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一位疾控人员对记者吐槽说

  • 铁观音
    “别说是县里了,省级疾控中心都没几个人会写流行病报告。”黑龙江省一位疾控人员说,“大量非医学、公共卫生出身的人员挤占了编制名额,削弱了疾控机构的专业性。
    “特别是县一级的疾控,很多都变成了家属后院。”另一位公共卫生专家感叹

    摘自《通化困局:中国北方疫情何以至此?》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G18RG77T05457FUK.html
  • A
    Alloyo
    冲出来就算感染了好歹还能活14天,不冲出来七天就饿死了
  • n
    noanswer
    因为领导不想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否则不好管理。碰到下面的人顶撞自己,都不好拿捏你。
  • z
    zuccbtpig
    专业机构非专业人士把控。
    大学里面行政编的都是自己人,做科研跑个报销都能把人给折腾死
  • 镇魂曲
    委内瑞拉也这样
  • W
    Wbird
    宁与病毒,不予家奴
  • 奇迹的黄昏
    常态,都是进去混编制喝茶看报纸的
  • p
    psychoo
    肥水不流外人田,挺正常吧。
  • t
    takami
    专业技术人员考不过那些纸面考神吧
  • 流浪的枪骑兵
    一位流行病学专家对八点健闻表示,全民核酸检测不失为一种典型的懒政,是官员试图推卸责任的做法。“扩大防疫规模,多做检查,责任可能小一点。全民核酸都做了,再防不住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大家都不是瞎子,为啥这么搞,推理一下就出来了。
  • 宜静和大雄
    操。医学这么需要专业,严谨性的 也能烂到这个地步?? 操他妈的。

    在一线的正经 医生,干临床的医院,不会也这样吧? 我操了。
  • 契卡
    越北方裙带现象越严重,疾控红十字妇联这种平时屁事没有只用发发药洒洒消毒水的,可不就成领导家属的后花园了么
  • 狗娃
    一个疫情就暴露了,这要是真打起仗来,你看看能挺得过一周吗
  • T
    TripleK
    溯源失败就需要普筛的
  • d
    djwooo
    会写的,让人知道了,还不忙死?
  • 蓝色的鱼
    人情社会吗,当然看谁的关系硬,专业性?那不需要
  • L
    Loading
    难怪东三省都要当公务员呢,没有专业知识也进得去专业机构
  • 流浪的枪骑兵
    并不是否定普筛的意义和其必要性,这里批评的是,拿普筛作为解决问题的常规办法这件事
  • 夜露死苦
    谁报道的,谁编辑发表的,一律训诫,不服的拘留三天,不能给防疫工作泼脏水。
  • C
    Chuoqi
    直接塞亲戚朋友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U
    Ubuntuer
    上海这么多天还没查到源头,也没开始普查。不是哦你好几天查不到源头,那就马上普查,得慎重。
    上海去年查到集装箱是源头,要水平的。
  • f
    foxerfly
    东北就这鸟样
  • G
    GBA
    北方大部分都这样,只不过东北尤其严重,严重到年轻人脱离东北
  • j
    jfjfjfjf
    这平时都是喝茶看报的好职位啊。
  • G
    GBA
    养你喝茶看报本来就是为了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正所谓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 w
    weee
    真看报纸也算学习了,怕是连报纸都看不懂
  • s
    shinsuke
    不至于一个专业的都没有吧 意思是全员关系户 那东北有点可怕啊
  • 战岚
    人类社会一直都是家绑架国
  • Z
    Zechs
    “南方人就不像我们北方人做事那么重感情”
  • k
    k26866
    这种平时屁事没有的单位肯定是关系户最喜欢扎堆的地方,也就碰上了这波疫情,稍微暴露了冰山的一角而已~
  • s
    somesun
    小地方都是这样

    领导肯定是外行

    然后提拔的肯定也是外行

    无解
  • z
    zebra97
    当年北京机构改革就有把能办事的全辞退了,然后留一堆没本事的关系户,再去市场上招聘的奇葩事情。
  • 铁观音
    其实是这样的,很多地方的委办局里拿编制的都是关系户,真正办事的尤其是涉及专业的,大部分是合同工。
    然后一把手换人了,都要以精简机构的名义把以前的合同工清退
    然后过没多久再招一次(不招就没有能干活的人了),招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领导的好处
  • h
    hper
    我们班上倒数第一还真是家里托关系进的疾控,不是东北
  • p
    prowander
    如果真贯彻逢进必考的政策,专业人员是不缺的
    但现实情况,每年新进人员中三分之一是军转,三分之一是交叉互相安排解决子女配偶亲戚,剩下的还有一半是调动过来的,真正招录过来的不足四分之一,懂专业的不足四分之一,尤其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更少,只会画圈,有事都安排给下面,专业不懂不学,结果可想而知,在碰到硬碰硬的问题时候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只会等上面,底下如何根本不管不问
  • 万物
    你可能还不够北,再往北点,看似比较公平的缝进必考也可以很巧妙的准确招到目标人选。
    巧妙两个字,从淮河开始往北,越往北越带引号。
    大城市除外,大城市总数更多,方式更多,比例上稀释了,老百姓接触不到。
  • 光荣的米兰1981
    不是电梯里亲嘴的那个医院明护工暗黄牛吗?
  • 2
    20060602
    感情得是对位高权重的人才有,
    一般人还是得竞拍,价高者得,
    南方的钱就没有我们北方好使。
  • x
    xiejia31
    关键时刻就是炮灰。控制不住,一起失业。
  • x
    xiejia31
    出事了。就地免职。或者刑事责任咯。 领导好当么?行,终身责任制。
  • k
    kaixin001
    难以想像每天不劳动,看报喝茶的人怎么过日子?不觉得废物吗
  • m
    maghana
    上海房价继续长
  • M
    Mr.眼袋
    世袭的国企事业单位饭碗就是这样 你学历高也进不去 那是人自家后院
  • J
    Jobs
    哈哈哈,说起来以前认识一个81年的法医哥,在地级市刑警队,跟我说他们根本不屌他们领导,反正他们自己也知道升职升不上去,公务员领导又开不掉,有案子还得要他们干活。
  • J
    Jobs
    前老板是夫妻店,老公是北方省会公务员,70后,升不上去了自己天天不怎么上班出去跑业务,他就说过一个本来是某领导给自己闺女在另一个单位准备的萝卜坑被别人考上了,硬是在试用期里把考上的那位想办法弄掉了。
  • 一根火材
    泥潭已经开始划江而治了,以前是“河南” 然后是“安徽” 再然后是“山东” 最后是“东北”,现在更绝了“北方”……
  • G
    Geatt
    家奴还想翻天,真是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