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科研背后愚蠢的中国式逻辑

  • a
    aweiwei
    2013年9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中国科学研究尴尬的现状。文章提到的问题在中国的科学家圈子中基本上是大家都清楚的秘密。但是对于科学圈外的读者却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据《经济学人》的统计,中国大陆学者在 SCI 中发表文献的比率从2001年几乎微乎其微到2011年占据到了9.5%,仅次于美国。从2002年到2012年之间差不多有超过1百万来自中国大陆的学术文章在 SCI 系列的学术期刊中发表。

    可以说成果是喜人的,但是在这样一个喜人的数据背后却也隐藏着很多问题。

    比如《经济学人》认为,在这些数据背后,存在一个很愚蠢的中国式逻辑。因为教授们被限制在一个以文章数量为主要考评标准的框架之下,这样使得论文的数量和薪资待遇划上了等号。

    而这个等号的划上,就滋生了很多的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假论文或者捏造数据等问题,近年来最有名的就是井冈山大学讲师所发论文被撤下 等多次的丑闻。《经济学人》的报道是现在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论文造假公司,而且生意红火。

    《经济学人》披露的潜在漂亮的数据的背后的问题也是非常深层次的,就是“自行引用”问题。我们如何来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呢?对于并非这个行业中的专家来说,最直观的一个办法就是看这篇学术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按照正常的思路上来说,如果这篇学术论文被多次引用,就说明这篇文章在这个学术领域内的重要性是多大。但是为了这个引用数量的提高,按照《经济学人》的说法,在中国(其实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程度的这个问题)演化成了没有名气的教授就是经常在自己其他论文中引用自己过去的论文来提高引用次数,这种可以被归纳为显性的“自引”,而另外一种隐性的“自引”则多发生在院长或者更加高的学术职位,以至他们在发表论文和被引用上都占有了隐性的优势。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也是对,是否发表 SCI 的学术论文就是具有学术能力的唯一表现这点质疑。但是同时也必须值得肯定的是,用相对权威的 SCI 论文数量的确很大程度上冲抵了权力与学术相捆绑的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这个标准给当时还处于朦胧状态的中国学术制定了一把尺。但是随着学术质量的提高,这把尺的负面作用就显现了出来。除了如这次《经济学人》提到的这些问题外,我个人更愿意将这是一个缺乏的大师的年代的原因归咎于这套标准。

    奋斗在任何一门科学学科领域内的朋友们都能明白,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内作出些进步性的东西,没有一万小时的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而1万小时还只是这个领域内的基本入门而已。但是现代的学术体系却希望一个博士生在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之外,要发出N篇论文。而这样的才俊才能在学术领域内出人头地。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只是能够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领域中能够玩转,因为对于实验的观察和演化本身就能迅速成为一篇论文,出现优秀结果的然后放到学术工作者们都能看到的专业期刊上,让大家讨论。然后几个实验的发表就能综合最后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但是在这样的实验科学外的领域则完全不是这样。比如一个跟踪式的社会学研究,比如假设研究目的是看卡特琳娜飓风影响过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弱),那么这样类似的研究,就需要耗费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往往有很多社会学家一辈子也只能成功运行几个项目。有这样特征的学科并不在少数。但凡只要偏向理论研究的领域,这样的模式的运行都很值得再审视下是否合适。

    简单来说,这样以数量为高度竞争行为的模式,这样在普通科研教学人员比体力劳动者工资待遇低得多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高度竞争来直接将工资外的奖金直接和论文数量挂钩的方式,实在是太浮躁了,根本无法使普通研究者专心长期研究一个领域。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现象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晰,因为虽然中国拥有了庞大的 SCI 论文数量,但是他国学者引用中国学者的比例却非常低。

    中国学术体制,的确是需要重新反省一下了不是吗?

    原文:
    Looks good on paper: A flawed system for judging research is leading to academic fraud
  • s
    stevetin
    “中国学术体制,的确是需要重新反省一下了不是吗”的确!中国大陆的文献只要看最后一句就可以了!
  • k
    kilio203
    但是如果不用量化指标,又会培养出一批学究贵族懒汉,这就对得起纳税人的钱了?
  • T
    TG春上春
    自己引用自己很正常啊, 不管是中国, 国外大学发的paper也想方设法引用自家的. 而且大部分杂志在审稿意见里会附加一条, 让你多引用他家的paper.
  • a
    aweiwei
    国外也对SCI发表有硬性的要求。

    国内只不过相对来说,SCI发表更有难度(英文这一个硬性要求就难倒了很多人),外科临床医生最苦逼,白天忙手术,晚上还得写文章(不发表就没有办法评职称)。不像一些当了博导的主任,还有手下可以使唤。

    由于工作原因,这方面我是有一些资源的,深深的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痛苦,不做假就没出路。
  • 随便走走
    经济学家真是本好杂志,就是太贵了,买不起,每次就看看编辑选摘
  • j
    jmmouse
    科研成果的价值很难评估,实验失败的多成功的少,最后转化成生产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没有价值。

    之前国内建立起的这种评估体系没有什么问题,
    把量推上去,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了。

    现在科研的关键问题根本不是如何提高学术论文的水平和他引数量,
    而是如何将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说的官方一点,也就是产学研结合。

    国家应该花大力气去保护知识产权,然后国内有钱的企业能够有出息一些,别老是做微创新。
    让企业去支持科研。现在的横向项目都太没有水平了。
  • a
    aweiwei
    国家其实已经把科研经费投入的重点,从之前的高校和研究所,转移到了企业的研发中心,毕竟所有的研究成果,是要转向实际应用的(这就是所谓的成果转化)。

    高校和研究所所搞的科研,一切都是以发表文章为目的,几乎都对所谓的成果转化漠不关心(事业单位,将来搞出东西没法分成),而且这发文章的话,100次实验能成功一次就能发表;而如果要做成产品,100次就必须成功100次。
  • j
    jmmouse
    所以企业是关键啊。
    就我了解的一小部分,投给企业的钱基本还是扔水里了。
  • a
    aweiwei
    为什么呢?

    其主要原因还是国家对企业不够信任,对企业的创新没有什么扶持。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没见过雪中送炭的。

    企业也不是傻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国家扔给你一些所谓的科研经费,基本上都是当纯利润了。真要创新,国家不投钱也要做的。



    国外很多大的财团和集团公司,专门有特别重要的职位(战略整合),去全世界搜罗那些小型的创新性小企业,找到了做评估,靠谱的就收了。
  • X
    XHWer
    做个1千万的研发,TG给个100万的研发支持算不错了,这中间还不算走关系的花费,那我企业还不如直接走关系拿研发经费当收入算了,至于自己的研发投入,别傻了,哪有这么多利润,不做假只用生产成本当研发投入算是良心企业了。。。
  • l
    literry1
    没量化指标更没法评价科研了,
    自己引用自己也很正常,
    多注意打假就行了
  • a
    aweiwei
    所以,像我们公司,因为有自己庞大的科研和生产团队,根本没可能IPO的。
  • i
    imwhatim
    额...涉密专项怎么发表。

    还有一些大专项基本是生产项目,文章产出很少的。
  • s
    seek
    我始终认为,标准和考核这些东西有阴毒,蛊惑人心~
    与激素类似,得不偿失
  • d
    dantedevil
    说白了就是为了往上爬尽搞些虚的忽悠人
  • a
    aweiwei
    我接触过一些涉及到机密的项目,这些项目压根就没打算发文章。

    实打实的项目研发,文章只是附属产物。企业要研发东西,额外产品第一想到的是专利,至于文章,可有可无。
  • y
    ylgtx
    文章再烂那也是编辑认可通过的。烂文章多只能说那期刊档次也就那样。science nature发再多也不会有人说是灌水,那种文章想灌水没点水平也是灌不上的
  • j
    jidatui
    SCI文章要看点数的嘛
  • k
    killmesoftly
    程京最近在折腾什么新东西?

    最近太忙了,沈阳那会没去


  • a
    aweiwei
    这真不能说,人多嘴杂的。
  • z
    zenodante
    中国人只不过把美国人的科学体制发挥了下,搞了个低俗没遮羞布的版本而已
    归根到底,美国人这是把全世界往沟里带,中国人用荒谬化的手法揭露了这一被蜥蜴人操纵的大阴谋
  • e
    erererr
    据说操蛋的“龙芯”,其实是用几千万的科研经费买的日本的芯片换个商标。。
  • 2
    2047
    学术界算好了,就拿现在热炒的云计算概念来说吧,一堆政府裙带关系的所谓国企把自己的垃圾项目包装一下就是“XX云”了,然后从政府那里骗来一堆拨款
  • 2
    2047
    请百度“汉芯”

    喷归喷,不能张冠李戴+据说啊
  • a
    aweiwei
    龙芯是很靠谱的,我们去听过研发经过。
  • r
    refo
    龙心虽然抄mips,但好歹抄了一遍了
  • i
    imissrain
    马克后详细的读
  • h
    handsomeken
    国外不少研发投入也是因为有免税政策做做,买公司是最快最直接的,因为小公司是拼命才能活下来,跟大公司实验室里养尊处优想办法提高职位级别的一堆博士完全不是一个状态。
  • s
    stevetin
    别吹牛了!用日本的芯片儿能运行就冒烟然后渺如云烟吗?!明显是放了个馒头进去,几个老家伙在里面打边炉,最后出来一句:龙芯好厉害哟!汗都出一地!
  • m
    ms006z
    爽歪歪大哥业内真饭!
  • m
    magicsun
    这个题目就是错的,经济学人把中国的高校学术错当成中国科研了。就好像一提科技,就只有科学理论,没工程技术啥事了。果不其然,连后面的讨论都成了企业科研了。
  • i
    imissrain
    工程技术就是个笑话

    据我所知 不少国企 还是国外技术买来就抄

    抄到没办法了 各种微小改动

    最后外国人不干这种低级技术了

    国内才开始慢慢腾腾想办法了

    至于产学研结合?那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
  • b
    bigwizard
    缺失客观考评机制,这东西就和八股一样,明知有问题,但无法替代

    现在很多单位sci有奖励制度,影响因子*1万甚至更多
  • g
    godzillaqqq
    看看现在大学毕业论文就知道了,学术的东西都这么儿戏 怎么能出高质量有实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