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外地人的角度来说说, 上海人口中的外地人到底开始是不是中性词吧?

  • p
    physalis
    看看,得了,都是外地人自己的错。北京人说外地人外地人不觉得歧视,到上海自己先自卑了,所以听你们说外地人觉得受到歧视。
    广东人当我面说粤语我不觉得有什么,上海那几顿饭我就脆弱了,所以对上海话不爽。

    上海这钻石般的城市,里面住着钻石般的上海人民,我一见着偶尔就自卑偶尔就脆弱。

    是是是,都是咱外地人的错,行了么各位爷?
  • 什么东东
    你发个贴子以偏概全,我问了句‘你确定’。到你嘴里又成了‘这是什么鬼优越感’。反正上海人在你的脑子里面做了啥,只要你看着不舒服的都有优越感,都是坏的。说白了你从心理上对上海人本来就有厌恶感,自然看什么都是不顺眼的。

    认为如果仅仅是你们私下交谈用上海话,不会有外地人闲的没事指责你们
    这个现在不但有,还很多。上海人说上海话是素质低下的表现这口号可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本帖最后由 什么东东 于 2011-10-31 17:03 编辑]
  • D
    Demitry
    一般来说,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我会直接问对方,是否能够说普通话,然后一般都会转成普通话。

    只遇见过一次两个法国人只说法语,然后问是否可以说英语,然后用英语回复说法国人相见只会说法语,那我就掀桌走人。

    正常情况下,即使是两个人说家乡话,然后你问下是否可以说普通话,的确无论任何地方都没有遇见说不可以的。

    一定要装受忍到底就没有任何意思了。
  • m
    maystrange
    你自己说的,广东人当你面说粤语你觉得没什么,但是上海人当你面说上海话你觉得受歧视了
    你这逻辑我暂且不管,我替你分析下:是不是因为你能听懂粤语,所以觉得没什么,但是你听不懂上海话,所以觉得受委屈了?
    那这样的话,有问题的,是不是还是你自己呢?

    我纯分析,不对请指教。
  • j
    jinni
    首先我不喜欢mm你这种以偏概全的态度,我就是要说,喜欢以偏概全、一定要证明别人怎么怎么不对,常常就是潜在自卑感的体现。另外我也一直去别的城市玩,常遇到熟人当着我面说方言,我也听不懂,也觉得不舒服,可从来没认为他们在“标榜”过。还有,我还在上海遇到过好几个因为我不小心习惯性说了一个上海话单词,就给我脸色看的外地朋友,但我从来不会去想外地人都会这么小心眼。我这么说,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在标榜自己的优越感呢,如果你会这么想的话那做上海人可真是不容易。
    上海歧视外地人的现象肯定有,可这现象并不见得就一定比全国其它地方多。我觉得外地朋友一方面已经对“上海人歧视外地人”的理论先入为主了,有了心理防备,所以在上海一遇到小刺激就容易把它夸大,尽管有时候这种刺激的制造者可能是无意的。提一句题外话,我小学时曾被舆论影响,相信我们上海人都歧视外地人,外地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我小时候都不主动说上海话的,还以此为荣,觉得小小的自己站在了正义的立场上,而现在的我觉得当时自己很幼稚,现在舆论越是一边倒的说上海人不好,我就越觉得应该保护上海话和上海文化。
    另外上海最容易歧视外地人的大多数是一些高龄人群,这些社会底层的大爷大妈确实喜欢从“外地人”身上找优越感,但我要说的是,我也看到很多前脚还在公交地铁上说外地人“坏话”的大爷大妈,后脚就热心地给抱小孩的外地民工家属让座了。有些上海人“嘴贱”,但不代表上海人就活该被全国同胞围攻。
  • S
    Seiker
    lp外婆家是魔都郊区的 她外婆说的那种上海话我也听不懂 每次去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lp外婆和lp说话都是用的这种话
    看来我也该和我lp严正抗议她外婆不待见我了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你说的朋友系列 还要具体看你和那些朋友的关系 朋友本身的素质以及当时的环境 当然还有你自身有没有什么问题
  • p
    physalis
    NO 你看帖不认真。我说了 那俩广东人自己普通话很烂,但是硬拗着跟我说普通话,偶尔也会私下用粤语说两句,但是次数少,不会让我觉得整顿饭下来我在旁边没什么事。

    另外,我认为当着外地人的面,一顿饭局里用普通话交谈是礼貌行为,是应该的,起码在我去过的城市和我周围里是这样,即使说方言,也会尽量的减少而不是大谈特谈。
    其次我也犯不着教别人懂礼貌。
    何况现在在你们看来貌似这简直就是正常的了,那我还有提醒的必要吗?

    妈的这种明显自己不好好看帖子的发言我还回我真是吃饱了撑的。
  • p
    physalis
    又来了。你家里的饭局和外面同龄人的饭局能比么?

    我老公家里还都说这边的方言我一句不懂,但是这是由于要求这边长辈说普通话太苛刻了,他们本来就说不好,这时候该体谅不就体谅呗,我自己奶奶跟我都交流不便呢。我也从来没要求过上海的长辈必须跟我说普通话。

    好吧,按你的说法,那就是我自己有问题啦我脆弱啦我自卑啦我都承认了你们别穷追猛打了吧-_-#
  • 朱爷吉祥
    真心觉得老D你这几年来也一点进化都没有
  • 邵邵
    旁边一个新华社话筒戳在那里。人家是代指“在场的其他记者”,不会是素鸡本人。我相信即便以素鸡的智商也不会是想表达后者。
  • D
    Demitry
    你进化很多。
  • m
    ms006z
    好久不见D叔啊~:D
  • D
    Demitry
    好久不见,很快就继续不见了。
  • 幻像骑士
    当初是新民晚报说的在浦东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2009年02月06日 08:22新民晚报


    原题: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近50年里,上海人有两个特征,一个本子:上海市区户口簿,一种方言:上海话,称之为老上海人。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也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过去,老上海人是一锅大米粥,米与汁不分;现在,新上海人是一块糯米糕,颗颗精神。
    曾有句流行全国的俚语,概括得有些偏激:“在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在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在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沪语:乡下人)。”在我小的时候,连上海郊区的菜农,我们都喊阿乡。阿乡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菜垛上,回敬我们:“你娘是阿乡。”的确如此,我父母就是山东人。
    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在浦东的饭店酒店,连拉门的服务生都是说普通话“先生先生”的,在浦西,黄河路美食街上一片上海话敲车窗:“阿哥阿哥吃饭伐?”可见新旧上海人密度差异。

    房产界有个现象:外地人买浦东房产,尤其好楼盘,外地人半数以上。《温州晚报》组团来上海买房子,有人说,浦东房产是外地人炒上去的。名牌高校,考研读博的大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像日本人,是姿三四郎,勇于拼搏挑战;上海人像法国人,偏爱衡山路上的酒吧劈情操。女人比男人更现实,上海姑娘在全国属于“一品锅”,过去非上海男人不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与外国人结婚是时髦,当时笔者也是“翩翩浊世一公子”,但不得不服:白发不如黑发,黑发不如黄发,一声感叹斜阳里:“华籍美人嫁给美籍华人。”现在,婚姻不是隐私,报纸中缝广告说得最直爽:“婚否不论,户籍不限”,关键目标:“事业有成”。事业有成是精英。他们往往是外地闯荡上海滩的英雄。

    作者:大伟



    圆润的滚出去么是这样的
    2009年12月23日早晨8点47分,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两名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流行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笑。一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说:“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据报道,主持人晓君看了短信“有点生气”,将短信一字一句念了出来,然后回应说:“……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

    [本帖最后由 幻像骑士 于 2011-10-31 17:36 编辑]
  • d
    dog
    上海男人这个词同理 共勉
  • d
    dragong
    那四川人不管对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自始至终只说四川话算什么?四川话人神共愤,四川人罪恶滔天了?
  • 阿拉贡内斯
    我最不能容忍一点的就是歧视上海人在公共场所说上海话,这算哪门子思路?敢问您回老家和自己家乡同事,朋友,父母也说标准普通话?!
  • D
    DvRyu
    “上海男人”这称谓,至少我没觉得有啥不良异味。。。
  • s
    shifan2005
    上海男人是贬义词?任何一个上海人都会把这个词作为一个中性词或褒义词。即使有外地朋友把这个词作为贬义词来形容一个上海男人,任何上海人都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无论别人怎么喷这个词,上海男人都会很自豪的承认自己就是。难道这就是有的人所谓的优越感吗?
    外地人这个词同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 小霸王其乐无穷
    我绝对不是想要和你起冲突,我就是客观的说一句,大部分上海人如果真心说普通话,基本你听不出是哪里人的
  • 小霸王其乐无穷
    什么事情都要结合上下文,那个人会说圆润滚开,是先有人跟他说上海的电台节目里面不应该有上海话
    这不管放到哪个地方,都应该被喷吧
  • 幻像骑士
    以后不能说外地人,本地人
    要说非本地人,本地人。。。。这样才不歧视
  • L
    Livy
    和东北男人放一起的话,绝对是褒义词,妥妥的
  • n
    nmlb
    我北方人,表示东北男人基本是喝酒吹牛b的意思
  • 昵称无效
    有时候就是发音太标准,才更可能让人听出是上海人,北方很多地方说普通话都带口音,自己不觉的而已
    比如北京话“源”,放慢速普通话读一元,以an结尾,北京话读元儿,以er结尾。

    吴语系发音和普通话完全不同,所以不会说串音。
  • k
    kamuiyay
    本身就是你的自卑心里,这种情况世界各地都有,只有你自卑了,才会觉得这是一种事。
  • s
    sheva1980
    “外地人”这称谓,至少我没觉得有啥不良异味。。。