    女儿一周补课费用


    下面这个贴子也是我们D版小伙伴为自己家娃儿做的教育筹划,

    曼谷国际学校择校记



    那么给孩子每年花10万左右的教育经费得到的是不错的教育么? 如果花20万呢?如果花50万呢?
    到底花多少才是高端教育?或者让孩子过得更好的教育?

    其实,一分不花也可能是高端教育,花个几十万也可能只是平民教育,
    高端与平民只是理念差异,与花费有关,但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就是父母肯用心,花得少也是高端。父母不用心,丢去英美以为能上个不错的学校,实则进了野鸡学校花了百万不说耽误了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时期。

    高端教育是什么?平民教育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

    在我的理解中, 高端教育是对个人潜力开发度更高的教育形式, 平民教育则是多生源情况下总体成本和效果可控的教育形式,

    换句话说,
    99%的班课,不论大班中班小班课,都是平民教育,哪怕你进入清华北大,都还是平民教育。这也是大量清北学子后期要赴海外再读一波,成本可控效果可控的教育对人的潜力挖掘并不到位。
    也就是班课为了成本和效果可控,会提前筛选学生,只有足够有天赋的学生,才能在成本可控和效果可控的教育模式下仍然能保持不错的竞争力。翻译过来,就是清北的学生,你把他们丢到清北还是丢到三本,都可以刷出来高分,然后进入美国的学校。而如果天赋不够,不论你在哪一类平民学校都会有严重的适应问题。
    我们听过最早的新东方有出国精英班,学而思有进名校的培优班,也就是大部分的教育机构也只是根据生源做平民教育的定制。很多大家族一直在出非常不错的子弟,其实是家族内部则是进行的精英教育。

    以中国的平民教育选生最严格的衡中为例,如果衡中的顶端学生接受的不是平民教育,而是高端教育又会如何?以同等的学习力又会到哪一步呢?

    这首先要讲与平民教育相对的高端教育是如何对个人潜力进行开发的。

    高端教育,首先会根据MBTI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

    E型外向,就帮着学生组团队合作学习 ——商业项目导向

    I型内向,就给学生自己的空间 —— 论文导向

    N型直觉,就让学生自己尝试推理 —— 创新导向

    S型实感,直接给出模板让学生会用 —— 应试导向

    F型情感,调动学生情绪 —— 艺术导向

    T型理性,通过问题来让学生步步推进 —— 项目/论文导向

    P型灵动,抓住学生的热度短期爆发 —— 艺术导向

    J型计划,给学生持续稳定的台阶与计划 —— 项目/论文导向



    也就是除了S型继续会帮助学生进行高考外,其它类型在高端教育中则会有不同的推进模式,

    比如一个学生已经在高一已经达到非常不错的位置(注,不少名校在高一已经学完整个高三的内容),
    如果学生对医学感兴趣,那么为什么不把余下2年时间用在刷USMLE,或者进院实习?
    如果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为什么不在2年的时间里面尝试经历各种实际项目?
    如果学生对艺术感兴趣,为什么不在2年时间里面去写作去创作去表演?
    如果学生对金融感兴趣,为什么不在2年时间去在投行里面做做实习生,看看真实的金融场景是什么样的?

    也就是在高端定制的模式下,学生可以从很早的时候就经历大师的指点,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而这种指点往往只有业内家庭家的孩子才会享受到,但如果业内家庭的孩子性情和行业秉性不同又会比较可惜。

    ----------------------------------


    我遇到家长,初次谈话的时候,基本上会问,“你希望你的孩子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一种状态?”
    但凡回答“没想过那么多,先应付中考/高考下,能上个学呀”的家长,孩子成绩都是相当辣目。
    好的教育,尤其是高端教育,看的永不是当下,至少要看五到十年后的风景。

    大部分的家长,包括D版的家长,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往往走的是南辕北辙的道路,
    比如,在上面第一个贴子里面,看到有家长给孩子上了各种艺术类小班,拓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这都是挺好的事情,
    但请牢记,每一项艺术爱好,如果孩子天赋不在顶尖层次,学业成绩就会下降5%。 上面MBTI性格里面,对普通人而言,F系能力提升的事情,对应试技能有巨大的压制力。
    如果你又希望孩子成绩好,又希望孩子多才多艺,请先考虑下自己的DNA是不是在人类前万分之一的天赋树里面。
    一般情况下,海量的阅读是成绩的保证,而过多的艺术课程会降低阅读的集中力。所以,在给孩子进行提升之前,请先确认一下,他的能力方向。
    否则这几年看着特别热闹,学这学那了,一到应试挠头就可惜了。(如果看重应试的话)

    --------------------------------------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比如说

    给他们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拥有强大的抗压力,随时能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们拥有创造新事物(梦想)的能力,沟通周围人的能力,了解自我的能力。


    这些都是平民教育其实很难给予的,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自学出来,但实际这些能力是可以在18岁或者22岁之前通过大量的刻意训练所获得的。
    这需要家长们的努力。
  • y
    yanyi2000
    有道理。花费多不一定是高端教育。
    然后呢?
  • m
    mfelidae
    幸而并非所有能力都可以通过钱砸出来,非顶层的人们才有奋斗动力
  • k
    kphylc
    mark.
  • 多舊魚
    读书是讲天分还是后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hello world
  • t
    taboosean
    地板教育就服楼主
  • 5
    5zdong
    值得好好学习 iOS fly ~
  • t
    taigudaren
    丁丁老师的好文。钱堆到一定程度,量变肯定能引起质变的。不过绝大绝大多数人堆不到那种程度

    所以我们更要接受的是富豪们的子女教育肯定比普通人差不了这一事实,而不是认为每个富豪的子女都是衙内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心智教育不说要超过富豪或者与其平齐,至少要不被落下太多

    钱不够堆怎么办,家长精力来凑,而且家长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投入精力产生的效果是堆钱效果的数倍

    唉。。。就是鸡娃的家长确实很累啊。。HiPDA·NG
  • a
    abs001
    说的很有道理。
  • 8
    8274119
    看不懂啊,直接说怎么操作啊 大哥
  • w
    winhoo
    有道理,有没有量表测试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 7
    77880099


    后面说远了

    超常儿童教育方式把握越早越好 非超常要更早挖掘可能的超常天赋方向维度
  • l
    logic90
    投入的资源多,才算是精英教育

    资源 不等于 花费
    HiPDA·NG
  • 飞虫
    算是真知灼见,国内教育对人尽其天赋、潜力还有巨大的差距
  • A
    Abramovich
    先顶,再编辑

    LZ用的“高端教育”我觉得非常贴切,确实这块的能力重要性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而且这个词有别于精英教育这种具有误导性的名词。


    (我觉得不少家长都误读了精英教育这个词,“精英”本质上就是血统加上顶尖教育,而血统又是首要的)
  • b
    blue889
    说的很有道理
  • s
    shutup!
    mark.
  • c
    compressor
    MBTI性格测试,这个靠谱吗?
    感觉很多项没法选,都不符合,只能随机选一个。最后的评测结果和自己的认知差距也很大
  • a
    apolodi
    父母需要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性,以及孩子真正的性格倾向,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扩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父母们越了解自己的孩子和这个世界,才能越准确的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在哪里。
  • a
    apolodi
    富人靠装备,穷人靠变异。 天赋这东西真的是挺随机诞生的。
  • c
    cd2050
    楼主说的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听着越简单做起来越难
  • l
    longwayhome
    是啊 iOS fly ~
  • a
    apolodi
    正确家庭教育可以守住底线,有天分,会上到人中龙凤。
    学校是提供社交平台,未来的人脉圈,和读书成绩好坏关系不大。
  • d
    davie
    有道理
  • j
    johnalex
    看看 iOS fly ~
  • a
    apolodi
    上面这句话,体现我们在一些应试教育圈层下面的教育感知的不同。
    应试圈里面更看重要争取比别人成绩的更好,所以各种督促要更好要更好。实际生活并不是如此,往往大神的辅佐,并不是需要那么高的能力。

    在更好的教育环境里面,如果能学着与混着最好的那个小伙伴成为朋友,并提供一些助益,也能让自己很不错。 ——“沟通周围人的能力”

    教育不是让孩子站在人群中的最高处或者爬到尽可能的高处,而是让他们站在一个让他们自己舒服的位置,能站在那些群星身边可能也不错。
  • a
    apolodi
    这个只是暂时性的倾向度, 不是固定的,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孩子以前测出来的是 T 属性,但是长期玩艺术,很有可能在几年后展现的是 F 属性。一个思考人生的N系小伙伴,由于长期要琢磨如何生活,可能会在后面演变成 S 属性。 每个属性实际上是分高低差异, 这也会在孩子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品貌。
  • 含羞草
    等实操方式 iOS fly ~
  • g
    guojie1983
    我大姐家本来经济条件非常好了,姐夫是市里劳动局一把手,她自己是市里一重点中学的副校长,可是不知道为啥非要把女儿放出去国外,一年要15W美金这样,现在经济上很苦难了,目前已经卖了一套房子,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 u
    uestczgm
    进来看看如何
  • 海底两万里
    说的有道理,第一,高端教育一定是定制的,有钱就让别的专业人士帮你做,没钱就自己做,但自己做肯定专业性会有局限的。第二,兴趣爱好一定要聚焦的,只能抓一个,多了也就玩一个热闹。另外大部分孩子体育的课外班其实主要就是锻炼身体了,而艺术方面的课外班也就是玩玩,走上专业百里挑一。
  • a
    apolodi
    讲的很好呀,你可以单独发一个贴子呀。 我以前和一个家长们聊天, “你家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要让孩子在应试教育这条路上硬挤?” (注:主要是那个孩子倾向度和应试并不相契合,属于事倍功半类型)
    以幸福感为导向的教育其实挺好,
    但幸福感为代表的教育,并不代表宽松教育或者快乐教育,否则人生中后期会腐。
    在孩子做错的时候,该惩罚还是要惩罚,训练孩子们各项核心能力的时候该苦还是要苦,但是知道这些能力会伴随着他们一身,能让他们在人生中期开始变得更好。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孩子刷到某个名校未来就会更幸福一些。(讲的再理工科加财务一点,要正确估算 幸福的净现值,哪些苦吃的能有更高的未来幸福净现值。)
  • d
    david_lee
    说得真好,作为新晋家长,在陪女儿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楼主主贴所言极是
    孩子的教育,最考验的其实还是家长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跟钱有关但是关系真的不大
  • a
    apolodi
    实操手册特别长,我要慢慢慢慢写好久~~~,
  • h
    hillhzg
    回复27#apolodi


    MBTI有靠谱的书推荐么,搜了一下,这个东西出来很久了很多资料很落后...
    丁总有推荐么
    另外实操赶紧写,孩子已经幼儿园了...
  • l
    lanwater
    你这个高端太遥远了,没什么意义。绝大部分还是需要清北资历才算成功。
  • c
    citroenc5
    马克马克
  • 宇宙级
    有钱人的类型很多,要看他是怎么发财的,自己本身的素质如何,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他对于教育的看法以及投入的方式。
    我中学同学里最成功的一位,自己也是复旦毕业,妥妥的学霸,之前在涉外银行工作,后来自己开公司,做的都是联系中国有钱人和美国的一些商务合作。资产有多少从来不公布,人家低调的很。
    她孩子从3岁开始找固定的欧美老师来家里上课,先是学语言,然后用国外的教材上课。英语水平是母语级别的,当然中文也没丢。现在在国际学校读书,每年寒暑假都在欧美,找当地的人以及她的家庭教师(中国人,教了好几年了)陪着,各个国家的博物馆和人文景观游览学习,每天要写英文游览日记发给她看的。有机会就参加国际赛事,在学校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她现在在排队美国移民,人家的竞争目标根本不是国内的人了。
  • 疯癫二楞子
    我现在两娃,教育问题一直很头疼,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本不一样,确实是还要懂点心理学...这些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
    但是目前来看,在差不多的经济实力,父母投入差不多的资源(钱和精力)的情况下,花费大的教育和花费少的教育在大环境下,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幼儿园、兴趣课看起来都很明显。
    iOS fly ~
  • s
    segula
    好帖子
  • z
    zfwz
    这个帖了太好的
  • n
    nightelfwei
    真知灼见啊,那个测试有没有靠谱一点的,想给孩子测一下,穷人的小孩只能靠家长了
  • n
    notrue
    嗯,讲得好

    楼主还是理工男的毛病

    为了说明一个小道理,费劲用一堆理论去推倒。其实核心内容就几句话。而最大的问题是,只关注局部而不看全局。

    比如说兴趣班,这个事情就很复杂了。兴趣班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兴趣,也不一定是学习技能。虽然很多人都是跟风,但你看那些有目标有计划的人,他们送娃去兴趣班是很有规划的。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