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聊一聊香港银行开户的事儿

  • y
    yujuhe0840
    今天逛了下水区,看到有朋友在聊香港银行开户的事情。我在香港上学工作生活多年,工作的内容也会涉及到银行开户这一块,久而久之和一些银行打交道比较多,所以可以算对开户的情况比较了解。最近我也系统性地整理过一些关于开户的内容,这样刚好可以放上来,有需要的朋友可作参考,有错误的地方也请各位多多指正。
    首先想说明一点,我们在这里聊的香港银行开户,指的是香港零售银行的个人账户,非公司账户,也非私人银行账户。

    另外想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聊的香港银行开户,指的是本人来香港开户的情况,而非在内地的见证开户服务(外资行的见证开户,如渣打汇丰,直接存50万就完事了,1-2个月搞定;中资行的见证开户,对于资金量要求不高,办理周期也大致是1-2个月,但最麻烦的是对签证有额外要求)。

    下面进入正题,我最近更新了三篇相关的内容,我会依次贴出来。

    其余有什么问题,可以再交流了。



    PART 1

    总的观点,非香港本地居民现阶段在香港开户并不难,甚至也越来越简单,成本也越来越低。

    尤其在大湾区发展规划公布后,香港各个银行都逐步制定了针对内地居民的优惠开户政策,以促进两地经济金融商务交流(主要还是为了促进银行业绩增长)。其开户材料和手续非常简单,一般需要提前两三天预约,携带通行证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地址不能是集体地址),和入境小条非香港居民入境都会拿到入境小条)即可。整个开户流程大多都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除了在星期六早上办理开户外(蜜汁理由:周六不开银行系统。???),基本在很多银行都可以当场拿到卡。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知道呢,因为很多渠道都是开放给银行的各个合作机构,比如说一些金融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所以个人不知道,也非常正常。但总的来讲,即便不走这些渠道,个人在香港开户也并不复杂。

    我们在开户的时候碰到的麻烦,无非是资金量不够(要是愿意多存点钱,我在哪里开不到户呢?);或者是材料准备的不充分,比如香港开户著名的大杀器——地址证明。其实香港金管局早就要求取消地址证明作为开户证明了,所以现在凡是我们在开户时被客户经理要求出具地址证明,其实这都是他们各个分行人为的设置。这是各个分行的人为设定,而并非是总行的要求。香港各个银行分行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又或者是开户理由不充分。开户理由不充分,这真的是一门玄学。什么是开户理由不充分呢,其实单纯就是客户经理不想给开户,从而随便搪塞几句。这个时候只要你带上了他们要求的全部材料,完全可以向投诉他们。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多存些钱在香港银行账户里,就想开个一般的银行账户(香港零售银行1W,20W,100W的银行账户,在功能和服务上,差别真的没有想象中的大)。那么我们主要解决好后面两个问题就行了,即准备好开户材料,和开户理由

    现在一般要求的开户材料无非是,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政府等机构发出的三个月内的,有自己名字和地址的各类单据)、银行流水(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流水单,最好是工资卡),额外的就最多就是房产证、工作名片了。对于内地居民来讲,最难弄的就是地址证明,所以把这个解决好就基本上OK了。现在准备地址证明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信用卡账单,我们只需要打电话去信用卡中心,让他们在信用卡账单上印上地址,以纸质的方式寄过来就行。另外有的银行是可以在流水单上印上地址的,所以这样一次性就可以把流水和地址证明搞定了。

    至于开户理由,个人比较推荐的是,
    1)家里小孩是美国/国籍,办个香港账户给ta存钱方便,会考虑买一些基金/股票/保险
    2)想在银行开证券账户炒美股港股,投资相关的基金,做境外资产配置
    3)想开个账户每年存外币,会考虑做一些基金/股票/保险

    同时需要在开户的时候注意一些相关事项
    1)开户过程中可能会被问到流动资产和每月收入,不要答的太离谱。
    2)开户过程中可能会被问到资金每年进出这个账户几次,不要说太多,也不要说太少,每年会操作两三次比较合适。
    3)开户过程中可能会被问到是哪儿的税务居民,尽量申报是内地税务居民,如果确实是海外税务居民且申报了,手续会更麻烦,特别是美国居民或绿卡持有者。

    另外,在有的银行的分行开户需要提前预约,提前打电话过去预约好即可,比如汇丰的某些分行,工银亚洲,招商永隆。

    最后,有的银行可能开不了1W的户口,那么其实可以直接开设20W的户口,然后在后面申请降级就行(开户的时候不要提这个事情)。或者不降级也没有关系,反正现在很多银
    行20W、100W的户口也不收管理费了。

    以上信息适用于汇丰、南洋、民生香港、工银亚洲、渣打银行、招商永隆、招商香港、中银香港等。



    PART 2

    在这里讲一下在香港各个分行开户的情况。


    民生香港:挺好开户的一家银行,曾经在前年和去年的一段时间里在搞内地见证开户活动,存5W块钱就能有一个香港账户,相当实惠。手续简便,只需要提供港澳通行证、身份证、入境小条和50W港币的资产证明(房产本、银行理财和存款都可,非常宽松)。不过一定要提前电话预约。民生香港账户的缺点就是,没有实体卡,现在账户的部分功能不完善,开户需要一定的审核时间(不过民生很壕,其香港的办公室在IFC)。


    汇丰银行:自从汇丰前些年在美国和欧盟被反洗钱调查,并遭受巨额罚款后,现在它的各种手续相对比较麻烦,比如开户,再比如大额汇款后的KYC(新账户一次性过来50W港币就有可能被KYC了,反观中银香港,一次性过来十几万美金都没太大问题)。

    开户需要提供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政府等机构发出的三个月内的,有自己名字和地址的各类单据)、银行流水(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流水单,最好是工资卡)。

    现在一般是需要开设20W的运筹账户,但实际上不用存20W进去。维持不到20W,也可以在后面降级为1W的账户。不降级的话,现在也没有管理费的。港岛上环西营盘那边的汇丰比较好开,如德辅道中的两家分行,德辅道西分行。


    渣打银行:渣打现在通过合作渠道推荐开户比较多。对于个人来讲,如果不准备直接存20W或者100W进去,建议最好就不要去了。


    花旗银行:花旗没什么好讲的,拿150W过来就能开。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带有资本主义风格的做法,明码标价,不像有的银行,当什么还立什么。但是花旗的网银非常难用


    招商香港:最近招行香港还是比较好开户的,无需预约,只要能起得来,早点去中环排队就行。材料同样也是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政府等机构发出的三个月内的,有自己名字和地址的各类单据)、银行流水(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流水单,最好是工资卡)。在香港招行开户,不会像内地一样要求有500W。


    中银香港:原来最好开的一家银行。在涌入了大量的僵尸账户后,于去年9月20号之后收紧了开户政策。对于非香港居民,各个分行只能开设20W及以上的理财账户。材料依然可以按最全面的来准备,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流水。


    不过中银香港最近又开始好开起来了,上周我带朋友去开1W的户口,通行证和身份证就行了。最近比较好开的是,尖沙咀中银(不过人多,有的时候事儿稍微多点),尖沙咀堪富利士道中银,黄埔中银 ,佐敦中银,炮台山城市花园中银,炮台山英皇道中银。无需预约,直接walk in就行。


    工银亚洲:提前在官网预约好,准备好官网上要求的材料,依然是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流水。这家没有推荐的开户银行,只有不推荐的开户银行,如西九龙高铁分行。总体来讲,工银亚洲开户有点玄学


    招行永隆:开户模式逐渐在向渣打靠拢,走合作机构推荐制。个人开户的话,可以直接下载APP,在APP上可直接预约。准备好上面说的常规材料,到时候去开户就行。另外招商永隆如果不开理财账户的话,可以不带地址证明,他们家的理财账户也没什么用。最近很好开的有红磡招商永隆、北角招商永隆、中环总行招商永隆.....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信达旗下银行,去年下半年开始,只要在开户的时候答应每个月供股1000块港币(第二个月就能取消)就能开户。随后再和某金融机构央企合作后,可能看不上这些零售业务了,大大地提高了一些开户的麻烦程度。一般需要携带身份证、通行证、入境小条、地址证明、银行流水(能看到收入证明)、户口本、名片或工作牌,有房产本或理财证明等也可以带上。

    目前铜锣湾、鰂鱼涌、北角分行比较好开。一般需要提前电话预约,电话可搜索分行查到。


    亲自来香港开南洋的方便程度,还不如在内地见证开户。而且南洋的网银,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的难用了。


    PART 3
    关于前面提到的取消管理费,可参考下图:


    取消诸多管理费的主要原因还是,香港金管局陆续发了8张虚拟银行牌照

    2019年5月9日,香港金管局又批了4张虚拟银行牌照,分别是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腾讯控股、工银亚洲、港交所、高瓴资本、港商郑志刚合资)、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小米及尚乘集团合资)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四家公司。

    加上此前的4张牌照,Livi VB Limited(中银香港、京东数科、怡和集团成立的 ),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渣打银行、电讯盈科、香港电讯、携程金融),众安国际旗下的众安虚拟金融、你我贷母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现在总的虚拟银行牌照已经达到了8张。

    虚拟银行主要从事线上零售银行业务,运营成本很低,势必会对传统零售银行业产生冲击。因为它们的出现,而引起的市场变化,迅速传导到了香港传统零售银行业,于是传统零售银行业马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由于虚拟银行的出现,个人感觉开户也是越来越容易开了。



    这样,在办好账户之后,就可以做一些在境内可能还没做的亦可赛艇的事情了。
  • 牛牛的想法
    我的工银亚洲是在大陆开的,没过去香港,也没存钱进去。。
  • h
    hu0317
    顶楼主,是我见过最详细的了!
  • g
    ggx992
    花旗一直都是有钱人才开的...
  • m
    manson520
    香港现在不香了~~~~~
  • 好吃
    前几年无聊开了和工银亚洲,后来发觉对我没啥乱用。。。一不炒股二不买保险
  • m
    minicrab
    这个总结的很详细,但是我说一点我的经验:银行可以拒绝给你开户,拒绝你开户的经常就是你的开户理由不充分 。。。
    如果长期需要香港本地打款,需要开汇丰,我觉得花小钱,找一些“渠道”,确保你去了给你开,算是个便捷方式;
    如果不是大量香港本地打款,我觉得慢慢的在内地银行碰运气代开就可以,毕竟只是打新/放美金的话,区别不打;
  • 能见度十公里
    mark一下,用的着
  • b
    bianyuan77
    挺详细的,什么都准备了,去了还是很有可能开不了,至于投诉,大部分都不知道去哪投诉吧
  • g
    gyuchen
    很详细,感谢好帖
  • h
    huang3399
    厉害了。。

    走钱出去确实是好渠道
  • 该用户正在输入
    顶楼主,是我见过最详细的了!
  • 1
    1018968
    谢谢分享
  • f
    fsrq
    大陆汇款香港还有每人每年5W美金的限制么?
  • y
    yujuhe0840
    那这只能证明,要不老哥你很厉害,要不就是赶上好时候了,又或是两者皆有,哈哈。工银亚洲的见证开户在去年开始就有一个很蛋疼的要求了:国外(境外)长期签证(三个月以上)的且以留学、外派、务工等长期在境外居留为目的境内居民个人。
  • y
    yujuhe0840
    只要走内地银行购汇渠道,都有5W美元每年每人的限制,这个和开户没有关系。硬要扯上关系的话,只能说有香港账户,或者是有境外账户的话,可以不走银行渠道,走别的渠道绕开这个限制。换汇业务也是香港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感觉都能把换汇玩出花来。。
  • 若即若離
    像LZ这种隐藏金融大佬,懂得多就得多发帖
  • f
    fsrq
    现在主要是不好出来
  • y
    yujuhe0840
    看你走什么渠道,还有具体的金额。今年即使是走银行渠道,只要不去碰中农工建交,一般也都没什么大问题。
  • e
    epeb
    别的我不知道,HSBC、渣打和花旗,还有恒生,现在不是存款就能开的,必须要购买保险才能开户,存钱不可能开出来的,0%可能性,坐标沙田
  • e
    epeb
    顺便说下,如果资金量大的话会有至少5年锁定期,借以保险合同的“壳”来达到锁定的。
  • y
    yujuhe0840
    很扯的是,他们在服务方面,也没有明显高出别人。
  • y
    yujuhe0840
    现在感觉乱七八糟的渠道挺多的。
  • g
    ggx992
    可能存够几千万就有服务了吧
  • y
    yujuhe0840
    那真不一定了,这银行有的人挺奇葩的。年初我有个在花旗存了2000万港币的客户,想用一半的钱在我这边买保险,结果她花旗的RM就对她各种不爽,虽然我客户承诺另一半的钱会在她那里买基金。这事儿扯了半天,最后我客户还想再给她一个机会,但是这人竟然当着我客户的面说“你们大陆人就是事儿多,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说完我们就马上走人,重新开了渣打。
  • g
    ggx992
    那就是白左银行实锤了,感觉这边中行和汇丰还可以,日常生活就恒生
  • y
    yujuhe0840
    恒生和中行感觉确实用着很爽,汇丰有的时候真是事儿多。。
  • 朝廷钦犯
    地址证明(银行、政府等机构发出的三个月内的,有自己名字和地址的各类单据)、银行流水(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流水单,最好是工资卡),额外的就最多就是房产证、工作名片了。对于内地居民来讲,最难弄的就是地址证明,所以把这个解决好就基本上OK了。现在准备地址证明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信用卡账单,我们只需要打电话去信用卡中心,让他们在信用卡账单上印上地址,以纸质的方式寄过来就行。另外有的银行是可以在流水单上印上地址的,所以这样一次性就可以把流水和地址证明搞定了。


    所以内地居民这个地址咋弄 没看明白啊
  • g
    ggx992
    汇丰也算比较贵,有些一般的信用卡申请资格都要到年薪50w以上
  • 银魂
    回帖MARK,明天看!
  • s
    sexzero
    建行亚洲还在收管理费,每年5000港币利息一分都没有,不知道会不会跟进免收管理费。
  • 九轩
    居然是新鲜的帖子 实用
    mark
  • y
    yujuhe0840
    建行是一家脑回路惊奇的银行,习惯就好。
  • y
    yujuhe0840
    老哥说的很到位了。“开户理由不充分”,现在我个人感觉说的是比较少了,印象中盛行是在前两年,特别是汇丰,老喜欢讲这个。
    愿意花一两千块找中介的话,开户成功率基本上是有保证的,除非之前有被拒开户的经历,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个人觉得基本没必要,而且中介那边的体验也一般。另外内地见证开户这一块,外资一直都这样,存钱就行,不过中资行普遍都在收紧。
  • b
    bfwinxp
    招行香港卡每个月10块的管理费扣的很肉疼啊。。。
  • u
    unicorn2010
    这就叫做专业.jpg
  • 半城柳色
    准备看看港股,帮大忙啦!
  • y
    yujuhe0840
    祝老哥港股半天,归来仍是富人。
  • y
    yujuhe0840
    10块钱的管理费,在香港算很好的了,基本相当于白送。
  • D
    DreamsonTsui
    多年前开恒生帐户,跑了两次都说我资料不全。
    第三次拿齐上次说需要的资料,又说我自助过境的小票没提供(此前从未说需要),
    被我当面隔窗叫经理,经理出来被我怼了一通,乖乖道歉开卡。

    验证了楼主Part1第四段的说法。
    真的是人善被人欺。
  • y
    yujuhe0840
    恒生开户一直事儿贼多。
  • s
    stevebasso
    去了还是很有可能开不了
  • l
    leig
    买国外的保险的话,开户应该比较简单吧?不过就是现在的现状就是,香港开的户也受内地监管,那资金还是不好做,
  • y
    yujuhe0840
    投保香港保险,开户确实是会相对简单一些,不过也看具体银行的情况。其他国外的保险,那来开香港的账户干嘛。比如说在美国买保险,现在仅有的能承保外籍投保人的保险公司,很多都要求US TIE中必须要有美国账户吧。另外香港开的户怎么会受国内监管呢,在香港设立的金融机构,都是按西方资本主义的玩法来的。要真这样的话还玩儿什么资本主义,普通法系,自由经济体.....像最近一个还没有实施的条例就已经闹成这样,真要有那啥,那真是不可想象。
  • v
    vampire1776
    已收藏
  • d
    dishen
    谢谢卤煮,我的需求比较奇葩,我做外贸每月有5W+欧元要到国内,如果办个香港账户可以把钱放上面,拿来进货,只是我这种交易比较频繁一月估计要20次左右,卤煮推荐哪个行呀。谢谢
  • y
    yujuhe0840
    理论上讲,你随便开哪个都行。不过你这种频率,在一开始是很有可能会被银行KYC的,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多开几个账户。。另外汇丰的合规现在是比较严的,中资相对宽松。
  • g
    gigicoco
    以前在HK注册了个离岸公司,去年的时候汇丰脑抽,说要关闭公司账户,然后去香港处理,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可以开户,这也是绝了。
    索性把离岸公司直接注销掉了。
  • p
    phoinix
    马克一下
  • y
    yujuhe0840
    去年年底吧?汇丰自从相继被欧盟美国罚了巨款之后,比较受惊吓,合规弄的很严,时不时就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