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裳”字读音,我们当年中学老师这样教的。

  • j
    jimosun
    “裳”字在中学阶段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第二次是木兰辞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第三次是琵琶行 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四次是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老师当年教的是,裳这个字如果是单独出现,那么一定念chang,不可能念shang,所以第二和第三没有疑问,一定念chang。 但是如果裳字不是单独出现,和衣字连用“衣裳”,那么即可以念shang也可以念chang,具体该怎么念,以教材为准,所以第四的杜甫里衣裳要念chang。 第一的卖炭翁教材没有规定,所以你念shang也不能算错,念chang也不能算错。 这种有歧义的考试一般不会考。所以考试出题肯定是考单独一个裳字前面不带衣字,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读音。


    好的,接下来我们看这道题,“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b
    bartonhong
    看上去没啥问题,那标准读法是啥?
  • l
    lmfe
    学习了 这老师有水平小尾巴~
  • 沟渠
    我感觉你老师是对的。 iOS fly ~
  • j
    jay_chiu
    读音跟着大众走,知道绝大部分人觉得还是这样读,那就是对的。
    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qi
  • l
    lakeshore
    回复6#jay_chiu
    荨麻,xun iOS fly ~
  • i
    inim
    “说(shuì)客”被改成“说(shuō)客”,“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要读作“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要读成“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jì)红尘妃子笑”要改成“一骑(qí)红尘妃子笑”,还有吗? iOS fly ~
  • 降温军
    我儿子上小学后,我就开始怀疑人生了,好多字都写错笔顺一辈子,而且百度了半天也没找到支持我的笔顺,最后问让同事写了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 iOS fly ~
  • s
    sixihundun
    回复8#inim


    斜,真的是太扯淡了。我现在教女儿背古诗,都不知道怎么教。所以告诉她,现在这个书有点改动,以前读xia,现在改版了读xie,她来了一句,你还蛮厉害啦
    这也是为什么说 香港,台湾,对中华文化的继承更好的原因吧
  • t
    txzhao
    不是说原来都读常,民国的时候字典标错了注音,将错就错有了商这个新发音。快活大狸奴
  • l
    lancelot1979
    这些真是乱改
  • a
    alexandrite
    曝光,你们都读对了吗
  • 沟渠
    这些不是根本问题,文无第一,按现行教材标准教就行了。

    父母教育孩子,归根到底核心还是习惯养成,这是重点。难点是如何渗透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于数学教育中。

    至于笔画笔顺更改,通假字古今字的读音,既不是重点,也不是难点,按现行教材标准理解就行了。
  • 走西口
    几千年都传下来了,现在改了,真是有毛病
  • s
    sixihundun
    回复14#沟渠


    这就是根本问题,只是以小见大,一个字的改动,古诗完全打破了韵脚。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积累。去其糟粕,取齐精髓,是没错。改革的意义在于进步,问题进步了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是现在的好。
  • 沟渠
    父母教育孩子,归根到底核心还是习惯养成,这是重点。难点是如何渗透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于数学教育中。

    抓住这两点,其他都不必多提。
  • x
    xiaomao88
    唐朝的西安人发什么音,宋朝的开封人发什么音,清朝的北京人又发什么音,这有标准答案么?HiPDA·NG
  • e
    eago
    斜现在不读xia,可还要标注成韵脚...自相矛盾
  • t
    top121
    回复10#sixihundun

    跟这个没关系,读音有变化很正常。
    当年的诗人可不说普通话
  • 出租车司机
    这些现在跟我们读书时都不一样了。所以,约定俗成,语言是用来交流的。
  • 沟渠
    换个思路,我只听说数学好,尤其是平面几何好的孩子,别人会称呼这是聪明。

    我从没听说多知道几个通假字,古今字,乃至笔顺到底怎么写的人,别人会夸奖他聪明的。

    重点是学习行为习惯养成,难点是提高数学基本能力。
  • c
    cdch414
    包括,你们读对了吗?
  • 颜心童
    你说的这些确定已经改了吗?有权威的出处吗?教小孩子背古诗都不知道怎么教了。
  • j
    johnny1845
    我还知道黄裳大师写的九阴真经,但是被你一说不知道他名字怎么念了
  • 匆匆路过
    回复1#jimosun

    这题念shang,以为前面是衣出现。
  • j
    jimosun
    回复25#johnny1845

  • j
    johnny1845
    回复27#jimosun


    哇你好粗一支
  • 周公瑾
    斜念xia并不是什么古音,是叶音,说难听点就是古人为了读更古的诗文发现不押韵就生造了个符合他自己时代的音。每次有人拿这个例子说事,我就知道是个半瓶醋 iOS fly ~
  • c
    commandor01
    现在很多都简化了

    如:肥,现在都教作月字旁,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教我们这里的“月”是“肉”的意思,应该叫做“斜肉”旁,我认为他是对的。
  • s
    stlendor
    岂曰无衣 根据汉语韵律,后面 裳 念chang2 比较合适。
  • s
    sixihundun
    回复22#沟渠


    是现在改了,以后就没有了,再过几代还有记得吗,还有人教吗,以后大家还会知道,斜曾经也是xia吗。
    你举的例子,不跟你讨论,我能举出太多反驳的例子。
  • l
    leelrs
    我上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念shang被误导了很多年 后来自己搜的才知道是当年老师念错了
  • s
    stlendor
    你说的情况有道理。但这个斜,保留很多古代发音的潮汕话里确实念xia
  • T
    TITILEE
    现在都在拼好词好句怎么编故事骗高分呢,哪有空研究这个,家长们看到这些怕是要把老师给撕了 iOS fly ~
  • 小虫子
    当然是电工最喜欢用的“请稍后”
  • l
    leon_019
    古诗中不合现代韵脚的太多了,根本不是这么一个字的问题,而是语言读音的变化。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用普通话读怎么都押韵不了,但在吴语里,子读ji,去读qi,处读ci,听起来就好多了。
  • l
    leon_019
    吴语里也读xia
  • 周公瑾
    回复34#stlendor
    这个从明清开始就有很多训诂专家,包括当代的许多语言专家论证过了。往方言上扯并不可取。 iOS fly ~
  • s
    sixihundun
    回复38#leon_019


    这个没发反驳,我想表达的是,既然已经是极好的,极优美的东西,是否一定要一刀切。精华的东西就应该保留。
  • b
    bullest
    回复8#inim

    角色,不知道现在是读jiao还是jue
  • 宫小路
    尴尬写到初中,
    才知道左边那个怎么写
    美,田这种笔画笔顺一直是错的 iOS fly ~
  • 王昭君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ji),给(ji)排水,有偿(chang),一(个)亿,心宽体胖(pan),亲(qing)家,12345万亿(为什么没有“兆”)。。。。
  • s
    sun_day365
    回复33#leelrs
    我也是的 iOS fly ~
  • 绿
    绿火星
    回复32#sixihundun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以前有个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这种说法既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看法,也不是发达国家的特点。近代中国人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渴求压倒了一切,发达到一定程度,比如现在,人文学科受重视程度开始增加。
  • s
    sixihundun
    回复46#绿火星


    所以,不愿意反驳,本身就是种偏见。但是有个有意思现象,一般物理学家好像比较出名,影响力比较大。
  • 绿
    绿火星
    回复47#sixihundun

    其实更多出名的还是政治家,特别是我们中国,对官员的钦慕写到了基因里。
  • l
    leon_019
    恕我直言,你之所以感觉这是极好极优美的东西,是因为你从小就是这么被教育的。如果小时候不是这么教的呢?除了刚才我举例子的寻隐者不遇,再举个例子,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he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xin)。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jin)。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n)。这首诗我们小时候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写的不优美呢?事实上客家话的“深”念 qim,“心”念 sim,“金”念gim,“簪”念 zim,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m”,如果我们小时候就这么教这些读音,现在也会觉得用普通话读的春望是不优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