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链(Starlink)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数据

  • q
    quantek
    (数据主要来自Wiki和Google)
    卫星

    据马斯克和SpaceX COO公布的数据,星链单颗卫星成本在50万美元以下(包括发射费用)。

    2019年5月以来,已经发射了10多次、每次60颗,共800多颗卫星。第一阶段计划发射1500-1600颗,初步实现重点地区覆盖,已经完成过半。(2021年1-2月又发射了4-5发)

    当前卫星生产速度是120颗/月,所以最高支持每月发射2次。

    速度

    单颗卫星最大下载速度约20Gbps。单一用户体验约100-200Mbps,一颗卫星可以同时服务至少100-200名客户。

    用户购买星链服务,需要先申请。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区域用户密度过高,维持稳定的用户体验。

    已发射卫星的用户接近饱和后,再逐步增加卫星密度,可以大幅减轻现金流压力。

    用户

    星链主要面向 没有光纤和4/5G 服务的用户。例如偏远地区、所有的海轮、客机等。

    以美国为例,4G只覆盖了约93%人口,而美国有3亿人,即 2千万人没有4G网络(估计也没有光纤和ADSL等有线宽带服务)。2千万人中只要有5%愿意使用星链服务,那么一年就有 100万人*100美元*12个月=12亿美元收入。

    一年12亿美元收入,就足以覆盖2400颗卫星的成本。

    创新

    星链的创新之处在于:

    1.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大幅拉低发射成本。

    2.重用NASA龙飞船等订单中的技术,覆盖了大部分卫星研发成本。海量生产卫星,带来生产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3.利用独一无二的火箭和卫星成本优势,通过海量卫星建立门槛,提供远超同步通信卫星的用户体验。

    4.极少的人力维护成本,即可覆盖全球。整体运营成本比4G网络低得多。
  • q
    quantek
    雪球某加拿大用户的反馈:

    Starlink 使用一个月,开始扣费了,每个月100多刀,现在已经是我家里的主力上网线路,地面原有的线路也将继续保留作为备用。

    总体而言,目前性价比肯定比地面线路低(每月几十刀),稳定性方面,也不如地面的,通过Starlink网络视频、电话的时候,偶尔遇到卡顿的情况,在线观看影视剧则没有任何影响,观看Youtube 直播也没有感觉到卡顿现象。

    前段时间经历过大风、暴雨,没有明显的影响(记录显示24小时有累计一两分钟失去与卫星联系)
  • f
    fanwei007
    这玩意有没有地面站?毕竟服务器都在地面
  • i
    ibmfans
    这个价完全可行啊,马一龙真是个神人
  • q
    quantek
    需要地面站,而且地面站会比较密集,尽量在同一颗卫星下,减少卫星之间的接力。

    但地面站成本并不高,和用户的终端设备差别看上去不大。区别只是,地面站有网络接入。
  • P
    PDA5566
    地面站的用途是啥? 没明白
  • 0
    07110304
    国内用这个不会被查水表吗?
  • x
    xmzjp
    这是自决于人民,自决于党。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声的问一下,能不能便宜点。
  • 7
    78588371
    很明显,接入互联网啊,卫星之间只是局域网
  • q
    quantek
    卫星最终需要从有网络服务的地面站接入全球网络,这样买卫星上网服务的用户才能够通过卫星上网。
  • e
    erik
    只能雪中送炭,无法锦上添花 iOS fly ~
  • n
    nokiax
    高空无人机 高空气球如何
  • q
    quantek
    这个卫星服务需要大量的地面站。理论上,Starlink要先找到国内运营商做合作伙伴,设置好地面站后,估计国内才能用。
  • P
    PDA5566
    这么说懂了 用户-》卫星-》地面站-》公网。
  • q
    quantek
    Starlink单颗卫星成本只要 50万美元,直接枪毙了高空气球和无人机。Goolge气球项目已经官宣终止了。
  • n
    nokiax
  • z
    zinwa.lin
    fq利器 iOS fly ~
  • q
    quantek
    局部地区,突发事件时,这个无人机还是挺有用的。

    大规模服务,还是要靠卫星。
  • 白鸥
    确实有点创新,在国内的意义不大
  • a
    alvise
    starlink 的数据上行是怎么处理呢,那个小锅不可能直接能发到卫星上去吧,即使能到,上行带宽也小的可怜吧。
    还有地面站为什么要部署这么密集?太密集的话,直接部署4g 基站不是更好么
  • o
    openwrt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无所不在
  • a
    andriod
    看14楼的意思估计不行了吧,或者自己架设硬件
  • q
    qihm
    一颗卫星服务200人? 赚钱养家
  • 超人不会飞
    感谢科普,第一次对该产品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前以为自己做个锅,找到wifi,买个账号就能fq了,原来还需要地面站。

    如果地面站的密度过大,运营商还不如直接建基站,区别在哪里。
  • z
    zinwa.lin
    回复16#quantek
    太残暴 iOS fly ~
  • s
    szbddz
    地面站决定了某些人幻想的买回来免费FQ的路子从原理上就不存在
  • q
    quantek
    国内贫困地区村村通投入超过2000亿人民币,如果有Starlink这样的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投入,而且顺带赚全世界的钱。
  • W
    Wade Zhao
    不需要吧?地面站只是提供落地连接,中国地区用户连接卫星,走其他国家的落地通道不行吗?


    顺便说一句,我始终认为这玩意在中国就算能用也不会有太多人用,一个月一百刀太贵了,而且随着用户的增加,上网速度一定会下降的更厉害,而且那个加拿大用户“每个月100多刀”的说法,很可能表示费用不是100刀封顶,还是要看流量的。
  • l
    logic90
    接入互联网线路用

    如果地面站比较远的话,需要通过卫星的中继才行。。。会占用很多的卫星带宽

    所以,估计和基站类似需要比较密一些,能减少中继流量
  • q
    quantek
    比建基站、拉光纤省钱。
  • q
    quantek
    中后期,Starlink计划用激光做卫星和卫星之间的中继(今年已经发射了几颗实验卫星)
  • l
    logic90
    卫星的流量成本很高。。。走卫星链路需要多个卫星转发流量,这个成本高很多

    所以,估计一般都尽量让地面站多一些减少中继
  • f
    fanwei007
    回复29#Wade Zhao

    理论上可以,卫星间中继。但是延时和稳定性如何保证
  • q
    quantek
    就是封顶,但不保证始终最大带宽。
    而且先来先得,控制一个区域内用户密度。随着卫星数量增加后,再慢慢批准更多用户。


    另外,肯定可以走卫星之间中继,但这样少数几个关键中继路径的速率会制约整个网络的速度,所以从网络规划角度,地面站多一些性能更好。
  • 白鸥
    回复28#quantek

    你觉得美国会让我们这么赚全世界的钱么?
  • q
    quantek
    Starlink卫星距离地面很近,只有400-500公里(同步轨道卫星是36000公里),所以这个小锅就可以保证上传速率。

    所谓的地面站密集,也只是一颗卫星下有几个即可。初期2400颗卫星,估计也就需要几千个地面站。

    这个东西最大的优势是,在人口稀少地区,成本比4G便宜(加上拉光纤费用、电费)
  • W
    Wade Zhao
    所以,在中国地区没有地面站的情况下,如果偷偷扛锅进国内用,反而会害了整个网络,我感觉国安部门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 d
    dna1111
    别报幻想了,不可能让落地的,想想听Am的时候都能插播威风锣鼓。
  • c
    cybervsq
    这。。。。说好的真空直线传输低时延呢?
  • q
    quantek
    从数据上看,一颗卫星可以同时服务200人,但实际情况下大家不会一直最大带宽使用,所以可服务用户远超200人。

    举个具体的例子,一个4G或5G基站,其实只能同时服务10-20个用户,但一个基站下可以有好几百、上千个用户。
  • q
    quantek
    激光中继卫星是第二步,今年刚发射了几颗做实验。
  • j
    jadeyang
    关键一颗星服务200,2400颗也就50w人不到啊,要是不限制流量,估计……100w人会拖慢很多
  • f
    fanwei007
    这是电工论坛,肯定要挂PT,还有京东路由器
  • q
    quantek
    参考41楼的回复。 同时服务用户 不等于 可服务用户。

    另外,只要用户愿意付钱,卫星饱和后,可以继续发射卫星。
  • 四维
    Google已经停掉气球互联网项目

    应该用气球行不通。无人机问题更多。 人生如梦
  • z
    zw555666
    这个最大的意义就是占轨道资源来用于军事霸权
  • q
    quantek
    气球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本来已经准备在 新西兰、肯尼亚等地开始大规模实验。但气球成本估计不低,干不过Starlink 50万美元一颗的卫星。而且卫星是“免维护”的,而气球需要工程师去当地。
  • 四维
    充气球用的氦气是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气球大规模用还要找替代的气体 人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