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在享受韩餐的同时也能享受韩国的筷子的话,就真正能实现韩餐的世界化了

  • 腚眼冒热气


    “设计韩中日人民共同的筷子”




    郑博士和她设计的120种筷子

    “韩中日生活文化,日常中的休”,这是正在举行首尔设计奥林匹克的蚕室综合运动场右侧进出口1层的AirDome内举行的展示会的主题,是由国民大学东洋文化设计研究所主办的活动。

    该展示会中有个虽小但却特别吸引观众的展台,这里只摆放了60余双筷子。虽然全部是筷子,但是模样各不相同,从顶端尖的、圆的、三角的、四角的到分成两部分的、在筷子上刻槽的等应有尽有。同样的设计也有不锈钢、塑料、木头等材质不同之分。这是上个月月末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造型学)的郑美善(音,30岁)博士的“迎接国际化时代的韩中日餐具提案”展览。

    郑博士从国民大学工业设计系科技设计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来到了5年前新设置了博士学位的武藏野美术大学留学,成为了该大学的第二位博士,是该校首位韩国博士生。

    从硕士时期开始就对饮食生活环境有兴趣的她在博士课程中对中韩、中日间餐具进行了比较研究,自然就接触到了筷子。三个国家虽然都是用筷子,但是各个国家的筷子却各有千秋。

    “中国因为有夹取远处食物的习惯,因此筷子很长;日本的饭桌半径很小,因此需要好操作的筷子;韩国为了不使菜掉到饭上,重要的就是要好夹。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差异吧,筷子也存在差异。”

    她的研究正是从这样的差异开始的。她考虑设计一种三个国家国民都能够方便使用的筷子,还想着这样的筷子肯定也会让西方人使用起来不很困难。为了夹起韩国的豆腐和日本的拉面,多少西方人一筹莫展。

    “在木头上刻槽的话,豆腐就不会碎,很好夹。特别是使用金属的话,很容易就能夹起柔软的食物。筷子的顶部分成2个部分的话,孩子们也可以很容易的用它来吃拉面或面条之类的面食。”

    她开发的筷子设计达到了120余种。她正在准备为这些设计在韩国和日本申请专利和实用新发明注册。她希望在学校或者研究所得到工作岗位,希望以后也集中搞饮食生活环境设计。

    “筷子可以成为引领吃饭时对话的媒介,如果西方人在享受韩餐的同时也能享受我们的筷子的话,不就真正能实现韩餐的世界化了吗?”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http://cn.joins.com
  • 我是坏人
    ........
  • 郎心够肥
    这个就可以三国通用了,还研究个毛

  • 闪耀之鹰
    惊呼,日本和韩国也是用筷子的?
  • l
    literry2001
    那个漫画书我有的
  • L
    Leon
    韩国的筷子是我用过的最难用的筷子。
  • i
    infant
    我们老师还老在和我们说 每次做service的时候不要把餐具换错了 几十种餐具都要记清楚
    要不20年后桌子上就只剩下筷子了.
  • s
    shixn
    这个漫画系列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