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EDFC众2000W对于父母资助买房非常鄙视 我来讲个故事

  • 大宋忠臣黄文炳
    我觉得就别拿自己经历套别人了。理论上任何人努力都会成功。但人生的性格经历命运各不相同。人家家里的钱怎么花是人家的事。我算老家那边滚出来稳定下来的。赶上房价最好高的时候买房很辛苦。但好歹是买了。初中毕业我们那里大部分人就不读了去工厂做工补贴家用。高中四个班,当年全校上本科线的就五个人。一共县城里几个破学校教育资源很垃圾。大部分人还在本地过日子。出去打工的赚大钱的很少。平均收入一泡污。还是要面对本地五千多的房价, 你们整天拿北上广的成功人士举例子。动辄百万千万。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5-5-6 16:5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i
    iceliking
    我很认同你的观点,人在社会,自己要有目标和决心,不要老是受外在的诱惑而摇摆不定,整天怨天尤人,你只需要定一个目标,朝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最终没成功,也会有成效的

    但你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此人能力强过大部分人,一个人野鸡大学毕业生,智商100左右,没有好爸爸,也没有良好家庭氛围(这和好爸爸一样重要),那么上面的鸡汤文对它就是狗屎,显然他无论如何努力只有0.00000001%的机会成功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本质,90%的普通人无论如何只能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成功要发达,就必须有别人么有的资本(智商、家庭),这个框架是死的,回到楼主的问题,他说的应该是在这个框架下,一个普通人如何能过到更好的日子,买不买房,买不买股票十年后差别巨大是客观存在的,你在意气风发的讲述心路历程只能激励那10%的人,当然我相信,tgfc这样的高端论坛大部分属于这10%

    顺便说一下,人和人的差别,全世界最高最胖的人比最矮最瘦的人也就几倍的关系,大家周围的常人甚至30%的浮动范围,但一个人的智能差别却往往是指数级的,再加上后天的教育培养,能力差别根本无从比较,我所在的IT领域,一个大牛可以超过一个数十人团队的贡献,金融领域换算成货币,我没法想象
  • 昆沙门天
    工薪家庭,05年差点啃老买了联洋那里的房,当时是7~8K。后来自己带着二万滚到了深圳。现虽然无房,每月花二万多租房,但可以随时全款买下市面99%的房。
    真心对房子无感,房价增长速度比现金在自己手里翻的慢上N倍。
    房价涨的再高有意义吗? 这房敢卖吗? 卖了这钱如何增值?继续倒房吗?
  • 喜欢它likeit
    如果努力就会成功,世界上哪有阶级。。。。
  • 喜欢它likeit
    在社会上,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故事,不管自己是不是相信

    作为一个老板,最喜欢讲努力创业,不眠不休,最终挣出一片天,还会在员工里树几个典型,无他,用最小投入,换取全部员工的超额投入而已,至于你投入后有没有足够回报,成功的概率,老板才不关心

    作为经济人,我们考虑的是效率,是投入和产出,花多少努力得到最多的福利,目前看来,如果是理智的用家庭财富积累,投入到房地产,是效率比较高的
  • w
    wfur
    不要老盯着自己或者自己周围那一小圈讲故事。鸡汤的典型特征就是一个特列来掩盖普遍现象
    就那你那天说的小智团队估值说个事吧,如果小智不是搞LOL的,而是搞其他游戏的,你觉得他的团队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估值要少几个0?别的游戏我不熟,说说星际圈的情况啊。以前搞星际的解说,我看努力程度不必小智差,甚至付出的时间精力大的多,但因为游戏热度和当时消费观念的原因,经营惨淡。例如PLU,现在流行的直播,解说,第一视角,办比赛,网店等等所有模式,在星际时代他们都做过,不论是技术流(代表人物XD=LOVE),吹逼搞笑流(代表人物二龙),虽有一定的粉丝,但在错的时间和错的领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收益,甚至工资都难发。而当PLU最终放弃星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LOL之后,就混得风生水起。类似的,国内星际选手我的了解,努力程度普遍高于LOL选手,但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月几千,一个冠军上万,就是非常高的收入,而现在的LOL选手,年收入数百万,有时间搞个直播,上千万轻轻松松,你要跟我说努力?

    呵呵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洪流中,就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别太高看自己了
  • d
    darkccc
    介于C家庭和D家庭之间的屌丝泪流满面的路过。。。
  • s
    sherlockboy
    [quote]原帖由 @STRIFE 于 2015-5-6 14:02 发表
    這是邭猓由献陨砟芰Σ艜小
  • s
    shepherdami
    快递小哥和早点大婶更多的不是机遇和运气的问题,而是家庭本身就处于社会底层无法通过一代翻身吧。如果他们只缺机遇和运气,那李嘉诚请他们去做总经理又能如何呢?
  • s
    shepherdami
    除了脑子好一点,我觉得其他的我跟大多数人没太大差别。而且就算是脑子,我觉得差别也不算大,唯一我觉得好过别人的可能是我喜欢思考吧。
  • s
    shepherdami
    我同期的同学,除了人懒或者人品不好的,大多混得不错,即使是以前大家都觉得脑子不太好使的几个同学,也基本都混到中高层了。我这几年是比他们好一点,但这是行业特性决定的,开张吃三年。你说我有多少身家如何如何,跟我上海那些两口子一年收入150万的同学比,又好多少呢,我不说矫情的话,我觉得都是够幸福的了。当然年入150万在上海也是非常少的,但在我那期同学范围里,至少三分之一到这水平了,剩下的同学除了极个别,收入也都是50万以上,我觉得这些都叫成功,只是程度略有差异罢了。
  • s
    shepherdami
    你见过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完全两样的人吗?空姐、幼教、护士,大多都是工作上是大众情人,回家就拿老公出气的。
  • s
    shepherdami
    你说得对,但如果对那种不指望自身的人来说,“赌对了房价占了便宜”本身就是类似买中彩票一样的事情。他们本就该过普通的生活,住父辈留下的房子,干稳定但回报微博的工作,追求生活中的小幸福。对这样的人来说,赌对房价大富大贵就不该是常态,那又何来后悔不后悔一说?难道有人会因为邻居屌丝买中了双色球而后悔自己昨天没去买彩票吗?
  • k
    kirbyx
    好吧,确实是有这样的。
  • s
    shepherdami
    电竞行业最近我接触多,正好多说两句。电竞职业选手职业生命周期短,其技能无法在整个漫长的人生中持续贡献是造成这种问题的主因。但要注意两点:1、职业生涯短的行业本就是赌性很重的行业,入行就是在赌运气,那愿赌服输。这跟投资煤炭一样的,04年以前投煤炭的都上吊了,04年到10年的躺着赚钱,10年后又上吊——既然你选了下场赌,就不要谈什么必胜。2、即使在电竞这样职业生涯很短的行业中,人品好有上进心有能力的人仍能获得很多机会。MISS最早打星际打WAR3甚至早期打DOTA在GTV当主持不也穷得叮当响,现在如何?笑笑七号这种活化石扛到今天扛韩中年人人气不也一样爆棚?很多离开职业电竞圈的选手,要么坚持到了LOL开春,要么通过那些年靠人品和能力积累的资源换跑道继续风生水起,很多脑子好的职业选手加盟MOBA类游戏研发、视频直播、战队训练等,日子过得也很不错,只是大家不太了解罢了。而反过来说,草莓这种赶上好时光颜值又高的当红炸子鸡为什么现在混得半红不白的?人品、能力。再说说同期的DOTA2选手,混得比LOL那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你可以说是运气不好选错跑道,但你随时都可以换跑道啊,MISS不就是DOTA换跑道过来的嘛,换得慢懒得换那能怪谁呢?电竞圈的职业选手,其实很多素质都不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专注度和人品也都有欠缺。我就说当年的神SKY,他要真有心,现在杀回LOL来,不说混一线,混个二线是肯定没问题的——尼玛姚壮宪这种化石都能复活,何况SKY。但为什么他没有回来呢?我这么说吧,一个只会钻研游戏的职业玩家有什么资格谈成功的机会呢?现在LOL一线主播,小智、MISS、小苍、JOKER、娃娃,哪个是技术好拿了什么有含金量比赛成绩的?而笑笑这种当职业选手期间名气都不够长期当二线主播的人为什么又能突然老树开花呢——看过他那场OMG吊打NJS解说的人一定不会认为这只是运气。

    你提到小智,没错,小智就是个没人品没素质没远见靠逗比运气好发大财的人。但我说一句话在这放着——他如果不改他的臭毛病,这些钱他挣得轻松,败的一样轻松。这就跟现在股市的新韭菜一样,跟着大盘的风口飞上天,个个以为自己是股神,等过段时间,怎么赚的怎么吐回来。

    当然,成功不可能一点都不受运气影响,但作为一个想成功的个体,因为运气对成功有影响就贬低努力的价值,认为运气是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放弃努力,这跟守株待兔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所谓成功就是——忘记自己不能改变的,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让自己努力比不努力的时候成功的几率大那么一点。

    有人说什么白手起家成功很难之类的。我觉得第一成功本来就应该很难,如果成功很简单,那成功还有什么意义?第二,只要够努力和人品好,在当下的中国仍有很多白手起家成功的机会的。本坛新股神多,大家可以看看蓝思科技的老板是怎么起来的。这种人在深圳很多很多,快递小哥最后做成区域物流总包,手机销售生意做到中东国家,卖保险拿到百万奖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广东那边的网友很少贬低努力的价值,而贬低努力价值最厉害的人是哪里人呢——呵呵,侬自噶清嗓。
  • 左传1023
    总结一下:失败的经验可以借鉴,成功不具有复制性。成功一定要靠努力,努力的不一定成功。
  • j
    jinwyp
    运气好遇到高人指点又赶上一波机会

    希望能把这句话 好好详细讲讲, 让我们学习一下
  • 1
    181920
    吐了。真恶心。
  • S
    STRIFE
    對,行業、機遇和自身能力決定發展,所以對普通人來講即使努力和負責也很難成功,投資股票,房產是唯一可以發財的機會。

    我就是這個意思。你的個案不具有普遍參考性,普通人就是炒股炒房買彩票。

    本帖最后由 STRIFE 于 2015-5-6 21:3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M
    MAX
    能请您讲一下您的创业历程吗?
  • z
    zmx1983
    打个比方10个人去创业 最后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1 2个 或者全军覆没

    很多人看到了那光鲜的 1 2个 认为自己也可以复制他的成功

    但是没看到后面垫背的那8 9个人
  • i
    iceliking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和我一代的人,一般有钱就买房,一套,两套,三套。。谁的收入高,比比房子数目就行。但我个人真的不太认同这种方式,所以我除了自住的一套房,没有再买房子,同学、朋友、包括我爸妈,甚至有时候我自己也扼腕叹息,浪费不少机会,我和老婆收入并不低,都只是放在活期账户,前几年炒股也没怎么赚,几十万的现金而已,比我这个圈子里两三套房子的朋友们,自然是没法比

    变化出现在去年,因为我没有买房,手头大笔现金(几十万),又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几年,撞上这轮牛市,自然有所准备,截至目前,大概已经可以全款在本地买N(N<10)套房了, 已经在准备退休计划

    其实这么多年过来,虽然财富水平我比不上那些买房的朋友,但我过的可比他们滋润多了,工作没有压力,经济也没有压力,工资不低,花钱任性,反而那些买房的朋友们,节衣缩食,压力巨大,因为背着巨额按揭。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他们退休

    所以即使我的股票跌回我从前,我仍然不后悔当初不买房的决定,在我财富多到花不完之前,永远不会考虑以房产的形成存储财富
  • 股市就是提款机
    人穷时投资自己努力,富裕投资理财增值,如果想成功就去创业然后靠运气。
    另外努力决定人的下限,天赋和运气才决定人的上限,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的,就算你有天赋也不一定成功,那么简单谁都不买房了。
  • 秃猫
    人类的智商平均值是100,15是一个标准差,也就是说智商130就是5%顶端的人的智商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在层层筛选高智商而且还非常努力的人出来,能够到达国内顶尖大学的本来就已经很强大了,你觉得你脑子不比别人好,是因为你始终在和脑子最好的人比较,那些脑子不怎么样的人都不会在我们的圈子里出现。所以你周围的同学大多数月薪二狗,但这个收入也就在一线大城市的高级白领中才会普遍出现,在其他地方属于非常少的。
    另外说到努力,当年能进入国内顶尖大学,不努力几乎不可能,这些人已经从小养成了努力的习惯,但很多人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太晚,起步晚了很多,就算从工作时开始努力,要追赶上从小到大都在努力的人,实在是越来越难,所以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还是智商方面的差距,还有情商的差距,就更加千变万化了,所以说光凭努力就能成功,我是不信的。但我相信努力能让自己的生活向好发展,不努力肯定屁也没有。
  • m
    mushroommg
    鉴于,鉴于!规范用字从我做起
  • 镜中的虚像
    感觉这帖子不错 先收藏了
  • 树上有游戏机
    这段简直不能同意更多了……
  • A
    Al.
    放一张图,不说话
  • f
    fokker1027
    呵呵呵 ,“幸存者偏差”
  • n
    nbcoolman
    骨头说的东西看得让人热血澎湃,mark一下
  • f
    fokker1027
    说的没错,这才是现实
    别人的成功,看看就可以了,前面所说的,某个人努力并且成功,并不代表你也能复制他们的成功,有更多人死在复制成功的路上,而他们你是看不见的,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努力不一定让你站上金字塔顶端
    只是不努力一定会让你渐渐掉进金字塔的底端
    作为普通人要认清现实,看多励志的心灵鸡汤等于吸毒
  • i
    iceliking
    所有成功的因素里,人本身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可能超过50%

    但人的因素里天赋是最重要的,勤奋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鸡汤文最扯淡的就在于大谈个人奋斗,不谈人和人的差别,而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恰恰是后者,而非前者
  • s
    shepherdami
    你说得对,但跟我说的不矛盾。成功的定义本来就是根据自身的环境不同而不同的。要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家庭和天资确实很重要,但对更普通的人来说,虽然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接近自身环境下的成功。你说很多人得不到我和我身边人得到的东西,这没错,但我们这种人也几乎不太可能成为李嘉诚刘强东,也从来没觉得变成李嘉诚刘强东才叫成功。211大学的人进大公司当高管拿百万年薪叫成功,贩夫走卒开小店一年挣2、30万那也是叫成功——这些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都得靠努力,而不是什么买到几套房子。
  • r
    ruler510
    这帖子太心灵鸡汤了,受不了。
  • 犯二狂魔
    就是这句话,人生很长,房子只是这漫长人生中的10年一小段跑道罢了,中间领先不代表后面不会跌倒
  • s
    shepherdami
    说到幸存者偏差我就太熟悉了,几乎每次跟创业者聊天都会谈到这个问题,我就啰嗦两句。

    幸存者偏差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归因谬误”,成功者把自己成功的因素归咎在了错误的原因上再传授给渴望成功者结果产生了误导。但要注意的是:1、幸存者偏差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成功不具有决定性因素;2、幸存者偏差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无法总结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说起来很拗口,举个烂大街的例子——说有三个人坐电梯上楼,一个人在电梯里做俯卧撑,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人用头撞电梯门。他们上楼后,主人问他们,你们怎么上来的啊?一个人说我做俯卧撑上来的,一个人说我原地跑步上来的,一个人说我用头撞墙上来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但稍微思考下就能发现:1、他们能上楼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坐了电梯;2、只要旁观者足够聪明或使用了科学的归因法,是能够比较轻松的得出他们的成功因素是坐电梯这一结论的。所以说,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的不是“成功是无规律可循的”而是“不要草率的总结成功经验”。

    这里岔开点说,为什么我总是跟创业者提到幸存者误差呢,因为总是有很多的创业者在跟我聊的时候提到几个基于幸存者误差观念推到出的错误结论,比较典型的有:1、马云、刘强东都是搞电商成功的,所以我搞电商一定能成功,跑道决定一切;2、李彦宏、马化腾是赶上了那个时代的需求,所以他们成功了,我现在搞这些符合现在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一定能成功,风口决定一切;3、那些大佬狗逼都是运气好啦,我也要赌把运气,说不定就成功了呢,运气决定一切。这种时候,我一定要跟他们讲幸存者偏差的问题。但很多人听完后又会变得很沮丧,觉得那照这种说法,成功无规律可循,不都是撞大运了吗?我说不是的,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幸存者偏差只是告诫你们不要简单粗暴的去总结所谓的成功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呢?对创业来说,推究到最本质,那就是“你的商业模式能够解决真实存在的用户需求”、“你的商业模式能够构建出一些竞争者难以模仿的门槛”和“你能够管理好你的团队确保其执行力”。这是真正的成功的规律,而不是什么跑道、风口和运气。那我如何来证明此规律是真而彼规律是假呢?这就涉及到真正的科学“概率与统计”里的相关性强度问题和经济学规律的问题,要展开那就太大了。但基本的结论是清晰的——成功有其规律可循,而这种规律是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归纳总结出的。至于幸存者偏差,只不过是一种归因谬误,并不能否认成功有规律可循这一论述。

    收回来讲,既然幸存者偏差并不能否定成功有其规律可循,那成功的关键点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成功的关键点有很多很多,但努力一定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只要你还想成功,那你就应该努力,至于努力是否必然成功,这不好说,但努力一定能提高成功的概率。或者反过来说吧,如果说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难道撞大运买房子赌十年周期的房价更有资格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吗?这太可笑了。

    我在十年前很喜欢跟人讲一个故事,说十万条大马哈鱼洄游产卵,最后到产卵地的只有几千条,那么请问那几千条大马哈鱼是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秘诀吗?答案是没有,他们就是运气好罢了。而现在再回想起这个故事,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没错,大马哈鱼没有必然能够洄游产卵的成功秘诀,但要想成功,它们至少要做到:1、找到洄游的正确河道;2、努力摆动尾巴;3、尽最大可能克服沿途困难;4、不停的用“游到就有逼艹了”来鼓励自己。做到这四点,恐怕也很大概率不会成功,但不做其中的任何一点,那就是零概率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啊洄游那么累那么危险我就在现在的地方混吃等死吧”这条路,平庸也是生活的权利——但有鱼跳出来说“啊那天我朋友被一个人捞起来装桶里放车上直接开到产卵地放生了”所以大家就不洄游了天天守在原地等人来捞然后放生,说这是成功秘诀,不就显得太可笑了吗?如果把这个故事里的捞鱼放生换成买房涨价,再想想呢?
  • s
    shepherdami
    早说了我要安心骗钱,当专业心灵鸡汤作家保证比娘炮陆琪更能骗女青年。
  • s
    shepherdami
    一个有天赋的懒猪和一个没天赋的勤快人,后者成功的几率是更大的。初中课本不就有《伤仲永》了吗。
  • s
    shepherdami
    这个结论没错,但外行炒股炒房本身就跟买彩票一样,说穿了就是赌,把赌当成功的必经之路,不是有病吗。69和K姐现在都在炒股,而且炒得喜笑颜开的,都觉得找到了致富途径。要不我俩打个赌,看他俩最后能从股市成功抽身不?

    中国的股市,看着散户炒我真的是呵呵呵都能把自己笑死。
  • s
    shepherdami
    最开始我也怨天尤人的,不过现在都习惯了,应付他们还是比较轻松的。之前有个超级心灵鸡汤的说法叫“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人就是对你最大的赐福”,我感受是越来越深了。
  • s
    shepherdami
    当你成为一条大马哈鱼的时候,你可以有两个选择:1、忘记一切不公努力洄游去争取那一点点产卵的可能性;2、坐在泥塘里吃着泥巴碎碎念“这世界太特么不公平了为啥我没好爹没好娘没人捞我去放生”然后变成一堆塘泥。我觉得你说得都对,有个好爹少奋斗30年,所以呢?因为没有好爹就等死好了?如果那是你的选择我倒也尊重这个选择。只是我在想,即使是王思聪,也会有怪自己爹的时候吧,比如没把他生帅一点之类的。比较是相对的,爹好不好也是相对的,如果非要有个好爹才觉得成功有望,本质上跟我老板女儿非要买三角钢琴才肯学琴一样,那才是比心灵鸡汤还要矫情。你要说拼爹,马云的爹比得过马化腾的爹?李嘉诚的爹比得过薄瓜瓜的爹?呵呵。
  • s
    shepherdami
    同样一碗鸡汤,给人喝能强身健体,拿去浇狗屎反而狗屎变更臭。

    同样一句话,有人听了努力奋发,有人听了冷嘲热讽一番翻身继续睡大觉。鸡汤是有些甜腻过度没错,但我觉得那些讽刺的人并不是在建设性的批判,而纯粹是因为觉得“老子人生失败是因为没好爹,老子不努力是因为努力没屌用”的自我麻醉突然被揭穿所产生的愤怒感。

    同样一座山,有人看到了决定翻过去,有人看到了打道回府——但偏偏有些人,自己不敢爬,还拦住想过去的人,说翻过去九死一生老子都不敢走你们谁也别走,谁走谁傻逼。你说是不是有毛病?
  • s
    shepherdami
    我又没嘲讽资质不好的人,成功有大小,但在自己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是成功。庸人也有庸人的成功,不光是事业上这么狭隘,你学会一项精通的爱好,你关爱家人,你在朋友中口碑好都是成功。

    我反对的是打着“我没好爹”等等外部原因的旗号为自己的不成功不努力找理由的行为。我认为即使是庸人,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庸人的成功。当然,庸人也可以有平庸的权利,但他绝对没有否定努力和嘲笑努力的资格。
  • e
    eastwoodwest
    投钱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