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种防疫措施今天才85个?

  • d
    desnyd
    感觉还行?
    新加坡数据不会作假吧
  • y
    youyoudeyou
    武汉早控制 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iOS fly ~
  • c
    cwq31
    不一样的 说得轻松时间隔离到位 措施有力
  • l
    lu8710
    14天后再看看吧
    小尾巴~
  • c
    cortexiphan
    气温30度 iOS fly ~
  • b
    biblecarol
    和在新加坡的人交流过,已经提升到橙色,还是有措施的,完全不像我们听到的那样放任。 iOS fly ~
  • 活泼金属
    内紧外松iOS fly ~
  • y
    yjd159
    不早就说了,气温就是优势,25度环境下,只有2-30分钟的时间,30度下基本秒死
    中国,日本,韩国这气温,病毒能有效十几个小时呢

    收服病毒,人只能尽力,关键还是看老天
  • l
    laws0604
    不要光看国内的报道 国内为了突显社会主义战斗力的先进性 只会选择性的报道国外事宜
  • z
    zhdphao
    上海开门迎客,病人也不多。
  • r
    realfatboy
    回复8#yjd159

    人体36.5为什么杀不死病毒?
  • 7
    78588371
    回复11#realfatboy

    蝙蝠身上常年40度都烧不死
  • 心何如
    回复11#realfatboy

    人体是病毒的培养基

    户外高温 紫外线,秒死
  • l
    liuels
    每一例都尽力做了追踪隔离,全国隔离了2000多号人了 iOS fly ~
  • 张镝
    这还少?新加坡也就几百万人吧
  • p
    paecherliu
    我觉得不仅是温度
    和阳光里的紫外也有关系吧
  • y
    yjd159
    回复17#paecherliu


    主要是温度,与紫外线关系不大,UVC难以穿透大气层
  • y
    yjd159
    这还多?武汉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4人,新加坡是7915.7人/平方公里
  • D
    DirkGently
    病源学追溯能力数一数二吧,所以世卫一直呼吁多关注医卫系统落后国家的疫情
  • y
    yjd159
    别吹了,有同样的例子,日本,韩国,发达程度与新加坡相近,就是气温低了点,天壤之别。
  • D
    DirkGently
    回复21#yjd159

    拭目以待吧,多说无益
  • y
    yjd159
    回复22#DirkGently


    正反例子都在,没啥好说的。人力作用有限
  • 中华田园喵
    因为人体不干燥。
  • s
    spi
    这些数据有来源吗 iOS fly ~
  • 股童
    看来高温还是很有效得控制了病毒,期待夏天
  • y
    yjd159
    回复26#spi


    数据自己找,本坛出现过多次,日本防疫指南
  • l
    lammle
    今天的数据,海南一省才168,新加坡一个城市85例不算少吧
  • 无风而动
    30度下基本秒死?那不是只要进入人体就秒死了?人体平时36度还是有的
  • z
    zinwa.lin
    天太热 iOS fly ~
  • y
    yjd159
    那这病毒不会是蝙蝠身上的,因为蝙蝠提问40度
  • 功夫小狗
    可是病毒离开宿主,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啊。
  • b
    badbug
    武汉城区不会这么低吧
  • y
    yjd159
    如何证明这个辟谣不是谣言?不用数据,就因为跟SARS的一样就能证明是谣言了?不用实验就能证明是不是谣言了? 这辟谣的逻辑本身就是谣言
  • t
    tons
    人体体温还36度呢又没见病毒死掉?
  • y
    yjd159
    地板逻辑真越来越惊人了,没有生命就是永生?,结构就不会损坏?车还是没生命的,我也没见没生命的手机,汽车,房子永存啊
  • 无风而动
    因为这个辟谣网站是“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办的,好歹比你一个举不出任何出处的一句话靠谱几个数量级。
  • z
    ziang
    30度以上秒死的话,当病毒接触到人体表就会死亡吧?
  • d
    dna1111
    名器啊!
  • 功夫小狗
    没有证据证明病毒到达30摄氏度以后,蛋白质和RNA结构会被破坏。病毒离开宿主干燥以后是晶体。
    你把病毒和细菌搞混了,细菌的细胞内,有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产生能量,而病毒并没有。


    不要夸大气温的作用。最有效的途径还是隔离,隔离以后,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变异,和毒株的多样性,这样在免疫系统作用下,病毒会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类似蝙蝠这样的种群,几万只挤在一起,病毒的活性是非常高的,光冠状病毒就有大量的变异体存在。
  • c
    cortexiphan
    活体内(in vivo),活体外(in vitro)
  • 无风而动
    网易也辟谣了:https://3g.163.com/jiankang/article/F56RIEO60038804A.html
    近日一张名为“日本冠状病毒公众防疫指南”的图在网上流传,图中详细标注了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环境及温度下的存活时间。不少人对这张简单、明了的图啧啧称赞,不过也有人对此图表示怀疑,有熟悉日语的网友称“冠状病毒”的日语写法为“コロナウイルス”,而“番规液”也明显是粤语的说法。
  • y
    yjd159
    回复42#功夫小狗


    有人扯细菌吗?干燥后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构破坏了不能恢复,病毒携带的信息更容易破坏
  • p
    preplus
    怎么能跟武汉比?武汉前期是没人知道,没人重视、没人防护,已经成了规模,重视时已经晚了。目前态势下,其他任何地方不会发展成武汉这样。
  • z
    zglgg
    说温度高的都是扯,武汉有几个是室外传染的,室内传染和温度有什么关系,难道新加坡不开空调
  • 烂人村村民
    回复6#biblecarol


    新加坡七号,八号就提高到橙色警报,跟sars一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