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现在创业的年轻人真牛比

  • t
    tripx
    昨天看的浙江卫视的天使投资节目,一个80后搞的创业品牌叫青年菜君,盈利模式是专门给城市里的忙碌的外地人提供半成品菜和调料以及烹饪方法,解决健康的吃晚饭问题,线上下单,线下网点取货.

    出让20%的股份就值5000万,一开始投资人都说贵,最后还是肯定他了.

    感觉有时候一个新鲜的IDEA就能创业啊,要是做出来估计又是第二个陈欧了.

    官网http://www.qingniancaijun.com.cn/
  • 野生的任豚
    小强说的对!!!
  • f
    feimagine
    认识的里面,
    印象最深刻的人是派卡网的创始人…
    他搞这个的时候才大二还是大三…
    推算是90后吧ˊ_>ˋ
  • n
    ns2014
    这个有人投?
  • i
    inafford
    不这么骗你,你会上当去创业?不去创业今年的就业率怎么办?
  • v
    vcteuton
    我家附近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店

    其实也有这种小需求,不过真的是非常小的需求……
  • s
    skycn111
    要知道,光鲜牛B的个案后面有着尸山血海。
  • 好蓝啊
    这个idea太多人在做了,可是现在用网购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会自己做饭?
  • N
    Nothing
    不止一家在做了,我家小区就有一个,面向自家开伙的年轻小夫妻,生意还不错的样子。不过开头好做往往意味着竞争激烈,看几年后谁剩下吧
  • 啊橘子教父
    这种方案实在是太多太多人在做了,有大有小。超市也早就出了这种净菜盒子,问题是我有空做饭,会没空去菜市场买点菜?
  • 秃猫
    楼主说的这个和送外卖的小饭店有什么区别?难道搞一个网页就能圈钱了?
  • n
    nightmare8424
    对,楼主你说的对,的确好赚。。

    问题在于你的idea其实大家都有,谁能拉到钱而已。。。这个很难很难,渠道为王的时代谁有路子谁赢。。
  • l
    loyntar45
    现在互联网泡沫的厉害。只要沾着互联网的边必然有泡沫,就看什么时候破吧。

    09年的时候深圳就有类似概念的好菜场(比LZ说的少一个配送环节,是自动售货机,需要自己去取),结果压根就没做起来
  • s
    szgekko
    以前没做起来的,现在再做 可能就起来了
  • t
    tripx
    他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关键是告诉你怎么烹饪,然后把所有材料还调料都帮你搞好了。

    其实成功不成功是其次,如果你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去做了,马云当年都被喷是传销。
  • n
    norush
    还是有市场的 懒人多的很
  • n
    ns2014
    这个现在超市里就有
  • s
    shepherdami
    其他不敢赌,如果这个估值真有人投了,我直播吃翔。真当VC都是傻的啊,这种分分钟被抄袭毫无门槛可言的商业模式。他要真有人愿意投,我立马放个一模一样的项目出来,20%只要3000万。
  • a
    adds
    我知道一个分切蛋糕送上门的小伙创业,最近好像拉到融资了,上海朋友可能知道,楼下100,不过该创始人家里本来就是糕点土豪…
  • s
    shssbb
    通过楼上的众多回帖可以再次证明你坛的确是由一大群嘴炮党构成的
    不管怎么样,别人是去做了,你坛嘴炮党除了会说风凉话,从来没见办过一件实事
  • s
    shepherdami
    上面很多人赞赏这个IDEA赞,有需求。但要明白,有需求只是创业成功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要获得投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你的模式是不是会被很快的低成本复制。像这种什么生鲜配送,市场有无数家在做了,这哥们就加个什么叫你怎么做,请问这点别人很难抄吗?不要说其他创业公司了,超市卖半成品食材的,印张烹饪说明书在包装里不就实现一样的功能了?就这点突破估值值2.5亿?给我一个月时间,绝对能组个比他漂亮得多的团队干一模一样的事情,而且比他干得好。
  • b
    b0207191
    又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做了就是好事
  • y
    yiluanxinghui
    钱来的太容易。狗屎家居智能化都能拉到钱,用过就知道全是狗屎。
  • n
    ns2014
    他做了当然是勇气可嘉,只不过肯定做不起来,当然他可以再做别的,说不定就成功了
  • n
    ns2014
    另外我觉得这个模式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超市半成品还有净菜社等都差不多,烹饪方法也不是问题(本身就是超简单的了),而且针对的其实还是传统的自己做菜的人群,什么注重健康的没时间烧菜的人是不会用这种模式的
  • t
    theallmighty
    印张说明书我就会炒这菜了?
    好吧 炒得烂我忍了。

    关键是 吃完锅和碗谁来洗。
  • 富士山
    老实说,真正喜欢做菜的,不愿意买半成品,不喜欢做菜的宁可外卖,所以这个Idea的目标人群一定是小众,而且竞争厉害,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 g
    godnos
    也就从没创过业的人看这种报道还新生羡慕,好好看看楼上骨头的回复吧,这才是干货,

    这种所谓idea你随时可以想一个出来,比如你可以按月给女人上门送卫生巾,搞不好市场比楼主这个大,毕竟有一半人是女人,但不会有一半人愿意吃你这个半成品的高价菜
  • s
    stsun7
    风投的钱好赚系列,我现在都觉得有些风投是真心智商不够。
  • i
    inc010074
    有道理阿 记录客户生理周期,然后你比客户还懂客户。 好顶赞
  • o
    orz2009
    ucan uup

    no can no bb
    能骗vc.钱,也是人中锦江了

    @上海gogo
  • v
    vdo
    小强:都滚去创业
  • s
    squalltc823
    我感觉现在啥创业模式都能被低成本复制,这咋整!!
  • h
    handsomeken
    所以要风投,才能不光开始还能尽快占领全国市场,然后把客户圈起来,尽量提高粘滞度,并且把数据库封起来,养大了先。很多都是模式能复制,但是用户习惯和喜好已经很难改才让后来者难做。请买洗碗机。
    其实问题在于愿意去做菜的人,大多是不愿意玩这些东西的,对烹饪无爱的人,大多数时间无非是在饭店和外卖解决,所以这两者的客群本身就没有交集,这个模式也就无从生长了。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5-2-9 13:44 编辑]
  • m
    migiry
    都是电视剧演的
    搞的做VC和风投的都是傻逼
  • c
    chocoboplus
    这个模式已经有人做过了,并且支撑了一年不到就败了。

    做市调的时候状况很好,“如果你们的半成品怎样怎样,网点怎样多怎样方便,我一定会买的”这样的回答很多,可是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么回事,本心想买的人们可能有太多的理由就一念之间就不买了,比如今天懒那么一下外面吃现成的,或者今晚有饭局等等。
    本来预计的目标受众中一个星期有两到三天买他们的产品,结果实际不如预期,就这么亏着亏着就倒了。

    总的来说,拉风投这件事,主要还是讲故事画大饼。
  • N
    Nothing
    现在这种电视节目创业拉投资的不少,感觉很大成分在做戏,符合上峰宣传需要。
  • 蒋介石
    去演了,纠正一下。
  • s
    sunzhensz
    超市就有
    都切好了,配料配菜也好了,直接拿回家炒
    但是也没见多少人买
  • a
    aiboers110
    关键是执行了多少
  • 大宋忠臣黄文炳
    便利店这么方便。懒人就直接买便当了
  • 柯布西耶
    发小创业3年,现在20亿身价了,去年还见了比尔盖茨,还上了央视,还在拿工资的我已不能淡定。
  • 游戏列表
    我身边有个例子,创业者就是我的同龄人,87左右的

    叫城市跑跑,业务就是跑腿,帮你从各夜宵、粉店带外卖,保证多少多少分钟内送达,6块还是8块一次

    在我们那三线城市开得风生水起,店主开了几年已经开保时捷了…

    我曾经想在珠海这八线城市山寨一个(现在还没有类似业务),后来仔细考虑了一下,根本没有那么多值得跑腿的夜宵,放弃了

    本帖最后由 游戏列表 于 2015-2-9 15:3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喜欢它likeit
    好多天真的创业狗

    菜总说得好,有科长收拾你们
  • h
    handsomeken
    这不就是饿了么,餐桌网干的事儿么?
  • f
    fenugreek
    额,这个模式在深圳有个比较成熟的,叫小农女送菜,是腾讯内部员工出来的,一开始就在腾讯大厦那附近做,现在都已经开始转型了,因为生鲜电商真的不好做。
  • 游戏列表
    一直在三四线城市混,基本没用过这类网站

    饿了么之类的感觉是线上下单,外卖人力还是由店家出的吧?

    是不是就是整合线下资源?
  • h
    handsomeken
    看了下36氪上关于这个案例的一些东西,发现现在很多创业或者说物联网创业都有一个问题:
    就是对跟互联网结合的这个产业本身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从中去找资深的人事加盟或者作为顾问就开始干了,大多数的东西都是靠拍脑袋在想在做。
    这个问题不光个人创业者有,包括网易和锤子都是放大版的这种思路,先天想当然的觉得原本人家干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行业没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虽然传统行业确实缺乏新思维,但是传统行业里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细节是一个外行想当然想不出的,这也是基本上必然会失败或者说一头包的原因。不是,饿了么和餐桌网之类其实做的就是订单管理和物流。
    前几天用了下饿了么,送餐的同时还给了有公司标的纸巾,而且饿了么结合了地理位置,只做手机所在位置附近的,这点要比餐桌网好很多。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5-2-9 16:3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