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养儿防老到养儿啃老”

  • d
    ddr911
    http://news.cn.yahoo.com/jiahua/kenlaoyizu/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种投资,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收到回报。但时至今日,这一观念正被前所未有地颠覆着。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在扩大。有人戏言,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啃老”。当年轻人的困难成了全家人的困难,当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与儿女共同承担生活的压力,啃老便不再是一个家长里短的话题,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学者认为,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发表评论]
  • 陆逊
    也许每一个十年都会觉得下一代更加垮掉吧

    我经理是60后,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养老,孩子要留学,所以他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基本是赚钱机器

    到了我们这一代,家里负担没有那么重了,可以考虑自己的选择,但是毕竟家庭条件没有多好,所以就算不用养老,也基本无老可啃

    现在的新一代,就是我经理的孩子这一代,留学很多都不太考虑学费以及生活费,甚至回国后的就业,就是希望出去见识一下,为了供孩子留学,我经理还把他大学刚毕业在事业单位分的独单卖掉了

    所以啃老也要有老可以啃
  • d
    dragonzet
    啃老草泥马的还不是给国家比的
  • 陆逊
    啃老古今中外都有
  • 陆逊
    当年我也想留学,一听说学费+生活费要RMB30多万(本世纪初),就打消了念头

    我们班里那几个留学的,家里条件都不错

    当年,不靠家里留学的也有,问题是那几个都是北大的,当然牛逼了
  • d
    ddr911
    啃老也有门槛啊。。。也就是说越是有家底的人家,啃老的几率越高?
  • t
    tripx
    而且越有啃的资格啊, 有钱人家的小孩啃的是兰博基尼啊.
  • q
    quicksilver
    光房子这块,不肯不行
  • 陆逊
    说房子啃老的,去问问你周围1970年左右出生的人,在2000年以前结婚的时候,有多少是自己买的房子

    我认识的几个人

    1、我大表哥,1971年出生,到2003年才买的大房子,之前一直住独单
    2、天津一个船公司经理,1968年出生,到2000年买的大房子
    3、我现在的经理,1965年出生,也是2002年买的大房子,之前也是小房

    基本上我认识的这些人,都是到30岁以后,才住上100平米以上的房子
  • 刘泪
    啃老这回事嘛,还真是有条件啃的才能啃
    初中的一个同学,在毕业前半年父母双亡,家里一贫如洗,然后辍学外出打工了。他连到初中毕业的伙食费都没得啃……
    有得啃的同学们已经很幸福了。
  • s
    skymimi
    ++,搞清楚,别得了便宜卖乖,不是70后早生几年,赶上了房价便宜,你看看啃不啃老~老子81年的,4线小城市,06年结婚买房子才2200一平,还是中心城区,现在我表弟结婚,房价7000,起码要多奋斗10年~
  • 陆逊
    06年我工资只有4000多,现在涨幅和你们那的房价差不多吧
  • 黑羽天天
    同学没有老可以啃,现在一个月存一万,但是要存10年才能存到首付
  • 秀才
    啃老怎么在TGFC变成了给父母脸上贴金的骄傲的事了?
  • 陆逊
    120万的首付?

    即便是大陆房价最高的上海或者北京,想找全款120的房子也不是没有
  • t
    ttk
    喷了。自立就这么难?
  • t
    ttk
    必须找一个条件,让无法自立变成TG的错,而不是当事人自己懒惰。
  • 陆逊
    买房应该量力而行,能买50平的就买50平,随着收入提高,再换

    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 陆逊
    前一段认识一个北京三菱的人,在潘家园买个50多平的小两居,135万吧

    120万才够首付三成的房子,总价要400万,月存一万就想买400万的房子,那是不自量力
  • 永恒风暴
    有人想法就十分可笑! 明明一些人父母是亿万富豪,难道要要求人家一步一步从屌丝开始混成高富帅?父母有条件有能力让你啃就啃咯,最怕的是父母没那能力还硬啃得,那真的是坑父母了
  • d
    ddr911
    父母是亿万富豪在中国社会的比例还真的不是多数,
    但啃老的风气和行为现在是全社会的范围;
    不说贫穷的家庭,
    大部分中产家的孩子,
    也啃。
  • l
    lxh8872167
    简单举个例 2003年以前 滥发货币的速度没上来 房价也没飞 年轻人可以等 等的起
    到2003年后基本是今年不够 攒到明年更不够的概念
    所以你这么比不客观 如果是个把个人啃老那是样本太小 整个社会如此显然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其他因素了
    难道真就是一代人的种比较差没出息这种结论? 中国的代际竞争很激烈的 经济学有个分类就研究这个的
  • f
    ferrerorun
    佩服 完全敢说自己不啃老的兄弟

    绝壁有 但太少了

    没有长辈的关系路子 金钱铺路 呵呵厚·····
  • 盾甲队
    一个富二代朋友和我说过:“家世就和长相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要是你天生好长相算不算啃老?所以啃老不要有丝毫不好意思,关键点在于你自己能不能利用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创造你自己的人生。”
  • 大宋忠臣黄文炳
    谁叫非得早结婚呢,要不是婚房,大部分人完全可以不啃老,结婚费用完全可以自己挣。

    以前又不逼着要独立婚房, 有个电视机有辆自行车就不错了

    年轻人别早结婚,父母也别逼着早结婚

    世界上那个国家的大部分年轻人能毕业两三年就自己挣出一套婚房来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2-9-9 22:04 编辑]
  • 陆逊
    你只计算了房价

    你可没看工资

    我现在的领导,1990年研究生毕业进事业单位,一个月工资100多

    我大表哥本科毕业进国企,1993年,一个月200,1995年跳槽到外企,一个月800

    1990年代一辆车多少钱你知道吗?天津夏利一辆都要5万以上,我哥当时5年工资还不够买一辆夏利

    现在本科毕业五年的工资起码能买十多万的车子吧

    你只看房价涨了,没看车价还降了

    我结婚时,我大表哥开宝马带我去接亲,路上问我婚礼车队宝马多少钱一辆,我说200,我大表哥说,他1998年结婚,找的宝马也是200一辆,十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涨价
  • 陆逊
    过去我们说,美国人是汽车上的民族,因为人人都有车,一家人有几辆车很正常

    任何从80年代到90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在中国,1990年代一辆车的价钱能买一套房,好车能买好几套房

    所以1990年代炒房的人少,那时候没人炫耀自己有几套房,炫耀也是让人家看车

    到了本世纪,车价下来了,大家都买得起,中国大城市私家车数量也创了新高,才没人拿车太当回事

    现在一套房至少能买5辆车
  • 陆逊
    你混淆了“啃老”和“资源”的区别

    资源,包括身体素质,相貌,家庭财富,都是你的资本,你可以借助资本,去博取更大的成功,比如你本金1万,只能卖早点,本金1000万,可以办企业

    啃老,只是消费,而并非获得成功的跳板,打个比方,1990年代黄金100元一克的时候,你让家里花2000给你买个20克的大戒指,到今年350了,你能说你这是投资成功了?你这仍然是消费,是啃老。连带买房子也是一样,你让家里出钱购买婚房,并非投资,而只是消费,而且就算房子贬值,你也不用承担任何投资亏损的后果,因为你本来也不是炒房

    关于买房子,什么叫投资呢?你从亲戚朋友那筹资,许诺每年10%的回报,然后你把借来的钱去买房,1年后你的房子升值30%,你把房子卖了,把借款的本金和利息还清,这叫你投资成功,你亲戚朋友巴不得你找他们借钱
  • r
    ronaldwang888
    没人认为是TG的错吗
  • 陆逊
    我现在找我妈短期借钱的时候,都按银行理财产品的最高利息计算利息

    我自己赚了还是赔了,我一分钱利息都不会少给我妈

    以后我孩子需要我的金钱,可以给,没问题,但是我这是投资,我必须要回报,而且回报率必须不能低

    每个人的钱都是自己耗尽生命赚来的,没理由轻松给别人,我孩子是一辈子,我自己也是一辈子,我死了之后,他爱咋咋地,但是我活着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当年投资在我身上的母亲和老婆
  • 陆逊
    中国的物价上涨,的确是通胀的结果

    但是房价的飞涨,很大原因是城市化的进程造成的

    同样是投资品的黄金,在储量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从1990年代的100元左右,到2012年的350,是1990年的3.5倍

    1990年代大城市很多国企的工资都不到500元,现在拿1500-2000的国企太常见了,工资上浮速度和黄金差不多

    [本帖最后由 陆逊 于 2012-9-10 00:00 编辑]
  • u
    u571
    如果抛去房产因素,真正啃老的并不多。
  • 大豪寺凯
    又见陆老师的平民弱者就该全部死光,社会就应该全是精英的言论
  • n
    nlkbx
    以前生得多总有一两个有出息的可以养老,现在就一个,像我这样没出息的就只能啃老了
  • 信天飞鸿
    不要对比个人,请参考各个城市的基本生活消费,平均房价和平均工资的比例。你别告诉我作为一个执政党,保证其国内50%的城镇居民有自己的房子,能打到基本生活消费,是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
  • t
    tonyq12
    国家建个公租房,或者邀开发商建一些房子出租,年轻人在稳定的房源中结婚生子,以后有能力了再买,啃老立马降下来。
    但是这是从狼嘴里抢肉的事
  • 陆逊
    33年前我出生的时候,一家三口住一间10平米的平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

    现在50%的城镇居民都没有自己的房子?

    据我所知,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本地居民,都有自己的房子,区别就是大小

    原住民而没有自己房子的,有多少?
  • 陆逊
    现在北京上海,都有大量30-50平米的房子,地段差一点的,总价都在100万以下

    问题是我没见过有多少20多岁的年轻人考虑买50平米以下的房子

    然后抱怨20多岁买不起90平米的房子?
  • 陆逊
    我在上海租房6年,从来没发生过被房东赶走的情况,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而换房时,房东都希望继续租给我

    前提是你要爱惜房东的房子,就像爱惜你自己的房子一样

    我见过被房东赶走的房客,屋里都像猪圈
  • 野人之吼
    我現在到是不至於啃老。

    但也只能管好自己溫飽。

    這麼些年也就折騰了輛車提升一下生活質量。

    房子,不敢奢想,也沒打算讓父母給我買,他們老叨叨房子的事,我跟他們說有那錢你們留著給自己享福或者出去搞些靠譜的投資賺點小錢,有空用快遞寄一些可以長期保存的家鄉的吃食過來給我過過嘴癮就行了。
  • t
    ttk
    是,要是从小连饭都不给吃,那恐怕要饿死在街头也说不定。你确定是这个意思?

    走走关系,跑跑路子算啃老?

    啃老说的是成年之后,走上社会了,自己养活不了自己,靠吃父母过活的。

    抬杠有意思么?
  • w
    wwwsnailcom
    全款120W的上海房子再配辆小车开开也不错啊
  • 陆逊
    我记得《大败局》的作者吴晓波说过一句话:中国老百姓对于房价的不满,是来自于无法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

    吴晓波这个人我很喜欢,但是过去我不同意这句话

    现在我觉得他说的不错

    真正从居住角度说,其实这30年,我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一直在改善,从没发生过倒退

    真正不满意的,恰恰是1990年代攒了一些钱但是没有买房,到本世纪发现存款买不起房子的人

    我妈2000年彻底不工作的时候,大概有存款30多万,当时在天津中环线以内,可以买100平米的房子,还是很不错的小区

    2012年,30万去天津远郊的农村也买不起一套小产权的房子

    这就是没有分享到房价上涨的收益

    我妈为这事和我念叨了好几年
  • 人中吕布
    老师又出来丢人现眼了!能不能目光不要老是集中在一点上,诚然房价上账的一个原因确实是城市化进程,但是更大的原因不是因为货币超发?另外既然要允许年轻人买不起房,那政府的廉租房保障房又在哪里?
  • 陆逊
    廉租房保障房是给年轻人准备的?

    前两天新闻里石家庄的廉租房,人家是保障鳏寡孤独残的无房户
  • u
    u571
    就算如此,对于在这个城市服务很多年的无房人群是不是也可以在租房上有些政策补贴呢?

    以前还有租房津贴,现在就是国企也不见得有。
  • 陆逊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没去过,不知道),大多数城市的房租并不高,前几天有个房租贴,我记得有人说重庆100平米的房子月租1000多

    天津很多地方的房租也不高

    当然,你要是非要固守北京上海,那就不能怨政府不补贴了
  • d
    dolless
    感觉LZ路数和小天竺差不多
  • k
    kirbyx
    就这还有人加祭扫?!老师你什么时候开始能够自发的拿大米而不是黄金来衡量大家的生活水平,就说明你开始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