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商都是喜欢用钱烧死对方?

  • 蓝天
    滴滴打车靠司机和乘客双向补贴活活把Uber烧死;
    外卖也靠对骑手和顾客补贴活活把百度外卖烧死;
    视频优酷爱奇艺从10年前买版权你不买我就告你盗版侵权,活活把56六间房等一大票视频网站烧死。
    国内互联网市场到最后就是拼资本
    谁烧不动了死亡了,对手就赢了。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本帖最后由 蓝天 于 2019-3-8 11:0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
    AikenShaw
    瑞兴咖啡
  • b
    bbscube
    这玩意和产品类型以及市场特性也有一定关系。
    这种都是需要集聚效应的“服务产业”。然后市场还非常大,在中国的国情下,甚至可以说巨大到可怕的玩意。如果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几乎不可避免就是进入资本比拼。因为其他方面你几乎没法分出区别来。
  • n
    nasa0083
    狗东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只能说有些行业的入门门槛太低了
  • c
    copper641的马甲
    共享单车呢?都烧钱,结果全部死
  • d
    duke3dgod
    资本运作没资本,怎么运作呢?

    没钱就是企业的原罪啊
  • m
    memajia
    狗东也烧死了新蛋,卓越,易迅之类的。。
  • e
    endrollex
    有钱任性,也算带动消费和就业
  • f
    fadeaway
    狗东并不是低价取胜的,
  • b
    bbscube
    服务行业怎么倾销? 你给人按脚收 10块,另一个人就收 8块。 你怎么去界定这种行为? 滴滴打车也好,外卖也好都是一个服务项目。它的“真实成本”应该怎么计算? 如果说补贴就是有问题的话。那么很多企业你看起来很棒,但是其实就根本没有盈利的。初期都是亏损的。盈利模式都是n年后出现的。例如搜索引擎。如果这样算起来,那么初期经营阶段亏本没有收入的状态就都是“补贴”了都是恶意的无下限竞争了。。。
  • k
    klites
    制造垄断,胜者为王
    丛林社会是这样的
  • 因果关系
    互联网这一套烧钱的办法都是学西方或者准确地说都是学美国的。
    Uber刚进中国的时候补贴力度杠杠的。
  • 老摇223
    它没戏 跟星巴克比九牛一毛,跟独立咖啡馆比又不好看
  • y
    yfl2
    具有网路效应的行业,烧钱是正常的
    大疆这种就不需要烧钱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9-3-8 10: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
    bbscube
    给你看个最简单的模型而已。这是最简单就能计算出来的部分。事实上的操作更加复杂。你怎么去界定。

    网约车部分我也说了,司机部分是不亏本的。 乘客更加不亏本。网约车部分从平台的基本性质来说就是亏本的。换句话说如果按照传统概念,网约车平台要向司机和乘客接入收费才能成立。说穿了互联网平台就是一个中介模式,这样才能你说的方式去界定倾销。

    但是事实上游戏是这么玩的么? 互联网盈利模式本质上就不是这种方式。比方说谷歌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就应该是计算用户搜索一次支付搜索过程中调用的服务器成本,技术员开发工资等等的成本分摊,再加上利润,然后要用户按照这个价格付费的方式赚钱。而谷歌实际是从广告赚钱的。靠接入的人流量而带来的数据优势大数据来做广告业务。谷歌免费给你搜索难道不是倾销?

    换句话说,我举例 10块8块,你说不够恶意。 换一个模式好了。 你10块按一次,但人家就免费按脚,只是人家老婆同时经营奶茶生意,你按脚的同时可以点奶茶边喝边按,一杯奶茶10块。对方非常的恶意是吧。如果从按脚的角度看,当然人家非常的恶意。但是换一个角度,人家等于是卖奶茶可以享受免费按脚服务。有啥毛病?互联网本身现在就是这样玩的。人家要的是流量。而流量的价格你可以以一个简单的价格计算出一个基础值? 开玩笑吧。
  • d
    djkiller
    不然怎么弯道超车?
  • z
    zhyue0015
    对于普通老百姓,我还是蛮喜欢烧钱这种活动的
  • 井喷
    瑞幸的原罪在于难喝,理论上属于倒贴都拉不来真正目标群体,现有的客户基本只为占便宜。
  • 蓝天
    你看到的好处都是短暂的
    等你习惯了,对手也在金钱上撑不住倒闭或者被收购了之后,就开始割韭菜回收之前烧过的钱
    打车变贵,司机佣金变高
    外卖变贵,骑手抽成变少
    任何电影动漫电视剧都需要付费观看,免费节目不付费也需要观看长时间广告

    本帖最后由 蓝天 于 2019-3-8 11:3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
    konami最高
    互联网的本质是眼球经济,消费经济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推广费用和用户成本远高于你们嘴里的开发成本
    这也导致了中国都是渠道为王

    烧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为某个领域和行业的唯一,也就是渠道
    这样就再也不用烧钱做推广了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有1超多强是最良性发展的产业
    但是滴滴这种行业不可能形成这样的产业
  • s
    sensui
    服务也是要烧钱的,比如滴滴横向比较服务也是可以的,uber根本没电话客服只能发邮件。
  • 砍掉重练
    这种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垄断,之所以烧钱是因为垄断在tg是可能的。
    你忘了滴滴打车是怎么一步步变鸡肋了么,享受优惠最多几年,之后几十年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任何一种商品或服务都像今天的两桶油一样,说涨就涨,价格还比外面高得多

    所以这种活动对老百姓没好处,只对走家人以及他们安排去控制这些行业的亲信有好处
  • A
    Aoo_wow
    技术门槛低,没有专利把控的行业可不就是拼资本么
  • b
    bbscube
    在开放市场当中,垄断永远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没有一个商人会奔着垄断去的。商人永远的目标是 利润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逐步占据了最大化的市场份额,而成为垄断。所以它是一个结果。
    而要在商业竞争中获得垄断那是本事,而且过程永远曲折而复杂。反过来说就是,要获得垄断最快捷和方便的方式从来不是资本,技术这些东西,而是权利。权利是最容易实现垄断的。一个政令设置一个门槛就可以让很多技术,资本的优势化为乌有。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你的那个推论本质上就是不成立的。因为走家人的优势和资本就是权利。但是他们为了获得垄断依靠的不是权利,反而去通过最麻烦的市场竞争去获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而走家人要获得垄断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还是为了获得“钱”也就是资本么。 好了结果这个逻辑就变成了, 走家人有权利,需要钱。但是却不是直接用权力去兑换,而是要用烧钱。烧钱为了赚钱? 那这个走家人和一般商人有什么差别?因为它都没用权利么。这不是要说明走家人太tm按规则玩了。一视同仁了。那么好的走家人,为什么还要憎恨?
  • d
    devliet
    丛林社会本质不是制造垄断,而是权利不均衡:
    公民对自己的正当权利就应该是垄断的,他人无权干涉。只要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那么这个局部的垄断是善的。
    邪恶的制度,往往是制造悬殊的权利差距,但是破除局部垄断(故意营造一个非法治、无权力界定的社会秩序)以勾引人们爬上去吃人。在这种社会,人人都在争当吃人者,结果就是生产力和文明凋敝。

    本帖最后由 devliet 于 2019-3-8 18: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达尼.阿尔维斯
    没好处是假的,你前一阵少花了钱用了优惠券这能假,你刷各种优惠1元钱买外卖也不会假。现在就算滴滴不如以前,也比没滴滴之前好太多。你这种想怎么涨都可能的情况只有在某些天然能垄断的行业里诞生。比如,铁路和能源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19-3-8 13:21 编辑]
  • 砍掉重练
    这个好处是顺风车这个模式带来的,不是烧钱这个行为,更不是滴滴一家独大这个结果
  • 达尼.阿尔维斯
    这个结果实质上是互联网科技进步带来的。优惠券和价格便宜绝对是烧钱带来的。滴滴价格太过,自然黑车,出租车再起。这种行业能无限压榨个鬼
  • b
    bbscube
    有必要么?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权利直接可以获取垄断。前面这一轮操作的必要性是什么?
    中石油中石化国有银行中铁公司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垄断你有意见么?或者说你有or没有意见能影响到他们垄断的判断和操作么?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如果要垄断的结果,从来就不需要市场竞争这个环节啊。
    在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他们要接手一摊垄断的行业的领头企业,那么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它垄断的地位,而是其他一些东西。

    [本帖最后由 bbscube 于 2019-3-8 13:29 编辑]
  • 达尼.阿尔维斯
    行业与行业不同。铁路能源通讯你想参与也不是一点点钱能搞定的。教育医疗是不能完全市场化的。餐饮,出租,等行业不一样参与门槛低,你想用权利禁止都不可能
  • b
    blacktooth
    前几年国内热钱没地方出造成的乱象而已,你看今年,好多原来在烧钱找不到人接盘的都死了
  • 砍掉重练
    价格便宜实质是因为这种模式增加了出行时车辆的供给,从而打破了出租车的垄断。如果这一行从一开始就不如垄断了的出租车,那它在世界范围内都不会存在。你甚至可以把这归功于科技进步,但绝不是什么补贴。
    而一家独大,监管增加了成本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个优势丧失。

    至于你说不能无限压榨?任何资源,商品和服务,只要垄断了都能无限压榨。名为快车,实际上和出租一样多设限制,那它就变成了出租
  • b
    bbscube
    很多人都搞错一个问题。你们讨论的这些行业都是一个增加了一些体验附加值的服务行业。这些东西的本质就是 “附加的” 是一种本质服务上通过技术实现“锦上添花”从而感觉起来不一样了的东西。换句话说,这些东西本质上存在一个“价格天花板”的。因为它的价值本身就不是 无限大 的,而是“有限”的。

    就好比滴滴,它改善了传统出租车的约车不方便的问题。使用互联网的平台技术链接服务人与被服务人。如果没有了,那也就是回到一对一的电话约车或者路边扬招叫车。换言之就是说从路边叫车到手机点点之间存在一个价值区间的。打个比方,这个区间可能是0-50元。如果这个增值的附加服务要额外多收60元就没有任何人愿意接受了。那么它即使垄断也没用——因为没有交易了。而在0-50元这个区间内,一定是50元获益最大么?很显然也肯定不是的。50元的时候可能只有1000个人能接受,市场总额只有5w元。而如果这个价格是5元,有1000000个人接受。那么就是500w元。而如果0元,则市场上一共1亿人全都能接受,但是市场价值还是0。那么你说如果说一个行业开始竞争的时候是0元,比烧钱。最后剩下一个寡头垄断市场。等它垄断了它届时最优价格选择是什么? 100元? 50元?还是某个接受程度和利益间最具性价比的价格?

    这很简单的逻辑吧。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复杂。

    [本帖最后由 bbscube 于 2019-3-8 13:49 编辑]
  • 砍掉重练
    首先,走家有垄断的欲望。因为垄断了能方便他们进行控制。自由市场,他们必须控制每一家;而垄断市场,他们只要控制垄断者。控制是走家现在最看中的一环,更不用说这还更利于权力寻租。

    其次,他们自己去搞垄断效率低,太花精力。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制造垄断能够产生的环境,养完蛊最后收割。你前面的帖子也知道亲自下场垄断有花费,不值。这帖子怎么又来说“权力能直接获得垄断”?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 达尼.阿尔维斯
    对啊说来说去,优惠券已经吃到了,烧钱实质上是烧给了消费者,和从业者,最坏的结果,就是和原来出租车价格差不多。那么你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损失在哪里。出租无限压榨就是搞笑,你不坐公交,骑车,电动总会。网上支付宝微信互相烧占领渠道也一样,每天红包实打实,总没落在别人手里,就算一家独大,收费不合理大不了退回原来的现金模式,你的损失在哪。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19-3-8 13:46 编辑]
  • Z
    ZHAOJING123
    中年卢瑟的自尊
  • b
    bbscube
    你想表达什么才是真的。
    你的意识的结果其实不用那么复杂的,就是说小日本要让我们回到改开前么。 还有别的意思么?
  • P
    PENNYSHAW
    话说当年SONY亏本卖PS2
    算烧钱吗?
  • 达尼.阿尔维斯
    改开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普通人,原来的经济模式谁都难受,现在蛋糕大了,但是全球化经济下,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阶级壁垒越来越厉害。所以不开放,妄图用各种行为限制市场,最吃亏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 b
    bbscube
    这个是另一个话题。

    不过“最大的受益者”这个“最大”,究竟是指一个阶层 一个群体 还是 一个人呢? 我觉得不同的定义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哦。

    好比隔壁的胖胖胖。现在的状态和假设他家也开放了,对他个人来说,损失大还是收益大? 如果开放了损失大于收益,那么不开放他是不是最大的受益人?
  • s
    sw121
    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是烧的互联网风投钱还是垄断后为所欲为提价的钱全由P民来买单。
  • d
    doomking
    狗东的钱不是烧在商品价格上,是烧了几百亿在物流仓储上,一样是烧钱
  • d
    dkxw
    烧钱肯定要的。但是自己产品体验做不好。烧钱都没用
  • 砍掉重练
    损失了一种本可以降低出行成本的方式是损失,社会资源流向这种没有成果的东西而不是有效投资也是损失。“大不了回到从前”就不是损失这种说法讲不通,假设文明倒退1000年,也比3000年前进步了2000年,这种说法没法接受。

    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要直观的感受损失可以这么想,既然我们是作为中国这个整体的一份子,那么这个整体里出现了这种没有结果的空转时,对于整体的绝大部分人都有损失。除非这种空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普通消费者”。但这可能吗?
  • b
    bbscube
    我觉得我家老婆说的很粗糙的一句话很有道理。

    人可以没有利益。但是不能被剥夺利益。

    粗糙的例子来说就是,一个人可以年年收你礼物,但是如果哪一年你没送。那你一定上了人家的小本本。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送礼物,今年一如既往的没送,你反而不会上小本本。

    同理的。人家补贴,你赚了便宜。你不会觉得自己不应该。但是反过来人家一旦不给补贴了。那么人家一定是多赚了你的钱。而如果一项服务从来不玩补贴,你从来按标价购买。那么价格波动你不会觉得商家多赚你钱了。但是事实上从营销角度来说,前者赚的钱未必比后者多,利润率也未必比后者高。但反过来,后者也未必能竞争过前者。
  • b
    bbscube
    意思就是说,很多人的“损失”其实是建立在一个虚拟的价格基础上的。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天天收到你送的100元。哪天你没送那100元,对不起,不是说他当天收益=0。 而是 当天你欠他 100元。 他的账本上是 -100元。

    换言之互联网补贴烧钱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消费者得利。但是他并不会觉得这个是非正常价格。所以一旦价格不再被补贴。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被薅羊毛了。但是事实上你向任何一个服务商购买服务,他必然都要薅你羊毛——即赚取利润的啊。至于他赚 1块还是10块,也就是他的利润率,你能说清楚?并不能么。所以叠加了补贴行为后,你怎么可能真的搞清楚实际的价格究竟应该是多少呢? 事实上你从头至尾都不知道价格啊。更别说成本了。 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就是一句典型的屁话啊。
  • w
    wascoo
    什么损失?滴滴的价格现在相比传统出租车已经没有很大的优势了,而滴滴2018年是巨额亏损,亏损的全是补贴。如果没有补贴,滴滴要维持正常运营他的价格会是多少可想而知。何来“一种本可以降低出行成本”?你降低的出行成本原本就来源于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