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上海是普遍现象?

  • w
    wanghe2kk4
    来源:柯谈地产观(ID:lincokk)作者:柯谈

    最近,一位同事正在为儿子幼升小的事,焦头烂额,他说感觉特别的无力和无助,虽然自己身价千万,但在上海,其实是活在社会的底层。

    1

    被学区房击垮

    这位同事,36岁,当年以张家港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上海交大。2008年,在双方父母资助下首付60万贷款120万在上海老静安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老破大电梯房,一家五口三代同堂居住至今,目前房产市值约950万。他家庭年收入大概30多万,贷款已经还清。

    他儿子后年就要上小学,作为曾经的学霸,他不想孩子进菜场小学,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一代不如一代。他看中的是老静安第一梯队的静教附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努力一把,一劳永逸,将来可以省去小升初的麻烦。

    静教附校对口的学区房海防村,目前总价最便宜的是一套27.5平的一室户老破小,610万,单价22万/平。

    由于他有过贷款记录,所以,买这套学区房必须首付70%,再加上税费,最少需要450万现金。这笔钱对他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只有卖掉现在的自住房置换学区房这一条路可走。

    最近,他来找我让我帮他全程把关。他的换房计划如下:卖掉950万的唯一自住房,买进610万27.5平的学区房挂户口然后出租,扣除租金后月供大概还有1.2万,除去月供和生活开销后,每月应该可以还有几千元积蓄。剩下的钱买一套60平的两室一厅老破小,全家三代五口人挤一挤。由于老人要接送孩子,所以必须和他们一起住。老婆不能接受生活水准越过越糟,为了学区房,夫妻两人矛盾数次激化。

    原本他们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20平米,远未达到上海37平米的平均水平,现在为了孩子的前途,置换学区房后,一朝回到解放前,等待他们的将是人均12平米的蜗居生活。

    听了他的周密计划后,我无力反驳。我为他的勇气感慨,我为他的悲惨无奈,为他看透这个社会的本质后,还能不懈努力和挣扎而感动不已。

    这就是生活在中国一线城市上海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千万富翁的悲惨生活!

    2

    贫下中农

    80年代,万元户是人中龙凤,有女必嫁。

    2000年,丈母娘要求是,有房有车,无贷无娘。

    现在,选女婿最好是他有一个亿的小目标,千万资产已经相当于贫下中农。

    在上海市区,地段尚可、品质尚可的房子单价基本在10万左右,市中心的非学区老破小最低也要7万起步。1000万,也只不过是一套还算体面并不寒酸的普通住房而已。

    上海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舒适度,其实远远低于二线城市。因为决定生活质量的因素,比如工资收入、商业繁荣度、交通便利性、环境舒适性,上海相较于二线城市根本没有优势。收入比二线多一半,房价却是二线的5倍。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上海生活了7年之后,举家搬迁至重庆,2015年在重庆观音桥用220万购买了一套260 平米的三层复式,还带50平的露台养鱼种树。去年他回上海出差,再次看到当年他无限仰慕却又买不起的小区时瞬间嗤之以鼻,他说这种品质的房子在重庆根本没人买。

    在上海,这些所谓的千万富翁们,生活精打细算,不敢奢靡浪费。能在家吃,绝不下馆子,能自己做,绝不点外卖。任何的开销,都会在潜意识里迅速换算成月供的几分之一。礼尚往来,能躲则躲。你结婚,我恭喜你,但你最好别来给我发邀请。你孩子百天,我祝福你,但你最好事后再来告诉我。别说财务自由,就是菜场自由、水果摊自由都远未达到。看看一盒一百块的车厘子,最后还是会选择一袋十块的小桔子。

    在上海,这些所谓的千万富翁们,上班兢兢业业,生怕被老板炒鱿鱼,挣钱还贷、攒钱买房。他们永远在奔波,永远在忙碌,他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将来不用再买房。

    如果你在上海,碰到一个千万富翁,请别仰慕他,更别嘲笑他,请发自肺腑的好好安慰他、同情他。

    在上海,所谓的千万富翁,其实都是生活质量毫无提高的“被富翁”,可悲的是,他们住在1000万的房子里,却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

    3

    温饱线

    在上海,生活水准不是由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房子数量决定的,因为,在房价面前,收入根本微不足道。房子比孩子多,是混在上海永恒的追求!

    上海土著家庭,在双方父母都有住房的前提下,买一套是自住婚房,买第二套是孩子学区房,对土著刚需来说,至少需要两套房。

    新上海人移民家庭,买一套是自住婚房,买第二套是父母岳父母养老房,买第三套是孩子的学区房。对移民刚需来说,至少需要三套房。

    所以,土著1套是温饱,2套是小康,3套以上才是富裕。而移民1套是定居,2套是温饱,3套是小康,4套以上才是富裕。

    在上海,1000万仅仅是一条有吃有穿有住的温饱线。而身价千万其实只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纯刚需、伪富翁。

    4

    原始需求

    对于温饱线上的上海富翁们,最焦虑的不是事业的升迁,不是身体的透支,而是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养老。因为,对于弱不禁风的小家庭来说,看似安稳光鲜的生活,其实根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孩子上公立的学区房,上私立的学杂费,超过工资的辅导班,父母生病的住院费手术费,任何一项都可以让这个小家庭摇摇欲坠。如果再碰到经济危机,裁员下岗,平凡的生活立刻无以为继。

    为什么上海的出生率如此低?为什么上海结婚率全国倒数,离婚率反而名列前茅?因为孩子是钞票的粉碎机,因为提高生活质量最廉价的办法就是一直保持单身。

    这些千万富翁身处繁华都市、置身现代社会,却始终奋斗在解决原始居住需求的路上。他们毕生的积蓄不是留给自己,不是留给孩子,而是留给银行,留给政府大力支持的开发商。

    庆幸的是,他们活在上海,一个开放包容不缺奇迹的城市,可悲的是,他们住在上海,一个奢华昂贵毫不友好的城市。

    上海那些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千万富翁们,到2020年,希望你们能跟上全国人民的步伐,共同奋斗、迈入小康!
  • m
    migiry
    上海交大毕业,家庭年收入30多万

    还在静安寺买房子...

    这要怎么吐槽呢
  • j
    johentai
    制造焦虑,有毛病。
  • K
    KARUTO
    算上房价的,算什么千万富翁
  • 华莱士
    其实不光是孩子教育,住大城市还有一个问题,是交通。 每天花在通勤的时间,实在是太浪费生命了。你很难两口子都能工作,生活在半个小时的路程内。
  • b
    beerpopcorn
    已经吃到时代得红利了,觉得苦变现即可

    说到底,还是什么都想要
  • 穷人也是人
    讲真交大的家庭年收入才30 这是给交大丢脸吧
  • s
    sijigh
    屌丝摆不正自己位置罢了,一个好的机遇让他有了一个不错的错觉
  • s
    sonic4747
    自己选的屎含泪也的吃完系列?
  • z
    zo
    后年上小学,现在才开始折腾学区房来不及了吧
  • f
    fgfggha
    喷了,写这文章的人月薪三千内陆地区农村户口你信不信
  • l
    liq1014
    这里面所谓千万富翁大部分资产通过房产升值而来,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次性的,而他们想过的生活是自己收入能积累起上千万资产的生活。这样说吧,你在上海一套房没有,在36岁靠自己工作积攒了1000万,活的肯定轻松。
  • 法国人在北京
    农村人又通过YY城市人来自我安慰了。
  • 望远镜一代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上海生活了7年之后,举家搬迁至重庆,2015年在重庆观音桥用220万购买了一套260 平米的三层复式,还带50平的露台养鱼种树。去年他回上海出差,再次看到当年他无限仰慕却又买不起的小区时瞬间嗤之以鼻,他说这种品质的房子在重庆根本没人买。

    重庆房产中介写的吧。。。
  • 超越魔的狗肉人
    第一例这个,就算儿子上的不是菜场小学,也不能保证以后就一定有出息啊,何必把自已一家老小弄得这么累,还不如三观管好,拿100万出来请家教做提高。第二个么,前两天逛19楼还真见一个买不起房的北漂回重庆发展,买了龙湖200多万的大平层加装修不到三百万,装修得很漂亮。手里还省不少现金踌躇满志的准备开个啥公司
  • x
    xuhuamao
    第一个有本事上民办啊,公办全菜小已经是普遍认知了
  • j
    joachim
    明显硬盘村逼的软文,2008年180万静安区老破“大”?麻痹你给我来一打
  • 百花堂小白
    上海农村人表示,都是自己找的,路自己走
  • d
    dream123
    要常住总归要买房的,36岁时的全部身家1000万也只能买个一般的房子,何来轻松?
  • G
    Ghoul
    什么,交大毕业,年收入才30多万?
  • l
    lrevolution
    为什么学区房值钱,学历不值钱,一个思考
  • d
    dream123
    交大很多工科专业,在制造业上班30多万很正常啊,而且30多万的收入很低吗?
  • C
    Chuoqi
    房子卖了回老家
  • 上海狗狗
    中专毕业的自媒体小编自导社会新闻辛苦了
  • 3
    328928249
    别再来重庆了。。重庆这房价对北上广来说很便宜。。但是本地人已经负担不起了。。一一大堆3000多工资的人要去负担1w6的房价也很困难啊
  • t
    tit
    交大毕业年薪30万还是有可能的,一个月两万多块钱,我见过。文章里写的是家庭收入,不知道他老婆工作不工作。
  • B
    BIOer
    傻逼,1000万还哭穷
  • 幸村精市
    我单位里本部门交大毕业没满30万的就有3个
    人家家里基本底子都挺好,反正也不差这些工资
    工作够省力就行
  • d
    dfg1101
    孩子不要念书不就行了
  • 5
    5116988
    年收入30万在TGER眼里连一条狗腿都算不上,他们个个都是年入100万不加狗
  • y
    youtao
    我会选择读门口的小学自己好好管。这样折腾完全得不偿失。
  • 金碧辉煌
    香港人表示已经习惯了
  • 靜川
    ns或者手机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每天多点玩游戏的时间。
  • f
    fanti
    纸面财富,现在二手房基本锁死了
  • s
    sijigh
    喷了,水区现在真的是什么jb风气,不管是不是编的,单纯假设案例来说,不是屌丝摆不正位置是什么,就这还有傻逼扣祭扫,233,要有多自卑
  • w
    winterb
    还真不一定,和其他城市比一线城市的商品房真的烂……
  • 猫叉Master
    想起之前水区有个傻b说年入一百万只是温饱 这种死妈狗逼哪天真的变天了肯定第一个被吊路灯
  • 游戏时间
    就冲着北京上海高考试卷相比全国卷的难度,也得在上海啊
  • J
    Jeffrey
    主楼里的主角是个王德彪

    王德彪买房的话是很困难的

    毕竟没有本地住房,置换也是难上加难
  • b
    blacktooth
    这文章泥潭不已经批判过好几回了吗,又拿出来炒冷饭?
  • w
    wanghujin
    有可能是彭浦新村“静安区”
  • 雾桑
    35岁
    上海外地人
    家庭收入30万,人均15万
    在上海是很不容易的,不能抱着个张家港高考状元的帽子一直下去
  • M
    Mr.眼袋
    喷了 魔都家庭年收入才30万 那是受罪
  • k
    kenjy
    30万不少了,很多人在不久的将来会很怀念的
  • q
    queenkiller
    喷了,不愧是2W不如狗的魔都
  • 红叶
    测拿,上海本地人90%都是菜小读读,就你们硬盘头上长角,读不得的?我倒马桶到十六岁,你们硬盘有几个的?
  • m
    medievil
    喷了,1亿日元的房子东京六本木周边随便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