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好文,值得看看~

  • y
    yanghao2001x
    高下VS左右


    那么,哈林为什么要做这么激进的改编,他的目的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所有关于刘哈两组PK战的点评中,有一个人是说的最到位的,他说“吉克分出了高下,而吴莫愁分出了左右”(大意)。

    我们要记得,音乐作为一种影响社会、推动变革的力量,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左派,红色五月,嬉皮士,工人阶级的兴起,需要一种能代表自己心声的文化力量。摇滚乐和随之兴起的大众流行文化,充当了这个平台。若干年来,流行文化一直扮演着先锋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流行乐开始普及、摇滚乐刚刚兴起的时候,一批台湾的音乐人就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难得的机遇。这批人包括张培仁,贾敏恕,方龙骧等。他们打造了后来广为人知的黑豹,唐朝,魔岩三杰等。


    但这波风潮随着中国摇滚的衰落迅速走向凋零。关于中国摇滚为什么衰落,有很多原因,窦唯曾经认为这是张培仁等那批台湾音乐人的阴谋,是他们搞垮了摇滚。关于这点,我们不做辨析,我引用乐评人王小峰的观点:当时的摇滚音乐以及一系列文化产品,都没有成熟的市场和生产体系支撑,属于空中楼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激进只能风光一时,飞的越高,掉的越惨。

    随后内地开始全面向港台流行乐低头。这样的潮流一直持续了10年,直到选秀时代的来临。各式各样的比赛重新打开了大家的耳朵,普通听众意识到民间居然有这么多高手,同时除了港台之外,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好听的音乐。从此港台在内地的一套成熟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全面瓦解。同时,我们开始步履蹒跚的追赶世界的脚步。

    因此,近十年来中国流行音乐乃至大众文化的发展,是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由于港台音乐人不思进取,内地的市场和工业体系还未成熟,不得不停留在一个比较乱的模仿阶段。这从近些年的内地选秀节目中也可见一斑。

    流行音乐若不能走在时代前面,就只能被时代抛弃。哈林作为台湾音乐的老人,同时又是上世纪中叶来到台湾的大陆后人,他身上兼有台湾人漂泊无根的异乡意识,也有大陆丰富文化熏陶的传统意识。所以他的行为总是体现出两面性,无论从音乐风格,还是婚姻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

    这种矛盾性体现在音乐上,就是用激进的方式反叛华语流行乐的根基和本源,同时又不向怪诞的方向发展。因此哈林的这次尝试,既是想保持住台湾音乐对整个华语乐坛的话语优势,又是为未来的音乐方向开辟道路。但整体上,因为基础的缺失和方向感不强,显得底气不足,只能抵用一时,说到开辟一个新领域新风格,为时尚早。

    从整体上,我更赞同刘欢的一步一个脚印,但也不反对哈林的尝试。毕竟,路径是为方向服务的。我不赞同把吴莫愁捧的过高。这次的**中有很多将刘欢与哈林对立起来,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共同之处大过不同。还有那种简单的拿台湾PK大陆的公式,夹杂着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检阅和投递,其实都是没抓住重点,把次要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拿音乐浇胸中块垒。


    吉克VS莫愁 谁是未来巨星

    从未来的展望说开去,颠覆和反叛能成为巨星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有一个可以颠覆的东西存在,在这个东西还未成熟的情况下,谈颠覆就是过于激进了。这就是刘欢质疑这种风格的原因。注意,刘欢和哈林的争执是理念之争,但说到底是话语权之争。

    有很多人把吴莫愁类比为Lady Gaga,理由是另类,实际上,Lady Gaga在包装上虽然很非主流,但她的音乐风格其实是相当注重传承的。在欧美,各种音乐风格的混搭和糅合,是一个主流方向。因此刘欢这么强调类型化,也是在为创新做准备。

    这里我想讲一下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次很多人用哲学、佛学、后现代主义等分析吴莫愁,里面都突出了一个矛盾关系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从理论角度,这种辨析很有意义,但非常复杂。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角度,后现代主义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它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同时又反现代工业。传统思想为它提供养料,它却拆解传统。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靠着传统思想生存的,它既无法取代,又无法颠覆前者。

    因此,这次吴莫愁和吉克的争锋,是一个提前展开的战场,既不是冠军之争,也不是风格类型之争。不要忘了,流行文化的地位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吉克和吴莫愁的PK,争夺的是市场地位。
  • 傻豚の磊磊
    好长,先顶再看
  • z
    zj78900
    真长啊。我节选着看的。
  • k
    kavey
    太长看完可以睡觉了
  • p
    paldos
    太长了 没那耐心看完
  • g
    guiwei10
    已经结束了,
    不看了。
  • l
    ltycomputer
    “勾起了唱歌的**”*/-91*/-91*/-91
  • s
    silvercc
    有深度,不错!
  • k
    klany
    能概括下么。这长得跟啥似的。
  • h
    hzl1983824
    好神奇,竟然看完了
  • M
    McJoy
    贴吧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深度了。。。
  • d
    darthvader
    果然我对自己没兴趣的东西耐心有限看不了长文~愧对楼主和笔者~*/-41
  • a
    aha
    看完了。
    前段文章看着感觉挺厉害的,后面的评论不敢苟同。
  • k
    kobeyyt
    完全没有看下去的**。
  • h
    hyww007
    老婆抢了机子,我在chh看水文,如此有深度的文章确实少见,专业人士确认无疑。
    不过从拷贝的感觉来看应该是几篇文章的拼接,拼接有重复的地方。
    文中提到的音乐奇人常石磊,下载了一些歌听了听,感觉没听懂,也许专业的东西一般人还是难以理解。
  • 戳川冈阪
    欧美的音乐圈是目前全球最健康的 各种类型都会得到关注 更注重最终作品的质量 诸如外形 并不是歌手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日本次之 但是他们人太少 再次棒子 棒子打擦边球过于严重 而且艺人普遍都是一种风格 至于话语音乐圈 歌路太窄了 流行音乐节九成都是情歌 而且风格过于单一 大多是R&B 很多其他风格也只批了一层外衣的伪作 私以为 版权问题解决了 华语音乐界才能有发展 不然还是现在这样 而且 就是在现在的条框内 造星能力也下降了 现在男歌手领军人还是周杰伦王力宏陈奕迅(这几年感觉林俊杰越来越不行了) 而且感觉对所谓创作型歌手的追捧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 z
    zhou0727hu
    不看了 太多了
  • A
    Archanfel
    最后草草看完,实在太长了
  • s
    suppose
    */-94没看完 。。。
  • h
    hudizhoutube
    */-91分析不错, 看了一半, 不过这个节目我只看了几集
  • 管好你的第3粒扣
    好长 没啥耐心*/-91
  • y
    yellowan
    我一集都没看过·····这文章也可以不看了····
  • 3
    3vil
    看了一半,太累。。。
  • 剑胆清心
    真尼码长啊。看完了
  • A
    ArthurMa
    从公司看到了家,不错不错
  • L
    Loua
    好长……
  • v
    vinlexegg
    太长了,没看完~~~*/-34
  • b
    blood8088
    太长了,只回帖,不看了*/-49
  • D
    Dahis
    看了这个帖子,我又去把吴莫愁的痒听了几遍。。。。
  • 烤鳗鱼
    花了一个小时全部看完了- -确实感触良多
    看了专业人的剖析 也印证了我的一些看法
  • 霹雳火
    恩,感觉词的感同身受的确很棒,但的确如此,国内摇滚的词不错,但不适合长听,感觉11年后没有啥好歌……
  • x
    xyj9913
    "以出场顺序为序。 “

    看到这里真的开始受不了了,犯恶心了,太长了
  • c
    changdang17
    太长了
  • a
    a081162008
    好长。。。没耐心看~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