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的新视角 茅于轼

  • w
    wohaihao
    有钱人吃海参鱼翅,比普通人吃肉,多不了多少真正的享受
    放屁
  • z
    zo
    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你仔细看。。。
  • 脾气不太好
    有句说句,你要吃过就知道,什么鱼翅之类,就一狗屁
    还不如一碗小面好吃
  • f
    f1king
    mark
  • u
    uragoodman
    有钱人和P民的区别在于,有钱人有得选,老百姓只能吃小面
  • g
    gunbird2
    这个不算新视角了,很早就有了,不过茅于轼能在这么大岁数还能扭转思维,不容易
  • 纵海行舟
    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不公,老百姓怒的是不公,而不是谁tmd有钱。当初新闻曝袁隆平买豪车时,广大p民纷纷拍手叫好,表示影响不大。茅一不懂经济,二没逻辑,作为利益集团的喉舌,整日公然放屁,为老不尊。居然还有人接屁应和!可笑!可悲!可叹!
  • s
    survivorcn
    这个姓茅的就是一个无耻的托
  • 小鹌鹑
    posted by wap

    维稳新视角
  • 孤殇
    到底是应该抓收入差距,还是应该抓政府讲理

    ---------------------

    茅于轼最近脑袋有故障的具体表现就是总喜欢把不矛盾的两件事情对立起来,上次那个说话办事也是一样
  • m
    microxx
    一笑而国,P话连篇。
  • z
    zo
    你开夏利,他开宝马,这种生活差距并不大;你住50平公房,他住独栋别墅,这种生活差距也不大。
    但是如果有车开和没车开、有房住和没房住,这个差距就天差地远了。
  • S
    SUPERCAR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做相反的事,拿穷人的钱去补贴富人。当然,很明显的这种政策是不会发生的,但是隐蔽的补贴富人是可能有的。这值得大家密切注意。比如讲,为了照顾穷人保持低电价,实际上富人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穷人得到的好处。因为富人用电量远超过穷人用电量。结果是拿广大电力用户的钱去更多地补贴了用电量大的富人。这种为了穷人而被富人搭便车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来是想缩小一点贫富差距,结果适得其反。而且这种政策很难纠正,因为表面上这是为了穷人,叫起来振振有词,反对它要冒很大的风险。所以错误的政策得以长期维持。

    要涨价就直说,操,照这个茅厕的理论,穷人也别追求什么享受了,老老实实有个温饱就行了,要钱何用,那些要花很多很多钱买来的享受比你们就多不了一点,还能再无耻一点吗
  • z
    zo
    可以按用电量实行阶段电费。。。
  • z
    zo
    我觉得茅的这篇东西是很有道理的,为何这么多人一看就开喷?
  • V
    VODKA
    估计看完再喷的很少。。。。。
  • s
    sw121
    吃鱼翅心理上的享受不一样吧,一边吃着鱼翅一边操P民,优越感油然而生啊。
  • g
    ggttww
    应该劫富济贫而不是现在这样劫贫济富
  • d
    darkgame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可不僅僅是一碗魚翅
    這視角可真夠爛的
  • s
    shramm
    这篇东西不是早就发过了么
  • 纵海行舟
    论题的基础就是错的,百姓是愤得还是愤不公?如果是愤不公,这篇厕纸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茅最擅长的就是对论题的依托进行偷换概念。这种小伎俩都看不破,还谈啥逻辑,谈何客观?
  • w
    wohaihao
    就拿鱼翅和肉来说,感觉能差不多吗?古人都知道取熊掌舍鱼,因为这不是单方面口味和物理享受,还有其它各方面的因素,古人都比他懂,这还只是这文章的一点,其它几点楼上朋友都说了
  • z
    zo
    有差别,但是吃鱼翅和吃肉的差别大得过有肉吃和没肉吃的差别吗?
  • 纵海行舟
    别给他贴金了,他修补啥了?
    修补利益集团的损失?他倒是先锋。
  • 纵海行舟
    请原谅在下的言辞激烈,不过实在看不惯这老东西,一把年纪,眼见都要膈屁了,却没有半点风骨,总是适时跑出来向利益集团摇尾乞怜。
    从未见他做过啥实事,也未见学术成就,却能掌握话语权,还有一帮追随者。这本身还不够荒谬吗?
  • z
    zo
    你别喷了,你找找他的实际言论,有条有理地驳斥看看?
  • 纵海行舟
    我又不是第一次喷这厮,他的所有文章我都可以用最简洁的观点驳之。因为这老东西向来没啥新花样,最拿手的就是偷换概念,逻辑思维跟屎一样。
    晚上回去我给你总结。
  • r
    redemption
    正因为有边际效应递减,所以贫富差距对人的满足感才影响巨大。


    边际效应一般是指单一消费品递增的满足感下降或者满足同一类需求的消费品递增形成的满足感下降。

    也就是说财富的增加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充分的选择权,从而缓解重复消费单一消费品(或者只从单一类的消费如进食来得到满足感)带来的边际效应减少。

    而其“攀比无谓”的调子更是把人和宠物狗相提并论,消费品出于消费心理而形成的定价系统既然客观存在,那么你经济学家难道就视而不见了?



    你茅于轼既然“拒绝攀比高风亮节”,那何不呼吁 把“享受感提升微小的人”的“多余财富”让给吃不饱饭,上不起学,“多一块钱就爽翻天”的人呢?可见这家伙明明就知道自己的理论狗屁不通,只不过是有目的的忽悠人罢了。
  • s
    sakurasiga
    茅于轼搞过小额贷款,穷人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