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保险,以大胖朋友的保险单为例

  • c
    chingjx
    这样的,大胖有个朋友,三十年前买了5份保险,一个月交5元,从1990年开始,30年后的今天,收获4850元。“感觉很值”。真的吗?

    我设立一个这样的粗糙的模型:

    大胖的这位朋友,每个月去银行存5块钱的五年期,为了计算简单,我们计算的糙一点,以五年为一节点,年化利率减半计算。

    (也就是假设她一个月存5块,存5年,代表她300块被银行实际占用时间是2.5年,不知道怎么讲,大致就是按银行那种伪年化利率贷款,喊你第一个月就开始分期还款的套路来。)



    为什么说保险公司贼,在1990年那么多年里,五年期年化利率10%以上。保险公司出这种保险,肯定参考了当时的这个利率的。

    如果假设大胖朋友买了保险,接下来30年,国家利率都是五年期10%以上,存银行,她可以拿到8290元,而保险公司只给她4850元。

    即便是经济发展迅猛,2000开始,存款利率变成年化4%,甚至更低,大胖的朋友也能拿到银行4071块钱。


    换句话言之,保险公司把大胖朋友的钱拿去,它肯定不是存银行定期撒,即使是存银行定期,保险公司也才亏几百块。要是存款利率一直在10%以上甚至更高呢,保险公司翻倍赚。

    加一句:存银行嘛,比存保险公司好点吧?这也是风险。

    还有,存银行,随时可取嘛……这也是一大优势。

    再加一句,以免误会:
    我觉得还是消费险实诚一些。理财性质的保险,比较鸡肋。大胖朋友这个保单,算是投保者有个美好的结局。这个美好取决于几点:

    一,自2000年开始,近20年,存款利率低于90年的近一倍(甚至一倍多)。

    二,投保人没有发生身故,身残。

    三,投保人一直没有断供。

    试想一下,如果不满足上述第一条,今天投保人也觉得有点是不是不值。如果不满足第二条,说实话,5000块钱,手机都买不到一部,一条命,或者残疾,感觉意义不大。第三条不了解,不清楚有没有人断供了,应该不得把,银行定期扣款就可以了,不知不觉的。






  • 天蝎之毒
    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本来就是骗人的 iOS fly ~
  • s
    skyworch
    人家附加了保险啊,你没事当然没事,不合算,要出事了。。。也赔不了多少,哈哈哈
  • Z
    Zjutfish
    楼主不说,我还以为保险很划算的 iOS fly ~
  • v
    voov
    你不能这么算了,又不是单纯理财,还有保险呢,要是在保期间出事保险公司得赔啊。而且也比存银行多了800不是么,相当于你钱存银行了还获得了这些年的保障,而且收益还比存银行高,你还想咋的。
  • c
    caoxt
    要是一次性存1800 利息肯定不止这些的 iOS fly ~
  • c
    chingjx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利率减半。
  • o
    onlyalex
    分红保险

    首先他是个保险
  • s
    sdfflair
    我姥姥2003年买的太平人寿,五年交3w多,收益吹的天花乱坠,大概意思10年以后能翻倍吧,我姥姥2015年去世,去理赔,按退保能拿原来的3w多,按合同我们还得倒给500块钱,看收益表就前几年有利息分红,后面全是0,这还包括死亡赔付的1w5
  • a
    a6585998
    楼主,借给我可以年化29%,来吧HiPDA·NG
  • c
    chingjx
    不是太懂她这个保险是保什么,如果是意外,赔付4800的话,也就那样。不如消费险。如果是意外生故赔付4800的话,这么年轻的人,人间不值得啊。

    好像有个说法,就是快递保价的时候,要么不投保,要投保就要整个大的。

    比如你快递一个两千的手机,假如1块钱保5百,10块钱保1万,最优选择是买10块的保险,而不是1块的。
  • P
    PEN
    还有保险,不知道保了啥
  • c
    chingjx
    我们说的是银行利率。

    我一楼还没有考虑到保险公司跑路的情况。

  • a
    a6585998
    如果你有本事拿到更多的利息,你自然不会去投保险,也不会投银行。So……HiPDA·NG
  • G
    Greathit
    敬佩一下备忘录里手打的数字。
    用excel直接算不更简单么。

    保险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意料之外的保障吧,也不能完全和银行利息相比。
    银行是除了利息什么也没给你啊。
  • c
    chingjx
    我也不清楚它保什么

    这么说,存银行也有优势。银行存起来,随时可以取。保险公司,三十年不到,取不到呢。
  • c
    chingjx
    人都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利率是期望,风险是方差。

    保险公司比不上银行靠谱。钱存银行,风险几乎为0,你拿到的就是期望。

    要想收益大,可以去炒币。哈哈哈哈
  • p
    pluck
    绝大部分的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都是骗人的,而且我也被骗了一回,预计下个月就回去退掉了。。。
  • a
    a6585998
    有本事的人,没什么风险HiPDA·NG
  • c
    chingjx
    存银行也有优势啊,这三十年里,你随时可把钱取出来。

    保险公司,它才不会给你。
  • c
    chingjx
    有本事的人,根本不需要思考钱的问题呢
  • G
    Greathit
    你也知道能随时能把钱取出来,这个流动性有价值,那保险给你的保障就没有价值了?
  • a
    a6585998
    是啊,有本事的人都不会来讨论这个问题HiPDA·NG
  • c
    chingjx
    不清楚他这个具体保什么。

    可能是发生意外伤害住院,保4800医药费?我不是太信保险公司有这么厚道,比如1991年发生意外伤害,投保人才交60块,保险公司赔4800?

    不太信。

    所以,我觉得它可能就是一披着保险外套的理财产品?
  • c
    chingjx
    找到了,大致是这样的:

    简易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及除外责任:
    保险责任: 1)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期满;
    2)被保险人在保险单生效180天后因病死亡;
    3)保险期内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或残废;

    也就是,三十年内,因病死亡,因意外死亡或者残废,直接赔付4850元。

    投保人当年23岁,如果是当年63岁,买这个保险还行,总比没有好(保险公司不会卖)
  • G
    Greathit
    你主贴讨论的是“保险”的概念问题。但你现在又说具体的保单。每张保单的具体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值不值要看当时投保和具体保障的情况。当然是有智商税类型的保险,我想说的是不能一棍子打死说这种类型的保险还不如放银行。
  • c
    chingjx
    其实我的标题有歧义,我从来没有说保险都不好,很多保险都不错,都是消费险。带理财性质的保险,感觉是除非保险公司出现重大漏洞(我记得有一家保险公司出过一款血亏的),全都不值得购买。要买就买消费险。

    说句不太准确的话,保险公司和博彩公司是一类性质的,他们不是雷锋。赌场老板也不是雷锋。

    概率这门学科来源于博彩行业。早期就是因为博彩需要,才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概率学专家,各位熟悉的德摩根好像就是。


    很多消费险都很值。
  • 大侠李黑
    所以很多人才买香港保险,保额是每年递增的,到8、90岁,都涨到100多万美元了 iOS fly ~
  • 河之南
    然后杠了很久,最多赔你两千
  • b
    bbapro
    保险这东西,大部分都是智商税,现在只认社保、政府推荐的保险。努力赚钱才是最保险
  • f
    fslongge
    看了一下网上的定期寿险费率,女性三十岁,交30年保30年的大约60块保10万保额。
    大胖贴的那个买五份保额约2.4万,折合费率约每年14块,考虑到23岁费率会更便宜 那么每年12块差不多了,每个月1元。

    也就是说,仅仅是买保额,每个月就要消耗1块钱,扣5块钱保费即使不考虑其他成本,实际也就是4块钱在储蓄。
    楼主再按4块钱算一下?
  • c
    chingjx
    是五份4800吧,并不是五倍。再说,储蓄本身就是最愚蠢的理财方式了(尽管我们都这么干,主要是怕风险,想拥有货币的流动性)
    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

    我的个人的理解是:因为我们要保持拥有货币的流动性,我们也怕担风险,所以,我们甚至对通货膨胀这事,可以坦然接受。


    但是30年的非流动性货币,而且也存在着血本无归的风险(起码比银行风险大很多很多,我觉得这个30年期,风险说不定比分级A要大,分级A最大的问题也是由流动性风险(我没记错,是这么叫的吧?系统性?),如果分级A发生流动性风险,就存在血本无归,如果没有发生,它的收益稳如狗,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不少。但是这么跟你讲:我国证券市场,分级A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风险,前两年大股灾,也没有发生!倒是经常看到新闻,说保险公司坑客户的。),我们还图什么?这时候,就要,而且必须考虑通货膨胀了吧?(当然这个膨胀的算法就复杂了,毕竟一个月只交了5块,持续了30年)
  • s
    singsingchow
    绝大部分保险都是保的非死即残的小概率事情,不然保险公司怎么活?
  • 胖菜鸟
    保险真那么好,就不会鬼鬼祟祟把老年人去存银行的钱偷偷摸摸买成保险了,这种纠纷太多了美版ip7p iOS12 128G 无锁了!
  • l
    lm0000007
    大兄弟们 保险是富人的避险工具 特别是寿险 不因你破产坐牢没收财产而沦落到吃不上饭的程度 如果你手头上的钱连吃饭都困难 能买上国家的养老和医保后 再剩一点就只买消费性保险吧 主要是意外啊 病变的那种
    需要多少卖多少 那种分红型保险都是合理配置财产的 穷人真用不上
  • 跳跳猪
    长期利率,短期利率,通胀率等等这些,一般人哪里知道和算的清楚,最简单的银行分期利率,例如买车的,一般人就知道总利息除总贷款额除年限算出来的利率,哪知道什么年金现值年金终值,更不用说考虑通胀率流动性等等各类溢价。 iOS sucks ~
  • a
    awk
    这个肯定是附带意外险的, 保险期间死了可以拿一笔钱
  • c
    chingjx
    套用那个最简单的分期利率乘以2而已。说了是粗算。这个要细算,可以用PYTHON编一个算,也很简单撒。
    作为一个伪电工,压根不懂你说的什么年金险模型,而且我们这个跟你那个模型,我听起来就觉得没法套,你偏偏说可以套,感觉你在忽悠我。
    其实问题非常简单,就是:从1990年1月开始,每个月存入5元的五年定期,持续到2015年1月。 前期到期的五块钱本金加利息立马按当时五年期利率从新存入银行。而2015年1月以后的,按当时利率,最优化选择年限存入银行。直到2019年12月的最后5元存活期一个月,全部取出来。

    这里的问题在这几点:

    1,每次存入必须是存入时间点的五年期实时利率。
    2,到期自动本+利息转存。
    3,2015年1月以后的,存不满五年,要最优化选择存款方案。

    你跟我说年金险模型,我觉得做不到,你肯定在忽悠我。其实C语言都可以写一个程序出来算。不就是FOR循环+数组嘛,弄个指针忽悠一下。
  • c
    coffin13
    回复39#chingjx

    不用那么复杂,一个excel函数的事,我拍个照。结论就是一个360期,每期一个月,内部收益率0.48得年金险,按照单利计算,年化5.79。

  • c
    chingjx
    EXCEL可能有相应的算法,就是5快钱,存进银行,五年一转存,算多少年过去后,本息多少。
  • c
    coffin13
    回复41#chingjx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五年一转存的假设是基础,是不能成立的。。。。。。完全可以设置为每年一转存,或者十年转存,或者20年转存,但是这样计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c
    chingjx
    其实,如果要精确的算最优化的解,肯定没有现成的EXCEL函数。得自己编程序的。
    比如:

    2011年1月1日-2011年2月7日五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4.55%
    2011年2月8日-2011年4月5日五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5%
    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6日五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 5.25%
    2011年7月7日-2011年12月31日五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 5.5%


    因为定期存款年利率一直都是变化的,所以比如你要存入2011年2月的5元,你7日前,利率是4.55%,你7日后,利率是5%。这个需要优化,肯定选择2月7日后存入。我讨论的是理论,五块钱去存五年期,不知道银行干不干,存讨论理论
  • c
    coffin13
    回复43#chingjx

    irr是内部收益率,是用这个恒定数字跟外部利率进行比较的。
  • c
    chingjx
    五年一转存没问题吧。 我把到期的钱当天取出来,随后转身就又本息一起存五年期。我没存过这种,不了解。
  • c
    chingjx
    太高深了,电工不能理解。
  • c
    coffin13
    回复45#chingjx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不可以五年一转存,但是你现在比较的基础为什么要以五年一转存,而不是以每一月或者三十年只转存一次作为基础呢?这个假设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 c
    chingjx
    普通人都认为五年期利率最高啊。莫非还有1+2+2的存法比直接5年期的还有优惠。理论上是有的,一般是在利率上行的情况吧,考虑这种动态的情况,更复杂些了。班门弄斧了啦。
  • 5
    505678940
    进来学习下保险
  • 乐乎
    mark.学习一下HiPDA怪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