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层买房路:从蔑视房价到被蔑视

  • h
    henryzyl
    连日来,楼市回暖的传闻再次深深刺痛了公众脆弱而敏感的神经。虽说仅是传闻,尚未有权威数据佐证,但屡受房市折磨的公众,几乎已脆弱到无法承受“最后一根稻草”。 程诚,一位在北京工作了7年的工薪阶层,经历了北京楼市从“火箭式上升”到“短暂性下跌”继而“报复性疯涨”的全过程。她的买房经历,犹如一部悲喜剧;她的买房心路历程,就是大多数人面对房价疯长心态的最好写照。房价,“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
    口述人:程诚,2003年毕业,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7年
    时间:2005年
    “我们那时天真地认为:房子卖得太贵了,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这是什么世道啊!所以就撇撇嘴走了。”
    刚毕业那年,工资才两三千元,那时北京房价虽然还在低位徘徊,但也只能望房兴叹。
    2005年的北京楼市已经有了一些热度,大街小巷全都是迎风招展的房地产广告,走在路上也不停有人往你手里塞宣传单。这时,身边有一个嗅觉灵敏的同学邀我一起去买房,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去了。
    售楼小姐十分热情,一盆火似地上赶着接待我们。同学看上的是望京地区靠近北四环的一处高档楼盘,均价在7000元左右。我看上的是快到五环的一处新盘,价格在6000元左右。
    售楼小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总价是五六十万元。如果按揭贷款,首付在15万元左右,月供两千多元。
    按那时的工资水平看,1个月的工资只可以买1平方米房子。考虑到刚工作不久,首付和月供的压力都比较大,而且当时我们都天真地认为:房子卖得太贵了,1个月工资买1平方米,这是什么世道啊!所以就撇撇嘴走了。
    时间:2007年
    “工作了几年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时间进入2007年,盼着房子降价的我们闻到了越来越浓重的硝烟味。房价节节攀升,“涨价派”和“降价派”也打起了激烈的口水战。
    工作了几年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算下来,此时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只能买0.7平方米房子。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房价不可能这么离谱地涨下去。于是咬咬牙,继续租房子。不过,对于无房户来说,另一重煎熬又来了——房租也涨了,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我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房市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主降派占了上风。我关注的楼盘一度跌回万元以内。
    也许是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我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日渐下跌的房价,居然忘了出手。这是我痛失的第二次机会。
    俗话说得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房价又重新高昂起了头颅,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
    时间:2009年
    “在2006年赤贫的我,只要借15万元就可以买房,到2009年有了十几万元积蓄的我,却要借三十几万元才能买;在2006年,我工资的一半可以支付月供,到2009年我却要不吃不喝、用工资的全部来支付。”
    轰隆隆的刺激经济计划开始了,4万亿元的投资或明或暗地拥入了楼市。
    从2008年年底开始,房价开始复苏。有熟悉的房屋中介提醒我,赶紧下手买房,我还很鄙视地从鼻子里哼着:“大哥,忽悠我吧。”
    谁知,2009年春节之后,房子每平方米的均价就涨了4000元,此后每个月都以递增数千元的速度疯涨。身边的同事、朋友着慌了,纷纷倾全家之囊,父母、祖父母、孩子三代人供一套房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高昂的房价掏空了全国大多数普通家庭。
    关注过2009年楼市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谁也没想到,在2008年短暂下跌的房价,会在2009年如此疯狂地报复性上涨。曾经以为2007年是“疯”的顶点,谁知2009年的房价会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我关注的楼盘已突破两万元大关。仍以我一直关注的楼盘算一笔账:同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在2006年的首付是15万元,月供2000多元;到2009年首付变成了50万元,月供7000多元。
    这意味着,在2006年赤贫的我,只要借15万元就可以买房,到2009年有了十几万元积蓄的我,却要借三十几万元才能买房;在2006年,我工资的一半可以支付月供,到2009年我却要不吃不喝,用工资的全部来支付;在2006年,我每个月的工资可以买1平方米房子,到2009年,却连买0.3平方米都很悬。
    时间:2010年
    终于成为了房奴,在未来30年里,我唯有祈祷:我不能生病、不能失去工作;我的父母、孩子也不能生病;我的家庭不能有任何意外发生,我们全家都要节衣缩食,就为了这一处容身之所。
    2010年年初,一个消息沉重地打击了我———我怀孕了,从此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刚需”一族。手忙脚乱地开始看房。一个需要坐公交、换乘两次地铁、再坐“摩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在登记购房意向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2000元,排号时涨到25000元,临开盘前又涨到29000元。
    我已经愤怒了。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开发商将买房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样的房子生生涨了五六十万元,试问,全国有几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
    或许是房价涨得太不像话了,2010年4月17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政横空出台。焦躁的买房人迅速陷入了观望,狰狞的房价也暂时平静了下来。我也理所当然地迈入了观望一族。
    这时,市场上又开始鼓吹“金九银十”,各种楼市回暖的信息开始喧嚣。受尽打击、看着肚子日渐长大的我,又陷入了恐慌。如果房价真的涨下去,涨到3万、5万、10万元,那对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房子就不是梦想而是泡影了。
    在痛苦的踌躇中,我像电视剧《蜗居》里的海萍一样,指着肚子说:“在你落地之前,一定要买到房子!”看着售楼小姐算出的清单,我心里没有喜悦只有悲哀:房屋总价230万元,首付70万元,月供8000元。
    我终于成为了房奴,在未来30年的时间里,我唯有祈祷:“我不能生病、不能失去工作,我的父母、孩子也不能生病,我的家庭不能有任何意外发生,我们全家都要节衣缩食,就为了这一处容身之所!”
  • 鲁迅斯基
    看的他妈的鼻子酸。。。
  • 毛皮摩擦橡胶棒
    别哭,打死都不走
  • a
    alalaka
    扯淡,05年的时候北京房价哪有这么低 大钟寺那里都是10000+了。。。哦 文中写的是4-5环啊。。。

    [本帖最后由 alalaka 于 2010-9-19 18:24 编辑]
  • c
    cf3b5
    感觉这篇东西的核心思想就是,房价就是应该顺着我的意思,我想多少钱就多少钱
  • P
    PlayStationX
    当初撇撇嘴,自己就变成SB了。
  • 彩虹上校
    2010年年初,一个消息沉重地打击了我———我怀孕了,从此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刚需”一族。

    =============

    这里面有因果关系吗?
  • z
    zjjly
    一LOSER尔~
  • i
    iorilu
    实力啊, 能抗200w贷款:D
  • 我爱一条柴啊
    反正我买不起
  • 放浪的无责任男
    05年12月我在崇文门买房也才9200,如果早几个月7XXX就能买到
  • 业内消息
    为什么要孩子就一定得买房?
  • N
    Nigel
    ....

    [本帖最后由 Nigel 于 2010-9-19 21:23 编辑]
  • 深蓝色
    posted by wap

    小孩要落户口吧,
  • 四百击
    03年买房的时候,2环内5K以下的新房很多很多,随便挑,那会看南三环草桥的房才3K6一平米
  • d
    dogsoldier
    心酸什么,人家可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
  • n
    nmlb
    每年涌进50万精英,相当于一个小城的人口了
    抢资源呗,价格高反映出抢夺的激烈程度
  • k
    kiler
    帝都买房没有户口。
  • 大实惠
    回想03年那疯狂的举动,算是明智的啊
    03年时和父亲聊天商量觉得再不买房就买不起了,就去转了转,最后选定了北五环边上清河宝盛里,距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走路10多分钟,现在经常去遛弯。从动买房的念头到决定不超过10天
  • O
    ORZMAX
    小孩子读书要找个好学区,还有很多城市买房小孩子户口问题可以解决
  • j
    joker23
    家长是集体户口孩子没法落户的,必须有房产才行
  • 天使心hx
    明明可以回自己家乡买房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