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也会患小儿多动症

  • r
    raptor111
    小儿多动症并不是“小儿特权”,成年女性也有风险。得此症并寻求治疗的24-36岁成年女性的数量正在极速增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曾被认为是小男孩的“专属”病症,但近期一个研究显示女性是ADHD治疗药物购买市场的黑马。2008年至2012年,85%的ADHD药物被24-36岁之间的女性购买使用。

    发生了什么呢?女孩在童年时期诊断为患有ADHD的概率比男孩小得多。大部分情况下,女孩不会被诊断出这种病症,哪怕她有过于活跃的症状。教育心理学家 Geri Markel 博士说:“女性更不容易被识别出患有 ADHD,是因为女孩们的症状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多动症典型症状不太一致。”

    因为没有诊断出来并在幼时进行矫正,女孩体内会产生一种复杂的、耗能的应对机制,从而抵消掉 ADHD 症状。在女孩上学期间遇到复杂问题时,这一机制被激发所以不会表现出什么异常。但是当她成年以后面临着各种责任时,就系统崩溃了。

    26-34这个年龄段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期,一如人们常说的三十而立。大学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毕业、工作赚钱、职业规划……对时间和金钱的掌控变成最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找伴侣也被提上日程,你要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生活,还有很多女性在这年龄段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孩子。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难尽善尽美的事情。而对于那些隐藏着 ADHD 的女性来说,这一件件人生大事就像是一根根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不知道哪一根一压下来,就崩溃了。“这些压力形成一座高墙,使得她们再不能把自身缺陷给掩盖。”

    ADHD 药物治疗一向并不被看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只是是医药营销人员的理想。以症状为特征的各种药物或许对某些经常丢钥匙的人起作用,但 ADHD 的诊断只是一时的,而病症在变化。如果下诊断时过于草率,那么这一时的药物刺激只是白花钱而已。

    ADHD除了是起初的神经生物学疾病代名词之外,现在又成了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用药的缩写词。对于 ADHD 的知识了解多了之后冲淡了它的严重性,人们开始怀疑它对患者能够造成多大的损害。

    ADHD 药物市场上女性占更多份额,电视上经常以漫画形式呈现滥用药物或者是那些现代生活中不那么柔弱的女性。一个主妇把她孩子的 Adderall (一种治疗多动症的药)放进刚买来的纸杯蛋糕里,一个争强好胜的女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一个节食者偷偷地把零食换成了药片。

    成年女性 ADHD 症候群的多动症往往隐伏着,人们普遍觉得她们一心多用:杰出学者、善解人意的朋友、职场女强人、亲密的爱侣、全身心关爱孩子的母亲、苗条、漂亮,这些如果全部都做到,需要无法想象的努力,而对于她们来说这无疑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之所以艰巨是因为女性往往承担着更宽泛的社会角色,”Markel 博士说“大多数妇女都得在工作和家庭两边转。任何女性都会在组织调度、权衡轻重、难题的先后抉择中犯迷糊。在这样的作用下,如果再有 ADHD 作祟,那么就可以促使女性被击垮。”

    多动症患者多表现为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学习障碍等等。可喜的是,关于 ADHD 的消息并不全是不好的。研究发现,年轻女性正在自我治疗并取得了空前效果,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折点。对女性 ADHD 患者加深了解将帮助我们获取更多有用信息,从而在治疗上有新的突破。

    “当一个人第一次得知她们患有 ADHD,通常会放松下来,”Markel 博士说。女性终于可以不再认为自己“懒、疯狂、愚蠢……”了。诊断下来,就像一个特赦令把她们都解放了,对自我也有了认识。

    治疗 ADHD 如果靠药物着实费时费力费财又收效甚微,寻求心理辅导是个有用的途径。除此之外,注意力不该集中在“治愈”它,而应是掌控。瑜伽、冥想可以帮助患者身心平静、精神集中,体育运动对于情绪调节的作用远超乎想象。也有证据表明,合理饮食和营养补充也对 ADHD 有一定影响,但有关研究都是以儿童为样本,对成人有无效果尚待考究。
  • 华莱士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喷了

    进来一看果然如此

    我老婆最近天天跟我念叨说她可能有这个病 没法静下心来看书
  • 屋足
    确诊之后每天吃利他林,感觉还是有病好。
  • P
    Plutonium
    我一直有个问题,对于女性来说,有没有贤者时间这个概念?
  • 我爱白虎
    求利他林够没途径,本地医院没有卖
  • l
    lastescaper
    这种药能随便吃吗?我发现TG上的人胆子都挺大的。药丸事件就是例子。
  • 契卡
    智商低胆子大面子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