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常回家看看》和《弟子规》都是精神雾霾

  • 洗地
    文章活不过24小时
  • y
    yufe
    弟子规确实是大垃圾,就是要搞所谓的国学启蒙,比他好的多得很
  • d
    death5343
    弟子规是个拉西阿三编的。没啥水平的东西。

    但是呢,日本那边其实有个困扰,大人和小孩一起玩,就像朋友一样,结果呢,父亲没有建立出一种,日语里称之为父亲之墙这样的东西,孩子只有打破通过那个父亲的墙,才能获得一种成长。现在没有这样的东西,也有另外的一种麻烦,人格还是性格上的问题。
  • 爱撕衣
    支持
  • 薄爪爪
    mb回家看看爹妈都是雾霾了,服了。我做法律工作,你们知道不知道现在不赡养老的有多少?不宣传这个,人老了怎么办啊?

    写这个文章的真缺心眼。我表个态,常回家看看没有错。弟子规是什么虾
  • S
    SHAN
    常回家看看没啥问题啊。。
  • y
    yy3010
    精神上赡养父母已经入法了吧
    虽然实施起来~~
  • 大宋忠臣黄文炳
    我是没这个问题的,父母离得近,二十分钟路程。

    但城镇化发展畸形,那么多人只能背井离乡打工千里之外不能天天回家。不是他们的错,很多双方外出的打工的夫妻孩子留守一年就见一回父母。你当人乐意吗, 本地不能创造好就业机会。在外挣钱一年忙到头,

    国家谴责儿女在外打工不能经常回家算什么。暗示他们应该经常回家,但实际上大部分打工者一年回一两次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难道不希望跟父母也就几站路的或者直接一个小区。

    希望受春运这种罪么,我看到每年骑着摩托回家死在春运路上的夫妻就感到悲哀。 要是离家近好好干就能一大家子活得好好的,干吗这样呢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5-3-22 23:44 编辑]
  • 天际线王子
    常回家看看被上纲上线了。靶子没竖对,显得自傲又无知。爹妈生你不是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的。

    现在的问题早就是不管你怎么宣传都已经屁用没有了。写入法律里都难执行,唱首歌不至于玻璃心。要喷还是换首歌喷比较好。
  • 天际线王子
    国家哪儿谴责了?能不要脑洞大开么,一首道德宣传的歌曲而已。唱首歌宣传宣传也能觉得是道德绑架,太玻璃心。没人怪任何人,一副受不了的架势,我看是有些年轻人听这首歌怨气太重了。
  • l
    lvcha
    不过跟儿子当兄弟不敢苟同。
    孩子跟孩子不一样,通常家长还是要树立威信。玩的时候可以当朋友,需要管教的时候还是要管教。
  • T
    TG药丸
    弟子规确实不行,不过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东西了。
    不过常回家看看都要黑,只能说为了吸引眼球,逼脸一点都不要了。
  • m
    moyanljx
    我特讨厌这歌,但是文章上纲上线也算是精神雾霾
  • e
    eva2015836
    当然有问题,要不是他爹妈没经过他同意就把他生下来,他本来是有机会投胎去美国的。
  • 三棱镜
    动辄上纲上线才是这个国家的精神雾霾。
  • w
    waterfirestart
    文章的意思大体明白,不过常回家看看这歌本身也没“应该”的意思,只是它依附于庞大的传统道德的强势之下,可能会让人产生它要求“应该”的压力。
  • 飞水流长
    弟子规除了开头,中间写的其实挺不错的吧
  • f
    f90v
    可是我只想问……你算干嘛的?凭啥跟我说这些?有人跟我说常回家看看,关侬啥事体?
  • d
    dsdante
    文章写的太好了,没见过封建家长权威的人不会有这种切身体会

    本帖最后由 dsdante 于 2015-3-23 10: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x
    xtpl
    只要是TG提倡的,都是精神雾霾,是不是这个道理?
  • t
    tit
    1. 文章批判政府和央视把这种社会问题伦理化,批判得好。我们眼睛要雪亮,不能让政府轻易就甩包袱,撇清自己的责任。这是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素质。

    2. 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人,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自己的父母这一代,的确需要自己常回家看看,这是自己亲情的纽带,和央视无关。一边常回家看看,一边骂央视,让他滚一边去。

    3. 对自己的子女,改变这种价值观,不对他们宣传孝啊,弟子规啊。儿女大了,要自己出去闯荡。

    我们这一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对父母,用一种价值观;对子女,是另一种价值观。而对政府和央视,我们又要尽到社会公民的责任,保持警惕和压力。
  • t
    tit
    你走得还不够远。有啥国学可启蒙的?
  • r
    roto
    这文的作者太矫情了
  • 紧箍咒
    说得很对,对于“常回家看看”这种对大部分人来说,非不想,实不能的事情,社会现实如此,要挣钱,要工作,要养老养小,这个国家让我们奔波,国家不想着如何让春运的人快速回家,不想着农民工的工资如何不拖欠,就用道德想让民众走路都要回家看看,身无分文都要回家尽孝。
    这就是社会问题伦理化,在推卸责任,是精神雾霾!
  • D
    DKNYZK
    作者一看就是80后的,对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没什么感觉,在中国就是这样的,在户籍制度下政府管理民众生老病死道德规范都是当然的,虽然中国在改革开发78年后慢慢放松了这种管制,但并没说它不能建立起这种家长式政府,很多东西根本够不上法律层面但政府就是要管,舆论也是这个方向,对此,年轻人虽然不舒服但还是得接受
  • z
    zo
    我作为70后同样觉得这是一篇好文
  • h
    hanzo
    跟风踩弟子规蔚然成风,不过弟子规确实比较垃圾

    常回家看看纯属躺枪,歌词又不激进,完全是描述家庭生活情境,这都能扯到政府推责任,纯属荷尔蒙过剩吧
  • f
    feimagine
    道德捆绑
  • a
    a7874878
    哎呦。。。。阎王老爷你那边申请了吗冥币塞够了吗?你就想出国?
    还投胎。。。。抬杠抬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 5
    52daqian
    大哥,这两段话是如此地没有问题,以至于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两条真的是顶个球用。
  • 5
    52daqian
    自己编,自己唱,自己上台演都没问题。
    但是在宣传部直属的各个电视台播放,就是另一回事了。
  • h
    hanzo
    那宣传部应该播什么?
  • b
    bwwm
    最让我不解的是,教育是贯穿一生的事,你们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在小学背《弟子规》,到了高一,又让他们读《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不是在培养精神分裂人士吗?

    有个问题:现在的高一学生在小学时背过弟子规吗?现在的小学生到了高一,《多年父子成兄弟》还会在课本里吗?
  • 神秘的陌生人
    文章反的是“忠”,不是反“孝”,但是又不好明说。
  • u
    ujmko
    不是宣传部该播什么,而是宣传部就不该存在
  • h
    hanzo
    跟这首歌有关系么?
  • 神秘的陌生人
    歌只是作者观点的引子,仔细读作者的文章,歌没错,但是宣讲的人或者机构算哪根葱?你凭什么对我做道德宣讲和评价?
  • 伪装同学丶
    常回家看看十几年前的歌了吧,现在拿出来轮有意思?
  • e
    eastwoodwest
    “政治问题伦理化,经济问题道德化,政府问题个人化,新闻问题宣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